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125737
编辑推荐
戏剧文本的文体研究*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可以选取恰当的语用学或者话语分析范畴或框架进行深度研究。《20世纪美国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语用文体研究》作者左进博士很好地实践了这方面的研究,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并且采用了我比较欣赏的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以20世纪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剧作家文本作为分析语料。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止步于验证所构建的理论框架的可操作性,而是做了实验性的尝试,即运用语用学研究成果构建的词语、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的分析框架解读这些女剧作家的代表作,并发现这些女性作者如何运用某些独特的语言选择实现书写女性的创作特色。她所做的尝试性研
内容简介
左进专著的《20世纪美国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语用文体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可行的语用文体分析框架并应用于20世纪美国女性剧作家的剧本研究,以期发现女剧作家们通过某些特有的语言手段实现的女性的自我书写——20世纪美国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成就。
《20世纪美国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语用文体研究》首先对语用文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另一部分已有研究成果回顾是关于文学领域女性作家自我书写的相关研究,而本研究意在通过语言学相对客观的语言选择分析发现她们的目标实现手段。借助文体学的研究步骤与研究范畴,构建了一个尝试性的分析戏剧文本的语用文体框架,框架按三个层面:词语、句式和语篇层面选择语用学中相关研究成果,选择的标准是基于它们是否有助于发现女剧作家们的自我书写。词语研究包括人称指示语、模糊限制语、话语标记语和反复性词语;句式研究主要着重于言外行为句、反义疑问句、与事实相反条件句和断裂句;语篇研究主要从话轮、语用模糊、话语角色和场景语境四个方面展开。
为验证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分别对美国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代表性剧作——玛莎·劳曼的《晚安,妈妈》、苏珊·格莱斯拜尔的《琐事》、劳芮恩·汉斯贝瑞的《太阳下的葡萄干》、温迪·瓦瑟斯坦的《罗森施韦格姐妹》和《一个美国女儿》五部剧本进行解读。戏剧文本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也有部分定量分析。从分析结果发现女剧作家们在三个层面审慎的语言选择帮助她们成功地书写了她们那个时代的女性。她们书写女性之爱,包括母亲对儿女的爱、妻子对丈夫的爱、女儿对母亲的爱;书写女性的苦境,如来自男性和社会的压制,在生活中的艰难挣扎;书写女性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书写女性的性格特点,将性格各异的女性呈现在我们面前。基于系统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女性的自我书写是20世纪美国女性剧作家对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突出贡献。
此项研究的意义如下:①借助文体学研究步骤与范畴,纳入语用学研究相关成果,构建了一个词语、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的语用文体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语用学应用研究。②语用文体研究框架的构建及对戏剧文本进行的三个层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仅验证了该框架的可操作性,也发现女剧作家们的创作中特有的语言选择,据此,该研究丰富了文体学研究,特别是文体学的重要分支,即语用文体学研究。③分析语料聚焦于戏剧文本,并进一步缩小范围至20世纪美国女戏剧家的作品,翔实的文本分析没有止步于戏剧文本中作者在词汇、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上语言选择特点的挖掘,还发现女剧作家们在三个层面上的语言选择是她们实现女性创作的有力手段,她们书写了女性的爱、女性的困境、女性间的相互理解以及女性的性格特点,该项研究也因而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输入了新鲜的内容。
《20世纪美国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语用文体研究》首先对语用文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另一部分已有研究成果回顾是关于文学领域女性作家自我书写的相关研究,而本研究意在通过语言学相对客观的语言选择分析发现她们的目标实现手段。借助文体学的研究步骤与研究范畴,构建了一个尝试性的分析戏剧文本的语用文体框架,框架按三个层面:词语、句式和语篇层面选择语用学中相关研究成果,选择的标准是基于它们是否有助于发现女剧作家们的自我书写。词语研究包括人称指示语、模糊限制语、话语标记语和反复性词语;句式研究主要着重于言外行为句、反义疑问句、与事实相反条件句和断裂句;语篇研究主要从话轮、语用模糊、话语角色和场景语境四个方面展开。
