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015817
“在我看来,本书是生命经验的蓄积和人生智慧的阐发,其中多篇都相当深刻、动人,都触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课题,其中满溢的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至情与至性,更多的是人生智慧的启示。他不说教条,只说故事;道理都在故事中,既感人、动人,又让人在泪水迷蒙中见到光亮。”
向阳(诗人、教授)
“人生一下子就过去了,一切荣华富贵都只是过眼云烟。”“你想要什么样的价值,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大儒 爱新觉罗·毓鋆
本书作者林明进老师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和六十年学“生”的体会,与我们分享了他自己、学生、恩师、校长等感人肺腑的生命故事。本书可以说是林老师半生教学生涯的片段,述说老教书匠真实的沧桑,也是他美丽人生的回顾。
本书二十四篇散文,就像二十四条江水,来自日用的涓滴,照见生活的汹涌。题材虽以校园与教学经验为主,寓意则通透人生经验与生命哲理之中。里面有说不完的甘苦酸甜,这些都是人生淬炼中难忘的情味。
本书内容丰富多元,既有学生生涯的苦闷,有学习上的喜怒哀乐,有学子惨烈的学习人生;也有难以道尽的坚忍,有祖母强韧的伟影;有学生成长岁月的叛逆,有教学岁月的痛定思痛,有落叶归根的依恋,有先父的温煦慈辉,有曾祖父的人生哲理。
推荐序 给大地一条江/ 1
自序 一滴水可以流成一条江 / 1
一 学陌生的知识
我的志愿 / 3
芭乐仔 / 17
步步轻呛,步步轻呛 / 28
C / 37
二 学生存的能力
后 母 / 49
周记春秋 / 59
师友斜影 / 67
报告师长 / 77
三 学生活的趣味
老大办案 / 91
牵 手 / 98
回 家 / 106
老师,那件事是我干的 / 120
四 学生命的价值
一个建中的夜晚 / 131
捉鬼运动 / 139
再见阿郎 / 149
贺校长的门禁 / 163
五 学求生的韧力
空心菜的滋味 / 171
总是按呢 / 179
学 “生” / 189
晚 归 / 198
六 学生生不息的使命
给阿嬷的五封信 / 209
教官的身影 / 222
温暖的手势 / 231
元学村——跟毓老师说说话 / 241
|推荐序|
给大地一条江
向阳(诗人、教授)
明进兄是我的旧识,我与他见面在诗人萧萧家中。当时萧萧是我的诗坛兄长,又是“隔壁厝边”,介绍明进兄与我认识。印象极佳(当然也延续至今),他话不多,但出口即见智慧;三言两语,每多金言玉句——但当时他并未像萧萧与我一样“写作”。如今我已知他的文笔不在口才之下,他的散文集《学生》去年元月出,当月就已十三次印刷,媒体(报纸、电视、广播与脸书)回响如潮,足可印证他的文笔、话锋与智慧“不是盖的”,是一棵老成之树,盘根错节于土地之下而枝繁叶茂于天际线。
《学生》如此,这本《学“生”的故事》亦复如是(但这样说也不够精确)。延续前书,这本书仍有着一如萧萧所说的“活出自己的精彩”“随处看到希望”“乐趣横生”的气概和逸趣,笔端流露而出的,是自然蕴蔚的生机。
以开篇《我的志愿》为例,这是多么陈腐的题目啊,启笔一句“‘我的志愿’,对我来说是一把匕首”又是何等凌厉动人,瞬即翻转出新意,而能勾引读者往下阅读的兴味。接着他写扛着锄头的爸爸教他写作文的那一段,更是“异趣”横生,情节多折。爸爸的志愿“当三星乡乡长”接枝到他的作文之中的结果,是因为“志愿太小了。原来志愿有分大小,爸爸没弄清楚”。这导致老师给了“乙”,让他在作文路上挨了刀,“代父流血,隐隐作痛”。
犹不止于此,此文接着叙述他不断“奋斗”,终于拿到“甲上”之后,“老爸走出丝瓜棚,站在田埂边,锄头上肩”,说“作文好了,每一科都会好”,那神情“活脱像个丝瓜棚下的哲学家”,更是诙谐生动、笑中带泪。从叙事的角度看,林明进写活了的,不只是一个乡村孩童的“作文”故事,也写活了这个作文故事中的农夫爸爸。难怪本文一出,即获“中文写作典藏”。
这本《学“生”的故事》也有胜于前书《学生》之处者。在我看来,那是生命经验的蓄积和人生智慧的阐发,本书多篇都相当深刻、动人。他写《元学村——跟毓老师说说话》、写《给阿嬷的五封信》都触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课题,其中满溢的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至情与至性,更多的是人生智慧的启示。他以“一朵花的事业”写恩师毓老的教诲,让我们通透自我实现的智慧(做花的总要清楚,少要美给自己看,感动得了自己)。他以罹患白血病的优秀学生耀宗在病床上写给阿嬷的信,写出生命的价值与美丽(不怕磨难,接受淬炼,赢得自己)。类似这样的篇章,全书甚多。他不说教条,只说故事;道理都在故事中,既感人、动人,又让人在泪水迷蒙中见到光亮。
我无法一一说本书诸篇的好,我也无法忘掉本书随处可见的义理,这些部分来自经典与殿堂,多数来自生活与闾巷。其中印象深的是《总是按呢》,林明进在这篇散文中写他的“阿祖”(曾祖父),“老烟枪,右手食指和中指间是烟记,褐褐黄黄了七八十年”。一个田间老农,问他话,只有“总是按呢,总是按呢”两句,孙子问他事,如此。有一回闯荡大江南北、出入大清宫禁、壮游名山大川的毓老师来到乡下,问他话,亦复如此。“总是按呢阿祖”却因为这样一问三不知,成了毓老师口中的哲学家。但阿祖何尝不知,他懂农事、懂天地、懂自然运行的律则,他的“总是按呢”终于在文末揭晓:
该你自己学的你要自己体会,人生的学问不是只有问来的,人生总是按呢。做田有天理,天给咱多少,咱就有多少;做人有义理,天给我们多少,良心就有多少。大自然就是咱的先生,山啦、水啦、云啦、日头啦、雨啦、雀鸟啦、稻子啦、泥鳅啦、蚯蚓啦……拢是咱的先生,睁足看,你就看有了!人生都是自然如此,总是按呢啦。
这篇散文,明写阿祖这个老农的拙于论喻,暗用毓老师这位大儒的教诲,点出人生实难的言说,复又理出顺天应理的哲理。《学生》前后两书的旨意,彰然揭焉。珠玑在日用,义理在生活,随处可得,随时可见,“山啦、水啦、云啦、日头啦、雨啦、雀鸟啦、稻子啦、泥鳅啦、蚯蚓啦……拢是咱的先生”,就看我们是睁眼还是闭眼了。
学生,要学的是“生”的智慧,一如明进兄自序所说“上天赐给我们一滴水,我们要还给大地一条江”一样,本书二十四篇散文,就像二十四条江水,来自日用的涓滴,照见生活的汹涌。题材虽以校园与教学经验为主,寓意则通透人生经验与生命哲理之中。这是一本好读之书、易读之书,也是一本可读之书、之书。给大地一条江,从一滴水开始;给自己一个不后悔的人生,从看见自己的有限、领悟自然的无限开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