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24516
以人均GDP计,在1978年,中国是156美元,到2020年,达10000美元,实现了小康水平。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堪称奇迹,大家都在试图解这个谜。本书的写作受交响乐宏大构思的启迪,特别是其叙述性、通俗性、冲突性、戏剧性、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质,讲述了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六个标杆性故事,并按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把六个乐章串联起来,横跨共和国70年的历史。每个乐章的一开头就让人身临其境,通过相关数据的纵横比较,提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由此,引发好奇或疑问,环环相扣,发人深省。
本书分为六个“乐章”:
乐章“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围绕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关系,讲述了在经济和教育资源奇缺的情况下,中国广大乡村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制度创新。这一制度涉及的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深远,至今还在演绎。温故才能知新,特别是在目前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当口。
第二乐章“小岗村大包干”的故事,透过一张摁着村民红手印的约定,讲述了中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夯实微观基础,也就是激励和产权的重要性。这涉及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底层基础,暗含了相关制度创新的要义,包括由此而产生的思想和劳动力解放,以及未来继续发展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问题。
第三乐章“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彰显了中国各地区城乡之间的特殊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以及改革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张力,讲述了中国从农业走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新旧博弈与交替,市场发育,产权”模糊”,”短缺经济”舒缓,”价格双轨制”过渡,地方政企关系,现代公司治理,兼并和上市,市场与法治,以及创造就业、发展中小微企业、弥合二元经济和扩大工业税基对减贫所起的支柱性作用。
第四乐章“春天的故事”特别聚焦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的关系,通过深圳奇迹般地崛起,讲述了经济特区作为”试点”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大战略中”试验田”和”排头兵”示范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全球趋势、与时俱进、利用好“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吸引外资,中心-边缘双循环,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路径、顺序和公共政策的选择,另外还有政治领导力、企业家精神、集聚效应、全球价值链爬坡、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在开放条件下“边干边学”、模仿、创新对经济追赶战略和持续增长的作用。这里不只关乎配置效率,还有拓展知识边疆的问题。
第五乐章“竹子的故事”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讲述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在中国基层奔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的探索、实践、创新,特别是如何利用好社会资本,因地制宜、资源互补、厘清供需的”构架式创新”的重要性。当然,搞“生态旅游”离不开互联互通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因特网络,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由此,除了市场,可看到政府的作用。还有,民宿老板那句,“我们的主题是庄子,哲学家也能赚钱的”,暗示了小康后,中产阶层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第六乐章后是突发SARS事件,让人重新关注以人为本的发展主题,反思发展过程中”外部性”、”黑天鹅”、”灰犀牛”、”信息不对称”、”宏观稳定”,及”基础设施”和”国家安全”多层次含义,探索到底如何合理划分政府、市场、社会的界线,同时强调提高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水平以及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关的议题也适合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总之,前后左右连在一起看,这六个故事立体地展现了一部中国人民在改革和开放的大潮中从贫穷迈向小康的史诗般的交响曲,正如贝多芬所言: “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通过斗争,走向胜利”。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音乐背后也有结构、曲率和数字。类似地,本书的后续部分提出一个元道经济增长理论。该启发式理论超越主流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融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和演化主义于一体,基于抽象代数“同构”和拓扑空间“同胚”的思路,力求在复杂系统中探寻秩序,并以简洁的数学函数公式表述经济发展核心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该理论的表述形式简洁,内在逻辑一致,适用范围广阔,其目的是力图把日常的个体化经验上升到一般性知识,便于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也鼓励大家再回到各自的实践中去作进一步的观察,检验理论的真伪,反思逻辑与辩证的关系,分清“事先分析”和“事后适应”的区别,进一步提高科学认知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无疑是多学科的,而本书分析的切入点是政治经济的交汇之处;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由前往后顺着看是”由浅入深”,由后往前倒着看是”深入浅出”,抽象和具象并举,直觉和分析互补,适合广大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读者阅读,因为在简洁性和复杂性的各种组合中,”总有一款适合你”。此外,本书还适合用于案例教学来讲好中国作为人类经济发展一个组成部分的故事,因为本书同时具有理论的逻辑性、一致性、精确性、超越性和实践的辩证性、动态性、机动性、务实性。本书的每个故事后面还附有十组相关的问题,便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毕竟,中国很重要,仅其人口就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
序
写在前面:——部中国人民奔小康的交响曲
1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 中国基层卫生体系
2小岗村大包干!——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3乡 镇企业与减贫效应——他们是怎么做成的?
