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5142651
章 从边缘到中央:贵州社会变迁与教育发展概述
节 贵州社会变迁简述
第二节 贵州教育发展概述
第二章 爱乡爱国与族群意识萌芽:清末贵州乡土志编写和苗文创制
节 清末贵州乡土志产生背景
第二节 清末贵州乡土志概述
第三节 清末贵州乡土志分析:以《安南县乡土志》为例
第四节 族群意识萌芽:苗文创建
第三章 “新国民”与族群的建构:国民政府同化语境下的贵州乡土教材
节 政权频繁更替下的贵州
第二节 国民政府在贵州的同化教育
第三节 同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材本土化实践:以朱焕章的《西南边区平民千字课》编写为例
第四章 中华民族的建构:国民政府时期抗战语境中的贵州乡土教育
节 抗战后方的贵州
第二节 抗战卫国与中国民族意识:抗战时期贵州乡土教材的编写
第三节 黄质夫贵州乡村教育实践
第五章 从国家意识凸显到民族文化复兴:新中国诞生以来贵州乡土教材研究
节 大跃进时代贵州乡土教材(20世纪50-60年代末)
第二节 贵州省统一自编教材(20世纪70年代):国家意志下的地方文化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复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的涌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第四节 国家与地方关系重构下的贵州乡土教材(20世纪90年代)
第六章 多元一体文化背景下的贵州乡土教材(2000年至今)
节 乡土文化自觉:21世纪的贵州乡土教材
第二节 文化构建与传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
第三节 徘徊与低落:21世纪贵州少数民族文字教材
……
第七章 贵州多元文化课程与教材的个案研究
第八章 认同与贵州乡土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教育人类学(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or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是由教育学与人类学相互交叉并通过科际整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其核心研究领域是多民族国家的少数群体教育,包括少数民族教育、乡村教育、移民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教育人类学吸收了包括哲学、法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国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形成于20世纪中期,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以德国、奥地利等国为代表的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类学两大流派。文化教育人类学流派,又可以划分为主要由人类学家组成的教育人类学理论学派和以教育学家组成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学派。
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学派主要注重于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出发,从哲学的高度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类学中的教育人类学理论学派,继承了英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概念与田野工作方法,并用其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学派则从英美文化人类学那里继承了“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并将其与美国的土特产——美国社会民族理论相结合来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初目标是为了捍卫以少数民族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其长远目标是想通过教育改革构建一个不分族群、社会阶层、性别、年龄、身体与智力差异的乌托邦式的国家与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文化教育人类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教育(包括移民教育和土著教育等)和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
教育人类学在国外已有长足的发展,其学科地位早已确立,并对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教育规划、教育咨询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