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675118
章祖安先生的行书为当今书坛碑帖融合的典范,沉厚、古拙、灵妙、精微相互包容、相得益彰。本册选取先生1982年书《黄道周诗四首》,1992年书《黄道周诗》与2006年书李贺《听颖师琴歌》,将全文原大及放大逐字印刷,每页两到三字,并附牛子赏析文字。小行书连缀成篇,字字耐看,行间顾盼,颇值得玩味。
许江:美院可有奇人乎?答曰:章祖安先生正是。兹为先生拈出三奇:首奇,文武奇人;第二奇,书艺奇遒;第三奇,风骨奇狷。
何怀硕:祖安先生的书法,特色便是他强调的“书外功”。
王冬龄:章老师学问深醇博大,其《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意境阔大,理念宏深,不愧为经典之作。章老师书法四体皆工,造诣极高。记得我在读研究生期间,章老师的小行楷书一展示,就光彩照人,独领风骚。后见其书房壁间挂满《石门颂》风格的作品,风神卓绝,其笔性功夫,令人折服。后来章老师又钟情草书,虿尾银钩,不同凡响,近年又握铁笔作印,可谓一鸣惊人。近两年章老师的书法更加浑朴厚重,大气磅礴,使转纵横,更加神采奕奕。实缘胸次广、学问深、悟性高所至。
刘涛:近,秋农先生有古典文学专业的训练,有传统文献学的修养,而且1961年以来就在浙美书法专业教书,对书法文化有整体把握。
白谦慎:我通读了章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是二十多年后的重读,深感它们都经历住了时间考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佳作。章先生以学问为千古之事,作书刻印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看他的《石门颂》临本、有黄石斋遗韵的小字、气势磅礴的榜书、他刻的“佛魔居”、“佛魔”等印章,没有丝毫的苟且,却又沉着而生动,笔笔刀刀“都有精神处”。
刘恒:章祖安先生的书法特点是用笔沉实肯定,点画厚重雄浑,除了起笔收笔处,在行笔过程中绝少提按的变化,尤其是饱墨铺毫,裹锋绞转的习惯,都具有典型的碑派书风技法特征。
祁小春:章先生书法中不时会流露出一种“俏皮”的趣味来,这种趣味显然不同于诸如雄强遒媚、雅致秀逸等书风特征,而是游离于其范畴之外的另一种东西,我以为那是一种洋溢着书写者人生感悟的意趣,无足够的学术涵养与艺术自信者,断难有此大境界。
唐吟方:章先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家,他写字重“道”、循“理”、见“性”,反映在具体作品上,书写条理清晰,外表看似朴实,内质异常丰富,讲究书法的气象,他谈笔法也是以内质充盈为前提,故他的字是技术、形式、精神内涵的综合呈现,在做字、秀技、炫耀形式成风的书坛大背景下,章先生所坚持的书法传统在精神上与二王书风一脉相承,有潇然出尘之致。浙江的老一辈谢世后,能接步前辈书写风范的,大概只有章先生等少数人。
白砥:章先生的书法,决不是一眼望去让人觉得好看的那种,以致有不少人认为章先生主治文史之学,书法只是其旁好。但若简单梳理一下章先生的书学之路,尤其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代表作品,你会发现在新时期之初,当大多数书人还停留于基本法则的解读与学习时,先生则已站在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在创作了。
许洪流:在我的有限认识中,秋农先生对书法之“法”主要着力于两处:一是用笔合势,二是感悟自然。
書法美簡述 章祖安
漢字、毛筆和中國人天生的靈性成就了中國書法藝術。漢字,載體也;毛筆,工具也。由此構成書法藝術即漢字藝術化之三要素,曰結構、用筆、神采。今分而論之。
一、結構。已由漢字完成大半。漢字雖被稱爲方塊字,實只大致近似方塊而已,字形衆多。不論何種字體,均由長短不同、斜正不一的幾種筆畫,互相平行交叉,按照可辨認性和美的規律建造,其結構千變萬化。此博大豐富之文字系統,如以建築藝術爲例説之,即是各種建築形式之基本框架。夫人無古今,狀貌各异,極易辨認,此天授也。惟書,人各不同,庶幾近之。書法家只須發揚而光大之,個性自顯。
二、用筆。毛筆比之硬筆,富彈性,天生機敏易感,傳達書法這一精密的有節律的運動形式之特殊效能,活潑潑,其效果可至千變萬化。而欲掌控此一有特殊性能之工具,以天賦功力爲差等,足以使人投入畢生精力,務使得心應手、熟能生巧,宛如此工具有主觀能動性者。至手忘於筆而隨筆走,心忘於書而隨書行,恣情任性,實施多種多樣之韻律變化,出現各種不同的結構點畫形態之美。此種純粹點畫美與結構美之魔力,迫使書法家貫注全神於形式,無須顧及文字內容,而凸顯其藝術個性,具有絶對純粹之藝術品格。過程是心手雙暢,結果是豐富複雜之美迹。欲達此境界,必須賴揮運之功,此用筆所以爲要素之一也。窮究到底,書法技巧不過是手能從心,不過是能任所欣賞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動,使筋肉的精細動作迹化於某一平面上。此種特殊技巧須待後天學來,特别是調動全身之力於手腕的能力須經長期磨煉方可獲得,此亦爲書法須有師授與需臨摹古人名迹之理據。至於别的什麽, 古人與老師皆無能爲力。
三、神采。書法之技進乎道,猶繪畫之有氣韻。神采與氣韻二而一也,而稍有别。於書法用『神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