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11134353丛书名: 编辑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以出版技术的变革为主要依据,将我国出版历史划分为雕版印刷术发明前的抄写复制时期、雕印刻制的版印时期、采用铅活字排版印刷的近现代出版时期。下册对我国近现代的印刷技术、版式装帧、编辑活动、经营管理、出版人物、书刊流传、出版文化等方面内容作了细致阐述。
上册·古代卷
编 抄写时期(先秦~隋唐)
章 图书的制作与抄写
节 文字的产生与图书的起源
第二节 简策和帛书的形制
第三节 纸的发明、改进及应用
第四节 图书的抄写
第二章 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节 编辑活动考源及古代“编著合一”现象
第二节 先秦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三节 秦汉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五节 隋唐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三章 图书流通与政府管理
节 图书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官府藏书需要下的图书征集与收购
第三节 中外图书交流
第四节 政府禁书与文化管制
第二编 版印时期(唐代~晚清)
章 图书的制作与抄写
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第二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第三节 套印、饾版及拱花技术
第四节 书籍装订形式的变迁
第五节 版印时期的图书抄写
第二章 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节 宋代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二节 辽、西夏、金代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三节 元代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四节 明代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五节 清代图书编撰及编辑活动
第三章 历代刻书源流
节 官刻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家刻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坊刻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历代寺观刻书
第五节 历代书院刻书
第四章 图书流通与政府管理
节 图书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节 中外图书交流
第三节 古代版权保护
第四节 政府禁书与文化管制
主要参考文献
下册·近现代卷
第三编 近现代印刷技术引进及应用时期
章 新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节 石印技术的传人与推广
第二节 铅印技术主流地位的形成
第三节 我国印刷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节 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第二章 晚清时期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节 教会出版与新式出版的开篇
第二节 洋务派译书与新式出版的官办
第三节 民营出版机构的崛起与新式出版主体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 出版业近代化转型的内外部因素
第五节 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出版中心
第三章 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节 “五四”新思潮下的出版变革
第二节 民国出版业的黄金十年
第三节 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衰落与出版人的文化努力
第四节 战后出版业的重建与挫折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出版中心
第四章 民国时期重要出版机构
节 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
第二节 世界书局、大东书局与正中书局
第三节 亚东图书馆与泰东图书局
第四节 新潮社与北新书局
第五节 开明书店与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六节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与上海杂志公司
第七节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与新知书店
第五章 民国时期重要出版人物
节 张元济与王云五
第二节 陆费逵与舒新城
第三节 章锡琛、夏丐尊与叶圣陶
第四节 邹韬奋与徐伯昕
第五节 沈知方与张静庐
第六节 鲁迅与巴金
第六章 民国时期出版经营活动
节 机构组织与人员构成
第二节 股份制与多种融资方式
第三节 编辑与发行活动
第四节 广告与书评
第五节 多种经营
第七章 出版法律与出版管理
节 《出版法》及其相关条例法规
第二节 书刊查禁与原稿审查
第三节 《著作权法》与版权纠纷
第四节 书业行业组织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业
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出版活动
第二节 苏区出版业
第三节 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出版业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第五节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的出版事业
本卷参考文献
后记
编 抄写时期(先秦~隋唐)
章 图书的制作与抄写
节 文字的产生与图书的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是古代出版活动得以萌芽的首要条件。如果说语言的形成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那么文字的产生则终将文明时代与蛮荒时代作了质的划分。关于汉字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庖牺氏八卦造字说、神农结绳记事说、仓颉象形造字说、刻划符号说等等。这些说法或是久远的传说,或是有所凭据的猜测,但都不能作为确信的答案。通过这些传说和猜测,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文字的源头并不是单一的,它不可能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而是由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集体创造,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记录体系,而在此期间经过仓颉一类的史官的整理也是极有可能的。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记事或传递信息的手段通常有结绳、契刻、图画和刻符等方式。这些记事方式由于能够记录和传递人们的思想信息,因而成为古代文字发生的源头。
1.结绳记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结绳记事的记载比较多,如战国时期的著作《周易·系辞下传》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东汉郑玄在《周易郑康成注》中也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唐人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也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