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76105丛书名: 话乐书系
2.书中除了极少数大明星,绝大多数音乐人你很少听过
3.不说旋律、不说节奏、不说和声……,只说你不知道的人、歌、事
4.李皖乐评的三个关切:这作者、作品是什么,真相是什么;将美推荐给世人;通过对这作者、作品的批评,打量世界,思索我们来到这里的命运,这从古至今的谜题。
逝人
为什么纪念邓丽君
音乐后面的隐身人
至高无上的爱
人到中年
众神之母急急令
青春叛逆到暮年
摇滚罗大佑
五十岁,拍马过山丘
凡人的领悟――写在李宗盛演唱会之后
箫瑟和,人语响,潸何吊
时代的对手
流行时代的恒星尝试
老百姓的黑月亮
那块红布
遥远的别处还是三十里铺
家园已失
没照好
音乐电影秀中的真心天后
新疆汉人的歌谣
那些为讲出的
我还是你的羊
当舌头变成了旅行者
比遥远更远
寻古问今
排湾调与林班歌
歌衫魅影――电影音乐杂谈
跌落在萨满的日落黄昏
弹琴复长啸
永不止息的虚空
诗言志 歌咏言
喜剧的意思就是悲剧,但都说是喜剧了,它就不止是悲剧
抑郁者在酒馆醒来
复活的高手
让红眼睛的上帝和老板们去慢慢打扫
乡土味
像草一样生长
末法时代舞曲
牵条猪到省城
好声音
小野丽莎,别叫她女王
在无常对面
可深可浅夜之色
那一场亘古的风华
荷兰低地红雪莲
难听背后
好青年
咕呼呼 嘎呵呵
忧伤来自不确定的欲望
你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你曾*讨厌的人
陌生城市的早晨,发生了什么
廖也青的《象》
玩具在失乐园
北京好青年郝云
青春的救赎
我还是相信远方的力量
娱乐年代
文字堆成山的小工匠――方文山词评
我终于失去了你
再谈左小祖咒的跑调
再谈“只有一个标准”
娱乐年代
后记
为什么纪念邓丽君
1949年,动荡百年战尘初定。在中国历史被遽然改写的同时,120万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官兵的命运也被改写了。河北籍中尉邓枢带着山东籍妻子赵素桂和两个孩子,跟随着部队在台湾各处辗转,变成人地两疏、生活清苦的外省“眷村家庭”。1953年1月29日清晨,已经生有三个男丁的邓家在云林县一间农舍里迎来了第四个小生命,一个女孩,父亲给她取名“丽筠(yún)”,寓意“美丽的竹子”。许多人把这个“筠”字念成“均”,因此而有了日后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字――“邓丽君”。
糖衣炮弹
1967年,14岁的邓丽君加盟宇宙唱片公司,灌录**张唱片《凤阳花鼓》;1969年,她为台湾电视连续剧《晶晶》主唱同名主题曲,引起哄动,邓丽君的闪亮星途从此开始。
邓丽君这个名字传到大陆,已经是1970年代的尾声。*早听到邓丽君歌曲的内地人,大都不是什么正经人。大陆人“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捂着棉被听邓丽君”,如此情景显然被夸张了。当时大陆闭关锁国,两岸军事敌对,大陆人要听邓丽君,只能从收音机的短波里听闻,痴迷邓丽君者显然属于极少数。在那个阶级专政极为严酷的时代,有多少人愿意甘冒坐牢的危险赴“敌台”幽会邓丽君,只为了几首好听的歌曲?
