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475207
1.原卫生部部长陈竺亲自作序,国医大师颜正华先生题书名,裴永清、魏雅君、李秀敏、刘燕池、许润三、宋乃光等50多位著名中医学家、*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携手创作的一部重磅级科普图书。
2.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是中医药学之重要思想。书中内容涉及到当抑郁症来敲门、你的睡眠都去哪儿了、生育必修课、现在的孩子更易生病、中医减肥给您健康的美、莫让贪吃毁掉幸福等常见病中的亚健康、心脑疾病、“三高”疾病、脾胃病、呼吸科病、妇科、儿科病……
3.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的论述生动、严谨,让读者耳目一新,受益一生。
本书是由人民政协报的健康周刊与弘医堂联袂主编的一部传播健康知识与养生智慧的科普类图书。全书共有三个部分组成:中医养生之道、健康养生与中医文化传承,而每一篇文章均已在人民政协报的健康周刊发表,文章的作者皆为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每篇文章皆能解决一个难题,比如当抑郁症来敲门你该怎么办、你的睡眠都去哪儿了、讲生育必修课、中医给您健康的美、莫让贪吃毁掉幸福、从医五十年之感悟……篇篇能让读者受益匪浅。
辑 中医养生之道
裴永清,正本清源说养生
魏雅君:感悟医理
李秀敏:从医五十载感悟
刘燕池:中医如是说衰老
许润三,名老中医谈养生
傅景华:古书经典中的养生之道
宋乃光:中医药故事中的大智慧
魏雅君,品味膏方的保健养生之道
第二辑 中医养生之水
魏雅君讲生育必修课
魏雅君谈“双管齐下”应对女性更年期
何欣云: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王洪玲,现在的孩子更易生病
杨梦兰: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原因与对策
贾海骅,男性不育多从生活中找原因
夏梦:认识“月子病”及产后常见问题
魏雅君、夏梦:养生因体质而异
第三辑 中医养生之木
裴永清,中医视角话乙肝
贾春华、庄享静:当抑郁症来“敲门”
韩锋:关注亚健康
骆斌,别被疲劳击垮
朴联友:针灸也得看时辰
张莉:你的睡眠都去哪儿了
雷秀珍,偏头痛试试中医
刘维芳,眼疾“姐妹花”伤不起
第四辑 中医养生之土
田德禄:重视脾胃,健康有保证
李允昌,这些胃病疑问你知道吗
李刘坤:中医饮食养生要领
陈明:燥湿渗湿补脾土
乔模:慢性萎缩性胃炎易被拖成癌
杨玉英:夏养脾好时机
曹清慧:莫让贪吃毁掉幸福
曹清慧:不要盲目进补
第五辑 中医养生之金
王振海 咽炎非大病却不可小视
崔洪博,咳嗽没那么简单
梁淑满,认识过敏性鼻炎
何明:慢阻肺——人类生命又一大杀手
王建红,解析久咳不愈
泽君:中医治哮喘有其道
刘晓梅:中医减肥,给您健康的美
赵华:针灸减肥——绿色疗法
第六辑 中医养生之火
王振海,中医眼里的动脉硬化
耿世昌:冠心病防治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张慧利:今天您睡好了吗
靳秀明:情志与中风
杨红娟: 阳气是疾病治疗与康复之本
张兴桥:人体阳气的保养——一位鼻衄患者引发的反思
钱玉中:警惕越来越流行的寒性病
董润之:医医与医病
第七辑 中医养生阴阳
裴永清,活用加味苍柏散治痛风和丹毒
姚高升:皮肤病防治问答
解志葆:中医防治风湿关节病
李贞吉,僵直性脊柱炎也会“障眼法”
张德景:别把红斑狼疮误当皮肤病
胡素敏:辐射损伤的中医防治策略
李英林:肿瘤治疗的岐黄之道
张文彭,辨证施食抗癌症
第八辑 四气调神养生
第九辑 中医文化传承
聂惠民:中医药学的传承体验
裴永清:学医要先学做人
听魏雅君讲述与哈萨克斯坦的中医情缘
申凯斌:弘国医济世 奉仁德待人
名医名家开讲坛传经典
中医人才是基层中医院的救命稻草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去年“世界肝炎日”发布的数据,全球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近1亿中国人,全球每年大约70万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人群中我国占了近一半。由于慢性乙肝病程长、治愈率低,因此人们往往闻乙肝色变。事实上,积极治疗、合理用药、注意保护肝脏,乙肝病毒携带者是能转归良好、部分指标转阴的。中医对肝的理解和研究历史悠久,从这一角度认识乙肝或许可以开启一些新思维。
中医认为乙肝从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变化过程就是气滞、血瘀、水停,以及由此而致痰、热、瘀、毒变化并逐步深入的过程。
《黄帝内经》言“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而”。阴阳失衡、气血失和就会发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中提到“血不利则为水”。
裴永清认为,这句话精辟地解释了慢性乙肝发病发展的过程。“从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的过程,实际上是气、血、水的变化过程,肝病的初期阶段多病在气分,中医讲气为血之率,气郁则血瘀,久而久之会引起血行不畅,肝血便瘀滞。肝血瘀滞了肝病就入血分,就出现肝硬化。再往下发展,瘀到一定程度,就出现肝硬化腹水。”裴永清说。