为验证框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分别对美国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代表性剧作——玛莎·劳曼的《晚安,妈妈》、苏珊·格莱斯拜尔的《琐事》、劳芮恩·汉斯贝瑞的《太阳下的葡萄干》、温迪·瓦瑟斯坦的《罗森施韦格姐妹》和《一个美国女儿》五部剧本进行解读。戏剧文本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也有部分定量分析。从分析结果发现女剧作家们在三个层面审慎的语言选择帮助她们成功地书写了她们那个时代的女性。她们书写女性之爱,包括母亲对儿女的爱、妻子对丈夫的爱、女儿对母亲的爱;书写女性的苦境,如来自男性和社会的压制,在生活中的艰难挣扎;书写女性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书写女性的性格特点,将性格各异的女性呈现在我们面前。基于系统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女性的自我书写是20世纪美国女性剧作家对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的突出贡献。
此项研究的意义如下:①借助文体学研究步骤与范畴,纳入语用学研究相关成果,构建了一个词语、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的语用文体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语用学应用研究。②语用文体研究框架的构建及对戏剧文本进行的三个层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仅验证了该框架的可操作性,也发现女剧作家们的创作中特有的语言选择,据此,该研究丰富了文体学研究,特别是文体学的重要分支,即语用文体学研究。③分析语料聚焦于戏剧文本,并进一步缩小范围至20世纪美国女戏剧家的作品,翔实的文本分析没有止步于戏剧文本中作者在词汇、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上语言选择特点的挖掘,还发现女剧作家们在三个层面上的语言选择是她们实现女性创作的有力手段,她们书写了女性的爱、女性的困境、女性间的相互理解以及女性的性格特点,该项研究也因而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输入了新鲜的内容。
目 录
序
致谢
提要(中文)
提要(英文)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架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用文体学研究
2.2 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研究
第三章 戏剧文本的分析框架
3.1 词语层面
3.2 句式层面
3.3 语篇层面
第四章 女性剧作家文本的词语层面研究
4.1 《晚安,妈妈》中的人称指示语
4.2 《琐事》中的模糊限制语
4.3 《琐事》中的话语标记语
4.4 《罗森施韦格姐妹》和《一个美国女儿》中的反复性词语
第五章 女性剧作家文本的句式层面研究
5.1 《晚安,妈妈》中的言外行为句
5.2 《晚安,妈妈》和《琐事》中的反义疑问句
5.3 《琐事》中的反事实条件句
5.4 《琐事》中的断裂句
第六章 女性剧作家文本的语篇层面研究
6.1 《琐事》中的话轮
6.2 《太阳下的葡萄干》中的语用模糊
6.3 《太阳下的葡萄干》中的话语角色
6.4 《琐事》和《晚安,妈妈》中的场景语境
第七章 语言选择与女性剧作家的自我书写
7.1 书写女性之爱
7.2 书写女性的苦境
7.3 女性间的相互理解
7.4 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意义
8.3 研究不足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提要(中文)
提要(英文)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架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用文体学研究
2.2 女性戏剧文学与文化研究
第三章 戏剧文本的分析框架
3.1 词语层面
3.2 句式层面
3.3 语篇层面
第四章 女性剧作家文本的词语层面研究
4.1 《晚安,妈妈》中的人称指示语
4.2 《琐事》中的模糊限制语
4.3 《琐事》中的话语标记语
4.4 《罗森施韦格姐妹》和《一个美国女儿》中的反复性词语
第五章 女性剧作家文本的句式层面研究
5.1 《晚安,妈妈》中的言外行为句
5.2 《晚安,妈妈》和《琐事》中的反义疑问句
5.3 《琐事》中的反事实条件句
5.4 《琐事》中的断裂句
第六章 女性剧作家文本的语篇层面研究
6.1 《琐事》中的话轮
6.2 《太阳下的葡萄干》中的语用模糊
6.3 《太阳下的葡萄干》中的话语角色
6.4 《琐事》和《晚安,妈妈》中的场景语境
第七章 语言选择与女性剧作家的自我书写
7.1 书写女性之爱
7.2 书写女性的苦境
7.3 女性间的相互理解
7.4 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意义
8.3 研究不足及建议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