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064134丛书名: 台静农全集
原出版前言………1
原编序………6
原再版补志………17
篇 先秦篇
章 中国文学的起源………21
第二章 殷商时代文学的片断………37
第三章 周代的诗歌——三百篇………41
第四章 楚辞………52
节 楚之先世及其文化/ 52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 55
第三节 屈原的作品/ 57
第四节 屈原对于后世的影响/ 72
第五节 汉代作家所受屈原的影响(存目)/ 76
第五章 春秋战国诸子散文………77
第二篇 秦汉篇
秦代篇………95
汉代篇………98
章 汉初政体与文学………98
第二章 辞赋的发展………108
第三章 汉赋作家………115
节 枚乘/ 117
第二节 司马相如/ 119
第三节 扬雄/ 126
第四节 班固、张衡/ 131
第五节 贾谊、祢衡/ 133
第四章 乐府与乐府辞………136
第五章 五言诗………145
节 五言诗的出现时代/ 145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149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151
第六章 两汉散文的演变………158
节 战国策士文体的馀绪/ 158
第二节 史传文体/ 164
第三节 文士文/ 169
第四节 王充的批论/ 173
第七章 汉代方士、儒生合流后所形成之神异故事………177
节 《史记》、《汉书》中的神仙故事与求仙活动/ 178
第二节 纬书中的神话/ 183
第三节 由方士之说而产生的小说/191
第三篇魏晋篇
章 魏晋文学的时代思潮………199
节 由曹魏政治反映的新风格/199
第二节 由校练名理到老、庄玄学/202
第三节 嵇、阮放诞及其影响/207
第四节 玄风与清谈/213
第二章 魏晋文学的发展………219
节 文学理论的建立/219
第二节 文学的分体发展/223
第三章 魏晋作家………226
节 绪论/226
第二节 曹氏父子及其同时诗人/229
第三节 阮籍与嵇康/254
第四节 太康诗人/ 263
第五节 陶渊明/284
第四篇 南北朝隋篇
章 绪说………299
第二章 文学技巧的发展………305
第三章 诗赋的新体………313
第四章 文学理论的发达………327
节 刘勰《文心雕龙》/ 328
第二节 钟嵘《诗品》/ 338
第五章 南北朝及隋的作家………345
节 颜、谢与鲍照/ 345
第二节 齐、梁作者/ 356
第三节 萧梁父子及陈后主/ 368
第四节 徐陵、庾信、王褒/ 373
第五节 隋炀帝与杨素/382
第六章 南北朝的民间文学………387
节 吴歌/ 388
第二节 西曲/395
第三节 北朝的民歌/ 399
第七章 六朝小说的渊源与发展………403
节 鬼神怪异书的思想背景/403
第二节 重要小说提要/411
第八章 佛典翻译文学………438
节 后汉、魏晋及南北朝的佛典译人及译经事业/442
第二节 佛典翻译的文体/481
第五篇? 唐代篇
章 唐代士风与文学………489
节 唐初的风气/ 489
第二节 进士科与士风/ 496
第三节 文士与朋党/503
第二章 唐代古文与传奇的发展………509
节 古文/ 509
第二节 古文与传奇文的兴起/ 514
第三节 韩愈与柳宗元/ 518
第四节 传奇作家/ 529
第三章 唐代诗歌的发达………546
节 唐诗兴盛的原因/546
第二节 宫廷诗人及其成就/559
第三节 四杰的新风格/563
第四节 汉魏风格的诗人陈子昂/569
第四章 唐诗极盛时期的各派别………576
节 王维、孟浩然/577
第二节 李白/590
第三节 杜甫、元结/608
第四节 韦应物/619
第五节 高適、岑参/623
第六节 韩愈、孟郊、贾岛、李贺/629
第七节 白居易、元稹、刘禹锡/645
第八节 张籍/669
第九节 杜牧/673
第十节 李商隐、温庭筠、韩偓/678
第六篇宋代篇
章 宋代的散文………695
节 绪言/695
第二节 古文初期作家/708
第三节 欧阳修、曾巩/713
第四节 王安石/716
第五节 苏氏父子/719
