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091359
作者近四十年心血力作
马勇、汪朝光联袂推荐
*生动、*客观表现蒋介石的一生:青年革命,抗战有功,民主有误,建国不力,台湾反思
蒋介石的一生,为什么盖棺不能定论?
如果没有蒋介石,现代中国将何去何从?
历史不能假设,历史研究永远是一个不断接近真实的过程。本书作者研究、关注蒋介石近四十年,从4万字,到40万字,再到如今近80万字的巨著,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大量引用蒋介石日记,选择、甄别第二历史档案馆及台湾公布的档案,再现蒋介石早年从事证券交易活动、访问苏联、组织抗战、治理台湾等历史细节。作者从近代国家独立、民族统一、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抛开意识形态,对不同时期的蒋介石重新认识、重新评判,不仅仅从《蒋介石日记》看他的内心世界,还结合他一生的主要事迹,深入分析,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客观、丰满的蒋介石。
本书可读,可靠,可信,更难得的是它引领读者一起思考:蒋介石是不是妖魔,是不是圣人?
编辑推荐:
★蒋介石早年参加证券交易,是投机冒险家还是现实主义者?
本书首次利用第二历史档案馆关于陈果夫、张静江的资料,还原事实真相。
★1923年,蒋介石受孙中山之命访问苏俄,此行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使命?
本书利用*近公布的共产国际、马林的档案,首次披露细节与真实目的。
★蒋介石坚持北伐,是国家之福还是国家之祸?
蒋介石主持北伐,统一国家,结束北洋军阀的混乱,意义深远!
★抗日战争,蒋介石到底是不是不抵抗?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蒋介石坚持抗战,积极主动布局战役,组织战区游击战,本书用大量事实和材料说话!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仅仅是因个性差异和国民政府的腐败?
除了战略指挥上的分歧,背后还隐含着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角逐。
★台湾经济腾飞,走向现代化民主化道路,蒋介石有无功绩?
败退台湾,蒋介石痛定思痛,沉痛反省,主抓经济建设,将一隅之地提升为“亚洲四小龙”,为后来的台湾民主化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汪朝光、马勇联袂推荐:“他们几十年前出版的《蒋介石传稿》史料丰富,评述客观,影响至巨。现在他们根据新出史料扩大重写,规模宏大,叙事详尽公正,一定会对蒋介石、民国史研究有极大推动。”
专家推荐语:
蒋介石传记的力作,民国史风云的再现!
从蒋介石看20世纪中国,历史在这里重现!
——汪朝光
蒋介石抗战有功,民主有误,建国不力。但他到了台湾痛定思痛,沉痛反省,将一隅之地提升为“亚洲四小龙”,为后来的台湾民主化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就是人民,就是历史。只要做过贡献,不论生前死后受过怎样委屈,历史老人迟早都会给予公平评估。
严如平、郑则民两位老先生是我素来敬仰的前辈学者,他们几十年前出版的《蒋介石传稿》史料丰富,评述客观,影响至巨。现在他们根据新出史料扩大重写,规模宏大,叙事详尽公正,一定会对蒋介石、民国史研究有极大推动,值得庆贺,更值得期待。
——马勇
章 早年家世与学业 …………………………………………… (1)
一、出生在浙东山村 ………………………………………………… (1)
二、早年家世及家境 ………………………………………………… (3)
三、塾馆门生,寒窗十年……………………………………………… (8)
四、少年娶妻,相伴求学 …………………………………………… (10)
第二章 学军与参加辛亥革命 …………………………………… (15)
一、首次赴日彷徨探索……………………………………………… (15)
二、东渡学军………………………………………………………… (17)
三、结交陈其美 加入同盟会……………………………………… (20)
四、投入光复沪杭之役……………………………………………… (23)
五、刺杀陶成章……………………………………………………… (27)
六、逃匿日本办《军声》……………………………………………… (32)
第三章 在反袁护法期间 ………………………………………… (35)
一、投身“二次革命”………………………………………………… (35)
二、策划肇和舰起义………………………………………………… (38)
三、在护国战争中…………………………………………………… (41)
四、粤海护侍孙中山………………………………………………… (43)
五、交易所的经历…………………………………………………… (52)
六、婚姻家庭的变异………………………………………………… (57)
第四章 出访苏俄办学黄埔 ……………………………………… (63)
一、参佐大元帅府军务……………………………………………… (63)
二、奉派出访苏俄…………………………………………………… (68)
三、出任黄埔军校校长……………………………………………… (77)
四、形成黄埔系……………………………………………………… (83)
第五章 掌握广东军政实权 ……………………………………… (88)
一、东征讨伐陈炯明………………………………………………… (88)
二、处理廖案担负重责……………………………………………… (96)
三、制造中山舰事件 ……………………………………………… (102)
四、出任国民党主席 ……………………………………………… (109)
第六章 统率大军出师北伐 ……………………………………… (111)
一、制定北伐方案 ………………………………………………… (111)
