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55036
内容简介
杨清荣所*的《公共生活伦理研究–以中国的社 会转型为背景》以中国的社会转型为背景和论述前提 ,研究从传统生活样式向公共生活形态转型的条件、 机制以及伦理困境与克服;探索公共性、公共理性、 公共精神得以确立的制度保障、个人德性保障及其与 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的关系。社会转型意味着人的生存 方式的变化,即由各种自然形成的纽带所维系的共同 体生存方式变为彼此冷淡、相对独立的个体生存方式 ,这需要人们寻找新的联合路径与方式,即进入公共 生活。本书通过分析公共生活的伦理模式和公民的德 性养成机制,着力探究社会转型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 动,分析中华民族国民性格的现代转化与精神品质的 *新对社会转型的意义,并由此探讨中国的公共生活 建构的可能方式。在揭示公共生活的一般形式与表征 的基础上,分析转型期中国的制度变革与人的精神气 质的现代转型的维度?br/>
目 录
前言
章 中国的社会转型:意义与问题
节 社会转型:人发展的新起点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转型
第三节 中国社会转型的伦理困境
一、社会结构变迁导致个人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的缺失,个人失去了伦理方位感
二、市场经济诱发的利益追求导致个人的自我实现与公共角色认同的张力与矛盾
三、过度的制度依赖导致制度失效
四、公共生活的制度性建构缺乏核心理念
第二章 公共生活:一个概念的分析
节 公共生活与共同生活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领域
第三节 市场与公共生活
第四节 公共生活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公共生活的伦理维度
节 公共生活的伦理关系
一、横向的、平面的人际网络
二、构建性的伦理关系
三、契约性的伦理关系
四、伦理约束的非“美德”指向
第二节 公共生活的伦理准则
一、平等的权利
二、多元价值下的和谐共识
三、公共美德
四、诚实与正直
第三节 公共生活的伦理生态
第四章 公共生活的社会组织与个人
节 公共性社会组织
第二节 作为私人的个体与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自由权的正确运用
第五章 公共生活的人际认同
节 公共生活人际认同的方式与意义
第二节 人际认同的精神品质
一、契约意识
二、权利与义务意识
三、尊重并遵守公共规则
四、公正与正义的理念
第三节 人际认同的制度环境
第六章 公共空间
节 公共空间的意义
第二节 公共权力
第三节 公共传媒与公共舆论
第四节 公共场所
第七章 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公共生活
节 中国历史上的“社会”
一、中国文化的自然属性产生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二、人的本质被道德化,忽视或轻视人的实际能力
三、轻视功利,空谈心性
四、儒学没有顺利向世俗化转变
第二节 中国的国民性问题
第三节 中国公共生活构建的一个视角
第四节 公共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制度与人
一、制度应向个人释放空间,并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
二、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不仅应该充分听取社会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而且应该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直接的参与者
三、界定公域与私域的界线
四、政府行为的榜样作用,是培养个体的重要途径
五、重塑国民性格与民族精神
第五节 物化时代的个人
第八章 公共生活的本土文化资源
节 传统文化与社会转型
第二节 仁爱精神与超越理念
第三节 忠恕之道:公共美德的推理模式
第四节 诚信:人的基本德性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