第二章 宋诗………725
节 绪言/725
第二节 宋初诗风/731
第三节 宋诗代表作家/738
第三章 宋词………798
节 从选词以配声与由乐以定辞看词的形成/798
第二节 唐五代词/812
第三节 《敦煌云谣集》/835
第四节 宋词作家/840
第七篇 金元篇
章 女真族统治下的汉语文学——诸宫调………891
节 金人汉化北剧转盛/891
第二节 诸宫调的体制/897
第三节 今存的《刘知远》与《董解元西厢记》/906
第二章 南戏………915
节 南戏的发生/915
第二节 南戏的体制/921
第三节 南戏北曲相互的关系/926
第四节 南戏作品及其文学价值/929
第三章 元杂剧………934
节 元杂剧的时代背景/934
第二节 元杂剧所承受的影响/944
第三节 元杂剧的体制/961
第四节 元杂剧所反映的思想与社会生活/968
附录中国文学史方法论
讲 中国原有之文学方法要籍分类/979
第二讲 形式的研究:体制、意境、词藻/986
第三讲 作家的文学环境研究/997
第四讲 社会环境/1000
第五讲 传记的研究/1004
第六讲 年谱的研究/1008
第七讲 作品的研究/1012
原出版前言
台静农先生很早就已是中文学界的传奇人物了。青年时期就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受知于刘半农、沈尹默、沈兼士、陈垣诸先生。鲁迅先生尤加赏爱,不但共组未名社,并且由未名社出版了台先生的小说集《地之子》与《建塔者》。鲁迅先生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时,更选了台先生的小说四篇(除了鲁迅先生自己,仅台先生得此殊遇),可见其器重。任教山东大学时与老舍缔交,返平为未名社同仁李霁野证婚之际,结识张大千,后皆为平生知己。抗战军兴,返乡后播迁四川白沙,亦与陈独秀先生相视莫逆,往来密切。
民国三十四年渡海,任教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于许寿裳、乔大壮二先生先后辞世后,接任系主任一职二十馀年,奠定了该系的自由活泼兼容并包学风,其影响并及于外文系白先勇、王文兴等学生。台先生于北大时即习篆刻;书法则幼承庭训外,先后受沈尹默、胡小石二人的指点,后出入于《石门颂》与倪元璐,损益变化,遂成名家。来台后常与北大同学庄尚严及张大千、溥心畲等艺文人士相往还,遂亦以诗、画、篆刻相酬。诗、书、画亦皆有专集传世。晚岁则以散文集《龙坡杂文》,获各种文学奖。1985 年获颁首届“行政院文化奖”。1989 年,其学术著作《静农论文集》亦获“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文化创作奖”。
台先生在台大授课,初期以“中国文学史”与“楚辞”为主;后亦包括“小说研究”等课。“楚辞”方面之研究心得,著有《天问新笺》。台先生来台未久,即与“国立编译馆”签约撰写《中国文学史》一书,台先生亦持续该书之撰述工作多年,后因白色恐怖与殷海光、哲学系事件等之影响,雅不愿拖累编译馆负责人士,遂与编译馆正式解约,该书之撰述工作,遂亦止于金元。虽然其间充满先生长年蕴蓄的睿见与慧思,多年来亦仅以稿本与抄本形态在少数学生间传阅。
文学史之撰述,或以表达个人性情学养所及,对历代文学精神之深切体悟,对其间显现之文化历史流变,做真知灼见之诠解;或为汇编陈言,辑合众说,以成一常识性质之方便教本。台先生重在“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非真有所感、的有所见不轻易下笔,虽然相关资料之搜寻与增补,未尝间断。所以不断修改,又不断增补资料,故而稿本与抄本同中有异,其间又颇多增贴之资料与文字。
台先生又往往因应从事各种刊物编辑工作学生之所请,时而抽取其中部分章节,独立改写成篇先行发表,体例遂更繁杂。