这是2008年一篇文章对当年情景的描述:
邓丽君柔美清丽的歌声夜夜通过短波,像夜来香一样,静静地绽放在无数人焦渴的心中。她就像一个人们夜夜幽会的心灵情人。当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
以一个过来人的亲身经历,我敢肯定,如此说法只能是敌对时期台湾方面的夸张,其实景从未在历史上出现过。比“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更邪乎的,据说还有一个口头禅,叫作“不爱老邓,只爱小邓”。显然,这都并非什么大陆流行的口头禅,而是海峡对岸捏造出来的政治宣传用语。但随着日后政治形势的松弛和时尚风气的变化,人们把这些事当真了。
在海峡两岸冰冷对峙的年代,大陆人能听到邓丽君,电台是**的途径。真实的历史样貌是这样的:1979年,一直对大陆进行“心战”的台湾广播系统,开始推崇所谓“软性宣传”,台湾“国防部”委托负责对大陆心战广播的光华电台(后并入“中央广播电台”),特别制作“邓丽君时间”栏目,从周一到周六每晚8点播出,每期25分钟,内容是邓丽君的相关新闻以及她演唱的歌曲,稿件由情报局负责撰写、提供。
当时的节目每天这样开头:“中共空军官兵弟兄们,你们好,我是播音员陈晓萍……”与之相对,大陆也有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的对台广播。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双方强大的宣传攻势下,飞行员驾机投奔对方的事件时有发生。“邓丽君时间”的广播中时常会强调:如果驾机、驾舰,或者携带什么文件投诚,会有多少多少奖励。条件甚至细致到驾驶米格什么机型,就会相应获得多少黄金。
因为“邓丽君时间”的攻心效果,邓丽君常常受到“国防部”表彰,有“爱国歌手”、“军中情人”、“台湾之宝”等各种荣誉称号。
一个有证可考的大陆叛逃者是空军飞行员吴荣根。1982年10月间,吴荣根驾机先飞韩国,再转台湾。在保存至今的影像资料中还可以看到,他到达台湾后即与邓丽君见面,接受了邓丽君赠送的两张唱片。在二人一同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吴荣根“痛陈”大陆的“不自由”,说:“在我们单位,大家都非常喜欢邓小姐的歌曲,但不允许听,磁带都要拿去消磁。”
“邓丽君时间”通过“央广”的短波频率向大陆播放,直至1995年邓丽君去世后才停播。作为一个宣传工具,邓丽君经常参加各种劳军演出,其中,特别具有标志意义的是到金门去,慰问那里的“前线弟兄们”。直到1991年,已渐渐淡出歌坛的邓丽君,仍然前往前线慰问官兵。
邓丽君在金门前线马山观测所慰问时,曾向大陆喊话,喊话全文是:
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我是邓丽君。我现在来到金门广播站向大陆沿海的同胞们广播,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我很高兴地能够站在自由祖国的**前线――金门,我感觉到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我希望大陆的同胞也可以跟我们享受到一样的民主跟自由,唯有在自由、民主、富庶的生活环境下,才能拥有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也唯有全体青年都能够自由发挥聪明才智,国家的未来才能充满光明和希望。我希望很快地能够再回到金门,跟金门的弟兄们见面;当然,还有跟沿海的大陆同胞们通话。在这里祝大家身体健康,民主万岁!谢谢!6
后来,邓丽君还说过这样的话:“我回大陆演唱的那一天,就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那一天”,“在中国大陆实现民主之前,将永不踏入大陆…”她还说,她期望的演出地点是天安门广场,不收门票,免费观看。
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不说《梅花》、《****颂》是赤裸裸的歌颂台湾“美好政治”之作,就连《小城故事》这样的歌曲,也被赋予了别样的涵义。80年代初,大陆有一种舆论认为,所谓“小城”就是台湾,那是个充满眼泪和苦难的地方,可歌里说“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真是颠倒黑白!台湾充满假恶丑,可歌里唱“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歌曲*后还唱:“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作客”,摆明了是引诱大家叛党投敌!所以,这也是赤裸裸的反动歌曲。
别以为对《小城故事》的解读,纯粹是官方捕风捉影的虚构。海峡两岸森严敌对的形势,政治和军事彼此“心战”的现实,确实暗埋下政治暗喻的隐秘逻辑。总之,它确实存在,在许多人的心里,不需要官方的提示和强迫,就会有此联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