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005339
内容简介
《温暖的雪》一书收入吴聪先先生的53篇散文随 笔。通篇情真意切:从“故园屐痕”的乡情亲情,到 “军旅情思”的军人情结;从“梦萦雪域”的他乡情 思,到“旅途漫记”的邂逅情缘。字里行间情浸墨香 ,让读者漫步在情感的田园流连忘返。无论是从《弥 漫花香的回忆》中为一位老妪去世而激起的情感涟漪 ,还是从《母亲的世界》中对母亲平凡琐事的深情追 怀;无论是《在水一方》中追寻歌声对洛桑的祝福, 还是《素洁的哈达》中对那些淳朴善良的藏民的讴歌 ,作者笔下流淌的涓涓暖流,都是亲情的倾诉、真爱 的汇聚,让读者在亲情、友情的洗礼中追怀岁月、品 味人生,升华人生之境。
目 录
序
辑一 梦萦雪域
西藏无处不飞歌
梦里西藏
雪莲花
香甜的青稞酒
素洁的哈达
烈士碑
杜鹃花:追你到高原
牦牛
心灵的跪拜
核桃树的轮回
温暖的雪
温润的雨
雪中小镇
在水一方
辑二 故园屐痕
弥漫花香的回忆
惜爱每一粒饭
母亲的世界
好人
家乡的小木桥
何日流水清如昨
回味鞭炮
与树相守
陌生与熟悉
辑三 军旅情丝
泉水叮咚响
军营畔的母亲河
月亮的胸襟
律动人心的启示
脊背
翠竹
流行音乐的回味
机舱内的菊香
慈母责子爱为先
辑四 旅途拾零
古城咏叹
平遥不遥远
秋雨
壶口的性格
胶河旁的泥土味
一朵浪花的美丽
辑五 爱如莲开
开启一扇扇门窗
每份善意都值得尊重
善举的力量
飞雀的执拗
奢华的鼓噪
童心的纯粹
平静中坚守
质朴的惜粮情怀
寸土知厚
知识与文明
公交车与“冷漠症”
嗅觉
品人
柿美在红
扶贫助弱的感悟
后记
在线试读
梦里西藏 好的歌曲能撩拨人的心弦,让人们在音乐声中释 放感情,抵达梦中天堂。前几天在中央台听到《梦里 水乡》这首歌曲,歌词描绘的如梦如幻的场景,一下 子将我的思绪拉回阔别多年的雪域高原。
孩童时曾从才旦卓玛《北京的金山上》的演唱中 感受到藏民族的质朴、热情。观看过电影《农奴》后 ,我明白了旧制度的残忍。懂事后,方知西藏雪山的 雄伟壮丽,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我想象中的西藏的 样子,是飞鸟难以飞越的珠穆朗玛峰,波涛汹涌的雅 鲁藏布江,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饰,当然还有寒冷稀薄 的空气。
踏上这片土地,扑面而来的空气是清新的,虽含 氧量只占内陆的六七成或更低。筛除尘埃的大气,润 肺清脾,涤荡着人体内的“污泥浊水”,也净化着人 类的心灵。白云冉冉,从人的头顶嬉笑掠过,似乎唾 手可得。蜿蜒曲折的山路时而花团锦簇,时而雪花层 叠,仿佛行进于时空隧道,瞬间享受到一年四季更替 的美妙。
由于经纬度不同,当内地已是夜晚,西藏还得要 三四个小时方天黑。西藏的夜幕徐徐降临,十分缓慢 。在藏东南生活的日子里,我与同寝室的老乡,喜欢 傍晚坐在山坡上,静静观赏落日。它在漫漫归途中仍 不失优雅,气质华贵,步履从容。泼洒的金辉,给大 地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金纱,万物在金辉中闪耀着 华丽的色彩。“新月已升飞鸟外,落霞更在斜阳西” ;万壑回荡着鸟鸣声,数峰含着霞光影;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看风景的人无语凝望,倩魂销尽。远处, 低坳的水塘边,牦牛懒散地嚼着嫩草,怡然自得,浑 然不觉夜色临近。或许它们将一夜未眠,只为等待第 一缕朝霞的沐浴,品尝**口挂满晨露的鲜草。雪域 黄昏,只是太阳暂时告别天空的舞台,经过一段黎明 前的黑暗,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驱散寒冷,暖回大 地。而这不正映照着藏族人民的经历吗?由世代艰辛 ,到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终于时来运转,苦尽甘来 。