4春天的故事—— 深圳奇迹般的崛起
5竹子的故事——绿色的增长才可持续
6公共卫生与 应急管理——从 SARS说起
写在后面:理论的思考——大道至简
致谢
序
知识就是力量。
本书讲了六个故事,内容横跨共和国 70 年的历史,但讲故事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目的是帮助我们完成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一步步从看似零散无序的经验向更高知识水平迈进,让人们看懂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逻辑与辩证。
为此,书的后提出了一个逻辑自洽、一以贯之的元道启发式增长理论,并用简洁的数学公式表述,希望使人们观察到的经验上升到具有一般性普遍意义的知识。不然,故事呈现的或许只是碎片化的、昙花一现的信息,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没有推理过程,没有系统的论证。放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本书所讲的故事可作为检验该理论真伪的经验证据。
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以简驭繁,大道至简,是为序。
傅军
中国经济重新回归全球经济的大国地位是当代世界为瞩目的事件之一。在过去 40 年,中国人均 GDP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起步时的 156 美元,变成 2019 年的大约 10,000 美元。中国人口超过 13 亿,如此戏剧般的经济增长,无疑引起了各国学界、商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该如何解释?或者从知识论的角度说,从感知到知性再到理性,我们何以从中国发展的特殊经验中超越,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呢?
20 世纪 50 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核算框架(或称增长核算模型)。该模型注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积累,认为这些资本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资本累积的程度决定了稳定态势下资本—劳动比,对 GDP 增长率产生影响。这个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核算方法比较严谨,被主流经济学广泛使用。没错,系统地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作为要素变量纳入计算,确实能为我们观察经济增长提供一个一阶的(或者说初步的)结构性的分析框架, 因此这一模型在宏观层面极具指导意义。但是,当我们要进入更复杂的社会网络和变幻莫测的制度环境中进行微观分析时,光靠这一模型显然就力不从心了。然而,从宏观层面深入微观层面的“更高像素”(更高阶)的分析和解剖,往往是政策设计成功的关键。
索洛这个增长核算框架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理论必须抽象、简洁,这没错,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过分抽象简洁以至于失去足够的解释力。例如,这个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并没有考虑远见卓识的政治领导力的作用,以及坚韧不拔、适应力强、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不难想象,在充斥着人性弱点、意识形态干扰及繁文缛节的现实环境中,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经济增长都不是在自然科学实验室中的真空状态下进行的,要系统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表现,我们还必须从理想的真空状态回到现实的非真空状态中来。我们还必须关注不同制度安排,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制度安排决定了组合生产要素要面临的不同程度的摩擦力或阻力。就劳动力要素的流动而言,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中国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应的社会福利分配。因此,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所特有的制度环境及其变化也都是在解释经济表现时所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用历史的视角和比较的视角对制度因素及其演绎加以审视。
制度往往是肉眼看不见的,这种审视必须专注而细心,不能一笔带过,因为各国不尽相同的制度都深深地根植于各国特有的历史、社会与文化之中。用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 North)的话说,制度“构成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交易的人为约束力。其中既涵盖了既定的通俗习惯、约束力(制裁、禁忌、习俗、传统与行为准则),也涵盖了正式的规程(法律、财产权)”。
制度经济学有三句话需要牢记:(1)制度是起作用的;(2)制度是可以分析的;(3)研究者要以科学方法来展示或证实。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经济表现起不同的作用,这一点已通过严谨的经济计量方法得到了展示。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可见阿西莫格鲁和合作者以及我的部分工作。虽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声称世界是“平的”,但那是煽情的文学语言,现实是,稍微严谨一点来说,各国之间的制度环境绝不是均匀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看世界更严谨,在他的眼中,连时空都是弯曲的。他的广义相对论即是把时空这个有曲率的“场”加入了等式。这种严密的思维,拓展了人类知识的边疆,展示了思想的力量。虽然研究对象不同,这对社会科学也极具启发。
