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69139
编辑推荐:
- 以色列国家文学奖得主
- 美国犹太文学奖得主
- 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入围者
- 翁贝托·埃科钟爱的以色列作家
《诗人继续沉默》收录了以色列当代重要作家亚伯拉罕·耶霍舒亚的十二篇小说。故事皆以当代以色列社会为背景,有时在城市,有时在战场,有时在遥远的山村,有时完全囿于家庭,总是从司空见惯中生出离奇。在这些虚构的世界里,即便是细微的行动也会陷入瘫痪。耶霍舒亚的叙事缓慢而细密,将读者纳入冷色调的寓言式的梦境,勾勒出以色列社会的种种情绪——它们无一例外地指向了孤独。
目录
诗人继续沉默
与小雅利的三日
漫长而炎热的一天,他的绝望、妻子和女儿
雅达尔夜行快车
佳莉娅的婚礼
洪峰
…………………………………………………………张洪凌 译
面对森林
后的指挥官
一九七〇年的初夏
六一二导弹基地
沉睡一整天
老头之死
…………………………………………………………汪晓涛 译
译后记
“耶霍舒亚的一部分天才在于,他能够将看似简单的大大小小的故事以细密的、无缝的手法编织成具有浓厚象征主义色彩的挂毯,其中还充满了个体的求索与张力。”
——一《以色列国土报》
“耶霍舒亚是如此优雅与雄辩,他作品中的时效性反而促成了作品的永恒。”
——《纽约时报》
我喜欢的以色列作家就是亚伯拉罕·耶霍舒亚。
——翁贝托·埃科
与小雅利的三日
苏醒
本来以为我得道歉,结果事情不知怎的就转向了。
初秋伊始,以色列新年的后三天里,我曾经爱过的女人把她三岁的儿子送给住在耶路撒冷的我照看。
一开始,我仔细观察了那孩子,然后我便想除掉他。不过,我并没有如愿以偿。是什么阻止了我下手还不清楚。因为不管怎么说,时机和地点都非常成熟。
时间:夏末,来自沙漠的热风吹过这片土地,云儿和蓝天纠缠不休,枉费心机地提防雨的降临。又一年的欲望和忧伤。
地点:耶路撒冷,一座安静的城市。
初夏则不同。那时节欲望随着夏天的来临而诞生。我甚至想过在这个暑假里结婚。至少,我的女朋友耶尔给过不少暗示。然而夏日的慵懒让我俩把这事抛在了脑后。随着奶蓟草和荆棘遍盖大地,耶尔开始消失在不同的地区,拔球茎,晒杆子,用手指捻碎一簇一簇的叶子,做土壤测试。她得完成她的植物学毕业论文的后一章,论文的题目是“我国的奶蓟草”。
另一方面,我的数学毕业论文离完成还遥遥无期。我必须自己动手写,天空或土地都帮不了我。自春天以来我就陷入一个自建的迷宫,被一个突如其来的逻辑矛盾弄得束手无策。我需要灵感那种特别的光,好像我是在写小说。每个步骤的解题都变成痛苦不堪的负担。
沙漠的风持续不断地吹过耶路撒冷。耶尔在我的院子里种下的花儿已经脆化,变成一折即断的麦秆。
然后,在多年的沉默之后,她出现了,她和她的丈夫,没有任何预兆。假期中,我收到他们一封信,接着又来了一封。他们需要我的建议,可能的话甚至是帮助。他们在耶路撒冷不认识别的人。你瞧,他们决定离开加利利的基布兹社区(没告诉我为什么),想来大学学习,两个人都来。我可以好心地……帮他们要登记材料……查入学的特别要求……填写问 卷……
这些尴尬的信件都是她丈夫写的,好像我对他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是他的一个朋友。好像我欠他什么。
我问我自己:他们跟我有什么关系?然而事实上,任何跟她的名字有关的事都会让我激动。
离开基布兹以后,五年过去了,没有见她也有三年了,但是,我相信自己仍然爱着她。
