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617182
“家庭教育指导丛书”编写团队由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一线教师等与家庭教育相关多领域从业者组成,多学科融合,更全面、更系统地分析家庭教育中的疑难杂症,为家庭教育指明方向。
《身心发展与家庭教育》通过介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家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状况,并做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衔接,避免不必要的焦虑;重点提醒家长、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点防范孩子的自我伤害和自我妨碍现象。
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吻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本书三个篇章,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介绍了家庭教育如何吻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章从很多家长重视但未必真正清楚的大脑发育角度,来深入介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对特殊情况的应对建议。第二章介绍符合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方法策略。主要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特征的家庭养育和教育方法,着眼于家长可以怎么做,向家长提供有效参考意见。第三章介绍家长如何辨识和应对在校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自我妨碍行为和可能遇到的自我伤害行为。用真实可信的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内在需求,提高有的放矢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
总序
序言
章 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教育
节 大脑的发育和生理发展
一、 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
二、 脑部的正常运作需要氧
三、 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四、 让脑更强壮
五、 脑发育特点
第二节 儿童身心发展与学习
一、 精力充沛、动个不停的4岁儿童
二、 充满阳光的5岁儿童
三、 快速变化的6岁儿童——人生的个转折点
四、 7岁是一个沉静有思想,感情很旺盛的年纪
五、 活泼好动且幽默的8岁
六、 9岁: 小小少年、少女们提早叛逆的年龄
七、 10岁儿童的小青春期来了
八、 11岁是青少年时期的开始
九、 暖心的12岁
十、 13岁: 我是青少年了
十一、 14岁: 我想独立,我想自由
十二、 本章结语
第三节 认识教室里的特殊儿童
一、 自闭症儿童
二、 注意力缺失过动儿童(ADHD)
三、 学习障碍儿童
四、 抽动症儿童
第二章 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家庭教养方式
节 0—3岁孩子的家庭早期养育实践指导
一、 早期养育存在太多的“不”
二、 早期养育中激活孩子大脑的方法
第二节 3—6岁学龄前孩子的家庭教育实践指导
一、 充满分离焦虑的托幼衔接阶段
二、 贯穿整个幼儿园时期的幼小衔接阶段
第三节 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实践指导
一、 进小学前帮助孩子准备学习
二、 刚进小学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三、 小学前半期帮助孩子赢得学习
四、 小学一到三年级帮助孩子培养严谨学风
五、 小学前半期帮助孩子学会选择
六、 小学后半期帮助孩子拓展视野
七、 从小学到中学帮助孩子正向理解
八、 少年时期帮助孩子理解自我
九、 初中阶段帮助孩子树立目标
十、 青春期帮助孩子青春自护
十一、 面对中高考帮助孩子自我调适
十二、 高中阶段帮助孩子学会放弃
十三、 走向成年时帮助孩子学会担当
第三章 预防和应对孩子的自我妨碍和自我伤害行为
节 青少年的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
一、 自杀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二、 了解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
第二节 辨识和应对孩子的自我妨碍行为
一、 情感纠葛
二、 习得性无助
三、 僵固式思维
四、 不能分离的爱
五、 避开或走出陷阱的几个基本原则
第三节 教育是培养自信的过程
一、 培养自信的10条家庭教育建议
二、 培养自信的过程包含对家长的教育
三、 培养自信必须重视社会和情感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就一语道出家庭养育的真谛。寸草之心,难报三春晖。父母之爱,为了分离的爱,而不是为了回报的爱,更不是为了索取的爱。父母爱孩子,是为了孩子有能力渐行渐远,可以独立生活在这个世界;父母爱孩子,是无私的付出。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父母爱孩子,结果是孩子发展得并不好,甚至事与愿违,以至于今天铺天盖地的父母焦虑情绪,把教育工作者挤压得焦头烂额、不得安宁?教育,天底下美好的事业,不应该这么难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从国家困难时期就始终坚持优先保障的未来事业——教育的成功。今天,我们的教育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需要自我革新,进一步发展,要成为更优秀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道坡坎、一个瓶颈。
从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到同年10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从2016年10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到2019年5月九部门再次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再到2021年1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每次重要的决策及其精神都显示了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更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但是,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目前还停留在两个层面的初级阶段。在“供给侧”层面,主要是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的指导和安全警示方面的宣教;在“需求侧”层面,主要是焦虑的家长群体为缓解自己的焦虑而四处求索。家庭教育光靠重视还不够,还需要实务理论体系、公共管理政策及其制度的建设。受上海开放大学王伯军副校长和诸位领导的信任,领命主编本套丛书,我倍感光荣且责任重大。我有幸找来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快速组成了编写团队,期望努力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培养和家庭教育科学普及方面有所贡献。
本套丛书内容整体编排有一个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过程: 自下而上,是指我们的内容首先来自家庭教育指导线实践经验;自上而下,是指在自下而上汇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家团队讨论分析,终确定丛书编写方案。我们力争做到有体系,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用生活化的语言向读者传达科学道理。丛书分为五个分册,从五个侧面阐述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服务。
