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768980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1.这是一本*专业、权威的巴赫音乐指南。德国当代著名音乐家解读巴赫音乐的“永恒性”。通俗而不失深度。既适合普通的巴赫音乐爱好者阅读,也适合专业的音乐研究者品鉴、参考。
2.既有专业的深度,又有视野的广度——不仅深潜到音乐结构的深处,还挺进到广阔的文化史和演出实践背景中。
3.关乎音乐,更关乎巴赫深邃的精神世界。因为打动听着灵魂的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音乐所表述的深沉的、根基性的思想内涵。这本书正是对巴赫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番迷人的巡礼。
1.这是一本*专业、权威的巴赫音乐指南。德国当代著名音乐家解读巴赫音乐的“永恒性”。通俗而不失深度。既适合普通的巴赫音乐爱好者阅读,也适合专业的音乐研究者品鉴、参考。
2.既有专业的深度,又有视野的广度——不仅深潜到音乐结构的深处,还挺进到广阔的文化史和演出实践背景中。
3.关乎音乐,更关乎巴赫深邃的精神世界。因为打动听着灵魂的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音乐所表述的深沉的、根基性的思想内涵。这本书正是对巴赫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番迷人的巡礼。
内容简介
三百多年来,很多人认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是永恒的。他的音乐语言仿佛表述出了深沉的、根基性的思想内涵,从而一再打动并震撼了听者的灵魂。无论巴赫处理哪种音乐体裁,他都能成功地让巴洛克的音乐风格超越时代、臻于不朽。
德国著名音乐家米歇尔魏尔新的新作《聆听巴赫》将这天才的音乐向听众作了阐明,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它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为此,他沉潜到音乐结构的深处,同时也挺进到广阔的文化史和演出实践背景中――从巴赫《创意曲》的课堂教育伊始,到圣咏及其在礼拜仪式中被确定下来,到他广博的神学知识的应用,以及他在莱比锡齐默尔曼咖啡厅里演出的协奏曲,再到他最后的那些达到一生事业*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b小调弥撒》和《赋格的艺术》。
德国著名音乐家米歇尔魏尔新的新作《聆听巴赫》将这天才的音乐向听众作了阐明,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它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为此,他沉潜到音乐结构的深处,同时也挺进到广阔的文化史和演出实践背景中――从巴赫《创意曲》的课堂教育伊始,到圣咏及其在礼拜仪式中被确定下来,到他广博的神学知识的应用,以及他在莱比锡齐默尔曼咖啡厅里演出的协奏曲,再到他最后的那些达到一生事业*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b小调弥撒》和《赋格的艺术》。
目 录
序曲
第一章 方寸形式之间亦见卓越:作为教学内容的《创意曲》和《交响曲》
第二章 抄录、学习、序奏:管风琴上的礼拜
第三章 为调好音律巴赫苦心孤诣:关于巴洛克时代音调物理学的小教程
第四章 喷薄而出的小宇宙:《平均律键盘曲集》
第五章 “光荣只属于上帝”:巴赫皈依基督教信仰
第六章 “耶稣,你快来吧”:巴赫宗教康塔塔中信仰的力量和神学思想深度
第七章 孕育了全新曲式的咖啡馆:d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
第八章 旧曲新唱:巴赫在《b小调弥撒》中的模拟之道
第九章 在通往完满的道路上:《哥德堡变奏曲》和《赋格的艺术》
附 录
巴赫生平年表
延伸阅读资料
图片索引
CD索引
人名和作品索引
第一章 方寸形式之间亦见卓越:作为教学内容的《创意曲》和《交响曲》
第二章 抄录、学习、序奏:管风琴上的礼拜
第三章 为调好音律巴赫苦心孤诣:关于巴洛克时代音调物理学的小教程
第四章 喷薄而出的小宇宙:《平均律键盘曲集》
第五章 “光荣只属于上帝”:巴赫皈依基督教信仰
第六章 “耶稣,你快来吧”:巴赫宗教康塔塔中信仰的力量和神学思想深度
第七章 孕育了全新曲式的咖啡馆:d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
第八章 旧曲新唱:巴赫在《b小调弥撒》中的模拟之道
第九章 在通往完满的道路上:《哥德堡变奏曲》和《赋格的艺术》
附 录
巴赫生平年表
延伸阅读资料
图片索引
CD索引
人名和作品索引
媒体评论
魏尔新在这本新作中成功刻画了巴赫在其时代条件下的典型形象,准确地把握住了巴赫艺术的永恒性。
——CodexFlores古典音乐网站
——CodexFlores古典音乐网站
这本书带领读者在巴赫的世界里进行了一番迷人的巡礼,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以聚焦的方式将巴赫的作品收于眼底,让读者感到仿佛完整地阅读了一本巴赫的传记。
——《音乐与教会》杂志
在线试读
