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33263
编辑推荐
薛德震著的《夜读与晨思(薛德震自选集)》这本小书,是紧紧围绕人民出版社的社史来撰编的。读了这本书,人们可以发现人民出版社其实就是一个“爱书人”的群体,在这里有许多“书痴”,有许多为书籍而勤奋奋斗一生的人们。他们为作者、为读者编书、出书,为全国人民提供精美又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是那样的全心全意、实心实意、自觉自愿、无怨无悔,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事迹,这些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有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折射了当代中国诸多重要的精神现象。
内容简介
《夜读与晨思(薛德震自选集)》是人民出版社原社长薛德震后一本自选集。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即人物篇、出书篇、哲学思维篇、自述篇,紧紧围绕人民出版社的社史展开,不仅反映了他作为编辑、出版人对出版行业的思考,而且凸显了他的学者风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读书、学习以及与作者交往的生活片段。全书涉及范围广,视野开阔,从中可以看到新中国老一辈编辑出版工作者所共有的那种认真、严谨,全心全意将全部智慧和精力贡献给人民出版事业的一种可贵的奉献精神,值得当今和后来的编辑出版者继承和发扬光大,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目 录
回忆出版社走上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路
——对陈翰伯、范用、王益、陈茂仪、周杰、
曾彦修、张惠卿等同志的怀念
回忆实行社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
——对张惠卿、庄浦明,吴道弘、李连科、
张树相、刘继文、马瑞文同志的怀念
感谢曾彦修、张惠卿同志对我的人学研究的
关怀与支持
向范用同志学习
——在范用同志追思会上的发言
怀念袁清芳同志
怀念郑曼与臧克家同志
感谢刘继文诸同志
感谢张作耀同志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马瑞文、刘建国同志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肖辉同志为我的书设计衣装
感谢吴海平同志为我的书做责任校对
征求张小平同志对哲学书信集稿本的意见
关于哲学书信集的出版与张小平、柏裕江同志的通信
为《人的哲学新论》出版致黄书元等同志的一封信
祝贺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
二、出书编
需要大大提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水平
——回忆乔木同志在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23日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出版座谈会上的汇报
寄语青年朋友
——写在新版《列宁全集》、《选集》出版之际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认真学习新版《邓小平文选》、二卷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契机
——作于新版马列著作出版之际
需要大大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水平
——为新版马列著作的出版而作
“邓小平理论研究书系”总序
回忆《王稼祥选集》的出版 .
回忆《胡乔木文集》的出版
回忆《廖承志文集》的出版
回忆《万里文选》的出版
为满足时代需要而出书
关心改革的人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介绍高尚全著《九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人民出版社的40年
“饮鸩止渴的事我们不干”。
——答《经济日报》记者李星问
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
谈谈“人民”、“东方”版新书
出版工作者的双重责任
——在首都出版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抓好自身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为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爱惜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在第三届国家图书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发挥自身优势锐意改革发展
以精品图书迎接新世纪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和成长
——为《新华文摘》创刊20周年而作
搭知识经济之船走改革发展之路
积学深功大家风范
——介绍《杨义文存》
切实增加编校工作含量,全面提高图书质量
出版理论研究任重道远
——在1999年全国出版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世英先生与《归途》一书的出版
汪子嵩先生与四卷本《希腊哲学史》的出版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也是出版业
战略发展的指导方针
见“物”更见“人”的古瓷史
——方鸣著《曾是洛阳花下客——古瓷的心灵史》读后感
读刘呆新著《我们是中国编辑》有感
用 书籍点亮人生
——读陆本瑞新著《出版往事》有感
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真诚地尊重与热爱鲁迅
——读曾彦修撰《鲁迅嘉言录》一书《献词》的感想
三、哲学思维编
论“以人为本”的社会同“以物为本”的
社会的本质区别
论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
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时代
意义与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转型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人的哲学与哲学的人
——回复古道新宇诸网友
关于施政理念与治国理政理念
——读胡锦涛主席在香港的“七-一”讲话有感
科学发展观的新定性与新定位
——学习“十八大”文件的心得体会
人民的福祉是多层次的
当代中国一个重大的精神现象学课题
——2013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
新书座谈会上的发言
四、自述编 我的编辑出版于学术研究生涯
我与人民出版社
少年岁月杂忆
感谢母校
回忆我在华中新华书店工作的岁月
回忆我们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青春岁月
刊登在《求精》上的两篇审读报告
业务自传
1988年秋访问苏联
1995年春访问台湾
离任述职报告
——1999年7月15日
关于问题意识
——我的学术生涯回眸
附录 友人来信来稿
关于友人来信来稿的说明与感悟
巢峰同志2011年11月15日来信
辛广伟同志2011年11月6日来信
孙建越同志2011年12月13日来信
中共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2011年11月14日来信
张世英:一位“存真心做真人”的学者薛德震
顾寿义:剀陈姿张剖析到位
——读薛德震乡贤《科学发展观的新定性与新定位——学习“十八大”文件的心得体会》浮思
郑士德:“为他人作嫁衣裳”可钦可敬
刘金祥:希望的哲学与哲学的希望
——读薛德震先生《人的哲学论纲(增订版)》及其联想
跋一 书香醉人
跋二 文明互容、互鉴、互通是当今的世界潮流
——读习近平主席访欧讲话的感想
——对陈翰伯、范用、王益、陈茂仪、周杰、
曾彦修、张惠卿等同志的怀念
回忆实行社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
——对张惠卿、庄浦明,吴道弘、李连科、
张树相、刘继文、马瑞文同志的怀念
感谢曾彦修、张惠卿同志对我的人学研究的
关怀与支持
向范用同志学习
——在范用同志追思会上的发言
怀念袁清芳同志
怀念郑曼与臧克家同志
感谢刘继文诸同志
感谢张作耀同志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马瑞文、刘建国同志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肖辉同志为我的书设计衣装
感谢吴海平同志为我的书做责任校对
征求张小平同志对哲学书信集稿本的意见
关于哲学书信集的出版与张小平、柏裕江同志的通信
为《人的哲学新论》出版致黄书元等同志的一封信
祝贺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
二、出书编
需要大大提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水平
——回忆乔木同志在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23日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出版座谈会上的汇报
寄语青年朋友
——写在新版《列宁全集》、《选集》出版之际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认真学习新版《邓小平文选》、二卷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契机
——作于新版马列著作出版之际
需要大大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水平
——为新版马列著作的出版而作
“邓小平理论研究书系”总序
回忆《王稼祥选集》的出版 .
