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50127
本书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系列研究的初步成果,共分为五篇,分别论述了国有经济理论基础、民营经济战略地位、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发展。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大背景下,本书能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目 录
章 国有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1 –
一、国有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理论依据·· – 1 –
(一)市场失灵是国有经济产生的直接原因·· – 1 –
(二)私有产权的固有缺陷是国有经济产生的内在原因·· – 3 –
(三)我国国有经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 4 –
二、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 – 5 –
(一)国有经济的一般功能·· – 6 –
(二)国有经济在特定条件下的功能分析·· – 8 –
(三)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特殊功能·· – 10 –
(四)国有经济功能总结·· – 14 –
三、国有经济国际比较·· – 15 –
(一)国有经济规模国际比较·· – 15 –
(二)国有经济规模变动趋势·· – 18 –
(三)国有经济分布的国际比较·· – 22 –
四、我国国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展望·· – 24 –
(一)国有经济的定位需要从理论上再认识·· – 24 –
(二)国有企业的功能需要从多角度再分析·· – 24 –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在改革中再创新·· – 25 –
(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需要在发展中再完善·· – 26 –
(五)国有企业考核激励机制需要在实践中再构建·· – 26 –
第二章 我国民营经济的战略地位·· – 29 –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29 –
(一)民营经济的含义及特点·· – 29 –
(二)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32 –
(三)民营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 36 –
二、民营经济优化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40 –
(一)发展方式类型及演变·· – 41 –
(二)民营经济本质上是富民经济·· – 42 –
(三)民营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更加容易·· – 45 –
(四)民营经济发展方式将直接决定经济发展方式·· – 50 –
三、民营经济担负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重任·· – 51 –
(一)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新的发展方式·· – 51 –
(二)转变发展方式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 54 –
(三)民营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撑·· – 55 –
(四)民营经济开始初步承担起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重任·· – 55 –
(五)民营经济应成为破解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钥匙·· – 57 –
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 58 –
(一)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 58 –
(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9 –
(三)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政策环境·· – 60 –
(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 61 –
(五)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61 –
(六)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 63 –
第三章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 65 –
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 – 65 –
二、国有企业分类的理论基础·· – 68 –
(一)国有资本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两重属性·· – 68 –
(二)国有企业三维分类模型·· – 69 –
(三)国有企业一般分类·· – 69 –
三、国内外经验借鉴·· – 70 –
(一)国外经验借鉴·· – 70 –
(二)国内经验总结·· – 72 –
四、我国国有企业分类监管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 74 –
(一)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完善·· – 74 –
(二)国有企业功能和经营目标不明确·· – 75 –
(三)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 – 76 –
(四)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亟需进一步提高·· – 76 –
五、以管资本为主优化国资监管体制·· – 78 –
(一)完善政府的国资监管职能·· – 78 –
(二)搭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 80 –
(三)充分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 – 80 –
六、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 – 82 –
(一)商业类国有企业监管与考核·· – 82 –
(二)公益类国有企业监管与考核·· – 83 –
(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布局结构调整·· – 84 –
(四)分类推进现代公司制改革·· – 85 –
(五)推行分类分层分业监管模式·· – 85 –
第四章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 88 –
一、民间资本发展亟需拓展投资领域·· – 88 –
(一)民间资本的含义及特点·· – 88 –
(二)民间资本亟需找到新出路·· – 92 –
二、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民间资本参与·· – 96 –
(一)民间资本参与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 96 –
(二)民间资本参与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 97 –
(三)民间资本参与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 99 –
三、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障碍·· – 100 –
(一)民间资本投资缺乏有效制度保障·· – 101 –
(二)金融体制及信用制度建设滞后·· – 102 –
(三)民间资本面临严重的市场准入限制·· – 106 –
(四)政府引导、扶持及专业服务缺失·· – 107 –
(五)民间资本自身经营能力有限·· – 109 –
四、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 – 110 –
(一)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理论探索·· – 110 –
(二)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 – 111 –
五、加快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措施·· – 113 –
(一)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民间资本发展·· – 113 –
(二)大力清除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 – 114 –
(三)大胆探索国有经济的国有民营新模式·· – 114 –
(四)规范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行为·· – 115 –
(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 116 –
第五章 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发展·· – 118 –
一、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发展改革现状··· – 118 –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效明显··· – 118 –
(二)国企和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到位··· – 121 –
(三)民营企业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 123 –
(四)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仍然突出··· – 128 –
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功能定位··· – 132 –
(一)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要求培育全球性大企业··· – 132 –
(二)国有企业应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 133 –
(三)民营企业应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 135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调融合发展的思路··· – 137 –
(一)创造公平的竞争与合作环境··· – 137 –
(二)加强产业链分工协作··· – 140 –
(三)促进行业分工协作··· – 141 –
(四)推动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协作融合··· – 142 –
四、促进国企和民企协调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 144 –
(一)积极转变观念,创造国企和民企协调发展的舆论环境··· – 144 –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政资、政企分开改革进程··· – 146 –
(三)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消除国企与民企“二元”体制··· – 148 –
(四)改善投资政策环境,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限制··· – 150 –
(五)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 152 –
(六)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各类资本合理流动··· – 153 –
第六章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156 –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及重大意义··· – 156 –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与现实内涵··· – 156 –
(二)现阶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大意义··· – 158 –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 162 –
(一)发展现状··· – 162 –
(二)主要问题··· – 166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分析··· – 172 –
(一)浙江物产集团实现整体上市··· – 172 –
(二)中国建材将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到底··· – 173 –
(三)中粮集团入股蒙牛乳业··· – 177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与启示··· – 179 –
四、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与途径··· – 182 –
(一)把优化股权结构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 – 182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在彻底转变机制··· – 183 –
(三)多渠道丰富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途径··· – 184 –
(四)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 – 187 –
(五)加快创新完善国资国企监督体制··· – 189 –
五、营造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 191 –
(一)平等保护产权,打造各类资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191 –