二、挥师北伐 ……………………………………………………… (115)
三、进据南昌 ……………………………………………………… (121)
四、迁都之争 ……………………………………………………… (124)
五、权力受到限制 ………………………………………………… (127)
第七章 建立国民党政权 ………………………………………… (130)
一、急剧转变政策 ………………………………………………… (130)
二、发动清党反共政变 …………………………………………… (138)
三、在南京另立中央 ……………………………………………… (150)
四、在反共中宁汉合流 …………………………………………… (159)
第八章 主政南京国民政府 ……………………………………… (171)
一、以退为进的下野 ……………………………………………… (171)
二、与宋美龄结缡 ………………………………………………… (180)
三、掌握党政军大权 ……………………………………………… (184)
四、完成二次北伐 ………………………………………………… (187)
五、东北易帜 ……………………………………………………… (194)
六、开始实施训政 ………………………………………………… (196)
七、新的外交政策 ………………………………………………… (199)
第九章 与各派系的角逐 ………………………………………… (205)
一、编遣会议和征讨桂系 ………………………………………… (205)
二、击垮冯阎军事实力派 ………………………………………… (209)
三、“扩大会议”的召开与消亡 …………………………………… (217)
四、“约法”之争与“非常会议” …………………………………… (218)
五、第二次下野 …………………………………………………… (226)
第十章 “安内”与“剿共”………………………………………… (229)
一、对中央苏区连续三次的“围剿” ……………………………… (229)
二、对鄂豫皖等苏区的“围剿” …………………………………… (235)
三、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 …………………………………… (237)
四、百万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 (241)
五、福建事变的处置 ……………………………………………… (246)
六、两广事变的处置 ……………………………………………… (255)
第十一章 训政时期的内政 ……………………………………… (265)
一、国家资本经济的发展 ………………………………………… (265)
二、两支特务组织 ………………………………………………… (279)
三、实施保甲制度 ………………………………………………… (288)
四、进行文化“围剿” ……………………………………………… (292)
五、推行新生活运动 ……………………………………………… (298)
第十二章 对日政策的失误 ……………………………………… (308)
一、对日本侵略的“隐忍自重” …………………………………… (308)
二、“九一八”事变的处置 ………………………………………… (312)
三、淞沪抗战的寄望交涉 ………………………………………… (320)
四、与汪精卫联手对日妥协 ……………………………………… (324)
五、对抗日军民的压服 …………………………………………… (329)
六、“中日亲善”的幻梦 …………………………………………… (332)
七、“华北事变”面前步步退让 …………………………………… (335)
第十三章 向联共抗日转变 ……………………………………… (344)
一、生死存亡面前的抉择 ………………………………………… (344)
二、开始抵制日本的欺凌 ………………………………………… (347)
三、着手抗战的各项准备 ………………………………………… (351)
四、探求调整国共关系 …………………………………………… (353)
五、“军事解决红军”方案的落空 ………………………………… (357)
六、接受张杨兵谏停止内战 ……………………………………… (360)
七、与中共谈判两党合作 ………………………………………… (366)
第十四章 全面抗战的战略政略………………………………… (371)
一、应对日本大举侵华之严峻形势 ……………………………… (371)
二、抵制谋和主张,宣示抗战决心………………………………… (376)
三、顺应民心实行国共合作 ……………………………………… (381)
四、争取国际调停,坚持民族立场………………………………… (385)
五、陶德曼调停的周折 …………………………………………… (390)
六、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396)
第十五章 全力指挥抗御侵华日军 …………………………… (400)
一、确定“持久消耗”的作战方针 ………………………………… (400)
二、指挥正面战场仗 ………………………………………… (403)
三、南京保卫战的惨烈结局 ……………………………………… (412)
四、遥控华北抗日战场 …………………………………………… (416)
五、支持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 (419)
六、坐镇武汉指挥保卫战 ………………………………………… (424)
第十六章 抗战相持阶段的战略政略 ………………………… (430)
一、部署继续抗战,坚持与敌相持………………………………… (430)
二、抵制汪精卫的投降活动 ……………………………………… (434)
三、强化国民党统治,力图限共溶共……………………………… (443)
四、国共军事摩擦酿成皖南事变 ………………………………… (449)
五、期望美英援助的国际活动 …………………………………… (451)
