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14093
★《稻盛和夫的论语》是一本探讨企业的活法、员工的干法、阿米巴经营、六项精进、敬天爱人等经营哲学的智慧之书!
《稻盛和夫的论语》由稻盛和夫弟子亲身采访恩师整理而成。《稻盛和夫的论语》书中探讨了企业的活法、员工的干法、敬天爱人、六项精进、阿米巴经营等稻盛先生核心经营哲学。《稻盛和夫的论语》书中具体指明了如何将论语智慧同经营哲学融会贯通,如何将经营哲学灵活运用于企业的运营中,可以说是一部论语治企业。书中不仅论述了经营者的修身养性,而且还论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挑战、实力主义、自我奋斗等话题,希望通过阅读本书,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经营智慧!
前言 论语与稻盛和夫
章 人生篇
探求人生的目的
第二章 成长篇
追求人的无限可能性
第三章 事业篇
成为旋涡的中心
第四章 开拓篇
做一个开拓者
第五章 领导篇
贯彻实力主义
第六章 经营篇
依据原理,遵循原则
尾声
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著名学者 季羡林
如果没有稻盛先生“敬天爱人”的思想和阿米巴经营方式,就没有软银的今天。从这点来讲,就是拿几百亿日元,也报答不了稻盛先生的教诲。 ——日本软银(Softbank)总裁、首席执行官 孙正义
我把做企业,从当成一种乐趣,到做成事业,再把它当成做人一样。这一路上,我学到了很多。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学、观点尤为赞赏。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
稻盛和夫不仅创办并带领两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还将他的经营和人生哲学传授给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千千万万的个人。他不仅创造经济价值,还创造普世价值,是我很敬佩的全球企业家。 ――著名经济学家 郎咸平
经常做创造性的工作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孔子的弟子子张问老师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别人说话,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姑且保留起来。而且,在这样获得的知识当中,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判断它是正确的话,可以谨慎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减少犯错。同样,多看别人行事,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姑且保留起来。而且,在这样获得的知识当中,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判断它是正确的话,可以谨慎地实行,这样就可以减少懊悔。说话的错误少,行为的懊悔少,这样,官职俸禄自然就会来了。” 请你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了什么而工作?”把公司交给我们的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拼命去做,这一点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全部。在我们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不停地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反省自己“这样做就够了吗?”另外,“为什么”也要始终保留在头脑中,对于工作,我们要永远充满疑问。今天与昨天相比,明天与今天相比,我们要对工作方法不断改善,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创造性的工作”。昨天、今天、明天……茫茫然不断重复同样的工作,有什么意思呢?又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成就来呢?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创新之心”也是必备的。要不断对部下提出新的要求,在职场中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 另外,上司和部下之间、同事之间,要相互激发创造性思想,否则公司不会有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如果领导者满足于现状,周围的人也不会有进取之心,整个团队就无法进步。而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此可见,满足于现状的领导者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差的人才”。 俗话说“一个企业的败落,是从头开始的”,所以,董事长、总经理自己首先不要成为那“差的人才”,要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时时不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但另一方面,开拓创新也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把全部精力集中起来,甚至还要调动潜意识来帮忙,经过持久而深入的思考,才能有所斩获,所以创新的过程异常辛苦。但话又说回来,若未曾经历此番辛苦,也不会有“灵感的闪现”,那些心血来潮的片段想法,大多只能胎死腹中、半途而废,终也不会成为创新的产物。 我们来看孔子的言论。子张是一位比孔子年轻48岁的弟子。这位年轻的弟子请教老师:“怎样才能求得官职获得俸禄?”把孔子的回答概括起来,大意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伟大的愿景,然后多方学习、谨言慎行、少犯错误,官职和俸禄就会自然而然地向你走来”。孔子还提醒子张,“追求理想时,顺序不要搞错”。说到底,官职和俸禄,只是后的结果。 近,在招聘面试中,对于“你为什么想加入我们公司”的问题,很多应聘者非常认真地回答:“贵公司是业绩优良的大企业,加入贵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我把他们没说完的话填补完整,就是“获得稳定的收入,过稳定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把个人的欲望作为选择就业时先考虑的要素,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现象的责任全部推卸到求职的年轻人身上。其实,企业在招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也存在很大问题。举例来说,一个跳槽者应聘时,企业一方会问他:“你在之前的公司培养了什么能力?你能为我们公司做出多大的贡献?”看起来,工作能力和技巧成了考核应聘者的标准,也就是说,公司对于应聘者的理想、热情等没有任何要求。这样一来,不管是刚进入社会的新人还是已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他们的追求都会变得非常现实。在这样的风气中,公司是无法开拓创新的。 “这样做就够了吗?”“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只有这样的热情和正确的行动,才能开创出崭新的天地!
