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675101
章祖安先生,从事书法教学五十余年,中国美术学院首任书法博导,被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先生誉为三奇——*奇,文武奇人;第二奇,书艺奇遒;第三奇,风骨奇狷。先生于文、史、哲、艺皆有精研,尤于《易》学领悟精深。书法追求“清、厚、奇、古”的境界,元气、学养和手艺三者并重。此次从章先生历年书作中,精选小楷、行书、榜书若干,又将其宝爱的《石门颂》珍拓与临作并刊,四册大作,可谓是先生一生书艺学识的全面展示。书中还配有章先生高足牛子博士的技法分析和学书指导,简明扼要,学书者不可多得。
许江:美院可有奇人乎?答曰:章祖安先生正是。兹为先生拈出三奇:奇,文武奇人;第二奇,书艺奇遒;第三奇,风骨奇狷。
何怀硕:祖安先生的书法,*的特色便是他强调的“书外功”。
王冬龄:章老师学问深醇博大,其《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意境阔大,理念宏深,不愧为经典之作。章老师书法四体皆工,造诣极高。记得我在读研究生期间,章老师的小行楷书一展示,就光彩照人,独领风骚。后见其书房壁间挂满《石门颂》风格的作品,风神卓绝,其笔性功夫,令人折服。后来章老师又钟情草书,虿尾银钩,不同凡响,近年又握铁笔作印,可谓一鸣惊人。近两年章老师的书法更加浑朴厚重,大气磅礴,使转纵横,更加神采奕奕。实缘胸次广、学问深、悟性高所至。
刘涛:秋农先生有古典文学专业的训练,有传统文献学的修养,而且1961年以来就在浙美书法专业教书,对书法文化有整体把握。
白谦慎:近,我通读了章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是二十多年后的重读,深感它们都经历住了时间考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佳作。章先生以学问为千古之事,作书刻印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看他的《石门颂》临本、有黄石斋遗韵的小字、气势磅礴的榜书、他刻的“佛魔居”、“佛魔”等印章,没有丝毫的苟且,却又沉着而生动,笔笔刀刀“都有精神处”。
刘恒:章祖安先生的书法直观的特点是用笔沉实肯定,点画厚重雄浑,除了起笔收笔处,在行笔过程中绝少提按的变化,尤其是饱墨铺毫,裹锋绞转的习惯,都具有典型的碑派书风技法特征。
祁小春:章先生书法中不时会流露出一种“俏皮”的趣味来,这种趣味显然不同于诸如雄强遒媚、雅致秀逸等书风特征,而是游离于其范畴之外的另一种东西,我以为那是一种洋溢着书写者人生感悟的意趣,无足够的学术涵养与艺术自信者,断难有此大境界。
唐吟方:章先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家,他写字重“道”、循“理”、见“性”,反映在具体作品上,书写条理清晰,外表看似朴实,内质异常丰富,讲究书法的气象,他谈笔法也是以内质充盈为前提,故他的字是技术、形式、精神内涵的综合呈现,在做字、秀技、炫耀形式成风的书坛大背景下,章先生所坚持的书法传统在精神上与二王书风一脉相承,有潇然出尘之致。浙江的老一辈谢世后,能接步前辈书写风范的,大概只有章先生等少数人。
白砥:章先生的书法,决不是一眼望去让人觉得好看的那种,以致有不少人认为章先生主治文史之学,书法只是其旁好。但若简单梳理一下章先生的书学之路,尤其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代表作品,你会发现在新时期之初,当大多数书人还停留于基本法则的解读与学习时,先生则已站在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在创作了。
许洪流:在我的有限认识中,秋农先生对书法之“法”主要着力于两处:一是用笔合势,二是感悟自然。
元氣·學養·手藝 章祖安
元氣、學養、手藝,三者于書法家缺一不可。而怕不學不養,元氣耗,手藝不但無進,連原已能者亦漸丟失,可嘆也。當前談『文化』之風熾盛,諸如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還有性文化,等等。書法當然更是文化了。談書法文化者提學養,鄙手藝,更少談元氣。殊不知少了元氣什麽也算不上。但元氣也是要養的,西門慶原來元氣頗旺,很有希望登上性文化學者的寶座的,然不學不養,只登徒子,瘋狂沉湎於物性操作層面,終於剥元氣,縱欲喪身,嗚呼哀哉。書法家一天到晚趕場子、拉關係,元氣大傷,作品粗糙醜惡,或疲軟輕薄,與西門慶之縱欲,實不相遠。我長期追求書作能清、厚、奇、古,體會到均要元氣率領,而保持并鼓蕩元氣,則需學養。程頤有言:『不學,則老而衰。』學亦養也,這應從精神并肉體合一理解之。元氣、學養體現於作品,有一個轉化過程,此時,手藝就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有元氣不一定能産生氣滿的作品;有文心,作品亦不一定有文面。更何况虛張聲勢,作元氣狀、學養狀的空城計了。我曾對學生言:身體不糟蹋比保養重要,時間不浪費比加班加點重要,不贊成『一天當兩天用』的口號(颜淵已是營養不良,加上用功太過,不幸短命死矣,太可惜),因爲活的總時數肯定大大减少了,不合算,更何况用功在别處;更爲可惜的是丟失了人生的從容,搞中國藝術,緊要的無過『從容』二字,此二字實是人生之幸福所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