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078061丛书名: 龚鹏程作品
龚鹏程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精通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武术、书法,且有深厚的西学素养,他的见知立足于全球视野,故所谈所议,极富建设性。
本书选取龚鹏程先生2004–2008年在大陆讲学十年期间写就的散文小品,抒行旅所感,谈教读心得,品美食赏华服,议时事论学术,古今礼义,仙踪神迹。 一支妙笔,遍及春秋。好看,耐读
2004年——
行者无疆
八方风雨会金陵
文化发展隐忧
华文出版中心
北京病中偶感
沂水依旧
寂寞孔孟
祭孔谬闻
高教发展之忧
曲阜与北京
金色沈阳
文学理论发展之忧
出版之春?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德希达哀辞
江南旅中杂记
中华文化现代化?
文学史迷雾
儒学发展多元化
天寒话诗词
疑疑古
金灿秋收梁实秋
宠辱不惊
四川压酒
吃典
人、旅行与文化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序
夜听《长生殿》
南京论词、游山、赏画
自来自去荆州游
文人官司
议福建文教政策
两岸经济发展
议时事
旅中写作
2005年
再谈旅行写作
文化中国化
元日清趣
常州游
流转北大清大与南师
兼融中西清华园
重读姚际恒
假亦真来真亦假
经典与我
大陆通讯大不易
游之四种型态—兼答锦树
得儒学之正
逍遥游
坐夜车
游高淳
研究型大学不应扩招
雨雪霏霏
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
教科书中的武侠
饮酒好色对
汉字宝贝
阅读不兴 经典已死
春日快事
流浪教师
清华国学院传奇
失衡的教育
两岸和解与国际趋势
五四游半塘
扬州游
冷与热
如何保障知识产权
鞍山璞玉
四库全书的故事
两岸交流
四库全书故事之二
朱丽叶故居
流浪教师上街头
巴渝杂事诗数首
中华文化的诠释与发展
福州三日
我们错了吗
梦说台湾?
日本.靖国神社.新国家
大风初过
两岸宜携手申遗
传统与现代化
南北游方
会议役人
北师大风华
教育回归正途的契机
孤独的眼睛
天津听曲
陜西吊古
飞天神蜗
以人为药
大陆国学热潮
文化产业基地
小评汪荣祖先生论圆明园
盐文化发展之道
雾锁北京
岁寒觅友
问雪何所似
澜波或亦动西湖
深圳东莞记事
烟波荡东湖
悦乐神州继绝学
2006年
岁末多感
悲喜交集
我看联合国际学院
悼念逯耀东先生
雪读台静农先生《中国文学史》
五十小述
春风又绿燕京柳
师生漂游
余姚访古
为有源头活水来
破除科教兴国迷思
挣脱大一统的教育
校稿度日
避世游
张爱原来是大千
生态
行者之游
找不到定位的城市营销
成都晤友 太湖论道
锡山惠泉文史错谬
侠客难敌正简错字
老北京 谁说还活着呢?
落齿记
民办教育的理想与忧愁
疯世足
夏日琐事
华语热不敌洋文热
社科院与曾荫权
污染与治理
虚耗
台风之后
关于宋代文学编年史
文化产业的迷惘
取缔私塾有用吗?
文学散步简体字版
“狐狸”文论
流浪校长
文化复兴小气象
闽台文化如何交流?
秋日杂记
评南怀瑾先生书
台湾加油
传统文化的诠释
尊孔的年代
反贪腐之道
重学文明规范
鲁南杂记
南宗祀孔记
发展国学之道
大陆学生入台就学
作客大陆
中医的处境
秋游琐记
杨传珍论《美人之美》
秋天的思与不思
陈兴武《廿四史对勘述评》序
人民的胜利
述书赋
被领导的文学
城堡围坞的故事
人民兼听则明
天涯行旅
说孤独
推介梁启超《国学入门》
时光倒影
2007年
丙戌消寒录
丙戌冬末杂诗
台湾民间讲学之风
《当代台湾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序
猪脚记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推荐何炳松
顾颉刚的《中国史读本》
校园偶志
过澳门
讲习国学
文化旅游王阳明
发扬阳明学
书是毒药
澳门珠海去来
讲学
地板、书院、酒庄
国学入门
评《古典智慧》丛书
峨嵋记游
成都志异
珠海之旅
读老书
骗人的社会
渝洲散记
关于论语征文比赛
新国学
江西记旅
武士禅
西藏行脚
秘境探密
藏事续记
读经的争论
《读经》序
学者散文
丁亥七夕
六经皆文
闽西北游志
武夷访古
网中应答
每个人的故事
论四十自述
民间讲学
南方归来
文化在民间
讲史
繁简杂错的大陆社会
华语教学
书同文
讲学
国学讲习会
国学小院的活动
冬日杂记
南行杂诗
广州杂感
珠海、成都、重庆
儒学复兴年代的隐忧
莽莽征尘
天津及韩国去来
2008年
刘介民评《国学入门》 :国学启蒙者的沉思和漫步
重振文人书法
师生
龚鹏程访谈录上
春游
迷踪拳之谜
近事杂记
多情怀酒伴
北魏道教
珠澳事记
偃武修文
文学漫步四书总序
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土耳其旅游答客问
吊柏杨
关于出版
灾后
国学营招生
另一双眼睛
写作与出版
诗人节
大连行
出版与出版人
写读生涯
武林玄学
国学营归来
看台湾
繁简由之
汉语文化学
行脚
独自吊诗人
游嬉
知老底
民族研究的方法
客家研究的省思
马来西亚纪事
孔德成与马一浮
罗振玉与王国维
文化认同
文化符号学大陆版序
关于抒情传统
杭城食事
吉安行
行者无疆
我属猴。猴儿跟人一样,也有各式各种,有的顽皮、有的怯懦,我则大概比较像《西游记》里那只泼猴。
那猴头,曾自称孙行者。我国小说中号为“行者”的,有两位,一是这猴,另一位就是武松。武松杀了人,家乡无法容身,遂上梁山,做了行者,持戒刀,再去杀更多的人。孙行者却是保护人去西天取经的,虽然那人并不值得他舍了性命去保护。这两位行者,都走得很远,离了家、去了国。花果山、景阳冈,皆只能留在梦中偶一回味罢了。
我亦行者。是准备杀人的武松、未戴上紧箍儿的泼猴。如今也要暂别花果山,去那南瞻部洲的冀州燕赵旧地游历一番。此番将在北京大学客座,准备讲中国文化史。十余讲,恰好出一小书。此外,游历以访荆轲太子丹旧处,吊狗屠之墓等等,也不可无记。将陆续写几本游记,从北写到南,由山海关外写到海南岛。再者,要写一书,教大家“如何学习中国文学”。另将于兰州大学出版文集,拟编六本:原儒、明道、诠佛、说剑、论文、谈艺。还要去南京师大担任“唐圭璋讲座教授”等等。
总之,行者的本事,就是不必坐在书斋中皓首,即可穷经。我的学问,即成于霜桥征鞍、南樯北马之间,游而学,学而游。孔子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是鸟数飞之意。读书人,要像鸟儿一样常出去飞飞才好。飞呀飞,鸿鹄高飞,不亦快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