序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曲风格充满了巴洛克时期的特色,他用音乐表现出的世界形象也是巴洛克式的。本书封面的配图是莱比锡画家埃利亚斯哥特洛普豪斯曼(EliasGottlobHaussmann)于1746年为巴赫所作,如果我们仔细地观赏这幅著名的肖像油画,便能更好地了解这一位巴洛克人物。
除此之外,有许多人花费了大力气研究巴赫音乐,他们越是深入钻研其中,越是细致入微地体会他独特的声响语言,越是倾向于认为他的音乐是不朽的。这是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巴赫运用了比大部分同时代人更普遍、更广泛、更重要的方式,使其作品成功地表达了极富意义的思想内涵,即使带有巴洛克式的外在音乐形象,也无损其远迈时代、声播世界的历史意义。巴赫是如何做到的呢?
要切近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从我们今天的视角出发,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环境与巴赫的截然不同。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基本情况:巴赫在掌握和实践音乐家手艺之时从未止步于浅尝辄止的状态。他所取得的技艺和知识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人生的过站,孜孜不倦、勤奋刻苦是他所声言的生活准则。尽管这些溢美之词也常被许给其他许多人,特别是在他们作古之后,但巴赫却不一样,他超越常人的才华与他坚持不懈的进取心结合在一起,并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他的追求。天赋异禀与高风亮节相得益彰,产生了惊人的成果:巴赫能迅速准确地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各类新知,并能够立刻将这些知识各得其所地化为实践。
在1708—1717年他驻留魏玛的几年时间里,他的器乐协奏曲横空出世。这些协奏曲与他专为管风琴而作的管风琴众赞前奏曲(收录在《管风琴曲小集》中)一样几近完美——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只发现了事先工作的痕迹越来越淡,而且其个人特色也越来越不明显。但正是此处的众赞前奏曲值得一提,它的节奏十分迷人,由于这样的节奏,巴赫实现了从模仿性尝试到创造出带有个人鲜明特色的大师级作品的飞跃。他在魏玛时期创作的宗教康塔塔陡然之间就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程度,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它们恐怕是巴赫第一次依据诺埃麦斯特式(Neumeister-Typ)的文本——该文本从形式和结构上而言在当时都是新颖别致的——而创作的宗教清唱剧。巴赫在何时学会了创作如此完美的现代咏叹调和宣叙调?流传下来的巴赫前期创作的康塔塔,在歌词编排和音乐结构方面都遵循了旧的模式,却不妨碍其达到同样的天才水准。
让我们考察一下巴赫所操作过的音乐类型:他所经之处,完成的都是远超平庸的上佳之作,所运用的巴洛克音乐风格也都被他推上了顶峰,这一点由本书所列举的曲谱背后的典范性视角所彰显,并且在音乐之路上传递出了跨越时代的真理。
作为听者,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这种洞识超越音乐本身的真理的视角,如果我们假定这种视角确实存在的话?是否人们一定要掌握这种视角?虽然巴赫音乐的声音形象就足以构成人们喜爱它的理由,但人们也应该能够猜度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把握这些音乐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超越了纯粹音乐的内涵表现力——这种欣赏音乐的态度将给我们的音乐体验带来充实的感受。只有当我们一方面沉潜到他音乐的深处,另一方面挺进到这些音乐的广阔背景中去,我们才能明确了解巴赫在音乐中的作为,以及他透过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沉潜到音乐的深处就是看透音乐的结构,比如要弄清楚这样一些问题:什么叫以模仿的方式处理两种不同的旋律声部?什么叫以复调的方式谱曲、创作赋格曲?赋予协奏曲乐章以有机的形式是什么意思?将最基本的动机与主题贯穿至该乐章的每个细节又是什么意思?音乐动机元素以怎样的方式产生?它们如何呈现出来?又如何融合成为一首连贯的多声部曲?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范例便可大致理解上述问题,并不需要读者事先受过特殊的专业训练。然而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海量的新知、打开一个新世界的爱好者们来说,仅仅局限于对乐曲结构的研究是远远不能令他们餍足的。
