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103178
本书是作者从教二十余年的积淀。其本人喜爱武术,先后学习长拳、散打、 截拳道、心意拳、形意拳、意拳,具有扎实的武术基础,在体育工作中重视武术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中注重创新教法、总结经验。
本书将作者近年来在武术教学方面的思考、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图书从少儿武术教育、少儿武术教学概述、少儿武术教材教法、少儿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为广大的体育工作者、武术校外辅导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目录
章 小学武术教育1
节 学校教育需要武术教育1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传承1
二、学校教育需要尚武精神2
三、武术走进中小学课堂3
第二节 武术教学与德育5
一、小学武术教学的德育目标5
二、小学阶段武德教育的内容6
三、武德教育的形式8
第三节 武术教学与智育10
一、武术运动促进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10
二、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11
三、学习武术对智力的影响11
第四节 武术教学与体育13
一、武术与柔韧素质14
二、武术与速度素质14
三、武术与力量素质16
四、武术与耐力素质16
五、武术与协调性17
六、武术与平衡能力18
第五节 武术教学与美育18
一、武术中的美19
二、在武术教学中渗透美育21
第二章 小学武术教学特点与策略25
节 小学武术教学的特点及现状分析25
一、学校武术的特点25
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版)》对小学武术教学的要求26
三、小学武术教学的特点27
四、小学武术教学的目标28
五、武术教学现状分析30
第二节 如何上好武术课32
一、武术课应达到的目标及要求33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灵活多样34
第三节 提高学生武术学习兴趣的策略35
一、合理开发与选择教材,丰富武术教学的内容35
二、改进武术教学方法36
三、教师要加强武术基本技能的练习37
第四节 讲解、示范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38
一、讲解、示范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38
二、示范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39
三、讲解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42
四、讲解与示范相结合44
第五节 小学阶段武术游戏的创编方法与技巧 45
一、小学武术游戏创编的依据46
二、小学武术游戏的创编过程47
三、武术游戏创编的方法48
四、武术趣味游戏49
第六节 纸靶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54
一、用纸靶练习冲拳55
二、用纸靶练习蹬腿与弹腿56
三、击破练习57
四、纸靶的作用57
第三章 小学武术教材教法59
节 武术基本步型教学(水平一)59
一、教学内容分析59
二、教学绝招59
三、课时教学计划示例64
四、教学特点68
第二节 武术健身操“旭日东升”教学(水平一)69
一、教学内容分析69
二、教学绝招70
三、课时教学计划示例78
四、教学特点84
第三节 武术基本动作弹踢教学(水平二)85
一、教学内容分析85
二、教学绝招85
三、课时教学计划示例89
四、教学特点93
第四节 少年拳(套)教学(水平三)93
一、教学内容分析93
二、教学绝招94
三、课时教学计划示例97
四、教学特点103
第四章 小学武术校本教材的开发105
节 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与依据105
一、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105
二、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06
第二节 传统武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7
一、传统武术进课堂的必要性107
二、传统武术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109
三、传统武术教学人力资源的开发112
第三节 二节棍校本教材的开发112
一、二节棍教育意义的开发113
二、二节棍练习价值的开发113
三、器材的开发114
四、教学内容的开发115
五、学练方法的开发127
六、教学示例129
第四节 少年搏击操134
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134
二、教材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135
三、教学内容135
第五节 武术校本课程:国学武术操146
章 小学武术教育
节 学校教育需要武术教育
武术,有国术之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代表性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集健身强身、防病养生、防身自卫、锻炼意志品质于一体,以技击为主要特点,具有套路、散手、功法练习等多种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和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教育需要武术教育。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存在的依据和符号,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寄托着各个民族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心理追寻,对于民族的延续,对于国家的存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一些中国青少年的思想正渐渐西化,他们喜欢吃西餐、喜欢过圣诞节,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已遗忘。
中国武术是中国一种特有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的文化品牌。外国人在谈到中国文化时,都不忘提及中国武术,对西方世界而言,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典型代表之一。加强武术教育能更好地提高国民素质,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价值。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要得到继承和发展,在中小学校中开展武术教学就至关重要。
二、学校教育需要尚武精神
中国武术不仅是一个体育运动项目,还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尚武精神古来有之,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标志。纵观历史,凡是尚武的朝代都是中国的兴盛时期,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无不推崇尚武精神。孔子提倡六艺、佩剑而行;《史记》中为游侠列传;李白是诗仙亦是剑客游侠。到了宋代,为防武将夺权,重文轻武;明清时代,为皇权稳定削弱尚武之风,尽管经济强盛但却无法抵御外敌入侵。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通过武术“强国强种”的口号,大力提倡“尚武精神”,担负着“强国强种”、重振尚武精神责任的武术走进学校体育,为培养新生代国民发挥了应有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首先是精神上的崛起,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武德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武术不仅是肉体竞技,更是一种尚武精神的展现,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武术强壮的不光是身体,更能改变精神气质,通过习武重塑民族性格,增强民族凝聚力。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近二三十年,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连续下降,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让人忧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文轻武”,很多家长、学生认为学好文化知识才是正事,体育课可有可无。
在学校里,很多男生性格女性化,变得胆小、懦弱;很多高校学生缺少耐挫能力,一遇挫折便消沉以待。这些都与“尚武精神”的缺失有关,培养学生“尚武精神”不失为提高学生体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一记良方。武术兼具文化、体育、艺术属性,集德、智、体、美教育为一体,正是学校教育所需要的。
三、武术走进中小学课堂
自古以来,武术就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在西周时期,“六艺”中的“射”“御”就属武术范畴。在唐朝,创立了武举制度,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官。武举教育成为一种教育形式,考取武举的人从小就要锻炼身体,学习武术。宋朝创立了武学,与武举制度相结合,专门培养军事人才,使习武成为一种学制。元、明、清三代,也沿袭了科举制度,但武术的教授以社会团体为主。武术进入学校、纳入正规教育是在民国时期。1915 年,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通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从此,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在全国教育会议中,不断有人提案强调“重视国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 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有关于武术方面的内容。经过多次修订,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武术在体育课中的课时和教学内容,武术成为体育课的必学内容。在课程改革后,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 年级)、体育与健康(7~12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 201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多年来,武术始终是各级学校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之一,在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和增强学生体质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强健体魄的运动,还是学习中国文化、养成道德规范、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 武术教学与德育
武术不仅具有健身与自卫功能,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武术教学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通过武术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武术与德育的和谐发展。中华武术提倡“未曾学武先学德”,习武之人讲武德,武术教学一定要注意武德教育,用武术教学培养出学生美丽的心灵。
武德就是武术道德,即习武者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传统武德受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有历史的局限性。现在我们提倡的武德,要摒弃那些陈旧落后的思想,继承、发扬传统武德中的精粹。武德的内涵极其丰富,受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影响,小学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不能承载太多的内容。因此,小学阶段武德教育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小学武术教学的德育目标
武术教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武德教育,小学阶段的武术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使学生能尊重他人、团结互助、不欺负弱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刻苦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