六、组织正面战场抗御日军 ……………………………………… (454)
七、《中国之命运》与新的反共声浪 ……………………………… (459)
八、抗御日军的相持战略 ………………………………………… (462)
九、正面战场的艰难撑持 ………………………………………… (466)
第十七章 成为反法西斯阵线的大国领袖 …………………… (469)
一、与美英结盟 担任中国战区统帅 …………………………… (469)
二、争取国际平等地位的努力 …………………………………… (472)
三、出席开罗会议取得巨大成就 ………………………………… (478)
四、派遣远征军援缅作战 ………………………………………… (485)
五、对史迪威的先礼后兵 ………………………………………… (489)
六、拒绝赫尔利调停国共关系 …………………………………… (493)
七、蒙受雅尔塔协定的屈辱 ……………………………………… (495)
八、反对联合政府 坚持一党专政 ……………………………… (497)
九、迎来日本投降 ………………………………………………… (498)
第十八章 走向全面内战的深渊………………………………… (502)
一、在美国帮助下抢占胜利果实 ………………………………… (502)
二、与的重庆谈判 ………………………………………… (504)
三、马歇尔使华与政协会议 ……………………………………… (510)
四、挑起全面内战 ………………………………………………… (516)
五、假言“宪政”的国民大会 ……………………………………… (519)
六、对美国的依赖与屈让 ………………………………………… (521)
七、重点进攻的损兵折将 ………………………………………… (523)
八、专制统治遭到广泛抵制 ……………………………………… (526)
九、整饬此起彼伏的学潮 ………………………………………… (529)
十、处置台湾“二二八”事件 ……………………………………… (532)
第十九章 心余力绌难以支撑危局 …………………………… (534)
一、“存亡绝续”的“戡乱”总动员 ………………………………… (534)
二、指挥防御战连连败北 ………………………………………… (539)
三、期求美国更多支援 …………………………………………… (543)
四、强化镇压激起全民反抗 ……………………………………… (544)
五、楚歌声中当总统 ……………………………………………… (546)
六、“紧急处分”加速经济崩溃 …………………………………… (552)
第二十章 在大陆统治的崩溃 …………………………………… (558)
一、战略决战的前夜 ……………………………………………… (558)
二、战略决战的仗———辽沈战役 ………………………… (561)
三、生死攸关的“徐蚌会战” ……………………………………… (564)
四、无法控制的平津战役 ………………………………………… (568)
五、陷入内外交困之境 …………………………………………… (572)
六、被迫下野回乡 ………………………………………………… (577)
七、继续操纵国民党破坏和谈 …………………………………… (580)
八、京沪杭防线的崩溃 …………………………………………… (582)
九、指挥大陆的后战事 ………………………………………… (588)
第二十一章 退据台湾 重建极权统治 ……………………… (594)
一、险遭美国遗弃 ………………………………………………… (594)
二、“复职”继任“总统” …………………………………………… (598)
三、重建极权统治 ………………………………………………… (602)
四、朝鲜战争给了苟延生机 ……………………………………… (604)
五、改造国民党 重建统治班底 ………………………………… (608)
六、大力改组军队加强政治工作 ………………………………… (609)
七、强化社会控制,重建特务机构………………………………… (613)
八、清除异己 吴国桢、孙立人…………………………………… (616)
第二十二章 坚持一个中国 图谋“反共复国”……………… (622)
一、“反攻大陆”念念有词 ………………………………………… (622)
二、同美国签约“共同防御”台湾 ………………………………… (624)
三、竭力稳定财政经济 …………………………………………… (627)
四、分三步实施土地改革 ………………………………………… (629)
五、坚决反对“两个中国”和“国际托管” ………………………… (633)
六、严厉打击“台独”活动 ………………………………………… (634)
七、震撼世界的“金门炮战” ……………………………………… (639)
第二十三章 强化专权统治 ……………………………………… (645)
一、连任“总统”难遏民主自由呼声 ……………………………… (645)
二、“诤臣”胡适难逃厄运 ………………………………………… (648)
三、逮捕李敖等人 查办《文星》杂志 …………………………… (652)
四、想方设法促进经济发展 ……………………………………… (653)
五、掀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 (656)
六、无力阻挡国际格局的剧变 …………………………………… (658)
第二十四章 传位交权给蒋经国………………………………… (662)
一、送子赴苏深造之意外 ………………………………………… (663)
二、寻找回国,刻意培植…………………………………………… (665)
三、排除阻力,交掌台湾实权……………………………………… (670)
四、大举革新,赢得政局稳固……………………………………… (671)
五、传承有人,病逝台岛…………………………………………… (674)
附录一 蒋介石生平大事纪年 …………………………………… (679)
附录二 蒋介石世系简表 ………………………………………… (728)
附录三 征引和主要参考书目 …………………………………… (730)
