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220344
1、 哲学家周国平至今唯yi的旅行笔记,一部充满人文气息的行走哲思录。
对于一位哲学家来说,每一次远行都是一次自我审视。在陌生的异国风景中,他是异乡人,也是思考者,在孤寂、真诚的内倾自省中,一如既往地记下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读来平淡悠长,别具一格。
2、不止是游记。纳尔逊岛的冰盖与晚霞、巴黎塞纳河畔的漫步、慕尼黑的读书与流浪……处处可见一位哲学家兼漂泊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哲学家和探险家似乎是完quan不同的人,前者以沉思为人生至乐,后者渴望 Zui 直接的行动。然而,一个人无论去什么地方,他的灵魂必须独行。一个人的灵魂要去他的上帝那里,必须是独行的。
3、寻访歌德、罗丹、毕加索、米勒、莫奈、尼采、里尔克、雅斯贝尔斯、弗洛伊德、聂鲁达等人故居,捕捉散落在时光里的吉光片羽。
聂鲁达向往海洋,热衷搜集航模、海螺和贝壳;尼采双眼半盲在煤油灯下写着无人出版的著作;莫奈迷恋日本文化,收藏了大量浮世绘作品……跟随作者的文字,俯拾多位文化巨擘的性情细节。
4、整理自旅行沿途日记,笔触温暖,历历在目,人生感怀尽在其中。
真实记录沿途点滴,既有中年变故、漂泊异乡的苦闷与彷徨,也有重组家庭后与妻儿相聚的平淡温馨,沉重的平静之下是对人生悲欢的和解和包容。
5、图文珍藏版,16页精美彩插,精选作者旅行沿途照片,为读者呈现生动的旅行记忆。
哲学家周国平至今唯yi的一本旅行笔记,一部极具人文气息的游历散文集。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记录了南极乔治王岛之行始末,原本是一次新闻事件的“人文学者南极行”,在作者看来无关新闻,而是一个人的在孤岛上的58个昼夜,在千古荒凉的极地中体验生命的静寂。下编则为游访欧洲见闻,途径德、法、瑞、荷、意等国,或漫步,或短居,或寻访,以一个思想者兼异乡人的视角,感受西方人文历史的深厚与色彩。
自序
上编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前言一
前言二
部分进岛之前
第二部分岛上日记
第三部分南极素描
第四部分岛上断想
第五部分读圣经札记
第六部分离岛之后
下编欧洲长短章
初出国门——旅欧印象
以尼采的名义——瑞士一周
隐居古堡——海德堡札记
跨文化对话——在德国参加一个研讨会
岛上日记
1月18日 在纳尔逊岛上
纳尔逊岛是乔治王岛东南方的一个小岛,岛上有一个小小的捷克站,住着三四个捷克人。前些天,我们曾去访问他们,意外地发现岛上还有一个中国避难所,居住条件尚可,周围风景极佳。今天天气晴朗,经站长同意,我们去那里住一夜。
上午,橡皮艇把我们送到岛上。看着小艇离岸,我们都有一种自由了的感觉。
立刻开始安家。收拾屋子。把十多年未用的被褥拿出来,晾在石头上。何搬来几块石头,在屋外搭了个小灶。我和邵在滩上挑选一个地方,是融雪水流的交汇处,在那里挖了一口小井。劈柴、生火、煮面。开饭了,都觉得这面特别好吃,其实只放了些盐和方便面调料。……
坐在石滩上,看海,看冰盖。不断听见轰隆声,像雷,像炮。那是冰盖在爆裂。有时候,随着这轰隆声,可以看见我们面前的冰盖脱落下一大块,掉入海里,新的断面显得格外碧绿。多数时候,看不见动静,爆裂发生在别的边缘处,或者,如果响声闷闷的,很可能是发生在冰盖的内陆部位。冰盖本来就有许多冰缝,在太阳晒烤下,有一些冰缝旁边的冰体就因融化而断裂,因失去支撑而倒塌了。
忽然一声巨响,冰盖紧靠悬崖的部位发生了大规模崩塌,在岸边的静水里激起了一层又一层壮观的浪潮。海面上漂满了大大小小的冰块,缓缓地朝我们的岸边聚拢。那么,它们都是冰盖爆裂的产物了。天气真是暖和,它们一边漂移一边融化,到傍晚时所剩无几了。有一块浮冰上躺着一只小海豹,那浮冰越来越小,它仍舍不得离开。我隔一会儿就寻找它,它仍在那里,而它身下的冰已经小得支撑不了它了。后来,它和它的小冰船都不见了。
入夜,我们五人睡在大集装箱做的避难所里。虽然经过晾晒,枕头和被子仍是潮湿的,我始终嗅到霉味。阿正突然说:“有人在石头上走。”他刚说完就鼾声如雷了。我睡不着,起床走到外面。一弯金色的月牙悬在天空,海、山峰、冰盖在夜色中依然清晰,像是一张蓝色幻灯片上的风景画。我想起了里尔克的诗句。此时此刻,谁在世界的尽头走,在向我走来?
