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27793
本书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按栏目、作者、所在卷期、内容提要、插图等进行编写,能够让读者全面、容易地了解到这部巨制的全貌,进而产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1 中国营造学社缘起
2 辛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
3 复刊辞
4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5 辛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
6 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
7 覆艾克教授论六朝之塔
8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9 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
10 唐宋塔之初步分析
11 宋永思陵平面及石藏子之初步研究
12 《万年桥志》述略
13 石轴柱桥述要(西安灞、泸、丰三桥)
14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第二类 文献典籍整理
15 圆明园遗物与文献
16 圆明园匾额清单
17 工段营造录
18 《园冶》识语
19 哲匠录
20 梓人遗制
…
钩稽概貌 以简驭繁
马执斌
1925年,朱启钤先生个人出资创办“营造学会”。1929年获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金赞助,次年2月创立“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任社长。这是个专门从事中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民间学术机构。
该学社以传统国学为根基,又借鉴西学新知,努力会通中西学术,以寻觅建筑之真谛,体现其“研究中国固有之建筑术,协助创造将来之新建筑”的宗旨。曾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曾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的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家李济,都曾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
从1930年至1945年,学社同仁先后调查了中国15个省的220多个县的历史遗构,测绘、勘察、拍摄了两千多座建筑,对唐、宋、辽、金朝代的建筑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基本上掌握了自魏晋到明清时期的建筑实物资料;在文献典籍整理方面,他们对浩瀚的古籍进行考辨源流,对中国建筑自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为未来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学社向世人公告研究成果的学术阵地,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学社同仁们的学术思想。“汇刊”共7卷23期22册,共发表文章141篇,约5600多页,照片、墨线图约2500幅,如今许多实物已荡然无存。
这部“汇刊”是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但因“汇刊”初版印量有限(第七卷仅印200册),现今完整存世的“汇刊”,寥若晨星。鉴于原版“汇刊”的稀缺及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2008年,知识产权出版社重新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新版“汇刊”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新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责任编辑是一位有心人。他考虑到“汇刊”部头大,内容专,不易普及,就利用责编之便,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编辑体会,将“汇刊”全部文章分为学术思想与理论探讨、文献典籍整理、考证与调查、文物建筑与保护、图样与料例及工程做法、译文、杂著等七类,并提炼出每篇文章的内容要点,编撰成《〈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提要》。
“提要”用精炼的语言将“汇刊”140多篇文章的概貌钩稽出来,呈献给读者,并提炼出每篇文章的要点,供读者参考。“提要”前三篇:“中国营造学社缘起”“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和“复刊辞”,对于全面了解中国营造学社及其“汇刊”具有重要意义,在每篇提要后,均抄录“汇刊”原文,以方便有兴趣的读者研读。另外,1935年12月“汇刊”第六卷第二期刊登梁思成撰写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叙》,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营造学社的宗旨,提要后面也抄录了全文,为需要此文的读者解除了寻觅的劳苦。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提要》用22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320万字的“汇刊”,可谓以简驭繁。这就为高等院校建筑专业的师生、美术史专业的师生及古建筑爱好者,快速查找急需的相关资料提供了方便。这是一部惠及后学的工具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