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559541
编辑推荐
该书中的文章对当代学术研究方法具有启示意义,其研究成果对今后的研究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文章本身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利于读者了解民国间学者的学术旨趣、研究状况和社会生活。是一次比较重要的学术发现。
内容简介
该书稿是对民国学人郑宾于的学术文章整理,这些学术文章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不为当代所知。首先,作者在文章中通过考证提出不同前人的观点,在学术上有所发现。如对雷峰塔、孟姜女、杨朱、公孙龙的考证,或补充或反驳鲁迅、顾颉刚、蔡元培等人的观点和论证。其次,郑宾于的研究具有地域特色,能够重视并挖掘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如对酉阳民歌的采集、对保定刘爷庙的刘爷事迹的考据等。后,作者的文学观点也颇有见地,并能与当代契合。如在《前论》等篇目中,作者能够从文学体裁、风格去看文学创作的发展,注重文学形式上的发展变化,与当下学术研究中对文学形式的转向具有很大程度的契合。
目 录
001不该被湮没的现代学者:郑宾于生平略考(代序)/熊飞宇
民歌与民俗
酉阳民歌采集
致歌谣编辑
歌谣中的婚姻观
在保定刘守真庙会中得的一首唱歌
一句成语在元曲中之发见并质疑
江南风俗一零
人物考辨
雷峰塔与保叔塔
刘爷与刘爷庙
保定莲花池六幢考
杨朱传略
公孙龙考
永平十年以前流入中国之佛教
孟姜女故事研究
畿辅通志中的孟姜女
孟姜女在元曲选中的传说
广列女传中的杞植妻和杞梁妻
哭泉孟姜女祠记及其他
风诗研究
论三百篇后的风诗问题
读诗辨说
秦风与豳风
文学史研究
刊印单篇长短句自序
中国文学流变史(上)题语
中国文学流变史(中)页
中国文学流变史(下)序
中国文学流变史前论
中国文学流变史前论(修订稿)
文字因缘
论“淫书”
我读了文化学社印行胡适之先生的国语文学史
我和鲁迅先生的一段文字因缘
诗四首
教育教学
关于合并四川省内各大学以成立国立四川大学的呈文
“中学生读书法及其基本读物”之一:国文
论我国民族文化之“不长进”与“线装书”
附录
冉云飞关于郑宾于的考述
文学史家郑宾于生平考述/王作良
漫话酉州人物篇中的词条“郑宾于”
研究所国学门通告
郑宾于的一篇应时之作
北京海音书局刊行长短句/沈文冲
长短句序/潘梓年
中国文学流变史提要/陈玉堂
郑宾于著中国文学流变史/罗根泽
致郑孝观、陆侃如/马叙伦
答郑君宾于问/陈伯弢
蔡元培赠郑宾于联
鲁迅笔下的郑宾于
吴虞日记中的郑宾于
后记/熊飞宇
民歌与民俗
酉阳民歌采集
致歌谣编辑
歌谣中的婚姻观
在保定刘守真庙会中得的一首唱歌
一句成语在元曲中之发见并质疑
江南风俗一零
人物考辨
雷峰塔与保叔塔
刘爷与刘爷庙
保定莲花池六幢考
杨朱传略
公孙龙考
永平十年以前流入中国之佛教
孟姜女故事研究
畿辅通志中的孟姜女
孟姜女在元曲选中的传说
广列女传中的杞植妻和杞梁妻
哭泉孟姜女祠记及其他
风诗研究
论三百篇后的风诗问题
读诗辨说
秦风与豳风
文学史研究
刊印单篇长短句自序
中国文学流变史(上)题语
中国文学流变史(中)页
中国文学流变史(下)序
中国文学流变史前论
中国文学流变史前论(修订稿)
文字因缘
论“淫书”
我读了文化学社印行胡适之先生的国语文学史
我和鲁迅先生的一段文字因缘
诗四首
教育教学
关于合并四川省内各大学以成立国立四川大学的呈文
“中学生读书法及其基本读物”之一:国文
论我国民族文化之“不长进”与“线装书”
附录
冉云飞关于郑宾于的考述
文学史家郑宾于生平考述/王作良
漫话酉州人物篇中的词条“郑宾于”
研究所国学门通告
郑宾于的一篇应时之作
北京海音书局刊行长短句/沈文冲
长短句序/潘梓年
中国文学流变史提要/陈玉堂
郑宾于著中国文学流变史/罗根泽
致郑孝观、陆侃如/马叙伦
答郑君宾于问/陈伯弢
蔡元培赠郑宾于联
鲁迅笔下的郑宾于
吴虞日记中的郑宾于
后记/熊飞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