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78376
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
《多味的人生之旅》为“澳门文学丛书”之一,所辑七十余篇散文分为四编:“追梦青海草原”、“执教凼仔山头”、“笔游文化散文”、“不忘恩师风采”,以此记录作者近五十年的文化活动和坎坷的生活历程。这些文章,写港澳、故乡、师长同学、亲情友情、自身经历、人物风情……有书卷气,有学者味。《多味的人生之旅》作者用平淡朴实的文字,记述半个多世纪的坎坷阅历与文化活动。内涵深厚,风格不俗;感情真挚动人而不落俗套,笔触圆润自然而不造作矫揉,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编追梦青海草原
行走青海留下的诗痕·003
草原忆趣·014
次醉酒前后·022
六十年间难忘的二十年·030
种牙之旅·039
情寄青海
——青海民族学院升格为青海民族大学的感言·045
回青海,读《青海湖·视野》·048
青海的藏族与藏戏
——迎接青海藏族艺术团来香港演出·052
解不开的青海情结
——张济民著作的读书报告·056
永远健步行走的徐炜
——怀念范泉·063
遥送青海故人一程
——怀念老史·068
梦回兰彩沟
——怀念朱刚·072
第二编执教凼仔山头
我在桥上看风景
——为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学生会
刊物《桥》而作·079
上去山头听海涛
——澳门大学内地学生会
刊物《潮声》卷首语·081
把家筑在海岛上
——序《海岛风华》·083
社团留下的印记·086
一路走来的语言翻译学
——序《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丛书·语言
翻译卷》·099
回归前夕说人才
——纪念基本法颁布六周年·103
港澳回归当日的语文运用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107
门里门外·114
为言以礼
——一言得罪人一言团结人·116
总序
值此“澳门文学丛书”出版之际,我不由想起1997年3月至2013年4月之间,对澳门的几次造访。在这几次访问中,从街边散步到社团座谈,从文化广场到大学讲堂,我遇见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我置身于其中的文学气氛越来越浓,我被问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于澳门文学的建设上来。这让我强烈地感觉到:澳门文学正在走向自觉,一个澳门人自己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确乎如此。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在内的“澳门文学丛书”,经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目前收纳了多达四 十八部著作,暂分两批出版。这一批数量可观的文本,是文学对当代澳门的真情观照,是老中青三代写作人奋力开拓并自我证明的丰硕成果。由此,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块与澳门人语言、生命和精神紧密结合的文学高地,正一步一步地隆起。
在澳门,有一群为数不少的写作人,他们不慕荣利,不怕寂寞,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心甘情愿地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学书写。这种纯业余的写作方式,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一种热爱,一种诗意追求的精神需要。惟其如此,他们的笔触是自由的,体现着一种充分的主体性;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于社会人生和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是恳切的,流淌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澳门众多的写作人,就这样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这情形呼应着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在物欲喧嚣、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在视听信息量极大的网络、多媒体面前,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并没有被取代,即便是在博彩业特别兴旺发达的澳门小城。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素质,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和胸襟。我们写作人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在我们的心目中,应该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蒲松龄;应该有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艾略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他们才是我们写作人努力学习,并奋力追赶和超越的标杆。