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67303
成长型价值投资大师带你发掘5387.9%收益的潜力股
构建超额获利投资组合的8大黄金指标体系
纳维里尔挑选成长股股票投资的8大指标体系,源于他和团队长期的探索研究:他们曾经对几百个基本因素进行了探讨,也曾运用这个模型对几千只股票进行了筛选,实践证明,如果家公司能在这8个基本模型指标上都获得高分,那么,它就极有可能具备数十倍绩优股的全部特征。
《巴菲特的选股真经》深入探讨了每个指标,从而让读者认识到它们的真正价值,以及它们怎样影响股票价格;在考虑风险和组合管理的前提下,这些指标将怎样让财富随时间推移不断增长。相信凭借这些指标,无论市场处于什么样的行情,你的投资收益总能大幅战胜市场!
/第1章/大师教你看懂企业基本面 1
实现5倍、10 倍甚至20倍增值
发现超级强势股的8大黄金指标 2
可以抢在巴菲特之前重仓苹果公司吗? 8
/第2章/华尔街叫卖的永远是“故事” 13
我宁愿相信统计和量化分析
华尔街的“故事”越诱惑,投资者越亏钱 14
从思科的泡沫及安然的造假中全身而退 16
/第3章/投资中的人性弱点 23
避免被情感和偏见所左右
你可以“爱上”股票,但未必有爱的回报 25
声称未卜先知,为何赔得一无所有? 29
糟糕的事:次交易赚到钱 32
/第4章/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调整 37
“上调盈利”常推动股价上涨
所谓盈利预测,毕竟是种猜测 38
收益预测翻番,股价乘风破浪 41
/第5章/具有正盈余惊喜的股票 47
成长型股票世界中的超级明星
乐观“预期”:股价直线飙升的导火索 48
连续3季盈喜,汉森暴涨4倍 51
/第6章/企业销售额是否逐年增长 57
搜寻到收入大幅增长的股票
把握需求剧增的强大效应 58
康菲石油:收入翻一番,股价翻三番 61
/第7章/ 营业利润率跃升 65
推动股价上涨的强大动力
垄断“麦乐鸡”供应——股价屡创新高 67
开辟芯片蓝海,英伟达利润连翻3倍 69
/第8章/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 75
判断能否持续获利的指标
降低分红税:牛市性质的利好! 77
公司提高股利 回购,股票7元猛涨至35元 80
/第9章/盈利增长、盈利动量及权益报酬率 85
综合运用汇集8个指标的选股公式
季度收益连续上涨,谷歌股价随升70% 87
盈利动量:给牛市中的上涨火上浇油 89
别放过ROE很高且持续增长的股票! 91
/第10章/构建一个风险均衡的组合 95
理解a和β系数,把握财运主动权
多样化β系数组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96
高a系数股票——有机会远超大盘收益 99
/第11章/量化和判断风险与收益间的关系 105
关注股票的买进压力及相应风险水平
运用“收益风险比”规避超额风险 107
股价飞速上扬的eBay和Google反而更安全? 109
/第12章/“锯齿形投资法” 119
找到那些价格交错变动、此消彼长的股票
如果持有Google,好买进高盛对冲波动 120
60/30/10组合 绿洲股=平稳而诱人的收益 125
/第13章/筛选成长型股票的胜利者名单 131
你需要随时跟踪监测股票组合
致富公式中的真正财神——数量级 132
务必谨慎设定止损位 138
斩钉截铁地卖掉D级或F级股票! 140
/第14章/量子股投资策略 145
依靠强大基本面,捕捉业绩周期美好瞬间
量子型成长股:总回报率达1 552% 146
精心设定限价指令与止损指令 150
/第15章/依照经济和市场周期调整组合 157
利用趋势和周期变化获利
及时发现行业周期中的“妙龄少女” 160
“大选市场周期”:年和第三年表现更出色 163
/第16章/全球化成长股投资 171
深研稳定增长型国家和快速增长型新兴市场股票
瞠目结舌! :外国股票的表现 173
ADRs为投资者提供天赐良机….. 177
/第17章/核对和检验投资组合的所有事项 181
尽一切手段确保万无一失
防范!风险水平上升及不可避免的跌价 182
随时监测、研究和评价影响投资的因素 185
/第18章/谨防上市公司欺诈行为 191
确保营业利润、权益报酬率和自由现金流的高等级
花旗居然没看穿世通的财务伎俩? 192
远离企业舞弊、业绩粉饰及狂热吹捧! 197
/第19章/做成长股投资路上的乐观主义者! 203
翘首以待即将到来的美好未来
中东冲突不断,何不建仓洛克希德•马丁? 204
创新常伴随风险,也造就一鸣惊人的利润…. 209
致谢 217
译后记 219