附录四 人名索引…………………………………………… (742)
后 记………………………………………………………… (770)
前 言
二十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大变革。在这动荡和变革的历史长卷中,蒋介石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群对他褒贬不一,说他是“人民公敌”、“历史罪人”者有之,说他是“民族英雄”、“一代伟人”者亦有之。尤其是在激荡的政治风云中,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对他的功过是非往往有着殊为差异乃至截然不同的记叙和评价,使人难以认识他的庐山真面目。客观、准确地记叙他的历史,对他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符合历史真实的公允评价,探求他的人生道路对历史的启示,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中华民国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人们认识20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十年前,我们在研究中华民国史的进程中,得到李新同志的直接指导,对蒋介石的生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几经努力,撰著了一本四十多万字的《蒋介石传稿》由中华书局出版。虽然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还获得了奖项,但当时许多档案资料尚未公开,我们的学识也受限制,以致制约了对某些史事的深入研究,影响了对蒋介石一生的准确认识。
二十多年来,随着海内外诸多档案的公开,尤其是蒋介石几十年日记手稿的开放,以及海峡两岸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广泛开展,对蒋介石的研究逐步深入;也随着自己学识的积累,使我们对蒋介石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两人乃在有生之年再次携手合作,运用这些年研读的有关史料及自己学识上的些许收获,奋力写出这本新版《蒋介石传》,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求教于广大读者和方家。
在这本《蒋介石传》里,我们愿与读者一道,对大量史料进行辨析,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国际国内的诸多矛盾和冲突,钩稽抉微,探究历史的真实;并以国家独立、民族统一、社会发展、人民安康与否,作为评论功过是非的标准,历史地辩证地考察蒋介石的言行,钩玄提要,理智、客观、全面地审视他八十八年的一生,探求他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不囿于成见和防止偏见。对于史料的辨析和撷取,无疑是检验我们的史德和史识的试金石。我们努力避免先入为主,片面选取那种符合成见和定论的史料,同时防止轻信那些不甚准确的史料,不被某些史料(包括《蒋介石日记》)中言与行相背离的表面文章和文过饰非、自我辩解的言词所蒙蔽。在引证时严加选择,精心撷取能够表述史事真实的片段,以免模糊或颠倒事实真相。我们上述的努力达到什么程度,有待于广大读者和方家的审定和指正。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蒋介石传》,连同附录共约七十万字,对于蒋介石复杂的一生来说,还是只能择其军政生涯的大事为重点来作简明扼要的记述。全书以二十四章(计一百四十五节)分为以下几个时段来记述:一、青少年时期,即本书章,时间是从1887年至1906年。关于蒋门家世,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曾经传说纷纭。蒋介石在修订宗谱时,把其祖辈追溯到东汉函亭侯蒋澄。社会上则曾流传着另外一些传闻逸事,甚至否定他有蒋氏血统。我们经过查考有关史料并实地调查访问,认真鉴别,对无据可证的说法和传闻不加采用,对一些证据不足的资料也慎重处理。依据确凿可信的资料,比较系统地记叙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一个盐商之家,童年生活优裕,养成顽皮、好胜的性格;早年丧父,由母亲抚育成人。父母的身世都是清楚的。他入私塾、进学堂,十年寒窗,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颇受孔孟思想和伦理道德的熏陶。在列强入侵、清廷窳败以及家境受欺的时候,血气方刚的他萌发了学军救国的愿望。
二、投身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即本书第二、第三章,时间从1906年至1922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激流影响下,蒋介石东渡日本留学,追随陈其美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运动。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勇敢投身于光复浙江之役;继而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北军阀毁弃共和的“二次革命”和“护法”斗争。当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后,他应召从家乡去粤海,登永丰舰护卫孙中山,与叛军相持四十多天,由此博得孙中山的信赖和器重。本书对蒋投身民主革命上述一系列活动,作了如实的记叙并予以应有的评价。