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30421
一、格物致知
二、河图洛书
三、《易经》与《黄帝内经》
四、《内经》中的古代天文
五、“日月星辰”与天人相应
六、月经周期与月亮周期相应
七、生命生成于天地间
八、日与月
九、五运六气的思考
十、解析2015年(乙未年)之五运六气
十一、五运六气与脏腑关系
十二、天地人各有三阴三阳
十三、二十四节气中的“气立”
十四、中医的“全息”理论
十五、天地人之间的生长关系
十六、《内经》论述中医生理
十七、天与地
十八、古代术数
十九、数从一到十的内涵与外延
二十、古代术数“九”与“十”
二十一、数“五”与“六”的关系
二十二、先天八卦与阴阳
二十三、后天八卦与五行
二十四、汉字与中医
二十五、“年”与“岁”的阴阳关系
二十六、从“武”字训诂读懂中医
二十七、古代音律与脏腑经脉的对应关系
二十八、中原的地中
二十九、“其生五,其气三”
三十、古代历法的阴阳观
三十一、阳历的确立
三十二、二十四节气
三十三、“三皇五帝”应天地
三十四、取类比象
三十五、“天干地支”的基本含义
三十六、古代计时方法
三十七、天以六六为节
三十八、六十年为一甲子
三十九、人以九九制会、地以九九制会
四十、何为“气数”?
四十一、《内经》理论也适用南半球
四十二、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四十三、何谓四季的立、分、至?
四十四、天之气
四十五、秋季万物肃杀
四十六、清明节
四十七、秋分与中秋
四十八、三九天
四十九、三伏天
第二章 阴阳五行篇
第三章 形骸脏腑篇
第四章 精气神篇
第五章 诊断篇
第六章 中药方剂
第七章 针灸篇
第八章 临床篇
第九章 养生篇
第十章 《黄帝内经》之道
前言
写【觉悟一言】的初想法,是把自己每天对中医经典的思考和体会,以短篇文字记录下来,并且和大家分享,于是每天发一篇微博,以【觉悟一言】的形式,本意是每天讲明一个道理,关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以后养成习惯,坚持了一年多。由于微博的字数有限,要求在140字内完成,所以尽量做到文字简练,内容简明,不拖泥带水。之所以称之为“觉悟一言”,有这样几层含义,所谓觉悟是指通过眼观而学习,心悟而体会,由此学习领悟经典中医的逻辑性和客观性,争取做到中医临床实践的合理性和可重复性。觉悟是个过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中医犹如一座看不到尽头的金字塔,每一次的觉悟都是登上一层台阶。中医没有的对与错,水平再差的医生也有看好的病,水平再高的医生也有看不好的病,区别医生水平高低是眼界和层次,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阔眼界,登高望远,对中医领悟得更全面。
【觉悟一言】在网上发布至今有一年多了,深受广大中医粉丝的喜爱,人们从中不但学习了很多中医理论、治疗、养生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希望能编辑成书,经过认真的思考,结合网友们提出的一些问题,终确定以微博的【觉悟一言】为基础,将此重新整理,将原稿尽量保持在140个字不变,而加进【细说】部分,不仅将【觉悟一言】中所没有讲清楚的部分,加以详细解说,同时加入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样既是快餐式的一言短文,同时又就某一个问题有更深入讨论,使其内容既广泛又全面。没有了字数的限制,【觉悟一言】的内容会更丰满而充实。有些内容不需要过多解释,只保留了【觉悟一言】部分,没有再附加【细说】,这部分大都列在每章的后。
【觉悟一言】的内容主要源于中医经典的学习体会,包括《黄帝内经》的经文思考,对与《内经》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思考,包括古代天文、古代地理、河图洛书、《易经》八卦等。中药的认识,主要从《神农本草经》的角度来思考。从《内经》角度思考《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还包括针灸腧穴,经络,针刺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思考。在临床方面加入了我在美国治病的一些临床病例介绍,同时也介绍了中医在美国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包括中医院校的教学情况等。
在写作的时候,遵循经典中医的基本理念,即逻辑性、客观性、可重复操作性。古人相信天地万物都遵循一个道理,而以一理以贯之,贯穿事物发生发展始终的一理即为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法自然”,研究经典中医,遵循天人合一的基本法则,以阴阳五行为其哲学思想,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方法,总结自然现象,归纳人身气机运行变化规律。
