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108151
明霞身上有一种谦逊而又神奇的力量。她是真正具有民间与在地性影响的良师,她的实践使我更加相信为教育正道而努力的意义。
—— 教育学者、诗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 张文质
在这本书里,明霞老师用生命真诚地诠释了良师的丰富内涵和美妙意境……从那些动人的故事、那些真诚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活得很单纯的教师,单纯到只讲究“教好书,教好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这份工作”。
——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 杨瑞清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阅读明霞老师这本书,也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她的纯良与智慧、责任与坚守,还有她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妥协、不放弃的操守和勇气,都只为心中那个*素朴、*坚定的执念:做一个真正的良师。
—— 浙江省杭州市建新小学、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校长 闫 学
一位有生命质感的教师,一本有教育情怀的专著,温情脉脉的文字讲述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掷地有声的观点诠释着良师的信念与追求。
—— 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第二小学校长 侯登强
“良师”是做老师的一种境界。谁也不是天生的良师。身为教师,该如何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通向卓越?
本书作者拥有30余年丰富教育经验。她从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创意作业、生命教育、专业成长等方面给出了有益的建议。书中处处透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推荐序 / 杨瑞清
前言·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辑 还有第101种方法
还有第101种方法
学生让我学会当老师
那一年,我们共同走过
被罚站的学生
“包装”惩罚
教育,需要留白
少一些刻骨铭心的伤害
你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陪伴是更美好的教育
不敢奢谈“爱生如子”
换个视角看待学生犯错误
做学生的好榜样
特殊的礼物
第二辑 创造没有恐惧的课堂
开学课怎么上
送给学生的“六个学会”
创造没有恐惧的课堂
好的教育在生活中
莫把工具当目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创意作业让学生不再烦恼
课堂的生命意蕴
老师拿什么吸引学生
“我”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如何让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
让学生摆脱“理科恐惧”有妙招
怎样让科学真正走近学生
第三辑 只为做一个良师
努力成为自己的导师
成长,教师安身立命之本
如何走出教学的“高原期”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名师是领导推出来的吗
名师能速成吗
影响与被影响
教师的影响力从哪里来
教师的尊严在哪里
简单的幸福
教育,需要不妥协
微课时代的冷思考
我不是生物老师
后记·感谢,我的人生遇到您
今年5月18日,我接到明霞老师的电话,很高兴地得知她要出一本新书——《只为做一个良师》,但在接受写序的邀约时,内心既感到荣幸,又感到很有压力。我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根据您的想法写就可以,肯定没有问题。”
那时,我正忙于接待合作学校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桑国际学校孔子课堂的几十位师生和家长,接着要迎接来自新加坡4所学校的100多位师生,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同时还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忙碌,加上多年深受其苦却总也摆脱不掉的拖沓的坏习惯,使得这份要求很宽松的作业未能按时提交。
6月24日,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型设计学系的张世宗教授来访,在宾馆的自助餐厅,遇到来我们学校体验中国文化的9岁美国女孩和她的父母。我介绍他们认识,我说张教授是著名的玩具设计专家,女孩表情木然。张教授跟宾馆服务台要来3张A4 纸,一边用地道的英语和他们攀谈,一边演示折纸。不一会儿,一只鼎立起来了,一顶古代官帽戴在了筷子上,女孩看得出神。又过了一会儿,会扇动翅膀的小鸟、蝴蝶、蜻蜓被折出来了,女孩开心地逐个把玩。张教授又用剩余纸的边角料折出了几样小玩意,女孩完全陶醉其中了,笑容灿烂。我用手机拍下这段奇妙的过程,感慨良多。
说来也巧,明霞老师次来南京行知小学,就是因为张世宗教授。2008年8月2日至12日,我们请张教授来南京给本校老师举办工作坊。在此之前,我接到明霞老师的电话,她说想在暑期来学校看看,我便邀请她一起参加工作坊,她欣然而至。
我和明霞老师是同龄人,张教授则大我们一轮。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是陶行知先生的校友。张教授的“做中学”、“错中学”、“玩中学”的教育理念,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张教授从此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后来明霞老师也请张教授到山东讲学,有了更深程度的交往。从明霞老师的书中可以看出,张教授的教育理念对她有较大的影响。而张教授在交流中多次提到的“把生命的蜡烛点燃在黑暗的山洞里”的教育情怀,他拒绝功利、好学善思、热情友善、豁达谦卑的人格特质,都深深地影响了明霞老师。
在那次聚会中,我分享了2008年元旦那天参观清华大学的感受。在清华大学,我看到很多地方贴着评选2007年度“良师益友”的海报。“良师”一词,一下子打动了我。当时各地中小学都在积极打造名师,而学府里却在推崇“良师”。返校后,我们提出“立足做良师,力争当名师”的教师发展新思路,受到老师们的欢迎。明霞老师对“良师”的提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我们多次交流这个话题,她在2010年第5期《教师月刊》上发表了我们的对话——《好教师不一定是名师,但一定是良师》,产生了积极影响。
又见张世宗教授时,他几乎没有一点改变,语速快,口音重,容光焕发,思维跳跃,只谈做事,不讲客套,对我们安排他住宾馆而没有住学校宿舍耿耿于怀。八年过去了,明霞老师也没有改变,从她的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依旧是勇于担当、勤奋执着、智慧善良、谦逊好学、快乐平和的精神。其实,张世宗教授和明霞老师都已是影响广泛、令人敬仰的名师,却还是那么亲切、温润,给人以春风化雨的感觉。真正的名师,一定是良师!