挺进到音乐的广阔背景去,就是将与巴赫音乐相交叉或发生关联的各个相邻学科都纳入考察的范围。其中最重要的相邻学科就是路德派神学。今天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巴赫都义无反顾地将他本人以及他的创作定位在一个按等级排列的世界图景上,上帝居于该图景之顶端。他只是以上帝之名积极地施展上帝赐给他的才能,在一个他眼中被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寻找他作为音乐家的位置。至于他所任职的那些世俗的机构——无论任命他的是教堂监理组织也好,贵族首脑也好,或者市议会也罢——对于巴赫来说无非都是一个过渡平台,不多也不少;这些机构差遣他和他的才能的合法性都同样是取自上帝。
巴赫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作了深思熟虑的筹划,并始终驾轻就熟地往前推进。在巴赫的晚年,已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他退出了公众的视线,因为他需要更大的自由空间,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认为真正具有崇高意义的事业上去:后期作品如《b小调弥撒》或是《赋格的艺术》从表面看没有任何的外在动机,在技巧上也臻于卓绝之境界,毫无争议地为我们所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留下最灿烂的一抹光辉。
通过这样的考察,我们就能对本章开头提出的下列问题拿出一份临时的答案:为何巴赫的音乐既有鲜明的巴洛克特征,又能超越时代成为不朽的音乐?因为巴赫擅长娴熟地运用具有时代特征的声响语言来表达存在的思想内容,这样的思想内容虽然完全隐含在音乐之中,并且不得不借助音乐语言的手段表现出来,巴赫却有能力在它的意义上冲破音乐的领域。巴赫想通过类比的方式,用他的音乐来言说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赋格的艺术》是最典型的例子,在这部作品中他呈现了人与上帝的个别对话。
巴赫对这样鲜有人及的艺术创作高度的孜孜以求并非出于虚荣,而正是出自他内心深处无比真诚的信仰,大量流传至今的资料都能清楚地验证这一点。巴赫与当时的重要神学家同气连枝,坚定地相信马丁路德的神学理论,认为只要用音乐颂唱出这样的意思,即人类全心全意地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的受造物,以及个体对神恩的需要,那么神恩就能临现。
这在价值观淡薄、对宗教敬而远之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太小题大做了,然而就巴赫的信仰和由信仰带来的艺术态度而言,这却是无可置疑的;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对巴赫艺术才华和他的信仰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巴赫音乐的不朽性得益于这样的原因:他能以其高超的技能和艺术态度,成功地保护他的音乐不受任何庸俗的干扰,并且在他的世界观中获得了应有的尊严——作为受造物的一部分,上帝的写照。正因为如此,音乐才有资格以其手段形象地表现最崇高的神和他的创造物。巴赫音乐的声音品质超凡出众、美轮美奂,并非与以上因素相抵牾,而恰恰正是以上因素才成就了这样的品质。
但绝不要认为本书涉及的仅仅是神学,恰恰相反,音乐分析的基础工作在本书中也不遑多让;之前已有交代,本书要让读者熟悉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现象,使他们有能力至少从结构上理解范例中所展示的巴赫的声响语言。书中在展示巴赫生平背景的同时夹带着对作品的介绍,并配有一定数量的原始文献,避免枯燥叙事导致理论铺陈令人难以消化。书中也会迅速进入更阔大、更复杂的场域,保证早已过了初学阶段的读者从中受益。
本书如此操作主旨的跨度是否太大,过于冒险,乃至会沦为一次愚妄的尝试?我们当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作者相信,经历越是丰富的人知识就越多。这样的信条加上对巴赫音乐的热爱,就是写作本书的动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就是一个宇宙,值得用毕生的时间去满怀惊奇地探索——无论是作为聆听的经历者还是音乐人。在这样一个目的的推动下,花费这一切精力和时间都是值得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现象的魔力从未减色——也从不会让他的崇拜者们失望。他怎样创造了如此的精彩?巴赫给每一位准备深究其艺术思想内容的人提供了一片自由洞察事物的视野——这些事物远远地超越了他本人和他的音乐。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曲风格充满了巴洛克时期的特色,他用音乐表现出的世界形象也是巴洛克式的。本书封面的配图是莱比锡画家埃利亚斯哥特洛普豪斯曼(EliasGottlobHaussmann)于1746年为巴赫所作,如果我们仔细地观赏这幅著名的肖像油画,便能更好地了解这一位巴洛克人物。
除此之外,有许多人花费了大力气研究巴赫音乐,他们越是深入钻研其中,越是细致入微地体会他独特的声响语言,越是倾向于认为他的音乐是不朽的。这是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巴赫运用了比大部分同时代人更普遍、更广泛、更重要的方式,使其作品成功地表达了极富意义的思想内涵,即使带有巴洛克式的外在音乐形象,也无损其远迈时代、声播世界的历史意义。巴赫是如何做到的呢?
