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90214丛书名: 架构师书库
适读人群:
1、企业管理者;2、技术管理者;3、架构师;4、开发工程师;5、需求分析人员或产品经理;6、业务人员;7、架构理论研究者。
【免费视频课】付晓岩老师视频课合集,搭配图书学习效果更佳!
获取方式:
1、微信关注“华章计算机”
2、在后台回复关键词:聚合架构
(1)作者背景深厚:作者是资深架构师和数字化转型专家,IBM副合伙人,在金融行业和IT行业有20年工作经验,是圈内极富影响力和个人魅力的明星人物。
(2)架构方法里程碑:本书针对数字化时代的企业需求提出聚合架构方法论,解决传统架构方法的5大难题,或将成为企业架构方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3)传统与创新融合:聚合架构方法论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众多架构方法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不是盲目创新,而是植根于数字化时代的企业架构痛点和需求。
(4)全行业推荐:以农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企业,以阿里、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华为为代表传统科技企业,以ThoughtWorks为代表的全球知名科技服务公司,都有资深架构师对这套方法论表示认可和推崇。
【免费视频课】付晓岩老师视频课合集,搭配图书学习效果更佳!
获取方式:
1、微信关注“华章计算机”
2、在后台回复关键词:聚合架构
本书旨在为数字化时代的企业架构提供与时具进的方法论指引,或将成为软件架构领域的里程碑作品。
企业的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一直在变,软件研发、交付和使用的方式也一直在变,相应地,企业架构的方法论也一直在演进。数字化时代如火如荼,传统的企业架构方法需要引入新的思维模式,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作者结合自己在架构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总结,针对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企业的架构需求,对TOGAF等传统企业架构方法论的不足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提出了一套面向数字化企业的企业架构方法论——聚合架构(ABAE),是管理数字化企业的新思维,在企业架构方法的发展史上或有划时代的意义。
聚合架构的定义:
数字化时代,构件将成为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设计构件关系形成企业架构,基于微观构件的灵活聚合形成弹性的业务组织、业务领域、业务组件、应用组件、物理组件等宏观要素,支持企业从业务到技术的动态调整,使企业具有更强的主动变化能力。
本书全面且系统地讲解了聚合架构方法论的演进背景、基础理论、设计指南、工程管理和生态化构建。既包含方法论,又有对构建方法论的建议;既可以指导企业的架构实践,又可以为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构建自身的方法论提供可参照的样本。
技术自主可控需要架构自主可控,架构自主可控是企业核心能力自主可控的标志,企业架构方法论也需要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希望这本书能激起更大的方法论研究热潮,推动国内数十年的信息化实践经验逐步转变成为完善的实施理论,为数字中国建设出一份力。
前言:让企业架构方法论再演进一次
第1 篇 传统企业架构理论透视
第1章 企业架构理论的演进2
1.1 Zachman框架3
1.2 TOGAF7
1.3 FEAF与FEA13
1.4 DDD16
1.5 CBM21
1.6 DoDAF26
1.7 中台架构34
1.8 BIAN37
第2章 企业架构理论的综合比较41
2.1 比较维度介绍42
2.2 比较对象选取43
2.3 比较结果阐述44
第二篇 聚合架构方法论基础理论
第3章 聚合架构方法论的核心概念56
3.1 企业架构的使命与要求57
3.2 企业架构的概念与范围61
3.3 企业架构的核心理念66
3.4 业务架构的概念与价值68
3.5 业务架构与IT架构的关系70
第4章 聚合架构方法论的元模型73
4.1 什么是元模型73
4.2 聚合架构方法论的元模型75
4.3 元模型详解77
4.4 基于元模型总结的架构治理原则95
4.5 聚合架构方法论元模型特点总结98
第5章 业务架构表达工具:业务模型101
5.1 模型与业务模型102
5.2 常见的流程建模方法104
5.3 常见的数据建模方法108
5.4 本书推荐的建模方法114
5.5 关于建模原则的探讨116
第三篇 聚合架构方法论设计指南
第6章 战略设计125
6.1 战略管理过时了吗126
6.2 战略设计的关键要素与思维模式127
6.3 完整的战略设计过程130
6.4 快捷的战略设计141
6.5 不要太迷恋对标分析146
6.6 战略管理成熟度分析148
第7章 组织设计149
7.1 组织设计的关键要素150
7.2 现实难题:康威定律的影响150
7.3 面向未来:柔性制造与柔性组织153
7.4 柔性组织设计155
7.5 企业面对的“柔性”挑战158