他在复杂激烈的斗争中,也暴露出某些弱点和过错。例如他受陈其美派遣,收买歹徒杀害光复会领袖陶成章;曾鼓吹与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格格不入的俾斯麦铁血主义;对孙中山的“护法”斗争缺乏坚定的信念。他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民主革命家。至于他在上海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情况,我们充分运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有关档案和蒋介石日记等资料,厘清了他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前前后后,纠正了过去不甚准确的记述,并认为据以得出“投机家”、“冒险家”的论断是不恰当的。
三、建军黄埔与出征北伐,包括本书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章,时间从1923年至1927年。当孙中山决定实行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的重要时刻,蒋介石受命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出访苏俄,以期得到苏俄的军事援助,在西北建立军事基地。本书第四章运用了苏联解体后刊布的苏共和共产国际的档案资料以及荷兰收藏的档案史料,结合蒋介石的日记,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蒋介石及其代表团访苏的经过,尤其是蒋未能说服苏方支持《西北军事计划》的前前后后;也钩稽抉微,厘清了蒋后来形成对苏俄一些正反面认识的缘由,接近了历史的真实。蒋回国后受命担任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训练了大批骨干力量;进而形成了黄埔系,成为他后来稳居国民党首领的支柱。
第五章记述了蒋介石拥护和贯彻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方针,在平定商团叛乱、东征陈炯明和平息滇桂军首领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斗争中,率领黄埔军校师生英勇战斗,为保卫南方政权、统一和巩固广东这一国民革命的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南方政权的军事首领人物。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在苏联顾问的支持下,经过处理廖仲恺被害案、第二次东征、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逐渐掌控了南方政权的党政军大权,跃居国民党中常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高位。本章在记述这一段历史事实的同时,还着重剖析了蒋介石在当时政治风云急剧变幻中迅速崛起的主客观原因。
第六、第七章记述了蒋介石率师出征北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前后后。蒋介石秉承孙中山的遗愿,在南方根据地已经稳固而北方军阀势力互相争斗不休且将南侵的形势下,于1926年初倡议北伐。他力排众议,制定作战方案,指挥十万国民革命军,向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北洋军阀发起征讨。正义之师得到工农民众的踊跃支持,在两湖和长江流域节节胜利,大革命的风暴由南向北席卷神州大地,貌似强大、得到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迅速崩溃。北伐战争终结了十余年各种军阀势力割据、争斗、战乱不止的分裂混乱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革命战争的迅速发展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兴起,使得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领导集团对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疑惧急剧增加,在外国列强和国内地主、资产阶级支持下,悍然发动了反共清党政变,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北伐战争一时受到夭折。本书对于以上史事作了扼要记述,并对蒋介石力倡北伐,倾力指挥这场战争,联合各派力量,合力取得摧毁北洋军阀统治的完全胜利,给予应有的评价,指出北伐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民国成立后十几年的分裂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对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推进社会发展,维护共和政体,遏制列强侵略,以至后来能够全国一致团结抗日,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在南京的十年统治,即1928年至1937年,是本书记叙的重点,用了六章的篇幅,即本书第八至十三章。第八章记叙了蒋介石及以其为首的国民党领导集团,北伐战争后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以孙中山设计的“训政”为政纲,“以党治国”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蒋介石一心加强中央集权,编遣全国军队,以期维护国家统一和开展经济建设。