回忆《胡乔木文集》的出版
回忆《廖承志文集》的出版
回忆《万里文选》的出版
为满足时代需要而出书
关心改革的人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介绍高尚全著《九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人民出版社的40年
“饮鸩止渴的事我们不干”。
——答《经济日报》记者李星问
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
谈谈“人民”、“东方”版新书
出版工作者的双重责任
——在首都出版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抓好自身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为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爱惜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在第三届国家图书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发挥自身优势锐意改革发展
以精品图书迎接新世纪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和成长
——为《新华文摘》创刊20周年而作
搭知识经济之船走改革发展之路
积学深功大家风范
——介绍《杨义文存》
切实增加编校工作含量,全面提高图书质量
出版理论研究任重道远
——在1999年全国出版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世英先生与《归途》一书的出版
汪子嵩先生与四卷本《希腊哲学史》的出版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也是出版业
战略发展的指导方针
见“物”更见“人”的古瓷史
——方鸣著《曾是洛阳花下客——古瓷的心灵史》读后感
读刘呆新著《我们是中国编辑》有感
用 书籍点亮人生
——读陆本瑞新著《出版往事》有感
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真诚地尊重与热爱鲁迅
——读曾彦修撰《鲁迅嘉言录》一书《献词》的感想
三、哲学思维编
论“以人为本”的社会同“以物为本”的
社会的本质区别
论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
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时代
意义与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转型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人的哲学与哲学的人
——回复古道新宇诸网友
关于施政理念与治国理政理念
——读胡锦涛主席在香港的“七-一”讲话有感
科学发展观的新定性与新定位
——学习“十八大”文件的心得体会
人民的福祉是多层次的
当代中国一个重大的精神现象学课题
——2013年12月24日在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
新书座谈会上的发言
四、自述编 我的编辑出版于学术研究生涯
我与人民出版社
少年岁月杂忆
感谢母校
回忆我在华中新华书店工作的岁月
回忆我们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青春岁月
刊登在《求精》上的两篇审读报告
业务自传
1988年秋访问苏联
1995年春访问台湾
离任述职报告
——1999年7月15日
关于问题意识
——我的学术生涯回眸
附录 友人来信来稿
关于友人来信来稿的说明与感悟
巢峰同志2011年11月15日来信
辛广伟同志2011年11月6日来信
孙建越同志2011年12月13日来信
中共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2011年11月14日来信
张世英:一位“存真心做真人”的学者薛德震
顾寿义:剀陈姿张剖析到位
——读薛德震乡贤《科学发展观的新定性与新定位——学习“十八大”文件的心得体会》浮思
郑士德:“为他人作嫁衣裳”可钦可敬
刘金祥:希望的哲学与哲学的希望
——读薛德震先生《人的哲学论纲(增订版)》及其联想
跋一 书香醉人
跋二 文明互容、互鉴、互通是当今的世界潮流
——读习近平主席访欧讲话的感想
在线试读
说说胡愈之与人民出版社有关的几件事胡愈之(1896–1986年),是新中国人民出版事业重要开创者之一,是与邹韬奋同时代、齐名的中国出版大家、名家。他开创新中国人民出版事业,从他担任新中国出版总署任署长之前就开始了。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参加商务印书馆工作,后来同韬奋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他与黄华、陈翰伯等促成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访问陕北红区和红军领袖,写成《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并在海内外出版发行,在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传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了解我们党和红军的领袖人物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新中国成立后,胡愈之担任出版总署任署长,真正是众望所归。他对新中国人民出版事业的贡献可以写成厚厚的一部书,我这里介绍的他与人民出版社有关的几件事只是一些花絮,但从中也可以看到胡愈老干实事的真精神。