良师写的书,真好读。在这本书里明霞老师用生命真诚地诠释了良师的丰富内涵和美妙意境。一口气读完她的新书,感慨不已,受益良多。
在这本好读的书里,明霞老师启示我们,成为名师,只有一个奥秘——只为做一个良师。从那些动人的故事、那些真诚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活得很单纯的教师,单纯到只讲究“教好书,教好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这份工作”。这不禁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经典名言。陶行知先生短暂的一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他得到那么多的奥秘竟是,什么也没有打算要。
在这本好读的书里,明霞老师启示我们,成为良师,有三条成长路径——育人,教书,修身。全书分三辑,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在教书和育人中修身,在育人和修身中教书,在修身和教书中育人。明霞老师教的是初中生物,却把多的功夫下在育人上。她给了学生满满的爱,“没有偏爱,没有厌恶”,“发自内心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学生,接纳每一个学生”。她说,有人问她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如同问一个母亲喜欢哪个孩子一样,无解。她的课堂,是没有恐惧的生命化课堂,是强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欣赏与宽容,成为好的自己的课堂。
有一次,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一鸣博士讲课,他讲了这样一段话,让我很受触动:“当教师在教育生活中向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完整的生命,并且他的生活经历的主要方面都得到尊重时,他就能很自然地把学生、教学活动和他自己连接在一起。这种具有自我统整能力的教师,就是良师。”我觉得这段话恰好可以为明霞老师这本书做一个理性的概括。
在这本好读的书里,明霞老师启示我们,成为良师,有四门必修功课——躬身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乐于笔耕。这四件事,几乎占据了她全部的生命时空。她把工作、学习和生活统整在一起,聚焦于成长,认为成长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在她的四门必修课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核心的问题——精于思考。在实践中思考,在读书中思考,在交友中思考,在笔耕中思考,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明霞老师对实践以及基于实践的反思,是虔诚的。她把自己当成重要的教学资源,讲血液时,提前一天到医务室抽取自己的血液做分层实验。她深刻反思童年的生活经历,将母爱、辛劳、贫困、伤害等都转化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正能量,沉淀为自己的教育智慧:“少一些刻骨铭心的伤害”、“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在劳动中懂得承担责任”、“在生活中学会尊老敬老”……
在这本好读的书里,明霞老师启示我们,成为良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事伟大的事业,开发巨大的潜能,享受莫大的幸福……在教师队伍中,有的改行后升官发财了,有的成为教育行政领导或者名师了。明霞老师却活出了另外一种精彩。她的生命状态具有标杆性的引领意义,她让我们更加坚信,成为良师,人生就一定活得有滋味,有盼头。可能有的老师对做一位名师没有信心,但是没有人会拒绝做一个良师。像明霞老师那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不断探索教育真谛,产生广泛的影响,便是从事了伟大的事业;像明霞老师那样,虚怀若谷,学而不厌,笔耕不辍,便是开发出了巨大的潜能;像明霞老师那样,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同行的敬重,就能天天享受着莫大的幸福。
读到明霞老师的学生淑昕发给她的节日祝福,心头一热:“有时回想和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每次都会有泪水在眼里打转……”能做成这样的良师,让学生日日思念,永远感激,一想起在一起的日子,泪水总在眼里打转,该有多成功,该有多幸福啊!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 杨瑞清
2016年7月8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