雅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河面宽阔,秋冬随着水流 的萎缩,凸现出形状迥异的小绿洲,狭长的,扁平的 ,弧圆的,引“无数飞鸟竞折腰”。水獭不时探出头 ,饱赏水道的风光;本来栖息于岸边草丛中的野鸭, 此时会拖儿带女移师入驻。
在南岸摆渡点,一位叫索朗次仁的藏族老阿爸, 撑着能容纳五六人的小木船穿梭于两岸。他以船为家 ,接人渡河,不收费用。若遇到风大天黑,为保障安 全,他还给上学的孩子管饭腾床。我们夸其境界高, 他说:“啥为境界我不懂,我只是觉得人在世能吃饱 穿暖就可以,不必追求万贯钱财,还是多做些方便他 人、对人有利的事,这是宗喀巴大师说的。”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位西藏籍的导游 带团游览北京,他总是不厌其烦,尽量让大家吃得开 心,住得舒坦。北京当地导游不理解,觉得这样会少 挣许多钱。他说:“我们不过就少挣点钱,但是钱是 挣不完的,够用就可以了。挣很多钱,但是让别人不 高兴,那会有报应的。”当你认识西藏后,就会知道 ,这是雪域人真切的言行。
逢到大雪纷飞的日子,渡河的人少了,艄公会到 镇上购置生活物品。他右手不停地摇着转经筒,左手 拎着东西,后面跟着一条灰白色的犬,一前一后印下 串串足迹,一直延伸上百米,就像一幅隽永的山水画 。我问一位来西藏工作的姓任的内地干部,摆渡老人 在晃动手中转经筒时嘴里念叨什么。他说:“在念西 藏的六字真言“吨嘛呢叭咪畔’,翻译成汉语,大概 的意思是,希望天下苍生不再受苦。”憨厚的老人以 慈悲的心肠,孜孜不倦地为他人服务,身影孤独但内 心充实,在穿梭摆渡中,传递着人间的脉脉温情。
环境能影响和塑造一个人的习性和品行。就像有 的人随地吐痰,不以为意,可一到国外就望“境”却 步。在和这位任姓干部聊天时,他告诉我,20世纪70 年代初西藏的条件更差,来自四川的他刚踏上这块土 地时,因气候、交通、饮食、风俗等因素,西藏的神 秘感、崇高的理想骤然烟消云散,真想不辞而别。可 一旦融入其中,就体悟到雪域大地的纯朴、山水的灵 性、人们的虔诚,对它越来越爱进而难以割舍。他在 西藏读懂了人生的意义与立足点,觉得人的生存离不 开物质的基础,但若一味地追寻财富的累积,淡化或 割裂精神的东西,钱物也难以维持长远幸福。雪域高 原边境乡村宁静而寂寞,在此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的 心境却越来越开阔平静。
每个人大概都在梦里憧憬过一个美丽而遥远的地 方吧,譬如江南水乡,譬如蒙古草原,譬如丽江古城 ,譬如川南小镇,我的“梦里水乡”就是雪域高原, 那个身虽相离,却令我魂牵梦萦相思无尽的地方。它 的洁净、温情传递着无限的正能量,一直感动、鼓舞 着我的生命。
2013年10月18日
孩童时曾从才旦卓玛《北京的金山上》的演唱中 感受到藏民族的质朴、热情。观看过电影《农奴》后 ,我明白了旧制度的残忍。懂事后,方知西藏雪山的 雄伟壮丽,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我想象中的西藏的 样子,是飞鸟难以飞越的珠穆朗玛峰,波涛汹涌的雅 鲁藏布江,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饰,当然还有寒冷稀薄 的空气。
踏上这片土地,扑面而来的空气是清新的,虽含 氧量只占内陆的六七成或更低。筛除尘埃的大气,润 肺清脾,涤荡着人体内的“污泥浊水”,也净化着人 类的心灵。白云冉冉,从人的头顶嬉笑掠过,似乎唾 手可得。蜿蜒曲折的山路时而花团锦簇,时而雪花层 叠,仿佛行进于时空隧道,瞬间享受到一年四季更替 的美妙。