(二)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良好支撑··· – 192 –
(三)建立有效制衡机制,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193 –
(四)完善退出机制,有效化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各种风险··· – 194 –
(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混合所有制依法合规推进··· – 195 –
(六)建立鼓励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形成改革合力··· – 195 –
附录·· – 198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 198 –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 – 210 –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初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探索改革阶段,以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为特征的转换经营机制的试点改革阶段,以及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战略性重组为特征的深入推进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采取放权让利、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租赁、股份制试点等方式来尝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重点是面向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重点主要是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还没有触及根本的国有企业出资人代表问题以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国有资本问题,民营经济和资本市场基本处于初创阶段,民间资本规模极小,更谈不上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问题。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并提出要“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1993年12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公司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度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为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前国有企业改制就是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资产重组,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以及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的基本退出和在非竞争性领域的部分退出。经历了如火如荼、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的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之后,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然而,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相当数量的中小国有企业改制尚未完成,而且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破除既得利益强大阻挠的攻坚阶段。随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间资本规模和实力大为增强,国有企业破除阻碍进一步实施公开出售、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深化改革的措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基础。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亟需民间资本的大规模参与,同时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条件也日益成熟。
民间资本是我国特有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统计口径,学术界一般将民间资本定义为非政府拥有的资本,是相对于国有资本、国外资本提出的概念。目前,我国的民间资本主要包括经营性民间资本、金融性民间资本、现金性民间资本和不动产性质的民间资本等。早在2010年,全国私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万元,截至2010年底,我国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达5.2万亿元,比2009年底的4万亿增长高达30%,居民储蓄已经达到30.3万亿元,比2009年底的26.1万亿增长16.3%,流通中的现金达4.5万亿。如果加上居民手中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理财金、外汇等金融产品和金银、不动产等其他投资产品,实际民间资本存量将不少于60万亿元。这是一个令政府左右为难的数字,既想利用其促进经济发展,又担心其干扰社会经济秩序。
出于资本的逐利本性,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不会自觉“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而是会追求自身的不断增值和扩张。特别是近几年,民间资本向人们展现了其卓越的投资能力和几近疯狂的增值欲望,炒房、炒煤、炒棉、炒石油。以浙江、山西、内蒙、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为代表的民间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四处寻找投资机遇,往往是只要有利可图,就蜂拥而至,一旦遇到国家调控,又急忙撤资走人,因而导致一些行业局部过热,甚至出现“泡沫现象”,对宏观调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一些不法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办法加入农产品炒作队伍,干扰市场秩序,获取非法暴利,出现了媒体高度关注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猪你涨”等事件,大蒜、绿豆、生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短时间内一路飙升,严重超出合理范围。如此种种非正常现象正是民间资本投融资及增值欲望强烈,而投融资渠道狭窄的典型反应。
我国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是社会财富的象征,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之一,理应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社会财富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环境、行业准入、民间投资权益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原因,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国家重大项目、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性不高。恰恰在这方面,国有企业有项目资源、人才科技、行业积累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当前,国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正是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大好机遇,为民间资本规范发展、持续增值提供了难得投资出口和项目合作平台。民间资本应积极参与到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自身长远规范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和制度基础。
早在1999年,厉以宁便发出让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呼声。关于民间资本投资面临的问题,李树中(2005)、陆彩兰(2007)研究认为,我国民间资本投资存在法律保障不力、行政审批繁琐、人才利用及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障碍,限制了民间资本进入的广度和深度,指出国家应提高服务意识,降低民间资本投资成本,并且在保证民间资本投资收益提高的同时,鼓励其进行生产和技术创新。
厉以宁(2004)认为,由于历史的惯性和体制的局限,非公经济发展在许多方面存在制约因素,有四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政府职能还要加快转变,真正为企业“松绑”;二是积极为中小非公企业融资大开方便之门;三是理清过时的税制规定,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负;四是加强私有财产保护,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段永基、吴敬琏(2004)认为,为改善民间资本投资经营环境,需要做三件事,一是尽快落实“平等国民待遇”政策,取消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二是保护私有财产,解决民营企业的财产安全问题;三是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和法制环境,规范政府和企业行为。
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国务院先后两次分别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两个文件,简称非公“36条”和“新36条”,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然而,我国民间资本投资仍然步履维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仍然突出,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障碍较多、困难重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实力实现质的飞跃,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经营管理先进的民营龙头企业。截至2014年底,有17家民营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55家超过500亿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接近100亿元,户均营业收入达到294亿元。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解决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渠道,而且在很多领域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领军型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投资经营和企业管理人才,同时大大提升了民间资本的规模和实力,优化了民间资本的结构,为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资本和人才保障。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除了沪深主板市场外,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市场、债券市场也都获得快速发展,各级各类产权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各类产权交易更加规范有序。兼并重组、投融资咨询、管理咨询、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快速发展,专业中介机构执业素质、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稳步提升。国有企业破除阻碍,按照市场经济通行规则,进一步实施公开转让、兼并重组、股权多元化改造等深化改革的措施,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环境和基础制度条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改革“1 N”系列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出现重要变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就是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完善企业出资人制度,特别是要引入非国有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无疑为民间资本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将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大大提高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系列研究的初步成果,共分为六章,分别论述了国有经济理论基础、民营经济战略地位、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大背景下,希望本书能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由于作者本人时间、精力和水平所限,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真诚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