7.6 组织管理成熟度分析160
7.7 小结161
第8章 业务设计163
8.1 业务设计的关键要素164
8.2 高阶业务设计164
8.3 业务活动设计170
8.4 业务规则设计173
8.5 业务对象设计175
8.6 业务设计成熟度分析178
8.7 小结179
第9章 业务构件设计180
9.1 构件设计的缘起与发展181
9.2 构件设计的主要困难183
9.3 构件设计的关键要素185
9.4 业务数据设计186
9.5 业务任务设计191
9.6 业务构件设计196
9.7 业务组件设计200
9.8 业务构件成熟度分析201
9.9 小结201
第10章 应用架构设计206
10.1 应用架构设计的关键要素207
10.2 逻辑数据设计207
10.3 逻辑功能设计209
10.4 应用构件设计210
10.5 应用编排设计210
10.6 应用组件设计211
10.7 应用架构设计成熟度分析214
10.8 小结215
第11章 技术架构设计216
11.1 技术架构设计的关键要素217
11.2 物理构件设计217
11.3 技术平台设计218
11.4 技术架构设计成熟度分析221
11.5 IT架构设计小结222
11.6 企业架构设计回顾224
第四篇 聚合架构方法论工程管理
第12章 项目实施232
12.1 成本管理、实施计划与项目管理233
12.2 需求分析及其与业务架构的关系239
12.3 概要设计及其与企业架构的关系240
12.4 处理企业架构调整的原则241
12.5 开发、测试与验收环节245
12.6 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组织问题245
12.7 首次企业架构实施能够采用敏捷过程吗247
12.8 小结249
第13章 循环开发管理250
13.1 循环开发管理的发动机251
13.2 循环开发管理的过程252
13.3 循环开发与“飞地”255
13.4 循环开发与架构管理工具257
13.5 循环开发与敏捷过程259
13.6 工程管理成熟度分析265
13.7 小结266
第14章 企业级工程实施难点267
14.1 捷径难寻267
14.2 文化难建268
14.3 预期难控269
14.4 权责难定270
14.5 长志难立272
第五篇 聚合架构方法论生态化构建
第15章 企业架构的标准化277
15.1 企业架构设计过程中的标准化277
15.2 行业级架构标准化282
第16章 企业架构的生态化293
16.1 面向生态的架构设计293
16.2 生态化的构建过程299
16.3 生态架构能力成熟度分析300
16.4 完整的企业架构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301
16.5 聚合架构方法论总体回顾302
第17章 关于业务架构师的培养305
17.1 个人经历306
17.2 培养建议307
17.3 参考书目310
结束语 用企业架构下好数字化转型这盘大棋312
附录 企业架构能力成熟度各维度评级说明318
让企业架构方法论再演进一次
笔者从事企业架构实践多年,也一直在思考数字化转型,期间注意到了两个问题。其一,越来越多的人(包括笔者在内)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乃至社会的整体转型,需要顶层设计,即企业架构设计,但是很多人对企业架构的理解仍然十分有限;其二,企业架构理论本身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如何更好地支持行业级大规模软件快速构建这一时代级的需求,目前的理论尚未与之形成呼应。
因此,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需要普及和演进企业架构理论的重要时期。笔者希望以微薄之力,推动对企业架构理论的新一轮研究与探讨,为企业架构理论的自主化投薪添柴,让本书所带来的星星之火点燃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特别需要的一团熊熊烈火—掌控数字化企业的新管理思维。
企业架构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适应了环境才能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企业的变化,企业架构则必须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架构理论要对企业架构设计起指导作用,因此企业架构理论必须适时地演进。
以往的企业架构理论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业务架构与数据架构的关系需要融合,这正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的好体现;
第二,业务架构与应用架构的衔接要进一步加强,以便使业务与技术的联系变得清晰且直接;
第三,企业架构的标准化和对开源化的支持要提升,这是适应大规模软件快速构建的必然要求;
第四,企业架构的灵活组合能力需要提升,这是通过架构韧性增强企业管理弹性的要求;
第五,架构的开放式设计需要提升,这是生态发展、连接深化的要求。
