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28641
第1章 中国面临经济开放还是内源发展的抉择
1.1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1.2当前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并不能确定经济开放的长期经济后果
1.3中国当前面临扩大开放与拉动内需两难问题
1.4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理论的提出
1.5政府实施开放政策的前提是对本国经济开放度的认识
第2章 研究现状述评
2.1 贸易开放度与金融开放度测度文献综述
2.2 综合经济开放度测度文献综述
2.3 经济开放度选择文献述评
2.4 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关系文献综述
第3章 经济开放度测度的理论基础
3.1 经济开放的概念界定
3.2 经济开放的结构与综合评价
3.3 经济开放排序理论
第4章 基于多因素加权法的经济开放度测度
4.1 测度经济开放度的一些基本原则
4.2 多因素加权方法的选择
4.3 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和熵值法测度样本国家各年的经济开放度
4.4 经济开放度测度结果分析
4.5 与其他重要经济开放度测度结果的比较
第5章 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特征与选择机理
5.1 发展中大国的确定
5.2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的特征分析
5.3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选择的机理分析
第6章 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选择的历史经验
6.1 英国的经济开放历程
6.2 西欧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开放历程
6.3 美国经济开放历程
6.4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经济开放历程
6.5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历史经验总结
第7章 对中国经济开放度选择的进一步研究
7.1 中国经济开放的历程与结构
7.2 修正了加工贸易影响的中国经济开放度测度
7.3 对中国经济开放度的一个总体评价
第8章 中国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8.1 经济开放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关系的描述分析
8.2 经济开放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9章 本书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或开始实施经济开放政策。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的现实很快便提出很多问题: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稳定的吗?它是否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经济开放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对外经济开放,中国在取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同时,诸如对外依存度过高、内需不足等问题也开始日益凸显。这也同样提出了问题:中国经济开放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要继续推进经济开放?对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选择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
本书的主旨在于在经济开放度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的特征及其选择机理。然后以中国经济开放度测度为例,讨论更加具体背景下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特征及其选择机理。后,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开放对其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影响做实证分析,反证其经济开放度选择的经济效果。本书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然后分别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和熵值法对41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进行测度,利用测度结果对比、分析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的特征,对其选择机理进行解释,并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对其进行验证。第三,本书基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的经济开放度选择做进一步的研究。第四,本书实证研究中国大国经济开放对其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影响。后,本书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书共9章。
第1章是绪论,主要分析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选择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2章是研究现状,主要对当前文献中经济开放度测度研究方法、经济开放度选择、以及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
第3章是经济开放度测度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经济开放的内涵分析,以及经济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等概念的辨析对经济开放度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经济开放的结构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剖析,将经济开放指标分解为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二级指标以及更为详细的三级指标,并对每个指标的具体含义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对经济开放度进行综合评价。随后,这一章又回顾了经济开放排序理论,指出经济开放指标的二级、三级指标在经济开放指标体系中具有不同的相对重要性。
第4章是经济开放度的多因素加权法测度。首先,根据第3章对经济开放度测度理论的研究提出经济开放度测度的一些基本原则:目的导向性、可比性、相关性和结构性。然后对多因素加权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提出使用主成份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对比测度,并选择包含14个指标的经济开放度指标体系,选择41个样本国家和地区,对1983-2008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测度结果。在第4节,本书对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41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开放度、金融开放度和综合经济开放度与我们的先验认识进行对比分析。在后一节,将本书得到的测度结果与现有文献中比较重要的经济开放度测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第5章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特征与选择机理分析。首先在样本中加入俄罗斯和印度,将43个样本国家和地区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规模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的特征。然后,对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选择的机理进行分析,从经济开放度理论出发,分析国家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选择的影响机制,后对现实中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测度结果与经济开放度理论不一致处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第6章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开放度选择的历史经验分析。从历史角度对当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在历史上处于经济发展阶段时所选择的贸易政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些规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贸易政策选择特征的对比,总结发展中大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开放度选择所依据的背景和条件,探讨国家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经济开放度选择的影响机制。
第7章对中国的经济开放度选择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首先,从经济开放政策与制度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开放历程与结构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然后,根据中国经济开放的具体情况,利用修正的数据对从第4章的测算中得到的中国的经济开放度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测度。后对中国经济开放的发展过程及当前的经济开放度进行综合评价。
第8章实证研究作为当前典型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定性分析中国经济开放对其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影响。然后,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
第9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前面章节的研究对本书中得出的一般结论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相信丛书的出版将在大国经济专题研究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为构建中国风格的经济学话语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该丛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大国经济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开拓性的特点,学术价值突出。
——刘迎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从整体上看,这是一套高质量的丛书,作者视野开阔,视角独特,其中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而又尚未深入研究的大国经济问题。
——蔡继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相结合,从大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化事实中提出问题,利用计量模型与实证方法去检验理论假设。
——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