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621774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会沟通就是情商高。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不说话,是你*的长处,不听人说话,却可能是你的致命伤。
一、人性:痛苦才是快乐的源泉。因此,当你感觉痛苦时,请安静地享受它,因为这只不过是快乐要来的前奏。你拥有的*重要的奢侈品,不是那些物质,不是那些名牌衣服,不是十万块的包包,不是百万豪车,不是千万别墅,而是你的脸,你的手,你的身体,还有你的心。
二、职场:在将一件又一件小事做到*好的过程中,你会慢慢成长和强大,你会成为一个你想成为的你,一个你喜欢的你。当你身上散发着认真、坚持、努力、乐观的气息,你会因此充实而快乐,并且还会成为你的孩子的骄傲与榜样。
三、沟通:当你想要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先去考虑如何能帮到别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有时候也是一种体贴的风度——因为有一种恶意的关心,是关注和提醒别人的失意。能使别人快乐,才是人生*重要的能力。
辑:心理热身——做人要懂心理学(共19节)
1.负面情绪是快乐的催化剂
2.克服浮躁心理:将小事做到极致
3.偏执人格:你在逆行却浑然未觉
4.黑暗的蝴蝶效应
5.焦虑心理:影响你情绪的是境遇
6.端正态度:温柔沟通的关键
7.同情心理:不要轻易相信跪着的人
8.豁达心理学:直面悲惨的生活
9.原来你是这样的神经病
10.你的行为真的理所应当吗
第二辑:会说话是个技术活 (共14节)
1.自己有能力,沟通才给力
2.纠结症患者的自述
3.从来没有一份委屈是应该的
4.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你此刻在哪里
5.“潜台词”表达法,使沟通更有效
6.情商高就会懂得怎样发脾气
7.懂得管理情绪才是聪明人
8.安慰对方要巧用“顺从心理”
9.别人不会教你的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第三辑:丛林生存的心理攻略(共17节)
1.洞悉人性:别掉入朋友的陷阱
2.不忍耐,不强求
3.别让“短视”害了你
4.提高情商就这么简单
5.把话题“抛”给对方
6.我自善良,当有力量
7.学会好好说话
8.别输在“懒于说话”上
9.人人都有表达欲
第四辑:情感经营心理学——与人相处事半功倍 (共17节)
1.别让尊重“迟到一会儿”
2.友情中不只有包容和责备
3.让“熊孩子”自己成长
4.付费是成本的求助方式
5.来一场心灵的沟通
6.这个事情没有标准答案
7.做一个有趣的人
8.共鸣是沟通的润滑剂
9.这是你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结 语: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序言:人们关于情商的误会
有一次,我在网上分享“沟通技巧”时,看到有个网友说:我才不管什么情商呢,整天要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说言不由衷的话,这么虚伪累不累啊!
有些人认为,在沟通中讲技巧、讲情商就是不真诚。其实,这是一种误会。
有一天,我在一场活动中遇到一位前同事。我对他的印象有点不好,他曾经在背后说过我的坏话,不巧,坏话又传到我的耳朵里。
然而,我需要告诉他“我不喜欢你,因为我知道你在背后讲过我的坏话”吗?如果我这么说,必将导致这次谈话不欢而散。
那么,面对一个彼此在心底可能对对方怀着轻微敌意的人,我该和他聊什么好呢?
我想了一下,这个人虽然给我种种不好的印象,但我记得他还是做过好事。
有一次,一位同事的妈妈生病了,去他工作所在的医院看病。同事打电话请他帮忙,他不仅热心地替同事的妈妈挂号、找医生,还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热情地陪同事的妈妈做检查、诊断、取药……直到就诊结束。
于是,我决定和他聊这件事:听说上次某某的妈妈去你们医院,你还陪同了一整个上午,我知道这件事后觉得挺感动的。你那么忙,本来没必要这么做,一般顶多带人家到医生那儿打个招呼也就够了。估计有很多熟人来医院找你帮忙吧,你忙得过来吗?
我这么一说,他马上高兴地告诉我,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之前还帮助过哪些人……
这次交谈,让我们对彼此有了新的认识。
我发现,他其实没有我想的那么讨厌,而是一个热心且仗义的人。抛开之前的成见,我们成了好朋友。
一次恰当的沟通,是可以打开人心的。
那么,我虚伪吗?