就社会科学而言,制度环境在不同时空中的异质性意味着对经济增长不同程度的摩擦力。换言之,制度这个“场”(或叫“实验场”)的取值不是零,我们可以当作一个定理。要想有效地克服阻力前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具有全球的视野,还要脚踏本国的实地。所需要的知识也会跨学科,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以及组织管理,等等。可见,要改变现实世界不仅需要清晰的理念框架,还需要明智的方针策略和高超的管理能力。说到底,这亦是改革的本质所在,无论我们的愿望多么美好,现实世界永远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制约,改革不是在实验室的真空环境中“过家家”。
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重新审视,把该理论中“单纯的经济人”看做现实中“制度的经济人”。相应的,在历史的某一时空上,所谓人的“理性”更应表达为制度环境的函数。换言之,这个“制度的经济人”是生活在特定制度空间中的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原子化的、非社会的、知识完备的机器人。只有基于这种公理层面的修正,经济学才能从无机的经济学变为有机的经济学,并由此赋予发展生命力。
因此,正是基于这种理论的思考,学习国家发展必须从现实出发。强大的理论就像是一盏灯塔,为航程照亮前进的方向,但理论本身并不能自动地改变或改进现实,必须要有人的能动作用。在理论与现实之间,这些人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战略和政策。但是,即便这些人能充分理解理论以及理论的深刻内涵,但不难想象,同一理论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种种约束,也可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逻辑。在哲学上,这种逻辑不是的,而是概然性的。
* * *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1472—1529)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出“知行合一”。以“知行合一”的精神来揭开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之谜,我们必须超越主流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在抽象的理论和具象的现实之间筑建一条双行道。这也是写作本书的用意所在。接下来的问题是采取什么策略、方法和工具。考虑到多数人喜于形象思维(或图像致知),我采取的策略是“由浅入深”,而不是“深入浅出”,方法是讲述真实故事,工具是案例教学。但是,每个故事内部和故事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具有逻辑关系的,虽然存在张力和争议。就类似交响乐队演奏交响曲,在各种各样乐器的奏鸣中,流露或隐含着各种摩擦、张力与回响。
然而,隐藏在音乐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背后的是严谨的数学思维,是沉淀下来的宁静。就如在几何中,重要的是点线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点线本身。虽然肉眼不可见,数学家追求理想世界的真谛的热情绝不亚于(如果不是胜于)历史学家或社会学家,不同的只是后两者专注更多现实世界。而且,当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尝试探究一般规律、构建理想世界时,也会利用简化抽象的方法,并常常诉诸概率和统计工具进行分析。在概率论中,变量和起始状态是已知的,目标是预测有可能的终结果;而在统计学中,统计结果是已知的,但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尚不清楚。
归根到底,一切科学皆需要理论,一切理论皆需抽象,不然就只不过是对现象的描述而已。实证研究和理论推理并行不悖才能形成既现实又有规律的科学理论。我们可以将这种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看作一种 “思想、物质和数学”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
基于上述这些思考,本书就如一部交响曲,主要由六个“乐章”组成。大背景是改革开放、经济增长、中国特色;在逻辑和顺序上,六个乐章前后呼应、彼此相关。
分解来看,每个乐章都有一个主题,一个谜团,一系列事件、组织和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这些人物身处新旧体制更替之时,“扮演各自的角色”。他们所展示的理性,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的话说,是“有限的理性”。所谓“有限的理性”,是指人的行为“即便是有意识地倾向理性,但这种理性的倾向也是有局限的”。这是西蒙的界定,其实还是模糊有余、清晰不足。如果我们必须进一步清晰地说,那么依我之见,人的理性不是给定的,而是制度环境的函数,隐藏在制度中是不同的激励,而要突破制度边界往往需要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本书要传达的一个要点。
六个乐章可以作为整体看,也可以独立地看,并作为课堂案例教学的工具。在叙述的程序上,透过现象的迷雾,每个故事都遵循严谨的逻辑,宛如一个数学方程式,并在方程式等号的两边都加上了时间和地点的符号。首先,方程式左边是因变量,这里将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为什么”的问题,亟待答案。由此,寻求答案的剧情便开始了。其中的挑战就如试图完成一张拼图,即在方程式两边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建立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并时不时地看看“R2” 的大小,就如同做统计分析的多元回归。回归分析总会留下一个不完美的误差项,这本身就意味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