要切近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从我们今天的视角出发,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环境与巴赫的截然不同。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基本情况:巴赫在掌握和实践音乐家手艺之时从未止步于浅尝辄止的状态。他所取得的技艺和知识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人生的过站,孜孜不倦、勤奋刻苦是他所声言的生活准则。尽管这些溢美之词也常被许给其他许多人,特别是在他们作古之后,但巴赫却不一样,他超越常人的才华与他坚持不懈的进取心结合在一起,并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他的追求。天赋异禀与高风亮节相得益彰,产生了惊人的成果:巴赫能迅速准确地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各类新知,并能够立刻将这些知识各得其所地化为实践。
在1708—1717年他驻留魏玛的几年时间里,他的器乐协奏曲横空出世。这些协奏曲与他专为管风琴而作的管风琴众赞前奏曲(收录在《管风琴曲小集》中)一样几近完美——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只发现了事先工作的痕迹越来越淡,而且其个人特色也越来越不明显。但正是此处的众赞前奏曲值得一提,它的节奏十分迷人,由于这样的节奏,巴赫实现了从模仿性尝试到创造出带有个人鲜明特色的大师级作品的飞跃。他在魏玛时期创作的宗教康塔塔陡然之间就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程度,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它们恐怕是巴赫第一次依据诺埃麦斯特式(Neumeister-Typ)的文本——该文本从形式和结构上而言在当时都是新颖别致的——而创作的宗教清唱剧。巴赫在何时学会了创作如此完美的现代咏叹调和宣叙调?流传下来的巴赫前期创作的康塔塔,在歌词编排和音乐结构方面都遵循了旧的模式,却不妨碍其达到同样的天才水准。
让我们考察一下巴赫所操作过的音乐类型:他所经之处,完成的都是远超平庸的上佳之作,所运用的巴洛克音乐风格也都被他推上了顶峰,这一点由本书所列举的曲谱背后的典范性视角所彰显,并且在音乐之路上传递出了跨越时代的真理。
作为听者,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这种洞识超越音乐本身的真理的视角,如果我们假定这种视角确实存在的话?是否人们一定要掌握这种视角?虽然巴赫音乐的声音形象就足以构成人们喜爱它的理由,但人们也应该能够猜度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把握这些音乐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超越了纯粹音乐的内涵表现力——这种欣赏音乐的态度将给我们的音乐体验带来充实的感受。只有当我们一方面沉潜到他音乐的深处,另一方面挺进到这些音乐的广阔背景中去,我们才能明确了解巴赫在音乐中的作为,以及他透过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沉潜到音乐的深处就是看透音乐的结构,比如要弄清楚这样一些问题:什么叫以模仿的方式处理两种不同的旋律声部?什么叫以复调的方式谱曲、创作赋格曲?赋予协奏曲乐章以有机的形式是什么意思?将最基本的动机与主题贯穿至该乐章的每个细节又是什么意思?音乐动机元素以怎样的方式产生?它们如何呈现出来?又如何融合成为一首连贯的多声部曲?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范例便可大致理解上述问题,并不需要读者事先受过特殊的专业训练。然而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海量的新知、打开一个新世界的爱好者们来说,仅仅局限于对乐曲结构的研究是远远不能令他们餍足的。