可我对他的赞美,对这件事表达的态度,是百分之百真诚的,我只是有意回避了可能会令我们产生不愉快的话题。
为什么非要和别人聊不愉快的话题?那样,后也会令自己不愉快。
即使面对不那么喜欢的人,也完全可以找一个愉快的话题来展开沟通。
真正的会沟通,并不是要你说谎,或者恭维人。要知道,虚伪的恭维不仅委屈自己,也无法打动对方。
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你只需要赞同他的某一个方面就可以了。
沟通有技巧,情商也可以练习,就让我们从头开始吧。
①奥斯卡·王尔德说:照顾好你的奢侈品,你的必需品自己会照顾自己。他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养得起奢侈品,你的必需品自然会有,根本无须操心。
我想说,照顾好你自己,你的朋友也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如果我们不去竞选总统,不搞传销去骗人,那么,对于朋友的功能,我们无须奢求太多。
②你想要成为受欢迎的人,所以总是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让别人不高兴。你害怕孤独,所以就连一些你明明不喜欢的朋友,你也不敢失去……而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要拥有的,没有什么朋友是不可失去的。
③让我们赦免这些虐待趋势的神经病患者吧,即使他们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问一些让我们难堪、不悦的问题。当他们故意问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为什么没结婚?为什么指甲油这么劣质?为什么这么胖……你要原谅他,因为你知道,他在心里对你是羡慕嫉妒恨!
④在生活里,我们往往会成为一个逆行而不自知的人。
当我们觉得连家人、朋友都要和自己作对的时候,当我们的想法和周遭大多数人背道而驰的时候,我们的确该反省一下:到底是因为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上,所有人都不懂我的心,还是因为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里逆行?
13.恼羞成怒型:装聋作哑也是一种体贴
我有一个朋友,暂且叫她小A吧。小A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朋友。
那是在很多年以前,我和小A共同的朋友B,有一天跑来告诉我,小A的男朋友同时在追求她们班上的另一个女孩子。
那年我才十几岁,正是有着是非观念的年龄,觉得朋友的男朋友劈腿,我有义务时间让她知道真相。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告诉小A:“B说你男朋友在追她们班上的女孩子。”
我当时天真地以为,小A看清男朋友的真面目后,必会迷途知返,与渣男一刀两断。而且,她会感激我和B的仗义,并从爱情的谎言里走出来。
结果,小A听完之后不仅没有说男朋友的不是,反而愤愤不平地跟我吐槽B:她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还来管我,她其实……
于是,我顿时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按照我事先设想的故事情节,这件事应是:既然他是坏人,她被蒙蔽了,我告诉她真相,她知道后一定会和朋友同仇敌忾,一起鄙视那个坏人。
彼时我尚且年轻,无法理解爱情的复杂性。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当时的我是用一番热情伤害了小A的不知情权。
我们对每件事都有知情权,但很少有人去考虑人们也应该享有不知情权。
就是说,当你告诉对方一个负面消息的时候,应该考虑真相是否是他需要的——有些事,明知道对方听了会很不开心,且无力改变结果,我们是否该执意讲出来呢?
有一次,我也生过一个朋友的气。
记得当时好几个人在聊天,朋友突然说:“那天我在街上看见你了,我看见你衣服后面的拉链没拉到位,只不过当时我在车上,没法叫住你。”
那你现在告诉我干吗?我在心里不高兴地说。我又不能穿越到那天去把没拉的拉链拉上,却要为知道这件事平添懊恼。
为什么要告诉我?本来我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就没有伤害!
有些事,刻意去隐瞒才是更正确的做法。在我以上两次经历里,前一个不可说,是因为疏不间亲;后一个不可说,是因为于事无补。
所以,你不该对一个人说的话,可能包括:“你老公出轨了,我看见他和一个女的出现在酒店里。
“其实你妈很偏心,每次你弟弟一回来她就杀鸡宰鹅,你回来却什么表示都没有。
“你这件衣服买亏了,你买完之后马上就打三折了。
“你比之前看起来老了好多。”
不该讲,因为对方根本不想知道,或者早已心知肚明,只是不想让你也知道。一桩绯闻,一个纰漏,身边多一个人知道,就对当事人多一份压力,令其多失一分颜面。
据说,英国人擅长装聋作哑:明明有人摔了个大马趴,当场出了个大糗,他们也会一脸镇定,假装什么都没看见;朋友发生再大的丑闻,也会忍住不提,完全当作不知情。直到当事人主动提起,仍然像次听说的那样反问:这是真的吗?