附录 222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巴菲特的选股真经》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成长型投资指南。在书中,纳维里尔先生为读者提供了循序渐进、切实可行的成长型企业投资攻略。但该书很大的吸引力在于,他频繁地告诫读者,资本市场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理性,常常受到投资者的恐惧或贪婪心理的驱动。
《彭博新闻》(Bloomberg News)
纳维里尔为投资者树立了新型投资法的好榜样,相信每个投资者都能够从中获益!
《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
纳维里尔是2003年和2004年连续荣获HFD十佳投资通讯的两位编者之一。该投资通讯依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专注于具有强势盈余成长和价格动能的股票。
要读懂纳维里尔,读者不需要懂得希腊字母,也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公式。纳维里尔专注于运用其八大投资指标进行分析,非常擅长于去糟粕,取精华。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金融投资通讯《新兴市场》能够连续22年拥有超过市场平均发行量的原因。
同时,他管理的共同基金及机构基金也表现良好。根据来自基金评级机构晨星的报告,纳维里尔推荐并持有的试金石大型成长股基金(touchstone large cap growth fund)等13只主题基金在过去3年里,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路易斯·纳维里尔是全美优秀的金融通讯分析师。在《巴菲特的选股真经》中,他自创并介绍了一种有效且持久的挑选股票方法。与现有的选股方法不同,纳维里尔将传统固有的一到两个投资指标增加到了8个,包括边际收益、边际经营利润、自由现金流等。
在书中,纳维里尔深入探究了股票市场起伏变化的规律及深层原因,并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这八大选股指标以及这些指标与股票市场、真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无论是投资者的个人偏好、投资习惯,还是股票投资本身具有的风险、压力、年龄、税收等因素,统统在纳维里尔的考虑范围之内。 此外,书中还向读者介绍了大量运用该投资模型取得成功的经典案例,充分体现出了其投资理念的科学性及长期有效性。
无论是刚刚上路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都能从纳维里尔的《巴菲特的选股真经》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股票投资视角。
乐观“预期”:股价直线飙升的导火索
正如在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NFL)第6轮才被选中的汤姆• 布雷迪(Tom Brady),不仅带领新英格兰爱国者队三夺超级碗冠军,甚至还两度加冕年度运动员;一直是跑龙套角色的板凳球员托尼•罗莫(Tony Romo),在2006年带领达拉斯牛仔队(Dallas Cowboys)重新杀入季后赛。
具备正盈余惊喜的股票的上涨远远超过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上涨速度更是让人目瞪口呆。能连续数季度超过市场预期的股票自然会成为成长型股票中的超级巨星。那些让投资者大失所望、实际收益能力低于预期的股票,就好比是2004年美国奥运会篮球
队中的瑞恩•里夫,或是2006 年冬季奥运会代表队中的高山速降选手伯德•米勒。在让人们倍感失落之后,他们很快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导致盈余惊喜作用如此强大的部分原因在于,成长型股票的价格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通常,投资经纪公司、独立经营的投资公司,以及投资银行都会公布分析师对未来的季度盈利预测报告。因此,证券分析师需要对公司进行深入研究,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未来收益额。尽管分析师会认真研究经营条件和经济形势,采用复杂的预测模型和公式,即使如此,他们也不可能知晓企业内部到底会发生什么。企业的实际收益无论是超过还是低于预测, 都需要按季度或年度对未来预测进行相应调节。这就要求调整确定成长型股票价格所依据的投资者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股价自然会相应上升或下跌。
