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3747307丛书名: 胜利译丛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套装含6本:
《法兰西组曲》《安妮日记》《回忆安妮》《赫尔加日记》《中途岛奇迹》《苏菲的选择》
《中途岛奇迹》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是一支弱势部队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辉煌战例。
在珍珠港遭到毁灭性重创后,一支仅有28艘舰艇的美国舰队,面对的是趾高气扬、拥有88艘舰艇的日本舰队。美国人派出一波又一波前去轰炸日本舰队的飞机,都被日本人像拍苍蝇似的击落了。但是在此战结束时,美国人却创造了奇迹,从而彻底扭转了美守日攻的战略态势,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途岛奇迹》解释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讲述这段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的,是见证这段历史的双方指挥员和作战人员。本书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作战指挥艺术不可多得的材料。
《法兰西组曲》
《法兰西组曲》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〇年巴黎大逃亡,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悲剧性的混乱之中。画面中有被情人抛弃的情妇,有被粗俗平民恶心坏了的大资产阶级,有堵塞了法国各条公路、在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受伤而被丢弃在农庄的伤者……接着,敌人占领了这块麻木而惊恐的土地。占领军的出现激化了社会矛盾和居民的挫败感,人们醒来了。然而在暗流涌动中,一个德国军官和一个法国已婚女人之间,萌生了敏感的爱情……
内米洛夫斯基用她生命后几年的痛苦和光彩夺目的才华,以虚构世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曾经的过去:人物、事件和背景。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部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外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1940年6月12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1日他们的藏身密室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前不久。这个不到16岁就被纳粹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
《回忆安妮》
是她,帮助安妮·弗兰克一家隐藏在纳粹魔掌下两年之久,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去食物,传递信息,给予情感上的安慰;也是她,发现了安妮的日记,并将它交到了奥托·弗兰克的手上,为世界带来了爱和希望的讯息。作为《安妮日记》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梅普·吉斯回忆了那段令自己毕生难忘的往事,包括其身为难民的童年时代,躲躲藏藏的黑暗日子,以及与弗兰克一家的深厚情谊。
《回忆安妮》从旁观者的角度反映出安妮一家在纳粹阴影下的日子,图文并茂地还原了当时的真实生活。这既是一本关于梅普·吉斯个人及其家庭的回忆录,又是一段与《安妮日记》互为映照的、无法回避的历史。
《苏菲的选择》
在纳粹集中营里,她选择让儿子活下来,而把女儿推向了焚尸炉;为了活命,她被迫为纳粹打印屠杀犹太人的报告;她忍受着德国医生、看守、甚至女管家的调戏、强暴、变态的凌辱……
战争结束后,她来到美国,与犹太人内森相爱。怀着对犹太人负罪的心情,她默默地承受着多疑、狂躁的情人的暴虐,以解脱沉重的精神负担。每每如此,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痛苦和快感,才交织着达到高潮。
深爱她的作家丁哥带她离开了内森。但她却在一次狂热的做爱之后,选择了回到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的身边,重登那交织着痛苦与欢乐的眠床,走向死亡……
《赫尔加日记》
1939年开始写日记时,赫尔加9岁,与父母和住在布拉格的45000名犹太人一起,经历了纳粹的进攻和统治:父亲失去了工作,她无法再上学,全家人不得随意外出。随着转移的进行,她的朋友和亲人开始不断消失。