一、关于为《新华月报》创刊号题词的故事《新华月报》创刊于1949年11月15日。这是全国新华书店成立总店以后出版的个刊物,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刊的具有历文献性的刊物,胡愈老是这个刊物的创始人。
2011年8月为庆祝人民出版社创建90周年而出版的《人民出版往事真情》一书中,收录了胡愈之写的《为(新华月报)创刊题词》一文,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新华月报》创刊号正在筹备的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次全体会议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9月29日那一天,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之后,宣布休会15分钟。的席位在排中间,我坐在的后面,相隔七八排。体会的时候,我看见仍然坐着,没有离开席位。我趁这个机会,走到席位旁,向主席报告创办《新华月报》这件事,并请示主席能否亲笔为创刊号题词。点点头,向我说:“你先给我打一个稿子。”我回到自己的席位上想:打个什么稿子才好呢?我翻阅放在面前的《共同纲领》,其中第四十=条是:“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爱”。我以为这段话是比较适宜的。
当时会场上已经打铃,准备继续开会。我赶忙把这段话用另一张纸摘录下来,怕继续开会以后会扰乱会场秩序,抄录以后甚至没有再细看一遍,就把底稿送到的席位上。后来我望见提起笔来就在写了。写完后转过身来向我打个招呼,我就前去取到了的亲笔题词。那时我又高兴,又兴奋,立即到会场外面打了电话,要《新华月报》编委会马上来取去,赶紧制版。胡愈老说:我在当时竟没有想到我的底稿在抄录时犯了错误,把“爱科学”三个字漏掉了,“公共财物”写成“公共财产”。一直到创刊号付印发行以后,我没有发现我的错误。过了一个多月,在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韦明同志提醒了我,我才明白写错了字。
胡愈老是一位极为严肃认真的人,他后来在出版总署检讨了自己的这个错误。在《新华月报》庆祝创刊30周年重新刊登题词之际,胡愈老还公开向广大读者检讨了这一错误。他还分析了这一错误的三个严重性,要求出版工作者认真记取。
世界上有一种美叫作有缺憾的美,例如维纳斯,缺了一只胳膊,但是人们仍然觉得她很美。的这幅题词虽然有上述缺憾,但是人们仍然感到他的书法美。胡愈老虽然在匆忙中有疏失,但他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创办了《新华月报》,而且是那样的尽心尽力,仍然是新中国出……P14-16
新中国成立后,胡愈之担任出版总署任署长,真正是众望所归。他对新中国人民出版事业的贡献可以写成厚厚的一部书,我这里介绍的他与人民出版社有关的几件事只是一些花絮,但从中也可以看到胡愈老干实事的真精神。
一、关于为《新华月报》创刊号题词的故事《新华月报》创刊于1949年11月15日。这是全国新华书店成立总店以后出版的个刊物,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刊的具有历文献性的刊物,胡愈老是这个刊物的创始人。
2011年8月为庆祝人民出版社创建90周年而出版的《人民出版往事真情》一书中,收录了胡愈之写的《为(新华月报)创刊题词》一文,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新华月报》创刊号正在筹备的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次全体会议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9月29日那一天,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之后,宣布休会15分钟。的席位在排中间,我坐在的后面,相隔七八排。体会的时候,我看见仍然坐着,没有离开席位。我趁这个机会,走到席位旁,向主席报告创办《新华月报》这件事,并请示主席能否亲笔为创刊号题词。点点头,向我说:“你先给我打一个稿子。”我回到自己的席位上想:打个什么稿子才好呢?我翻阅放在面前的《共同纲领》,其中第四十=条是:“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爱”。我以为这段话是比较适宜的。
当时会场上已经打铃,准备继续开会。我赶忙把这段话用另一张纸摘录下来,怕继续开会以后会扰乱会场秩序,抄录以后甚至没有再细看一遍,就把底稿送到的席位上。后来我望见提起笔来就在写了。写完后转过身来向我打个招呼,我就前去取到了的亲笔题词。那时我又高兴,又兴奋,立即到会场外面打了电话,要《新华月报》编委会马上来取去,赶紧制版。胡愈老说:我在当时竟没有想到我的底稿在抄录时犯了错误,把“爱科学”三个字漏掉了,“公共财物”写成“公共财产”。一直到创刊号付印发行以后,我没有发现我的错误。过了一个多月,在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韦明同志提醒了我,我才明白写错了字。
胡愈老是一位极为严肃认真的人,他后来在出版总署检讨了自己的这个错误。在《新华月报》庆祝创刊30周年重新刊登题词之际,胡愈老还公开向广大读者检讨了这一错误。他还分析了这一错误的三个严重性,要求出版工作者认真记取。
世界上有一种美叫作有缺憾的美,例如维纳斯,缺了一只胳膊,但是人们仍然觉得她很美。的这幅题词虽然有上述缺憾,但是人们仍然感到他的书法美。胡愈老虽然在匆忙中有疏失,但他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创办了《新华月报》,而且是那样的尽心尽力,仍然是新中国出……P14-1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