挺进到音乐的广阔背景去,就是将与巴赫音乐相交叉或发生关联的各个相邻学科都纳入考察的范围。其中最重要的相邻学科就是路德派神学。今天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巴赫都义无反顾地将他本人以及他的创作定位在一个按等级排列的世界图景上,上帝居于该图景之顶端。他只是以上帝之名积极地施展上帝赐给他的才能,在一个他眼中被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寻找他作为音乐家的位置。至于他所任职的那些世俗的机构——无论任命他的是教堂监理组织也好,贵族首脑也好,或者市议会也罢——对于巴赫来说无非都是一个过渡平台,不多也不少;这些机构差遣他和他的才能的合法性都同样是取自上帝。
巴赫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作了深思熟虑的筹划,并始终驾轻就熟地往前推进。在巴赫的晚年,已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他退出了公众的视线,因为他需要更大的自由空间,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认为真正具有崇高意义的事业上去:后期作品如《b小调弥撒》或是《赋格的艺术》从表面看没有任何的外在动机,在技巧上也臻于卓绝之境界,毫无争议地为我们所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留下最灿烂的一抹光辉。
通过这样的考察,我们就能对本章开头提出的下列问题拿出一份临时的答案:为何巴赫的音乐既有鲜明的巴洛克特征,又能超越时代成为不朽的音乐?因为巴赫擅长娴熟地运用具有时代特征的声响语言来表达存在的思想内容,这样的思想内容虽然完全隐含在音乐之中,并且不得不借助音乐语言的手段表现出来,巴赫却有能力在它的意义上冲破音乐的领域。巴赫想通过类比的方式,用他的音乐来言说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赋格的艺术》是最典型的例子,在这部作品中他呈现了人与上帝的个别对话。
巴赫对这样鲜有人及的艺术创作高度的孜孜以求并非出于虚荣,而正是出自他内心深处无比真诚的信仰,大量流传至今的资料都能清楚地验证这一点。巴赫与当时的重要神学家同气连枝,坚定地相信马丁路德的神学理论,认为只要用音乐颂唱出这样的意思,即人类全心全意地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的受造物,以及个体对神恩的需要,那么神恩就能临现。
这在价值观淡薄、对宗教敬而远之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太小题大做了,然而就巴赫的信仰和由信仰带来的艺术态度而言,这却是无可置疑的;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对巴赫艺术才华和他的信仰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巴赫音乐的不朽性得益于这样的原因:他能以其高超的技能和艺术态度,成功地保护他的音乐不受任何庸俗的干扰,并且在他的世界观中获得了应有的尊严——作为受造物的一部分,上帝的写照。正因为如此,音乐才有资格以其手段形象地表现最崇高的神和他的创造物。巴赫音乐的声音品质超凡出众、美轮美奂,并非与以上因素相抵牾,而恰恰正是以上因素才成就了这样的品质。
但绝不要认为本书涉及的仅仅是神学,恰恰相反,音乐分析的基础工作在本书中也不遑多让;之前已有交代,本书要让读者熟悉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现象,使他们有能力至少从结构上理解范例中所展示的巴赫的声响语言。书中在展示巴赫生平背景的同时夹带着对作品的介绍,并配有一定数量的原始文献,避免枯燥叙事导致理论铺陈令人难以消化。书中也会迅速进入更阔大、更复杂的场域,保证早已过了初学阶段的读者从中受益。
本书如此操作主旨的跨度是否太大,过于冒险,乃至会沦为一次愚妄的尝试?我们当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作者相信,经历越是丰富的人知识就越多。这样的信条加上对巴赫音乐的热爱,就是写作本书的动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就是一个宇宙,值得用毕生的时间去满怀惊奇地探索——无论是作为聆听的经历者还是音乐人。在这样一个目的的推动下,花费这一切精力和时间都是值得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现象的魔力从未减色——也从不会让他的崇拜者们失望。他怎样创造了如此的精彩?巴赫给每一位准备深究其艺术思想内容的人提供了一片自由洞察事物的视野——这些事物远远地超越了他本人和他的音乐。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