1941年,赫尔加和父母被送到了泰雷津集中营。被关押在那里的3年中,赫尔加记下了集中营的日常生活——恶劣的食宿、疾病和痛苦,也有友谊、创作和希望。1944年,他们被转移到奥斯维辛,父亲从此失去音讯,赫尔加和母亲奇迹般地幸存,回到了故乡。
摘自《中途岛奇迹》第二十九章“烈火熊熊的地狱”
据美方记载,攻击“赤城号”的是贝斯特(理查德·H.贝斯特,“企业号”VB-6中队长)率领的5架俯冲轰炸机。就本书作者所知,日方目击者的报告以及档案记载都一致认为,只有3架美机参与进攻。贝斯特在近乎垂直俯冲时,从瞄准器里看见舰上有架飞机起飞。他从2500英尺高度投下炸弹。这颗炸弹爆炸后定能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炸出个4英尺的洞。他认定他的颗炸弹命中“中线略靠前”。渊田(渊田美津雄,“赤城号”飞行队长)在他所著的书中也说颗炸弹命中。但在普兰奇采访他时,他却说颗没中。他用别有风味的英语说:“它落在右舷外侧的海里,嘭……在海里炸开,海水哗哗地掀起。” “赤城号”的受创记录图表上标着,颗炸弹是近距脱靶,落在舰首左舷外约10米处。源田还记得当时爆炸掀起的水柱落在舰桥上的情景,大家都被浇得湿淋淋的,个个脸色发青。他说,南云及其幕僚是“惊而不慌”。
第二颗炸弹落在舰中部的升降机附近,把升降机炸成了一件未来派的雕塑作品,七扭八歪地掉进了机库里。渊田认为第三颗炸弹一定更准确,破坏力更大,便就地一滚,急忙卧倒,把脸紧贴甲板,用双臂交叉护着头部。实际上这颗炸弹的撞击声没有前一颗那么响,它击中左舷飞行甲板边缘附近。 “赤城号”的受创记录是:“致命伤,洞若干”。接着是一阵可怕的寂静。
在两颗炸弹直接命中后,源田(源田实,航空舰队航空参谋)感到舰上并没有产生多大震动,觉得有点蹊跷。由于这个原因,加上天生喜欢向前看的性情,他一时镇定下来。他想:“赤城号”也中弹了。接着又想:真遗憾!我们一定不能败,因为我们还有第二航空母舰战队。
源田的乐观情绪并非无根无据。在一般情况下,航空母舰中了两颗炸弹未必就是致命的。但航空母舰战队在遭敌俯冲轰炸机攻击时,甲板上停着满载炸弹和油料的飞机,机库里还有装好鱼雷和油料待提吊的飞机。更糟糕的是,那些800公斤重的炸弹还没来得及送回弹药库。这些堆放着的炸弹被诱发后所产生的阵阵爆炸,加上飞机起火后引起的连锁反应,转眼之间就将把“赤城号”变成草鹿(草鹿龙之介,航空舰队参谋长)所说的“烈火熊熊的地狱”。
《法兰西组曲》节选:
米肖夫妇根本没能抵达图尔。爆炸摧毁了铁路。火车停了下来。难民又回到公路上,此时与德国纵队混杂在一起。他们接到了返回的命令。回到巴黎,米肖夫妇发现巴黎城一半是空的。他们步行回到家中;离开家也不过两个星期的时间,但是他们却觉得如此漫长,本来以为回来时,一切都将是乱七八糟的,因此,走在毫发无损的街上,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有的都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上,暴风雨前的太阳照耀着百叶窗紧闭的房屋,和他们离开那天的情景一模一样,突如其来的热浪烤焦了梧桐树的叶子,没有人墙扫落叶,难民拖着疲倦的步伐踩在落叶上。食品店看上去都关着。有时这副人烟稀少的景象还是让人颇为吃惊;就好像是经历过鼠疫的一座城市,就在揪心地大声叫着:“所有的人都走了,或者死了”时,面对面地却站着一个穿着得体,化着妆的小个子女人,或者,好像米肖夫妇所遇见的一样,在上了铁门的肉店与面包店之间,他们看见有家理发店却开着,还有一位女客人在烫头发。这是米肖夫人的理发师;她叫了他一声;他本人,他的助手,理发师的妻子和客人都跑到门边,发出了惊叹:
“你们这是赶路回来?”
米肖夫人指了指没穿袜子的腿,还有乱七八糟的裙子,和她满是汗水和尘土的脸。
“你们瞧!我家怎么样?”米肖夫人焦急地问道。
“没事儿!你家可都好好的。我今天还从你们家窗底下走过,”理发师的妻子说,“一切完好无损。”
“可我的儿子呢?让-玛利?你们有没有看见过他?”
“他们怎么会看见呢,我可怜的妻子?”这是莫里斯出现了:“你真是失去理智了!”
“那你呢,你的冷静足以要我的命,”她激烈地回答道,“不过,也许看门人那里……”她已经冲了出去。
“别累着自己,米肖夫人!那里什么也没有,我路过的时候问过,再说邮件根本就到不了!”
让娜试图用微笑来遮掩着残酷的失望之情。
“好了,那只有等待了,”她说,但是她的嘴唇在颤抖。
她机械地坐下来,喃喃道:
“现在怎么办?”
“如果我是您,”理发师说,他是个小个子,胖胖的,圆圆的、轮廓柔和的脸:“我就先洗个头;这样可以理清思路,我们还可以让那个米肖先生也凉爽一下,在你们洗头的同时,我的妻子可以给你们炖点东西。”
事情于是就这样安排了。正在理发师用薰衣草精华液为让娜按摩头部的时候,理发师的儿子跑过来告诉他们停战协议签了。由于米肖夫人正处在极度疲惫的状况中,她几乎理解不了这条新闻的意义,就好像在一个垂死之人的床边,大家都哭干了眼泪,等到这个人真的咽气时就没有眼泪了。但是莫里斯,他想起了一四年的战争,想起他参与过的战斗,伤口,痛苦,他觉得心头涌上了一股苦涩的潮水。然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于是他沉默着。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