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470880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北京文化与传媒经济的。全书分理论篇、市场篇和战略篇三大部分,共12章。主要内容有:一是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北京文化传媒产业的现状、发展机遇,并基于此对文化传媒产业困境进行分析;二是分门别类对构成首都文化传媒产业的各部分,如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进行具体研究。除了重点研究国有文化传媒产业外,还辟出专门章节关注民营文化传媒产业;三是探讨未来首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战略,从制定规划、加快创新、营造环境、培养人才、扩大开放、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文化安全等方面加以论述。为便于读者了解有关历史背景,还附有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北京文化传媒产业大事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市场、战略三方面对近年来北京地区的文化传媒产业的宏观形势及报纸、期刊、图书、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具体产业领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首都经济、首都文化机制及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探讨了具体文化产业领域的市场、竞争、问题与对策,既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国有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道路,也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民营文化传媒产业的成长历程,并且从机制、人才队伍、引进外资和文化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目 录
上篇 理论篇
章 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
节 首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媒产业
第二节 首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传媒产业
第三节 奥运中国与文化传媒产业
第二章 当前困境与应对策略
节 首都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困境
第二节 首都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优势
第三节 首都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建议
中篇 市场篇
章 报纸产业
节 首都报纸产业的读者市场分析
第二节 首都报纸产业的广告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报纸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章 期刊产业
节 首都期刊产业的读者市场分析
第二节 首都期刊产业的广告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期刊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章 图书出版产业
节 首都图书出版产业的经营现状
第二节 首都图书出版产业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首都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电视产业
节 首都电视产业的收视竞争
第二节 首都电视产业的广告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电视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广播产业
节 首都广播产业的受众群体分析
第二节 首都广播产业的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广播产业的成功要素分析
第四节 首都广播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六章 电影产业
节 首都电影产业发展综述
第二节 首都电影产业的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电影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 网络媒体产业
节 首都网络媒体产业发展综述
第二节 首都网络媒体产业的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网络媒体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八章 民营传媒产业
节 首都民营传媒产业发展综述
第二节 首都民营传媒产业的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民营传媒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下篇 战略篇
章 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节 制定规划 确定目标——明确产业发展的地位和进程
第二节 深化改革 加快创新——解决阻碍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三节 完善政策 营造环境——营造有利于传媒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节 培养人才 壮大队伍——造就高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队伍
第二章 全球化与文化传媒产业
节 扩大开放 寻求与国内外企业更广泛的合作
第二节 拓展融资渠道 吸引外资及社会资本进入
第三节 调整优化结构 保证文化安全
后记
章 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
节 首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媒产业
第二节 首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传媒产业
第三节 奥运中国与文化传媒产业
第二章 当前困境与应对策略
节 首都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困境
第二节 首都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优势
第三节 首都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建议
中篇 市场篇
章 报纸产业
节 首都报纸产业的读者市场分析
第二节 首都报纸产业的广告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报纸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章 期刊产业
节 首都期刊产业的读者市场分析
第二节 首都期刊产业的广告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期刊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章 图书出版产业
节 首都图书出版产业的经营现状
第二节 首都图书出版产业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首都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电视产业
节 首都电视产业的收视竞争
第二节 首都电视产业的广告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电视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广播产业
节 首都广播产业的受众群体分析
第二节 首都广播产业的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广播产业的成功要素分析
第四节 首都广播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六章 电影产业
节 首都电影产业发展综述
第二节 首都电影产业的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电影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 网络媒体产业
节 首都网络媒体产业发展综述
第二节 首都网络媒体产业的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网络媒体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第八章 民营传媒产业
节 首都民营传媒产业发展综述
第二节 首都民营传媒产业的市场分析
第三节 首都民营传媒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下篇 战略篇
章 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节 制定规划 确定目标——明确产业发展的地位和进程
第二节 深化改革 加快创新——解决阻碍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三节 完善政策 营造环境——营造有利于传媒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四节 培养人才 壮大队伍——造就高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队伍
第二章 全球化与文化传媒产业
节 扩大开放 寻求与国内外企业更广泛的合作
第二节 拓展融资渠道 吸引外资及社会资本进入
第三节 调整优化结构 保证文化安全
后记
在线试读
章 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经历了“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后,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已然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一个城市能否成为文化创新的活力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强、文化权利的市民享受度的城市,是‘十一五’城市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这一核心。
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核心产业,传媒产业在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方面大有作为。从全国看,传媒市场的产值已超3 000亿元。首都北京是我国基础好、规模的传媒产业群昕在地,形成了以朝阳区CBD为依托的类型齐全、良性竞争的传媒生态环境,有将近1000家传媒企业以及衍生产业链,其文化传媒产业总收入近190亿元。集中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广传媒、《北京青年报》等国内著名传媒机构以及90%以上的驻京海外传媒机构,网易、新浪、千龙新闻网等国内著名网络媒体也在此落户,这都将有力地影响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节 首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媒产业
一、200年:首都经济发展开局良好
据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作为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经济运行良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连续第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产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2 217.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5 405.1亿元,增长11.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49 505元(折合6 210美元),比上年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9.5:69.1变化为1.3:28.7:70。其中每100元地区生产总值中,有超过70元来自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70%。全市包括文化传媒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 6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1%;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03.6亿元,增长26.3%,所占比重为7.8%。这些数据生动地说明,首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2006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经历了“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后,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已然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一个城市能否成为文化创新的活力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强、文化权利的市民享受度的城市,是‘十一五’城市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这一核心。
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核心产业,传媒产业在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方面大有作为。从全国看,传媒市场的产值已超3 000亿元。首都北京是我国基础好、规模的传媒产业群昕在地,形成了以朝阳区CBD为依托的类型齐全、良性竞争的传媒生态环境,有将近1000家传媒企业以及衍生产业链,其文化传媒产业总收入近190亿元。集中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广传媒、《北京青年报》等国内著名传媒机构以及90%以上的驻京海外传媒机构,网易、新浪、千龙新闻网等国内著名网络媒体也在此落户,这都将有力地影响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节 首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媒产业
一、200年:首都经济发展开局良好
据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作为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经济运行良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连续第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产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2 217.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5 405.1亿元,增长11.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49 505元(折合6 210美元),比上年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9.5:69.1变化为1.3:28.7:70。其中每100元地区生产总值中,有超过70元来自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70%。全市包括文化传媒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 6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1%;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03.6亿元,增长26.3%,所占比重为7.8%。这些数据生动地说明,首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2006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