我满足了他们的一切要求,快速、有效、扎扎实实地。某些时候,我还可以是个有用之人。我去了人文学院,虽然对它的规则和管理不熟,我还是找到了他们需要的一切材料。我被告知他们必须通过一个入学考试,甚至替他们拿到了一份时间表。我把问卷和时间表订在一起,用就事论事的口吻附了一个说明。让他们知道我是靠得住的。
我的信是写给两个人的。
然后,我用快件把它寄了出去。
他们甚至没有回信感谢。
我对她的缺乏礼节和粗枝大叶很熟悉,可她那位已经不那么年轻的丈夫,应该表示一些基本的礼貌。
耶尔从加利利回来时皮肤晒得黑红,灰尘仆仆,身上到处都是擦伤。她把满满一帆布口袋的奶蓟草倒在我的厨房里,第二天早上又出发去新的地区采摘新的奶蓟草。
我们汗迹斑斑的床单沐浴在晨曦之中。
我没有告诉她那两个重新闯入我的生活的人。他们跟她无关,特别是我们还没有结婚。
假期快要过完了。经过阳光和盐烘烤过的耶路撒冷人开始返城。天空突然布满乌云,看上去要下雨了。人们从夏日的懒散中惊醒,四处逃散,习惯性地购买新的练习本、日历和铅笔。至于我,那两个未来的学生几乎从我的脑子里滑脱,然后,一封加急信到了我的手中。
系里通知他们入学考试提前了,所以他们必须尽快赶到耶路撒冷来。他们得在大学图书馆花两三天时间,熟悉考题,准备考试。但是他们的孩子……谁可以收留他们幼小的儿子呢?(不知何故,他们不想把他留在基布兹。)我可以在那几天里照顾他一下吗?除了我,他们在耶路撒冷谁也不认识。
他们保证承担一切费用。他们也会非常感激我。
我还在度假,不是吗?
他们再次抱歉打扰了我,但是他们在耶路撒冷谁也不认识,不是吗?
我说好吧……
我不是说新的希望又在我的心里滋生。毕竟我已经不再天真。五年前我陷入她的情网,陷得很深,难以自拔,还没开始就迷失了。但是我早就放弃她了,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在爱她以前就把她放弃了。
我不是一个固执的人,性情也不激烈。不管怎样,一个人不能老是沉溺在单相思里不能自拔。我逃离了基布兹,在大学注册,学了五年数学,甚至通过了难度极高的期末考试。假如说我仍然受困在毕业论文里,那只能是个意外事故。
我迄今为止所获得的一切,没有人能把它们从我身边拿走。
我确信是我的懒惰让我认为自己还爱着她。我甚至都不记得她的脸长得什么样了。我可能需要跟自己争辩才能回忆出她眼睛的颜色,她的举止,她的声音。
毫无疑问,是懒惰让我以为自己还爱着她。
次电话
三天后的一个下午,一楼的邻居叫我下楼去接一个电话。
是她丈夫木讷沉闷的声音。
“嗨,我们到了。”
“好。行。你把孩子带来了吗?”
“带了……”(一阵轻微的迟疑。)“我们相信你的承诺,把他带来了。”
“对,我答应过照看他,我会的。希望他不至于太淘气……”
另一端线沉默了。我准备不带成见地评判这件事。答案终于来了。
“不,他不淘气。很活泼好动,但不野。很容易管。”
我什么也没说;有一点伤心,被一种厌倦感攫住。这些究竟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沉默在电话的另一端激起了阵阵焦虑。她丈夫的声音开始迟疑起来。
“只是……我们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把他送到你那儿?”
“噢,什么时候都可以。”
“明天?明天 上?”
“好。”
“大清早?”
“随便……”(我对整个事件开始厌倦起来。)
“真的,我们非常感激。我说不出我们有多……”
“噢,没什么。”
“好,那就再见。明天见……”
“再见……”(现在我的声音迟疑了。)“代我向哈娅问好。”
“她也在,就在我旁边。她也向你问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