旅欧印象
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徜徉在巴黎街头更愉快的事情了,塞纳河水在你的身旁缓缓流过,鸟儿在林荫中向你鸣叫,优雅的巴黎女子与你擦肩而过,到处洋溢着一种轻松的气息。在我的印象中,德国女人基本上是农妇,胖,高大,面容憨厚。也有漂亮的,但眉宇间仍是憨厚朴实的神态,所以也还是漂亮的农妇,很少见到妩媚如巴黎女人的。巴黎漂亮女子多,我看见巴黎的一些黑女人也很漂亮,而且气质高贵,令人赞叹文化的陶冶之力。巴黎人爱读书,地铁上,公园里,随处可以看见人们手里拿着书。许多巴黎人拒绝电视。美国人在欧洲开迪斯尼乐园,选中了巴黎,结果生意冷落,大亏其本。其实乐天的高卢民族也爱玩儿、会玩儿,不过是另一种玩儿法,他们玩儿革命,玩儿艺术,玩儿爱情,都玩儿得既轰轰烈烈又轻轻松松。巴黎的可爱,在它的对生活、美、艺术、自由的始终不败的热爱。……
拗不过越胜,尤其张雪,一定要给我办生日,理由是五十大寿。我是宁愿悄悄过的,满五十又不是什么值得欢庆的事儿。范一夫夫妇送来了一大捧鲜花。在后花园的草地上烧烤。客人散后,才开始拆自家人送的礼物。他们围在桌前,看我拆,CD 唱片、小包、日记本等。突然我怔住了,随即大笑。一个精致的镜框,里面嵌着红的相片。他们观察着我的表情,也都笑了。越胜说:多好的礼物,送你一个漂亮姑娘。我反观他们的表情,猜是竞马的主意,因为他顽皮。张雪说,是大家合作干的。蓓蓓也参与了,她负责偷我的相册,然后送回原处。前一夜晚,她兴奋地跑上跑下,原来正在实施这个阴谋。
五十岁了,我的生活仍在未定之中。出国后玩儿得很尽兴, 但心底始终压着一种沉重,回想起平生许多事。不过,我好像并不感到焦虑。所谓顺其自然,究竟是智慧、成熟、还是麻木?
别跟我说什么“知天命”吧,全是人云亦云。我自己清楚,我对“天命”一窍不通。张雪问我:“你到了这个年龄,有没有危机感?”我不知如何回答。好像没有。我已经没有事业上的野心和情感上的贪心,因此在这两方面都没有了紧迫感。经历的磨难多了,内心反而有了一种平静,渐渐生长起了一种面对和承受的力量,同时对人生有了一种超乎恩恩怨怨的感激。世上事了犹未了,又何必了。这种心境,完全不是看破红尘式的超脱,而更像是一种对人生悲欢的和解和包容。所以仍有沉重,而非轻松飘逸。沉重没有什么不好。人心中应该有一些有分量的东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会流失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