笔者致力于通过本书阐述的新方法论解决上述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一新方法论是“面向数字生态的构件化企业架构”(Oriented Digital Ecosystem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Based on Standard Component,ODEEA-?BSC),简称“数字生态构件架构”(Architecture Based on Digital Eco-?Component,ABDEC)。之所以称为“数字生态”,是因为未来的企业生态主要是以数字化企业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的生态。ABDEC以“构件”为企业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构件关系形成企业架构,通过构件的灵活聚合形成组织、业务领域、业务组件、应用组件、物理组件等要素,使企业架构具有更强的弹性响应能力,支持企业从业务到技术的灵活调整,所以,本架构方法论又称为“聚合架构”(Architecture Based on Aggregated Elements,ABAE)。本书后续将统一使用这一名称指代本书所言的新企业架构方法论。
在数字化转型中,企业架构要适应深度生态连接和大规模快速搭建软件的要求,这需要企业架构的视角必须从企业内部延伸到行业与社会,推动企业顺应国家要求,开放企业的应用、源代码,形成行业级标准化构件,使企业架构实现生态化构建。
生态化构建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采用开源标准化构件搭建企业应用,另一层是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多方共建企业架构。生态化构建是现有及未来平台型企业、公有云和行业云服务平台所必须考虑的,而一旦这些平台开始考虑之后,所有希望在平台上获取应用的企业同样必须要考虑生态化构建架构的设计方式。
在对众多技术的自主要求中,架构理论的自主能力和企业架构设计的自主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架构是解决所有“孤岛问题”的终路径,无论企业多么犹豫和怀疑,都不能回避通过整体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要求。犹豫和怀疑只会拖延时间,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应推迟自己获得架构设计能力的时间,不应错失机会,因为架构本来就是一种的思维方式。
正因如此,本书希望读者“始于思维,止于思维”,集中在方法论思考层面。架构设计的结果是方法论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可以参考、借鉴,但不能拘泥,更不要一开始就受制于某个特定的结果。阅读实例需要一定的“功力”,从思维入手,先适当增加“功力”,再去阅读实例,收获可能会更大。实现“知行合一”,将自己的认知和行为统一。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集合了企业架构框架和企业架构设计方法论的知识。通常,“企业架构框架”指企业架构的设计过程与基于企业架构的实施过程,而“企业架构设计方法论”则专指企业架构的形成方法。本书将“形成方法”融入对“框架”的介绍,因此,如无特殊说明,本书介绍的“聚合架构方法论”就是同时指代这两者的。由于全面阐述以上两者的书较少,本书特意回顾了以往的主流企业架构方法论,以方便读者获取资料并开展更多的研究。
本书共分为五篇,具体内容如下。
篇为传统企业架构理论透视,包括第1、2章。第1章介绍了以往的8种主要企业架构框架或者方法论,第2章则在第1章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企业架构方法论的现状和改进方向。
第二篇为聚合架构方法论基础理论,包括第3~5章。第3章介绍聚合架构方法论的核心概念,第4章重点解释聚合架构方法论中的元模型,第5章介绍了常见的流程模型、数据模型建模方法以及一些建模原则与经验。
第三篇为聚合架构方法论设计指南,包括第6~11章,涵盖战略、组织、业务、业务构件、应用架构、技术架构的设计。
第四篇为聚合架构方法论工程管理,包括第12~14章,阐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循环开发管理和工程实施难点。
第五篇为聚合架构方法论生态化构建,包括第15~17章。第15章介绍标准化的方法,涵盖企业内部的标准化和行业级的标准化两部分;第16章介绍生态化的企业架构及其构建,并提出了完整的企业架构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第17章重点阐述业务架构师的培养。
本书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多类读者群体。
1)企业管理者。本书认为企业架构是新时代的企业管理语言。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解决的就是业技融合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在管理层中引入企业架构思维。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本书是管理者学习架构思维、拓展管理思路,并领悟业技融合的新管理思维的“好帮手”。企业管理者可以重点关注本书篇、第三篇、第四篇和第五篇。
2)技术管理者。技术管理者往往承担着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任。对技术管理者而言,找到推动业技融合的工具和切入点是其履行使命的关键。建议技术管理者通读本书,以便在企业内部建立和推广业技融合的方法,并推动企业架构的演进,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的架构方法论,指导企业长期的技术发展。