凡是对方不希望我看到的,就通通“没看到”;凡是对方不想让我知道的,就从来没“听说”。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时候也是一种体贴的风度——因为有一种恶意的关心,是关注和提醒别人的失意。
这个朋友离婚了,那个朋友被骗了,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冲上去安慰,也许他压根儿就不想对人提及——保持缄默,就是对他好的关心。
当朋友在生活中碰到了某些尴尬,比如裤子拉链没拉,要不要提醒他则取决于当时的状况:如果他正走向厕所,那就假装没看到——至少当他自己发现以后,会暗暗庆幸没有被他人看见。
1.自己有能力,沟通才给力
多年前,我初进某报社做编辑。
同事中有位大姐,写作仍处于“今天天气真好,万里晴空飘着朵朵白云”的阶段,虽然文不如人,但她另有所长——每天上班时会搬出半尺厚的通信录,开始拨电话:
“张总,好久不见,哈哈。”
“李社长,近忙不忙啊?”
我们出去开会,她总是拍着翅膀似的招呼打得满场飞,似乎所有人都认识,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真是厉害!
认识久了,我便了解了她经营友谊的方式:A的老婆得感冒,她会打电话联系B,请B帮忙找C挂个号。待B的孩子出世了,她也会帮B去联系D,买到便宜的纸尿布。
她用大量的时间照顾所有熟人的琐事,为自己攒人品和交情。她的口头禅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比如有一次,某上市企业打电话到办公室,想邀请一名记者去参加他们的活动。结果,她在电话里跟对方死缠硬磨:“你们能再给一个名额吗?我这儿还有一个记者也想去……”
她磨了足足十来分钟,对方碍于情面,终答应了她。
挂了电话,她看到我吃惊的眼神,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想带我一个朋友一起去,因为上次她帮过我的忙,所以想多要一个名额,把她带上。”
她也曾这样把我带上过。比如,她说请我吃饭,当我跟她去了以后,才发现买单的人不是她。
她把所有的聪明才智用在了人际关系的维护上,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但是,这也给人造成一种朋友圈繁荣的假象。
之后,我离开了那个城市,与她断了联系。
前段时间在网上遇到同行,对方提起了她。我问:“你也是她的朋友?”
对方闻言,嗤之以鼻:“有的人相识遍天下,好友烂大街,还是做她的敌人好,物以稀为贵。”
我才知道,她混了这么多年,即将奔四了,仍租房住,仍没有嫁,仍锱铢必较地占便宜——一家公司换一家公司地打着工,工作、生活、写作都没有进步。她曾经结交过那么多朋友,铺过那么多条路,但谁也没能把她拉上阳光大道。
其实,她并不是不努力,只是太迷信人际关系的力量——若把时间花在其他方面,或许早有建树。
一个庸人对于友谊的利用,不过是蹭顿饭吃,蹭件衣服穿,占点微不足道的小便宜。朋友就算愿意帮大忙,比如推荐你去做某公司CEO,也要你自己有料啊——你的表现要不至于让对方蒙羞才是。
许多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靠一己之力、一技之长埋头苦干,自给自足。如果有朋友提携是锦上添花,没有也不会太糟。
网上有一条成功法则这样写道:成功的你,收入是身边常联系的10个朋友的平均收入。我不知道这功利又武断的话出自何方,反正论坛、微博上到处都在转,可见很多人是相信的。
于是,大家越来越功利,削尖脑袋去结交比自己聪明、能干、有钱的朋友,以便帮助自己进步。可如果这种逻辑成立的话,像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人就不能随便交朋友了吧,因为他们要是不小心认识了两个穷鬼,收入马上被拉下大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本末倒置。更多时候,不是你认识了有钱的朋友你才变得有钱,认识了优秀的人你才变得优秀——而是你有钱后,才真正融入了有钱人的群体,成了有钱人的朋友;你优秀了,那些优秀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来结交你。
友谊应源于个人魅力、人格、品德、才学的互相吸引,而不是刻意地殷勤和巴结。你和谁在一起,和谁相遇,和谁有缘,上帝都已经在可行性上先给你筛了一遍,那叫物以类聚。
奥斯卡·王尔德说:照顾好你的奢侈品,你的必需品自己会照顾自己。他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养得起奢侈品,你的必需品自然会有,根本无须操心。
我想说,照顾好你自己,你的朋友也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如果我们不去竞选总统,不搞传销去骗人,那么,对于朋友的功能,我们无须奢求太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