例如肝硬化早期是代偿性的,并没有腹水,但发展到晚期肝硬化就出现腹水了,西医称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造成的门脉高压渗出造成的。“这也是因为瘀血而造成的。”裴永清解释道,这是中医理解的气和血的关系、血和水的关系,正是张仲景《金匮要略》里说的“血不利则为水”,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因此,中医认为乙肝从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变化过程就是气、血、水变化并逐步深入的过程。“西医认为乙肝病人在十年以后就容易出现肝硬化,这实际上就体现中医的一个说法,即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就是病的时间短了就在气分,病的时间长了就容易进入到血脉、经脉中去。”裴永清说。
清代肝病大家王旭高有治肝三十法,而这些法无一不在解郁。
西医认为肝脏含有丰富的血窦,肝脏就像一个综合的化工厂,人体所需要的很多物质由它来合成、输出,新陈代谢产生的一些废物,需要由肝脏化解之后才能排出体外,因此肝脏对人体特别重要。
据裴永清介绍,金元时期的中医大家朱丹溪提出“主疏泄者,肝也”。从此中医便传承下来“肝主疏泄”这一指导思想。清代肝病大家王旭高,把肝脏从肝气、肝血、肝阴、肝阳从四个层面来认识。简单的概括起来就是肝气与肝血的问题。所以肝脏是个气血之脏,这对此后如何治疗肝病十分重要。
王旭高有治肝三十法,而这些法无一不在解郁。“他没有提到血瘀的瘀,因为古人的郁和瘀有时是通用的,治疗肝病,不论是解气郁还是血瘀,从头到尾都离不了‘解郁’二字。”裴永清说。
“什么生理决定什么样的病理,因此乙肝离不开肝气的郁和肝血的瘀。”裴永清说。
日常饮食不节、过于肥甘厚味,体内就出现了湿热,这就相当于自己把细菌的温床铺好、肥料施好,一旦细菌病毒种子进入体内就会生根发芽。
“在中医的范畴里,既不讲病毒也不讲细菌,而是讲风、寒、暑、湿、燥、火、痰、热、瘀、湿,里面包含了西医的病毒、细菌、微生物等诸多概念。”裴永清说。
“从中医的临床特点看,乙肝病人大多数都属于湿热伤肝。”裴永清说,仔细看乙肝病人舌苔可以发现多为腻苔。“临床所见乙肝病人舌苔大多数为白腻苔或黄腻苔,舌质暗红尿黄、口苦,所以从中医诊断特点,从舌脉看乙肝是肝经湿热。”裴永清说。
乙肝的湿热怎么来的?“西医认为是因为传染所致,但我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外因只是一个条件。”裴永清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中,病毒、传染病源无处不在,包括流感、结核、肝炎等等,但并不是人人都病倒了,就是因为人的体质差异。此外由于部分人“以酒为浆、以肉为粮”再加上鸡、鸭、鱼、肉、海鲜等摄入过多,却很少喝白开水,以饮料代水,导致体内湿热。“日常饮食不节、过于肥甘厚味,体内就出现了湿热,这就相当于自己把细菌的温床铺好、肥料施好,一旦细菌病毒种子进入体内就会生根发芽。”裴永清说。
“临床碰到很多乙肝病人都说自己特别容易着急、上火,而且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因此可别忽视作息和情绪对肝脏的影响。”裴永清说,操劳过度同样加重湿和热。人的正常生理被打乱、超负荷运转,肝脏必然受到影响。“经常生气,肝气就郁结,脾气就不运化,身体同样出湿热。因此饮食是首要方面,精神因素是第二大原因。”当然还有一少部分人是由于垂直传染(母婴传染)而来,还有密切接触或输液等交叉感染所致。”裴永清说。
《黄帝内经》中《素问·五脏生成》就提到:“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裴永清解释道,古人说得很清楚:“人卧血归于肝”,晚上睡觉、身体安静下来的时候,四肢周围的血会回流到肝脏中,现代医学也证实这点,血液回流后对肝脏起到修护、养育的作用。因此,要保护我们的肝脏,保证晚上的休息时间非常重要。
何欣云: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何欣云, 主任医师,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出诊专家。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西中班系统学习两年。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专业医教研工作50多年。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担任《传统医学与妇女》论坛主持。对妇科的月经病、习惯性流产、产后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更年期综合征、性障碍,及妇科疑难杂症: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溢乳闭经综合征及试管婴儿的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2013年11月份,我有幸参加了由农工民主党中央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医科学大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一道听取了陈竺主席及王国强局长以及多位学者们的精彩演讲,受益匪浅,并深受鼓舞与启迪,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攻略提高了认识,作为卫生教育战线的一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在医、教、研领域工作五十余载,在医疗实践中深感中西医结合在提高疗效上的优势,而疗效正是检验医学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书记关于“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论断,真正明确了中医药学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就要用这把钥匙,使中国医学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先锋力量。