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201115
《普罗塔戈拉》值得每一个具有灵魂爱欲的人阅读。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走上自我认识之路、热爱智慧之路的人,都应小心辨识一位灵魂的教师。因为正如苏格拉底所说,“购买学识的危险比购买食物大很多”,“要是你并不知道在把灵魂交付给谁,你就不知道正在把灵魂交付给要么好要么坏的事情”。
《普罗塔戈拉》是柏拉图的一部戏剧对话作品,在其所有作品中堪称富戏剧性,讲的是苏格拉底与著名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的一段遭遇。
这篇对话是苏格拉底亲自讲述自己的一段经历,记叙的事件本身很简单。一个名叫希珀克拉底的雅典年轻人听说闻名遐迩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到了雅典,激动不已,一大早敲开苏格拉底的门,要苏格拉底同他一起去见下榻雅典富人卡利阿斯家的普罗塔戈拉,引荐他做普罗塔戈拉的学生。苏格拉底责备希珀克拉底鲁莽,还不认识普罗塔戈拉是怎样的人就冒失地决定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这人。不过,尽管苏格拉底让希珀克拉底意识到做智术师的学生是丢人的事情,终还是带他去见了普罗塔戈拉。可是,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场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的交谈,而非普罗塔戈拉与希珀克拉底的交谈。原来苏格拉底带希珀克拉底去见普罗塔戈拉,为的是通过自己与普罗塔戈拉交谈让希珀克拉底亲眼看到,做普罗塔戈拉这种哲学家的学生的确十分危险。
这本《普罗塔戈拉》为“柏拉图读本”系列中的一种,为中篇注释本,注释包括施特劳斯讲疏、中译者注、其他西文译注三种,注重疏通文意,避免繁琐。此外,中译者划分了章节,添加了小节标题,让原著的情节和论说脉络清晰可见,字里行间的机关暗道也跃然纸上,使读者更易把握柏拉图的文学风采和哲思深度。
编译说明/ 1
普罗塔戈拉/ 1
场景一 苏格拉底的爱欲/ 3
场景二 希珀克拉底“脸红了”/ 10
场景三 苏格拉底下到冥府/ 29
一 普罗塔戈拉如何论民主德性/ 43
二 关于政治德性的辩难/ 92
三 关于正义的争纷/ 126
四 做高贵者难/ 143
五 辨识勇敢德性/ 183
尾声 苏格拉底后的建言/ 248
“柏拉图读本”出版说明
为了顾及不同层次的读者,中古伊斯兰哲人阿威罗伊(1126—1198,宋靖康元年至宋庆元四年)为柏拉图作品做注疏时,采用短篇、中篇和长篇三种样式。阿威罗伊很可能考虑到,即便喜欢柏拉图作品的读者,心性也多种多样,精神爱好各有不同。
即便在今天,一般读者仍然喜欢注释不多的柏拉图译本,否则会觉得有碍阅读时的畅快。少数读者喜欢带长篇笺注的译本,考订语词和辨析文句越琐细越觉得过瘾。柏拉图的《克莱托普丰》原文不足万字,有位英国学者作笺注成书竟然有近500页。
自有柏拉图书,借用我国古人的说法,可谓“天地已洩其秘,而浑穆醇庞之气,人日由其中而不知是道寄于人,而学寄于天”。直到今天,柏拉图书基本上仍囿于学院深宫,向学者不敢也难以问津。其实,前人幼入家塾即接触圣贤心脉,若今高中生也能读到柏拉图书,无论见浅见深识小识大,也莫不有灵魂之辨行乎其间。
普罗塔戈拉“柏拉图读本”出版说明有鉴于此,本系列以柏拉图中篇和短篇作品为主,长制作品(《王制》和《法义》)则选取其中相对独立的篇章,为天下读者提供便携便览的柏拉图读本。译者注释以疏通对话脉络为要,即便对人名、地名、典故及特别语词下注,也娓娓道来,力戒繁琐枯燥。译注尤其着力解析对话进程中的机关暗道,提示修辞上的弦外之音,与读者一同深入文本肌理,体味柏拉图笔法之精妙,而中所自得,识见之偏全,则不必强之使同。
柏拉图作品的场景和内在情节至为重要,为有助读者深入理解,我们对作品划分章节,施加小节标题。每章之前,译者均给出简扼题解,以述场景或情节大要,必要时章末也衍生附释,以示情节突转或袅袅余音。凡此一律用仿宋体与正文区隔,以显经纬之别。
本系列中的译品均以Burnet编辑的柏拉图全集为底本,并参考现代西文译本移译。柏拉图作品虽无不是在讨论极为严肃的人世问题,言辞却贴近日常,翻译时棘手之处比比皆是。要为诸多省略句式和语气小品词找到恰切的中文表达固已困难,而遇到某个语词或说法(短语)有多种义项或一语双关时,要准确选择义项或保持一种译法更不容易。译文为补足语气或文意(针对口语中的省略)添加的语词,一律施加方括号[];遇多义项语词或短语需要提示选择性译法时亦然。
柏拉图作品为基本的教育作用是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明智清晰,对自己的灵魂样式多些了解,进而对人世政治亘古不变的复杂性也尽可能多些认识。至于是否像苏格拉底那样有向往高贵、追求纯然不杂的美的爱欲,则由各人的命相精灵掌管。
以往的柏拉图研究以及教科书上的柏拉图介绍,往往把读者引向各种形而上学教条。若从对话情节入手,关注文学形式下的思想脉络,我们不难看到,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看重教人如何分辨好坏对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不义、明智与偏执。面对纷乱的社会歧见,期盼柏拉图作品滋育我们养成慎思明辨的习性,不为众言淆惑,不受偏见拘滞,是为“柏拉图读本”的设计初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