3)企业架构师及学习者。这里的企业架构师也包括业务架构师,是各类架构师的统称。企业架构理论的分支不算少,但是鲜有能够综合论述且基于自身实践又能超越自身实践的理论,敢于大胆提出改进思路的书更少。建议企业架构“修行者”耐心阅读本书,并与笔者多讨论、多交流。
4)开发人员。笔者接触过的很多开发人员对于软件工程和企业架构的理解都不是很深入,但企业端的软件开发一定是过程与结果并重,而非不计后果只求速度。欠了“债”,迟早要还,欠的时候没有考虑企业架构,还的时候却不得不考虑企业架构。因此,建议开发人员通读本书,这样对软件工程和企业架构都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5)需求分析人员或产品经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兴起,企业出于整体转型的考虑,会有越来越多的横向设计要求,以促成业务与业务、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协同,以及客户体验的统一。因此,建议需求分析人员或产品经理重点关注本书第二篇和第三篇的业务架构部分,以及第五篇的标准化和对生态远景的展望。
6)业务人员。承受数字化转型考验压力的莫过于业务人员。业务人员不一定要学会很深的技术知识,但是有必要了解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技术人员协作。还有人建议业务人员要学习使用一定的“技术语言”。笔者认为,业务人员应当学习业务架构,进而形成接近软件设计需要的结构化思维方式,这才是重要且有明显价值的,可以提升从业务创意到技术实现的转化速度。因此,建议业务人员努力阅读本书第二篇、第三篇和第五篇的标准化与生态远景部分。
7)架构理论研究者。本书综述了多种主流架构,并大胆提出了改进设想,对于对架构理论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本书应当算是比较难得的一本参
考书。
资源和支持
笔者公众号“晓谈岩说”载有笔者研究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部分资料,以及笔者以往的连载文章,可供读者借鉴。读者若对本书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致谢
特别感谢各位读者对笔者的宽容与支持。笔者的作品多有不成熟之处,而之前两本书均能取得过万的销量,全靠大家的信任,你们的信任也是笔者继续写作的动力!
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杨福川、郭懿蒙、栾传龙、罗词亮等老师长期以来对笔者的支持!
感谢曾与笔者进行过企业架构方面探讨的各位朋友,感谢你们对笔者的鼓励和指导!
后,感谢家人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这本书是全家人共同奋斗的成果!
从业务架构到聚合架构,晓岩作为国内企业架构领域的资深专家,一直致力于探索企业架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相信这部新作也会给大家带来对数字化转型大潮下的企业架构的新思考与新认识。
——蔡钊 中国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局长
数字化大潮方兴未艾,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架构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本书是对企业架构方法的一次全新探索和诠释,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熊康 华为企业架构委员会主任
付晓岩在企业架构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以及丰富、全面的架构实战经验,相信他的新作能够为企业架构带来全新的面貌!
——张逸 民航(成都)信息技术总监/《解构领域驱动设计》作者
付老师是国内业务架构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活跃布道师。聚合架构在传统架构方法论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为数字化时代的企业架构提供了新方法。
——于君泽 《深入分布式缓存》作者之一
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字生态构件架构方法论,从基础理论、设计指南、工程管理以及生态化构建等方面讲解了实施企业架构的方法和实践,帮助企业适应大规模、快速搭建软件的要求,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郑然 百度基础架构部主任架构师
本书仍然保持了付老师一贯的全局视角,以构件化的业务架构为核心,系统讲述了与之相匹配的战略、组织、应用、技术架构的理论框架和实施建议。相信不同行业的读者都会和我一样,从本书中受益匪浅。
——沈淦 有赞技术副总裁
付老师提出的新的企业架构方法论,是对经典企业架构框架的一次积极的总结,也是对企业架构领域的一次思考和创新。
——王健 Thoughtworks首席咨询师/《白话中台》系列文章作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