在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紧密结合,探索新的医学体系,它必将会以强大的优势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基于这种感悟,我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点滴体会,以证明中西医结合确有其优势所在。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指雄激素过高性的月经不调为主的一种疾病,由于雄激素过高,使卵巢的卵泡环境改变,而使卵泡停止发育故不能正常排卵。常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多毛、痤疮、肥胖、卵巢呈多囊性增大改变。本病多发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妇女,近年来发病略呈上升趋势已达5%~10%之高。首先由西方学者斯太因——列文二氏提出。故叫“斯太因——列文氏综合征”于1935年提出,至20世纪六十年代定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至80年代发现很多病人有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现象,直至2003年在美国鹿特丹市有医学专家们提出了对本病的诊断标准可占排卵障碍性不孕的50%~70%,而且文献报道本组病人发生高血压与心血管病的风险可增加2倍,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倍。有人将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肥胖称为本病的“病三角”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久之尚能引发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此外,本病发生尚与精神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如焦虑、烦躁、抑郁、恐惧、过度紧张、长期超负荷过累又贪食肥甘厚腻又不爱运动均可成为发病因素。遗传也有一定的影响,尚在探讨中。
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月经不调、闭经、崩漏、不孕、癥瘕等范畴。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月经稀少、闭经、也有表现为不规律出血、57%病人无排卵成为原发性不孕,体重逐渐增加甚至肥胖、多毛、痤疮、少数尚可出现黑棘皮症(即颈腋及大腿根部表现皮肤色深,甚至有的有小疣出现)。
(二)生化指标:女性激素六项中至少有一项异常,常见为雄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及泌乳素增高,LH/FSH比值>2.5以上,雄激素常达80 ug/dl,泌乳素>30 ug/ml。
(三)B超:表现为双卵巢增大、每侧卵巢可有10~12个以上密集的小卵泡存在。
按鹿特丹标准,以上三项中,只具备任二项即可诊为本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此种病人病程较长,应及早识别明确诊断及早治疗为宜,根据病情复杂可分为:(一)近期目的:调经至恢复排卵、控制体重及痤疮、积极治疗不孕,一般约需3-6个月。(二)远期目的则需要预防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防止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防止乳腺癌的发生。
还有一点很重要,根据本病的多因性、复杂性,如何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如改变生活方式,积极减肥、主张运动加节食的方式,千万勿用减肥药物,副作用大加重病情,尤其是年轻女性中屡见不鲜,注意培养愉快的心态,坚持治疗,定会收到较好效果。为医患更好合作,我发给病人一张基础体温测定表格,细心治疗,如何正确使用,且医生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向。
由于本病的病理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还与胰腺、肾上腺及遗传因素数有关。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表现出多样性,多态性改变,已成为妇科内分泌研究的热点,并为难治之症,必须坚持治疗才会取得较好疗效。
下面简介西医的治疗方法,在抑制体内雄激素水平方面,为达因-35,还有安体舒通、达美康、文迪雅等,也有使用地塞米松的;减低胰岛素水平方面常用二甲双胍。高泌乳素则用溴隐亭;调整月经周期用雄-孕激素治疗;或口服避孕药等,在诱发排卵方面常用克罗米芬及来曲唑以及注射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等,手术治疗有卵巢楔形切除术及卵巢打孔术,效果一般,现已不常用。不足之处是有副作用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的发生,有的来势很凶险需要抢救治疗,有的药价格比较昂贵,疗程较长。
中医的辩证施治