本书分为十章,以古代文化开篇,从阴阳五行,形骸脏腑及其所藏,诊断,中药方剂,针灸经络腧穴理论,临床应用,到大众养生,后加入了学习《内经》的方法和意义。每章排序没有特别安排,没有固定模式,思想是跳跃式的,这样读起来不会显得枯燥,每天读一言,每一言彼此没有相连的先后关系,这样不用担心每次读不完一个完整的内容。学习中医经典内容,读书是一方面,还要有思考,不能死读书,不加思考的读书收获是有限的。
本书所适合的读者比较广泛,内容有难有易,难点包括:经典哲学理念,强调阴阳层次和五行的衍生,形骸所藏着重在精的转化,气机运行重点在六经理论。之所以称之为难点,是因为阴阳五行的概念中分层次,人们在学习中容易忽略,在书中会不断反复强调,难点的部分会有重复讨论,目的是加深印象,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希望读者遇到难点不要放弃,只有迈过一个坎,才能上一个台阶。书中还有很多比较简单的内容,适合大众阅读,包括:养生原则和方法,疾病治疗方法,《内经》学习方法等。虽然简单但不失中医的客观性和逻辑性,也涵盖了经典之理。在读本书的时候,如果遇到难点,看不懂的地方,不要过度纠结,可以先跳过去,也许后面章节的内容会对你有所启发,再回过头反复阅读思考,就会找到其逻辑关系。
本书还有很多亮点,为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对六经的讨论,六经是《内经》《伤寒论》彼此连接的结点,是中医经典理论难点之一,为历代医家讨论多、困扰也多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思考,结合《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等经典对六经的论述,分析历代医家对六经的认识,终于掌握了三阴三阳六经的龙脉,揭开了六经中诸多疑点,给出了为恰当合理的解释。在针灸部分的介绍也有很多突破,首先是沿袭了“本输针灸”的穴位组方原理,同时根据《内经》的九藏理论,提出了“九藏针灸”的治疗思路,理论完整,临床效果显著。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内经》关系方面的认识也有很多进展,如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十二次与十二辰,洛书与九藏关系,先后天八卦与阴阳五行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合理的独到见解。
因此凡是喜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朋友,中医爱好者,在职中医师,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医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都可以从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内容。
十九、数从一到十的内涵与外延
【觉悟一言】
古代哲学通过数字来反映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中医离不开数字,古代有术数学,内容多而复杂,本节介绍的是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所代表的本质内涵与其外延。很多人在学习《内经》时感觉很难深入下去,其中根本原因是古代文化知识的缺乏,这是《内经》的基本语言,每一个数字都有其内在的含义,经文中的很多概念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细说】
一者,《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太一也,即太极。太极是在阴阳之前,无始终,无上下,无表里等阴阳属性,一切处于混沌状态,后世人们用一个圆圈的图形来表示太极。由于没有方向,太极内部运动也是不规律的,例如,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只有离太阳近的四颗行星是固态的,有天地之分,而其他五大行星是气态的,类似于天地分离之前,即太极状态。太极既是万物之初始,又是万物之所归之终极状态。
二者,《说文》:“地之数也。易曰:天一地二。”这里所讲的“二”是序数,为天,第二为地。而作为量数的“二”代表阴阳,《易经》有“太极生两仪”,其中的两仪是指阴阳有两极。极则生变,《内经》有“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在同等条件下表示事物间的相对属性,在不同层面阴阳表示相互伴随,互补互助,经云:“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其中阴阳相互伴随。同时阴阳是相互运动转化的,阴阳存在一切事物的生存变化之中,《易经》有“一阴一阳谓之道”。