编遣军队之举,固然是减少财政开支、维护社会安定之举,但与李宗仁桂系、冯玉祥西北军、阎锡山晋军以及唐生智等地方实力派力图保存和扩大各自的军队和权益直接发生了利益冲突,于是各种名目的内战硝烟在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不断升起。蒋介石纵横捭阖、软硬兼施,先后征服了各个军事集团,勉强维持了国家统一的局面。他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围剿”,并追剿长征的红军。本书第九、第十两章对上述史事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叙,指出他力图一党专政、领袖独裁之举,悖逆历史发展方向,必然埋下失败的种子。
第十一章对蒋介石主政的国民政府内政方面,择要作了一些记叙。在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方面,虽然也作了一些努力,国民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比起北洋军阀时期来自然有些增长;但是战乱的纷扰和政策的谬误,使得这十年的经济建设难如人意,尤其是占国民经济主体的农村,封建土地关系未有丝毫改变,孙中山“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纲领被束之高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被少数权贵掌控,加上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严重挤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经济走上畸形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蒋介石和国民党推行保甲制度,加强特务组织,进行文化“围剿”,竭力加强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变民国为党国——变相的帝国,背历史潮流而动。至于蒋介石一时热衷于新生活运动的倡导,想要藉此重整传统道德和改造国民习俗,这对于水深火热温饱不可得的广大民众来说,实在是徒劳之举。
本书第十二、第十三两章列举大量事实记叙了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与主政国民政府的汪精卫联手,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猖狂侵略,一再妥协退让;同时也记叙了他向联共抗日转变的过程。蒋介石虽然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但慑于日本的强大国力和军力,更忧虑国内的战乱,奉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倾力用兵于内战,而对日本大举侵略我国东北、华北,一再以退让求妥协,同意与日本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定,还阻止和镇压爱国军民的抗日运动。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有识之士以及全国人民抗日洪流的推动下,蒋介石终于着手调整内外政策,开始进行抵御日本侵略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张、杨兵谏和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他停止内战,转向联共抗日。
五、八年的抗日战争,即1937年至1945年,本书第十四至十七章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叙。这四章综合运用了海内外大量的档案资料,并吸取了近些年抗日战争研究的新成果,具体记述了蒋介石顺应民心,联合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的力量,采取了一些民主措施,以致举国一致,实行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积极部署和指挥全国军队,不惜牺牲,英勇作战,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在日军疯狂进攻、战局愈益危急的严峻形势面前,他坚决抵制日本的诱降,并强烈反对汪精卫为首的投降势力,坚持抗战,苦撑危局,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他主政国民政府,积极联合世界上反法西斯的国家,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同时以巨大的努力,废除了丧权辱国近百年的不平等条约,在开罗会议上更取得了战后收复东北和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国际承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是四亿五千万炎黄子孙浴血奋战创造的光辉业绩。蒋介石作为全国抗日军队的统帅和国民政府首领,其历史功绩是他一生中光彩的篇章。然而他在八年抗战中继续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坚持“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逐渐变联共抗日为防共限共,制造摩擦,无视人民大众的民主宪政要求;对日军的扩大侵略,为保存实力而消极避战,战略战术失误频仍,使国家和人民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其过错也是严重的。本书对此亦给予应有的评析。