中医认为肾对生殖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脑-肾-任冲-胞宫的环节进行的,与现代医学的脑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极为相似。对本病常见的肥胖不孕,在古籍《丹溪心法》中记载“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经水不调,不能成胎,以躯脂满溢,湿痰闭塞子宫故也。”痰湿生成与脾虚有关,并与肾气不足不能蒸腾水液而化为痰湿有关,故应用补肾燥湿之法治疗有较好疗效。在前述的病理及临床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辩证,大致可分为肾虚,痰湿阻滞,肝经郁热,气滞血瘀,分别给予补肾调经,化痰祛湿,疏肝消火,活血化瘀的治疗。但由于病人的多态性夹杂症很多,如脾虚(痰湿之本),肾阳虚,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肾亏损等则根据四诊之不同而随症加减。有时也用人工周期即补肾阴→活血化瘀→滋补肾阳→活血调经。
中西医结合的具体实施
中西医结合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领导人提出中医要学习西医,通过中西结合发展祖国医学,全国大力举办西学中班,中医院校也加强了西医学科的比例,
虽然中西结合只有几十年历史,但是展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国内外人民的欢迎。我也是参加了两年脱产的西学中班,树立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科学观点,通过反复实践及大量阅读科学实验方面的材料,不断实践与提高,体会到中西医结合绝不是西医加中医,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观思想,将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且是一个日夜不停的运动和调节的生命网络,且受到年龄、性别、素质、环境等因素影响,随时将有价值的新资料应用于临床,如黄芪、黄芩、桑寄生、葛根、三七、虎杖、菊花、甘草有雌激素作用,对黄体功能不佳者在卵泡期加用补阴药如熟地、龟板、枸杞子,黄体期用补阳药及活血调经药如党参、仙灵脾及丹参,可使孕酮提高;因卵巢壁坚厚不易排卵,可用活血化瘀法给予党参、黄芪可使雄激素降低,雌激素提高。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素功能方面可用黄芪与黄莲素有二甲双胍类似作用,可辅以减肥之效,还有葛根、丹皮、灵芝、生地、淮山药、人参、枸杞、麦冬、虫草均有降糖性。对卵巢增大者适当给以山慈菇、皂角刺、穿山甲、浙贝母、半夏、三棱、莪术、路路通、潼白蒺藜均有一定软坚散结疗效。为加速降雄激素,除应用中西药外,还配以白芍、生甘草各12克代茶饮,服用3~6个月就有降雄激素作用,根据病人的病情及病人本身的一员,先以中药治疗两个月,必要时并用西药;服用西药降雄激素时配以河车大造胶囊及人胎盘片,可提高疗效的作用。补阴药如生、熟地、黄精、麦冬有降雄激素及胰岛素作用,从而排卵率可升高。
总之,我很佩服清代医学家舒驰远的观点,记载与“多囊卵巢综合症”很相似,认为是“由于肾阳不足,水湿不化蒸腾而在胞宫中生痰”。临床上根据肾虚痰湿的辩证用药,常能取得较好疗效。凡一经确诊的病人,就根据辩证对个体拟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本病的特点和及早治疗的重要性。初步以三个月为一个疗程,首先用中药二个月,然后根据需要,必要时配以西药或西药治疗时辅以中成药或汤药,甚至代茶饮的小验方,及时要求病人做好基础体温测定,加强减肥及培养乐观心态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只要坚持,均可收到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
大量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由于水平有限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
大多数病人及家属 不愿接受纯激素治疗,顾虑多,甚至放弃治疗,以致延误病情,而中药治疗使病人易于接受,做到及早治疗。
(二)
本病是一个多因性,多态性的较复杂的病情,而中医的精华就在于辩证施治,可根据不同病型予以个性化,针对化的治疗,收效较快,且除主症外,尚可改善各脏器功能的异常如腰酸腿软,乳房胀痛,带下多,便溏,寐差及肥胖等。
(三)
根据病情可实施中、西医各自的人工周期,用西药时可配合以中药或中成药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四)
中医治疗时,可在不同阶段加用少量西药如雌激素,有利于排卵及增强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因而可减少流产率的发生。
(五)
有的西药副作用大,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卵巢过渡刺激征”,且有的药物价格昂贵。
(六)
中西医结合可缩短疗程,改善不适症状收效较快,治愈率较高,本人虽没有大样本的精确统计数据,但散在的文献报道,无论排卵率、妊娠率、及降低流产率方面,均有明显效果。
(七)
近年来,中药学的进展迅猛,验证了某些中药的现代医学特性,是可以降低雄激素,提高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增高,以及降低胰岛素血症的作用,这无疑将会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力发展及提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