三者,《说文》曰:“天地人之道也。”《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易经》有天地人三才的概念,前者是序数,后者是量数,而量数又是由序数发展而来,量中有序,序中有量。天地人三才是在阴阳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内经》:“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云雨酝酿生命而成天地人三才。数字“三”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古代天文的三垣(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脉之三部寸关尺,人有精气神等。“三”出自“二”,阴阳相交而生“三”,“三”中包括“二”,但不是简单的阴阳相加,而是阴阳相互运行转化形成的,以人为例,人生长于天地之气交,人身乃是小宇宙,也包括天地属性,但是人体不是简单的天地相加,而是“其生五,其气三”,三阴三阳开阖枢的变化。
四者,《说文》曰:“象四分之形。谓囗像四方。八像分也。”《易经》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数四主要包括四方、四时、四象等。其中四时,在一年中指四季,生长收藏与之相应;一日中以子午划分,午前、午后、子前、子后。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数四源于阴阳,是在阴阳的基础上再分阴阳,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阴阳的第二个层次。
五者,《说文》曰:“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五行是在阴阳分出之后形成的,《易经》有“太极生两仪”,其中的两仪即天地,后世所画的“先天八卦”图,即代表阴阳,“后天八卦”图则表示五行关系。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基本形式,生于天之五气,风暑燥湿寒,而天之五气生于东南西北中五方,五方则是天干合化而生。五行是天地间万物组成的基本形式,其存在形式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体,从外显之体到内藏之精,以生长成为外在表现,其变化规律以自然之道为原则,即是阴阳的变化规律。
六者,《说文》曰:“阴变于六。”在《易经》中六为太阴,阴极而变,因此称为“阴之变”。数六的含义还包括六爻,六经等,即所谓“兼三才而两之”。六是由两个三组成,例如六经中的三阴三阳,《易经》中的卦象的六爻等。数六还代表六合,即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下。《内经》中常见的概念是六腑,与五脏为表里关系。五行藏精化为三气,三气分阴阳而成六气,循行于六经,六经又与天之六气相合。
七者,《说文》曰:“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易经》中数七对应少阳,本意是少阳出阴,称为阳之正。《内经》以女子为少阳,内阴外阳,女子的生理变化以七年为一节。古代天文学与数七相关的还包括:北斗七星,七政(七曜)即日、月及木、火、土、金、水五行星。
八者,《说文》曰:“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徐曰》:“数之八,两两相背,是别也。少阴数,木数也。”数八在《易经》中对应少阴。《内经》中男子属少阴,内阳外阴,男子的生理变化以八年为一节。数八还包括八卦、八风、八音等,其中八卦源于四象,四象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八卦中,每一卦有三爻,是阴阳、四象之后更深一层的阴阳关系,《内经》中以太少形式加以区分,例如,肺居背部为阳,其气降四象为阳中之阴,为阴之始,其八卦为阳中之太阴。
九者,《说文》曰:“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列子•天瑞篇》曰:“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周易》中将六七八九分别对应太阴、少阳、少阴、太阳。九应太阳,阳之极,极则生变,因此称之为“阳之变”。经云:“人以九九制会。”九九穷极一切算术。洛书之数为九,河图为十,三三为九,九主气,十为形,九与十存在阴阳关系。九数还对应九宫、九野、九藏等,经云:“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关于“九藏”的内涵,有专门的章节讨论。
十者,《说文》曰:“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这里的数十是个量数,河图之数为十,代表五方,主生地之五行。五方中每一方向又分天地阴阳之数,和而成十。根据《洪范•尚书》的介绍,一到五为生数,六到十是成数,其中的数十还是土之成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