何寄澎《编序》所言及的:神话、小说以及屈原影响部分的缺漏,很可能是移作“小说研究”与“楚辞”课程上之应用,终于往而不返了。(台先生上课,除了常作板书,亦往往以刻钢板油印的方式,提供学生资料作为教学的讲义。)所以此部《中国文学史》不但其著述期间远出“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且所谓“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亦往往后出转繁,体例更加不一了。但台先生的论述既然出自个人襟抱,充满阅历有得之颖悟,即使只句片语,亦往往如名家散落之诗话、词话或偶留指爪之批注、评点般的弥足珍贵,何况早已完成大半?文学史正自不同于《红楼梦》,只要时移世继,哪一部可以完全涵盖“历史”流转的全貌,而不需“再续”或“重写”?因而其诠解的灵光与慧见,笔下的精神与光彩,反而才是需要不断阅读与参酌的重点。
台先生过世后,家属将其所遗文稿捐赠台大图书馆,由特藏组珍藏,并于2001 年 11 月先生百岁冥诞举办特展,《中国文学史》的文稿自是展出重点之一 ;同时举行之纪念“学术研讨会”中亦有齐益寿、何寄澎二人以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文稿作为研讨与撰写论文的题材。会中获得热烈的反响,大家的共识是:应该将这部台先生半生心血所聚的文稿加以出版,但出版之前得先行加以整理。
该部文稿既已捐赠台大,由台大出版中心来加以整理出版,自是责无旁贷之事。原初和图书馆项洁馆长商定的构想是同时做排印出版与手稿数字化典藏。后以同时进行所需经费庞大,文建会吴密察副主委所介绍的二处无力补助,遂决定先由文建会补助研究助理的费用,敦请现于台大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一课的何寄澎主持整编的工作,由出版中心自筹经费排印出版,以方便学者同好教学研究之参考应用。数字化典藏则将与其他手稿,以台先生手稿的名义一并争取经费,再来进行。
台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文稿终于整理编印完成,由及门受业的一代,带领再传的一代来进行,似亦更有薪火相传的意义。典型不远,展读生光。现今的读者亦能从字里行间感觉一代学人之精神意态的从容与心灵视见的辉煌吗?那么,细心的领会与性情的照面是必需的。
柯庆明
2004 年岁末
章 中国文学的起源
中国文学的起源,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学起源是有共同性的,所以我们不能以单纯的中国古代文献作为中国文学起源的资料。若就中国古代文献看,今《尚书》一书中,就包括唐、虞、夏、商、周五代的文献,这五代文献的历史真实性是有问题的,不能作为中国文学起源的资料;即使这五代的资料可信,也不能作为中国文学起源的资料看。因为要研究文学的起源,必得追溯到文字没有发明以前的时代,一有文字的发明,则去古已远了,这是任何民族都如此的。
研究文学的起源,不能抛开跳舞与音乐,因为在原始的时期,文学、跳舞、音乐是三位一体的。《礼记·檀弓》云 :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又《诗 ·大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足见我们古代学者是了解原始的歌与舞蹈、音乐相互之关系的。所以有韵律的姿势便是跳舞的起源,有韵律的声音便是音乐的起源,有韵律的语言便是诗歌的起源。
现在我们先就歌诗与舞乐的关系来说。
《吕氏春秋· 古乐》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摇牛尾投足。”所谓“葛天氏”是指荒古时代。又《周礼 ·夏官》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事傩)。”古代祭神同现代民间的迎神赛会一样,一面为娱乐神,一面为娱乐大众,仪式是极隆重的,所以有人专门主管装饰,领导大家舞蹈。至于以牛为戏,以巨兽为戏,这是由于模仿制伏猛兽来的。可是歌讴也由此而产生。
至于原始社会的酋长,是具有一半人力一半神力的;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左手操翳,右手操环。《海外西经》)开(即启)上三宾于天,得《九辩》与《九歌》。(《大荒西经》)这由于古代的神权的意识,而产生了乐舞与歌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