对于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八年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时期来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在政治上相当敏感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峡两岸刊布了大量的档案史料,党派意识形态的影响在逐渐淡化,研究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智地回顾这段历史。当然,见仁见智,程度不同的各种认识和评析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本书对蒋介石的记叙,也算是一家之言吧,欢迎读者和方家指教。
六、全面内战时期,即1946年至1949年,本书第十八至二十章作了记述。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陷入了极大的主观盲目性,一意图谋建立一个独裁专制的政府。他完全不顾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建设的愿望,拒绝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于建立联合政府实行民主宪政的建议,依仗手中握有几百万军队以及美国的支持,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把苦难的中国人民又推入了战祸之中。他不断调集几十万、上百万国民党军队,用美国提供的枪炮,进攻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硝烟弥漫,炮火连天。他进一步推行专制独裁政策,镇压民众的反抗,取缔民主党派,强化专制统治,掠夺人民财富,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新的灾难。他背逆历史潮流,竭力扼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于摇篮之中,不仅遭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反对,也失去了国民党内有识之士的支持和拥护,以致众叛亲离,一手发动的内战不到四年的时光就彻底失败,几百万军队和庞大的国家机器土崩瓦解,把孙中山手创的中华民国也葬送掉了。本书这三章撷取海峡两岸刊布的大量档案史料和美国方面公布的文件档案,对这四年的史事作了简明扼要的记述,并注意利用蒋介石日记以揭示其内心世界之一二,力求准确地还原这段历史的真相。
七、退据台湾时期,即1950年至1975年,包括本书第二十一至二十四章。这四章采用台湾刊布的档案和报刊资料,以及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具体事实叙述蒋介石在台湾统治二十五年的基本状况。他继续沿用“中华民国”的称号,复任“总统”,在美国的庇护和支持下,以“反共复国”、“光复大陆”为号召,继续实行一党专政,加强政治军事控制,强化专制统治,严密控制台湾社会。与此同时,他沉痛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对国民党进行了改造,同时比较重视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采取了减租、公地放领、征收地主多余土地放领给佃农以及一系列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为台湾社会的发展,后来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以美国为依靠,念念不忘“反共复国”,不时骚扰和破坏大陆的安宁,但是他坚决抵制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或“国际托管”的企图,并严厉镇压“台独”势力,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蒋介石统治台湾的二十五年,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篇章,对海峡两岸的当年和后来均有着难以抹去的影响,本书对其所作所为,力求予以客观公允的记述和评析。
综观蒋介石八十八年的一生,他从一个追随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者,崛起成为国民党统治中国二十二年的党政军首领,独裁专制,三次下野又复出,继后又在台湾统治二十五年,跌宕起伏,扑朔迷离。客观准确地记叙其经历,恰如其分地评析其功过,无疑会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二十世纪大动荡大变革的中国,以史为鉴,获取有益的启示。数十年来,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记述蒋介石生平的中外著作不计其数。我们积三十年的学识,力求以准确可信的史料为依据,并吸取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蒋介石的一生做出客观公平的记叙和评述。然而历史研究是无止境的,历史的真实也不是一次能够认识清楚的,何况我们的学识和精力受限,本书一定还会有缺失和不当之处,敬希读者和方家指正。
二○一二年二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