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908386
抑郁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起了更多人的讨论。随着“现代病”的普遍化,抑郁已经不再是一个“小众”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曹惠帮助了许多深受抑郁折磨的人,挽救了许多家庭。而这些走出抑郁的真实案例,也将鼓励更多人打破灰暗的困境。
希望这本书能让您了解抑郁,摆脱病耻感,在孤独的抗争之路上,给与你一些支持和理解,或者提供一些指引和希望。
抑郁症让许多人深陷其中、极其痛苦,同时也破坏了许多家庭的幸福。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曹惠老师帮助很多人摆脱了抑郁的痛苦,同时也挽救了许多家庭。这本书中的许多案例,将使您不再感觉独孤,并摆脱抑郁带来的羞耻感,时也将让您在黑暗看到一丝希望。
这本书将带您了解抑郁、了解疗法,并建议您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方式走出抑郁。虽然这本书不是保证您走出抑郁的灵丹妙药,但它将会给身陷抑郁的您和您的家庭指引一个方向。
篇 了解抑郁
什么是抑郁? 2
什么是抑郁症?17
抑郁症的医学定义18
抑郁症的危害22
抑郁症的诊断25
不要被抑郁症吓倒29
你不一定是抑郁症29
抑郁症不是不治之症31
抑郁症不是精神分裂37
不要“迷信”诊断38
双相情感障碍45
抑郁不代表失败46
抑郁症的复发49
抑郁症的成因51
原生家庭52
生理基础55
心理因素57
社会因素72
其他疾病导致73
孩子抑郁了,怎么办?74
家人抑郁了,怎么办?86
第二篇 疗 法
关于疗法93
精神分析99
关键概念99
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106
精神分析产生的影响109
行为主义112
人本主义119
人本主义的发展119
人本主义的理念120
人本主义的应用领域124
人本主义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125
人本主义的局限性126
认知行为疗法128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128
认知疗法134
认知行为理论的优、缺点135
催眠137
什么是催眠?137
催眠的历史138
催眠与睡眠139
对催眠的误解141
催眠治疗142
意象对话144
超个人心理学 148
第三篇 告别抑郁 三步走
三步走156
中西理念差异157
何为身、心、灵158
工作原理162
身、心、灵立体疗愈164
准备阶段168
正视问题168
树立信心172
寻找适合自己的路173
找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175
制定目标175
自我拯救177
螺旋上升182
步 身184
为何要在身体层面调整184
如何在身体层面调整187
运动 187
晒太阳188
深呼吸189
颤抖功199
站桩 203
其他 206
药物治疗206
行为疗法207
利与弊 207
第二步 心209
合理情绪疗法209
聊天236
写日记 236
利与弊 237
第三步 灵 239
潜意识的威力239
如何通往潜意识242
潜意识的功效.248
缓解抑郁情绪248
提升自信251
改善人际关系255
减缓失眠症状261
减轻拖延症263
疗愈身体疼痛269
解围职场困境272
利与弊 275
前言
关于是否将这本书写出来,我一直很犹豫。一方面,我非常想把来访者一点点地放下痛苦,后从抑郁中走出来的过程写出来,借此跟大家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更希望那些有着同样烦恼的人通过咨询,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从抑郁中走出来,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我又不敢写,总觉得自己资格还不够,其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高贵血统”——不是毕业于医学或者心理学专业(当初还无此类专业),也没能跟某个著名的流派攀上“关系”,尤其是在咨询中使用的一些方法,似乎与“正统”心理学有所出入,这就加重了我的担忧。
直到前几年,看到一些关于超个人心理学方面的介绍,才知道国外心理学界早已在咨询过程中引进一些非传统心理咨询的方法。这一发现让我觉得自己与国外某个“皇亲国戚”搭上了关系,腰杆子也硬了起来,在咨询中使用放松技巧的时候,也不再“偷偷摸摸”的了。
终让我真正下定决心的,是一位来访者的话。她说:“曹老师,我在每次咨询结束后,回去都会做笔记,一方面,自己回顾一下咨询过程;另一方面,我觉得您将来写书的时候,有可能用得上。”她觉得我应该把自己的一些咨询经验写出来,以帮助更多的人。
每当我在咨询中遇到坎坷,或者跃过障碍时,我的成长督导师刘军老师,总会跟我说这样一句话:“谁能说这些来访者不是来成就你的呢?”每当听完这样一句话,我都会特别感动,我非常感谢这些来访者走进了我的人生,同时,也非常感恩在我的人生路上能遇见刘军老师。那位为了让我写书时有材料可用而花时间整理咨询感受的来访者,不就是上天派来推我一把的吗?我还有多少后退的理由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咨询室里,我看到过太多人的痛苦,特别是那些对心理知识不了解,通过从网络上获得一点“心理知识”而给自己戴上一顶“抑郁症”的帽子,吃了很多年药物,甚至接受了物理疗法的来访者们。有的来访者说,他们进了治疗室,医生只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有的做了心理测量,有的甚至连心理测量都没有做(虽然测量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就给他们开药了。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在走进医院之前,不要先给自己下结论,好把自己的详细情况告诉医生,让医生去诊断。
另外,我很抱歉在有些地方用了“朋友们”一词,因为实在找不出其他能够形容我与走出咨询室的那些人的关系的词了。我知道,这在心理学界,特别是医学界是禁止的。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心理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尽管由于经典精神分析疗法太耗时,现在已经不是主流了,但弗洛伊德的许多理念仍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学界。弗洛伊德是一位精神科医生,他的患者多数是比较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所以,他才把他的患者看成患者。医生与患者之间是需要一定界限的,而且这种界限是终身的。但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在我的眼里,他们并不是患者,只是目前有些不舒服,但他们与我们一样,是意识正常的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在我们的咨询之列),他们只是目前出了一些状况,当症状消除后,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人。所以,我并不觉得走出咨询室后,装作与他们不认识是非常好的做法,因为那样他们会更加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正常的人(那些要求我们要装作不认识的来访者除外)。在咨询室外装作不相识,对于他们走出困境并无益处。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心理咨询师害怕来访者纠缠而避免与来访者打招呼,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适当的界限是必要的,即使是朋友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度。另外,来访者与咨询师的交往模式,也是把咨询带入生活的一种模式。
现代心理学起源于西方,西方人讲究科学、讲究证据。我们是东方人,讲究的是圆融、是平衡,讲究的是整体,不是非此即彼。所以,在咨询室里,我们会把来访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关注,而不是只关注他们的症状。在本书中,除了疗法、抑郁症的成因以及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和一些理论之外,其余的内容基本都是来访者和我的实践,以及我们在此过程中的感受,如果大师们和同行们觉得与你们学派的观点不一致,请见谅!
申明一:本书所述为本人与来访者的实践与感悟,无意冒犯任何学派与大师。
申明二:本书所述案例如果与您的相似,请勿对号入座。
申明三:本书所述案例是从一类个案中选取出来的,如果您有类似症状, 请勿给自己“戴帽子”。
申明四:本书内容基本为实践与体悟,没有太多理论,如果让您失望了,请见谅!
在书中,采用化名的个案,我们都会事先与来访者本人亲自沟通,因为这会涉及比较多的细节。而那些不具名的案例,在咨询室里是常常碰到的,至少不止一两例。看到这样的案例,请您切勿对号入座。谢谢!
在此,祝福已经走出抑郁的朋友,今后走得更好!祝愿暂时还陷在抑郁中的朋友早日摆脱痛苦!没有治疗不了的心理疾病,一切都在于你的决心和信心!你值得拥有幸福快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