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思想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孔子说:“君子可以和自己思想完全不同的人和谐沟通,但绝不只是表面上的行为统一。而小人则只表面上相处融洽,内心里并不能坦诚相待、和睦相处。” 公司里员工无意间酝酿出来的一种气氛,就是公司风气,也叫企业文化。如果公司高层不能把自己的经营哲学分享给每一位员工,那么公司里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风气或企业文化。如果公司高层只是简单、生硬地把自己的经营哲学灌输给部下、员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解释经营哲学,那么这家公司就会缺乏整合性,让全体员工拥有共同思想也是无稽之谈。 有不少经营者整天叹气,说:“部下、员工不把他们的思想和我分享。”留心观察一下,这样的经营者大多脱离群众,或者在私利私欲的驱使下为自己搞特殊化。脱离了群众,群众怎么可能跟你分享思想、同心同德呢? 另外,经营者在把自己的经营哲学和全体员工分享的时候,必须首先消除因为年龄、生活经历等差异造成的理解差异。如果你的思想仅反映中老年人的价值观,那么年轻人接受起来肯定会出现困难。那么,怎么办才好呢? “和与自己思想不同的人和谐交流、心灵相通”——这是孔子描述的君子形象,在我看来,这也是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的资质。跟员工可以和睦相处绝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如果经营者只是为了取悦员工而表面上和员工统一行为的话,那么,公司将变成一个“关系融洽”但“自由松散”的群众组织,作为一个公司,这是何等的失败啊! 那么,为了营造良好的公司风气或企业文化,高层领导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呢?那必须是一种超越年代鸿沟、让所有人都能产生共鸣的思想。首先应该以“人间正道”等普遍原则为中心。如果领导者诚心实意地将这种思想落实到实践中,而全体员工都能用心领悟领导者的思想,并与其共享,那么公司一定会发生大的变化。初,领导者可以只从一种思想开始,当公司上下形成强烈的共识之后,一种共享思想的土壤也就形成了,到时就可以随时与大家共享新思想了。
给部下注入能量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可以说后一辈不如前一辈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的话,那他就没什么值得敬畏的了。” 我对孔子的这段话非常感兴趣。其实,这段话不只是在讲年轻人的能力问题。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就能发现孔子还传达出了这样的信息:“上了年纪的人,或者地位高的人,有责任引导年轻人发挥出他们体内潜藏的各种可能性。” 如果把这段话放在职场中,比如几个人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而组成了一个项目小组,在这个团队中,领导者应该具备朝着成功努力奋斗的热情。但是,如果其他成员没什么热情的话,终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 换一个角度,假设一个公司的资金、物资等物质条件比较匮乏,但领导者充满了热情,并且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激情洋溢地讲给员工们听,把员工的士气激发起来,终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开拓出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因为领导者把自己的能量注入员工身上,让公司整体的能量成倍增加。 领导者不能轻视部下的能力,不能说“你太年轻啦”“你经验不足”等瞧不起人的话。如果领导者认为自己部下的能力不够,那只能说明领导者没能很好地给部下注入能量。一个项目能否取得成功,是由团队的整体能量决定的。 所以,领导者把自己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给部下,是领导者的使命。领导者要掌握每个部下对工作所抱有的热情度,然后向他们注入能量,直到让他们体内的热情也沸腾起来。这样一来,便能激发出部下的潜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