分析师的收益预测之所以会有别于现实,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师很难把每个季度的收益预测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比如说,谁能预测到,汉森自然公司的Monster 运动饮料能在拥挤不堪的咖啡因和维他命类罐装液体饮料市场中脱颖而出,其收益增长的速度和程度令人始料不及呢?又有谁能想到, 苹果公司的iPod 会在个人音频娱乐设备领域异军突起,并伴随着不尽的利润呢?第二,投资领域的羊群效应(herd effect)。如果我们认识到很多分析师的首要目标并不是通过成功的预测而实现投资利润,而是不被解雇,那么预测自然会更多地局限于底线,或者说趋于保守。如果你花费了无数时间和金钱,才拿到常春藤联
合会的MBA 学位,然后借此在华尔街谋得一份收入不菲的差事, 你当然也不想轻易丢掉这份工作!
因此,终的结局似乎演化为这样一种场面:只要大家都犯错,即使你犯了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假设你是ABC 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析师,你的任务就是跟踪AREC 公司的股票盈利率,因此, 你给著名的律师事务所Dewey-Cheatem-Howe 的同人打个电话, 听听她如何看待AREC 的未来收益走向,显然是明智之举。如果她认为AREC 将实现每股1 美元的回报,那么尽可能接近这个数字自然是稳妥的。在此基础上,如果你对该公司产品的前景更加看好,那么你也许可以提出每股1.01 美元的盈利预测;否则, 你的预测或许是0.99 美元。在大多数跟踪盈利预测的金融报纸和网站上,都会及时发布证券分析师针对特定股票做出的盈利预测数据,以及值、值和平均值。因此,这些数字的接近程度也许会让你感到惊诧不已。群体心理意识迫使分析师相互比较, 相互追随,彼此之间的盈利预测必将会相互趋同。
近年来,正盈余惊喜变得越来越重要。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期互联网和技术股暴涨期间,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证券分析师, 指责他们对技术型企业的盈利预测过于乐观,导致盈利预测过度膨胀。在个案中,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纽约州前总检察长艾略特•斯皮策和那些咄咄逼人的地区助理律师们,甚至对他们提出指控。通常除正式对外披露的盈利预测之外,华尔街还流传着另一类数据,也就是所谓的“非正式预测值”(whisper number, 通过华尔街证券交易机构、投资网站及在线聊天室散布的非正式盈利预测值)。数据通常高于正式公布的盈利预测值,在人们心目中,往往反映了分析师的真实预期。在现实中,企业不仅需要超过预测值,还需要超过非正式预测值。当一家公司的真实收益超过这两个数字时,其股价往往会直线飙升。当然,只有大客户才能得到这些预测数据,而且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数据进行交易。
《萨班斯-奥克利法案》的颁布及华尔街个别知名证券分析师受到指控所造成的重大社会影响,终促使非正式预测寿终正寝。尤其是《萨班斯-奥克利法案》对证券分析师和公司向公众披露信息的方式、报告的编制及披露方式均做出了明文规定。在颁布此法之后,如果分析师继续向关系密切的客户提供此类非正式预测值,就有可能受到指控、解雇,甚至是高额罚款等处罚。
此法还有可能使公司不愿意向证券分析师提供信息,因此, 要做出准确的盈利预测就变得更困难了。这种局面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分析师将对盈利预测采取更保守的态度,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极不情愿对预测承担风险,或是提高预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