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31525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简介
在中国,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本书作者顾明远先生结合长期的教育研究和实践经验,从中国教育的诸基本层面出发,结合近五年中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教育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关系。对近期高考改革、大中学校衔接、教师资格认定等等突出的教育变革与引发的问题也一一进行了探讨。
目 录
章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简述
节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
第二章中国现行学制
节学校系统
第二节教育行政管理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成就
第四章展望未来
节十年规划
第二节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前进
结语
参考文献
前 言
序言
媒体评论
评论
在线试读
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是体制改革,指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体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提出了以下六大改革任务:
(1)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教育规划纲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放在体制改革的位,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方针。
首先,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五大观念:一是全面发展观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其次,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为此要做到: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后,是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社会选用人才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是体制改革,指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体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提出了以下六大改革任务:
(1)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教育规划纲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放在体制改革的位,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方针。
首先,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五大观念:一是全面发展观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其次,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为此要做到: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后,是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社会选用人才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链接
北京大学自2001年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它是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3~5年的弹性学制和原
则上自由选择专业,是在小规模和小范围内进行教学体制及人才培养模
式的探索,“其目标是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能够胜任交叉性学科研
究的生源,为他们在完成整个高等教育之后而可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物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适应能力强的优秀本科毕业生”。
(2)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方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