澳门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正不断地透露出这种勇气和追求,这让我对她的健康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毋庸讳言,澳门文学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或许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正如鲁迅所说,幼稚并不可怕,不腐败就好。澳门的朋友——尤其年轻的朋友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来,默默耕耘,日将月就,在持续的辛劳付出中,去实现走向世界的过程。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 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真应该感谢“澳门文学丛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和出版者,他们为澳门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建设,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是为序。
2014.6.6
行走青海留下的诗痕
青藏铁路通车了,这是地球上海拔的铁路,是通向世界屋脊的铁路。地理书上说,青海地大物博,人烟稀少。她的面积相当于七百个香港,人口却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二。但青海人引以为傲的事很多,例如她的民族成分多达四十三个,其中有全国罕有的土族、撒拉族,她们分别居住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罕有的民族各有罕有的历史渊源,童话一般的民族迁徙史令人心灵陶醉。例如传说撒拉族是从撒马尔汗移徙而来的,我把这段民族迁徙史压缩成三首小诗,命名为《骆驼泉》:
上叔侄六人寻乐国手牵两匹双峰驼
驼铃相伴家乡水迷路山腰遇火坡
中
火坡引路到河边困乏难当且睡眠
耗尽骆驼悲喜泪人间自此有清泉
下
两株郁郁参天柏四树苍苍百尺柯
看罢六工山水秀复听泉底涌欢歌
这里须作几点解说:撒马尔汗有叔侄六人牵着两匹骆驼出走,骆驼驮负着家乡的水土,要找到一个与家乡水土一样的地方落脚。当驼队进入循化境内,天色已经昏黑,驼队不知路径,于是点火照路,继续前行。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后来把点火的地方命名为“火坡”。骆驼到了循化街市(现在街名叫“街子”),再也走不动了,叔侄们衡量水土,原来与家乡水土无异,决定就此定居下来;转头寻找骆驼,骆驼已经安详地躺在水中,那水便是骆驼的眼泪,至今从未干涸,而且永远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线上。“骆驼泉”的美名由此而来。什么是“六工”呢?六工是循化县六个行政区,传说叔侄六人各领一工。
青海的自然风貌就更加引人入胜了。她不仅是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不仅有的内陆咸水湖,不仅提供了入选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藏羚羊形象,不仅留下了“青海长云暗雪山”等千古传诵的诗句,今年更因青藏铁路的开通让她的美名传得更远。铁路修通了,探秘者可以搭乘火车翻越海拔五千米的唐古拉山口,观看窗外的草原、雪山、湖泊和民族村落。早在近五十年前我就开始领略这番雄奇的景色了。
一河口
20世纪60年代以前,青海是没有铁路的,小学生只能在书本上看到铁路、火车。由内地赴青海,火车抵达兰州就告终止,再向青海的方向进发就只有改乘长途汽车。长途汽车站设在一个叫“河口”的地方。河口,乃是湟水与黄河汇合之处,湟水汇入黄河后进入甘肃,甘肃与青海以河口为天然的分界线。我就是通过这条路线前往青海的。旅客到了河口,才有真正来到塞外的感觉,会油然兴起“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慨叹。1958年正是大跃进的岁月,我在北京郊县的农村参加麦收的时候,突然接获招去青海的通知,于是打理行装沿着这条线路进入青海。有诗为记:
引水修渠到麦秋铁龙怒吼下兰州
西羌界接黄河口孤雁一声过戌楼
二柳湾
进入青海没多远,有一座四千六百年前的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现在命名为“柳湾公墓”。经发掘,已知有古墓一千七百三十座、彩陶三万七千九百二十五件。如此大量的文物比咸阳的兵马俑还要早两千多年。这些弥足珍贵的远古文物至今好像没有引起当局的足够重视,彩陶遍地散置,有些竟被当地民众抱回家中作为腌菜的容器,连区区不多的开掘费用(据说只不过二百来万人民币)都要从日本引进。如今游客多了,会不会带动这座群墓的发掘和保护?我拿柳湾古墓与兵马俑相比,写了一首小诗:
沿河十里见方圆墓寝成林陶彩鲜
此去咸阳兵马俑柳湾早了两千年
三 瞿昙寺
几乎与柳湾同在一处有座瞿昙寺。寺前是一条瞿昙河,寺后是一座罗汉山。瞿昙为释迦牟尼姓氏及尊称。瞿昙寺格局与北京故宫相似,但早于故宫兴建,俗云“到了瞿昙寺,北京再别去”。
诗曰:
瞿昙到此留真姓暮鼓晨钟檐马声
殿宇巍峨王气盛不须北向望燕京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