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9069595
《法学家茶座(21-24辑合订本)(精)》编著者张士宝。
有茶学家把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和”、“静”、“怡”、“真”四个字,并且说“和”是茶道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因此,领悟了茶道真谛的人在泡茶饮茶时很讲究一个“和”字,故有“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之说。笔者以为,茶道的这种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贵和”思想是一脉相通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的儒家倡导“致中和”的思想。据《礼记.中庸》的解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则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认为“中和”是与“太阳”和“太阴”并列且取二者之中的三种元气之一。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儒家和道家都认为“和”是至关重要的。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老子说:“圣人法天顺地,贵在守和。”“中和”与“贵和”的思想体现了均衡与和谐的客观发展规律。
【卷首语】 何家弘均衡与和谐
【法治漫谈】 周大伟从唐山到汶川:守护生命尊严,构建公民社会
邹平学 “搞”宪法一说应当休矣!,
许章润 公共权力的“私性化”与“准黑化”
——从法官与律师的勾结说起
陈端洪 三权分立的逻辑及其边界
汤啸天 保障人民的表达权:政府责无旁贷
【法学札记】 於兴中
威斯特伐利亚二重奏、黑箱操作及法学的北强南弱——威廉·推宁对西方法学的反思与批判
赵明 谁的过错?谁之罪?
——陀斯妥耶夫斯基对“罪犯”的哲学追问
时延安 失忆症与失语症的病灶
——谈法学研究的主体意识
崔建远法学教材编写小议
【法苑随笔】 张泽佑 中文陈词
——2007年9月28日律政司讲词,
张军 潜规则与明规则:你离我是近还是远?
——来自法治层面的思考
金其高 论大治安之官民和谐
【域外法制】 孙笑侠雪与制度
袁春湘 美国格兰迪斯拒绝支付诉讼费案的解读
任东来 朱静静 自由卫士:雨果·L.布莱克大法官
【史海钩沉】 刘笃才 立言千载待评说
——重提赵冬曦对唐律的批评
郝铁川 民主需要绅士
冯亚东 狩猎、种地与生活制度
【身边法事】 徐爱国 网络暴力与侵权行为,
侯欣一两会归来话政协
乔新生 价格听证会亲历记(下)
【法林逸事】 王政勋 北大给了我们什么?
熊秋红 北大的情调与格调
柳经纬法大印象
【聊斋闲话】 炎白 玩完之年谈玩法
王文生 茶缘、书缘、法缘
【茶客论剑】 卖炭翁 放过法律还是放过许霆
傅达林 “邪”说许霆案
【何博士信箱】 读者来信四封
从唐山到汶川:守护生命尊严,构建公民社会
周大伟
公兀2008年5月19曰中午,我正在台北参加支援四川的赈灾活动。中午1点17分,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中国移动的短信:“中国移动真诚提醒:请大家在14点28分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寄托我们的哀思!让我们众志成城,奉献爱心,尽力量帮助灾区重建家园!”
这条短信足以令人百感交集。我突然想到,这次举国哀悼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这次四川地震死亡的数万民众,其实还应当包括在中国历次灾难中的死难者。翻开共和国的历史,为普通平民而设立的哀悼目,这应该是次。即使是32年前的那场死伤更加惨烈的唐山大地震,这么多年来,人们的伤痛只能在沉默中隐忍。直到21世纪的中国,普通平民的死难,才能以国家的名义悼念。
是的,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32年前发生的那次举世难忘的唐山大地震。那一年,我是北京第31中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但我真正了解到唐山地震的真相,却是在很多年以后的事了。
32年前的中国,还正处在中国现代历荒唐和尴尬的年代。
32年前,人们只能从政府的广播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中获得极为有限的关于灾区的消息。唐山发生大地震的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统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这则消息对地震灾情的报道,比如人民为关心的受灾情况、房屋倒塌多少、死亡多少人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只有一句“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