《家庭文化与家庭教育》可以说是整套丛书的开篇。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之一就是家国文化,它犹如浩瀚之水,填满每个小家庭的水缸。这浩瀚之水就是家庭文化的共性,它包含了我们的历史、文字、习俗、法律、政策等,呈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炎黄子孙。一户家庭小水缸里的水,就是家庭文化的个性,它伴随和响应着浩瀚之水,深刻而直接地影响家庭教育,使得这个家庭里的孩子成为已然如此或未来可能的生命个体。家庭教育指导分为科学宣教和个案咨询(辅导)两部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这一分册中用一个章节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操作案例。
《身心发展与家庭教育》从身心发展角度来阐释家庭教育。虽然家长们能比较容易地查询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但是,现实生活中,因为认知的偏差,很多养育者在养育孩子的行为上存在失误甚至比较严重的错误。家庭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是不能违反的。这一分册章首先以通俗化的语言来介绍有关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第二章介绍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各阶段家庭养育和教育行为,以实际案例来帮助读者理解知识,重在提供实践意见;第三章针对当前在校生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帮助读者理解孩子的自我伤害和自我妨碍行为,并且提供预防和帮助的实践意见。鼓励家长不仅要看见孩子、看明白孩子,还要学会看大和看远。
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但自身具备好习惯的家长比想象的要少,能够真正理解好习惯是怎么通过行为内化为态度并且施加正确引导的,又更少。我们在《学习管理与家庭教育》中提出了学习管理的理念。从普遍存在的家长对习惯的曲解开始,介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管理。孩子们的学习首先是个人的、家庭内部的,然后是学校的、社会的。作为成年人,家长有义务、有必要帮助孩子实施学习管理。学习管理不仅是向内的对自我的管理,还包括对外部的社会资源的运用与整合。所以,它是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家庭管理。
树立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的学习管理理念,学校学习机会和社会学习机会都是需要去管理的学习资源,家庭学习已然成为家庭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不论有意无意,从心智发展和个人认知角度来理解,学习时刻在发生。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今天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互联网的现实,互联网场景下的学习管理,变成一件很重要又很棘手的事情。这一分册的第三章专门介绍这一方面的趋势、现状和管理探索。
《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着重介绍隐含在家庭人际关系中的结构性应力关系(系统动力)是怎样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需要如何应对和驾驭这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
今天多元化的家庭和家庭中丰富的迭代关系,为家庭教育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父母离异到底会对家庭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同样是父母离异,有的孩子发展得很好,有的孩子发展得很糟糕?我们在这一分册中用一个独立的小节,对父母离异的孩子进行比较充分的解读并给出家庭教育建议。诸如服刑人员和吸毒者的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面临一些特殊家庭关系的情况,孩子们及其家庭可能更需要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帮助,我们用了一个小节进行专门的讨论。
城市化发展,已经使得以往的家族支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尤其在家庭教养方面变得更加小家庭化,更加需要寻求社会支持。社会公共服务是否做好了这方面的教育支持,目前做得怎么样,公众需求在哪里,未来会怎么样?这些问题,我们放在本丛书的《社会发展与家庭教育》中进行探究。
由于千百年的中国文化根基,家庭需要并且已经习惯于族群社会支持体系。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传统模式依然存在;但是也必须看到随着城市化发展,家庭小型化促使家庭开始寻求基于公共服务的社会支持,或者社交型社会支持。家庭的这种社群关系影响着家庭本身的成长,同时也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成长。今天,全社会都在提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体系中有家庭社会工作,也有学校社会工作,还有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儿童社会工作的划分。这些社会公共服务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怎样的关联,如何运用和促进社会工作进而促进家庭教育的指导?这些都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领域。
绝大部分家长和专业工作者,都会把家庭教育指导与心理学联系起来。心理学方面的服务体系目前建设得怎么样,家庭教育如何寻求心理学的支持,心理学如何为家庭教育保驾护航甚至提供更贴切的主动服务?这也是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回应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强调:“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让每一个孩子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它是一个过程性目标。如何让这个过程性目标与社会合拍,如何管理这个目标,是家庭成长中的重要命题。本丛书编写方案,尤其是内容体系的安排,我们两易其稿。其中关键的地方在于,实践中有效的方式方法,有些在传统理论中可能没有充分讨论,怎么办?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从实践出发,围绕服务好家庭教育,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杠杆和路径,终形成今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家庭教育及其指导服务的五个维度、五种图书。我们相信这五个维度的内容,依然是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相结合的初步成果,它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地方。
本套丛书能够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时代大趋势中,勇敢地先行一步,抛砖引玉,为家庭教育及其指导工作尽绵薄之力,对此我深感荣幸。我代表全体编写人员,真诚希望各界人士提出宝贵的意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