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72548
我们今天读到的“唐诗”,往往并非唐代诗人写下的原初面貌。
它们的原貌是什么,又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识记、口传、书写,鲜活再现诗歌在唐帝国的生产与流通
列文森图书奖获奖作品,宇文所安作中文版序,陈引弛、田晓菲等学者力荐
我们今天读到的“唐诗”,往往并非唐代诗人写下的原初面貌。 它们的原貌是什么,又是怎样演变而来的?从敦煌写本《秦妇吟》开始,著名汉学家倪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今日印刷文化乃至数字文化迥然不同的文本世界。我们习以为常的“唐诗”其实是完全不同于“唐代的诗歌”的事物。作者以唐代诗歌写本为例,讲述它们背后不同的、可能的故事。通过使用一系列公认为标准的文献资料,从序言到个人诗歌、文集,再到逸事故事集,作者重构了诗歌生产与流传的物质背景,而正是这些背景铸刻了唐代广阔诗歌世界中那些有形的痕迹。在这里,每一首诗都因其抄写者和吟诵者的差异而变得“独一无二”,而唐诗正是从这样纷繁复杂的抄写文化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本书于2012年荣获列文森图书奖,是海外中国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几乎成为美国大学里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领域的“书”。
序/ 宇文所安
译者序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缩略简写
总论
章 敦煌诗歌写本中的文本变动
《秦妇吟》写本
唐代早期的短篇作品: 高适
第二章 文本记忆和识记行为在中古文学文化中的角色
超凡的记忆
普通的记忆
局限性和准确性
记忆和诗歌流传
第三章 口语性在唐代诗歌文化中的角色
创作
传播
第四章 书面创作和传播
创作
文本的再生产和变化
第五章 个人文集
搜集文本
编辑和复制
个人文集在唐代文学文化中的角色
文集和对诗歌的批判性态度
结论
附录 《秦妇吟》写本中出现的变体类型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本书展现给读者的,是一首诗在一个完全依靠手和笔的世界里所开始的初的旅程……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诗歌如何以书写形式和口头形式传播,一部诗集如何生成,而这整个过程又是如何深刻地镶嵌在社会贸易中。倪健的著作生动而又全面地展现了中古诗歌在帝国中的流通,及其在这一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动。
——宇文所安(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有诗自唐来》试图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现场,直面诗歌生产和传播的“物质性”环境,钩沉“记忆”与“口语性”在唐诗的写与传中扮演的角色,观察诗歌的纸面书写在稳定保存和应时改易之间的双重性,显示当时的编集行为对诗歌本身及其意义的影响——散漫的文献,经由整合和聚焦,促使我们对“唐诗”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新认识。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对敦煌写本和唐诗的传播与接受的研究中,倪健的著作独树一帜。它为突出的贡献,是对唐代抄本文化和唐诗的生产与流传过程做出了全方位的、系统的、富有强烈问题意识的论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写本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早期中国,但是以纸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中古写本文化的特性,以及它对中古文学深刻而广大的影响,尚待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喜见倪著中文版终于面世,我相信这部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将为中古写本文化研究和文本批评提供新的灵感、新的资源。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