由于经纬度不同,当内地已是夜晚,西藏还得要 三四个小时方天黑。西藏的夜幕徐徐降临,十分缓慢 。在藏东南生活的日子里,我与同寝室的老乡,喜欢 傍晚坐在山坡上,静静观赏落日。它在漫漫归途中仍 不失优雅,气质华贵,步履从容。泼洒的金辉,给大 地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金纱,万物在金辉中闪耀着 华丽的色彩。“新月已升飞鸟外,落霞更在斜阳西” ;万壑回荡着鸟鸣声,数峰含着霞光影;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看风景的人无语凝望,倩魂销尽。远处, 低坳的水塘边,牦牛懒散地嚼着嫩草,怡然自得,浑 然不觉夜色临近。或许它们将一夜未眠,只为等待第 一缕朝霞的沐浴,品尝**口挂满晨露的鲜草。雪域 黄昏,只是太阳暂时告别天空的舞台,经过一段黎明 前的黑暗,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驱散寒冷,暖回大 地。而这不正映照着藏族人民的经历吗?由世代艰辛 ,到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终于时来运转,苦尽甘来 。
雅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河面宽阔,秋冬随着水流 的萎缩,凸现出形状迥异的小绿洲,狭长的,扁平的 ,弧圆的,引“无数飞鸟竞折腰”。水獭不时探出头 ,饱赏水道的风光;本来栖息于岸边草丛中的野鸭, 此时会拖儿带女移师入驻。
在南岸摆渡点,一位叫索朗次仁的藏族老阿爸, 撑着能容纳五六人的小木船穿梭于两岸。他以船为家 ,接人渡河,不收费用。若遇到风大天黑,为保障安 全,他还给上学的孩子管饭腾床。我们夸其境界高, 他说:“啥为境界我不懂,我只是觉得人在世能吃饱 穿暖就可以,不必追求万贯钱财,还是多做些方便他 人、对人有利的事,这是宗喀巴大师说的。”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位西藏籍的导游 带团游览北京,他总是不厌其烦,尽量让大家吃得开 心,住得舒坦。北京当地导游不理解,觉得这样会少 挣许多钱。他说:“我们不过就少挣点钱,但是钱是 挣不完的,够用就可以了。挣很多钱,但是让别人不 高兴,那会有报应的。”当你认识西藏后,就会知道 ,这是雪域人真切的言行。
逢到大雪纷飞的日子,渡河的人少了,艄公会到 镇上购置生活物品。他右手不停地摇着转经筒,左手 拎着东西,后面跟着一条灰白色的犬,一前一后印下 串串足迹,一直延伸上百米,就像一幅隽永的山水画 。我问一位来西藏工作的姓任的内地干部,摆渡老人 在晃动手中转经筒时嘴里念叨什么。他说:“在念西 藏的六字真言“吨嘛呢叭咪畔’,翻译成汉语,大概 的意思是,希望天下苍生不再受苦。”憨厚的老人以 慈悲的心肠,孜孜不倦地为他人服务,身影孤独但内 心充实,在穿梭摆渡中,传递着人间的脉脉温情。
环境能影响和塑造一个人的习性和品行。就像有 的人随地吐痰,不以为意,可一到国外就望“境”却 步。在和这位任姓干部聊天时,他告诉我,20世纪70 年代初西藏的条件更差,来自四川的他刚踏上这块土 地时,因气候、交通、饮食、风俗等因素,西藏的神 秘感、崇高的理想骤然烟消云散,真想不辞而别。可 一旦融入其中,就体悟到雪域大地的纯朴、山水的灵 性、人们的虔诚,对它越来越爱进而难以割舍。他在 西藏读懂了人生的意义与立足点,觉得人的生存离不 开物质的基础,但若一味地追寻财富的累积,淡化或 割裂精神的东西,钱物也难以维持长远幸福。雪域高 原边境乡村宁静而寂寞,在此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的 心境却越来越开阔平静。
每个人大概都在梦里憧憬过一个美丽而遥远的地 方吧,譬如江南水乡,譬如蒙古草原,譬如丽江古城 ,譬如川南小镇,我的“梦里水乡”就是雪域高原, 那个身虽相离,却令我魂牵梦萦相思无尽的地方。它 的洁净、温情传递着无限的正能量,一直感动、鼓舞 着我的生命。
2013年10月18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