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51489
编辑推荐
本书是邓力群同志关于自己1915―1974年(60年)革命经历的自述。全书共五大部分:**部分:从老家到北平(桂东老家;从长沙到北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第二部分:延安八年;第三部分:东北岁月;第四部分:新疆三年;第五部分:从中办到《红旗》(在中央办公厅;八大前后 ;担任《红旗》杂志副总编 ;陪*读书;参加广州调查和起草人民公社六十条 ;编辑《刘少奇选集》;七千人大会前后 ;西楼会议和1962年调整 ;八届十中全会前后 ;1963―1964年的文字工作及其他;参加“四清”;“文革”初期 ;干校生活 ;回北京以后;简短的结语) 。全书语言简洁、生动,史料价值高,可读性强。
媒体评论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安英昭)在纪念邓力群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邓力群自述(1915―1974)》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近日将在全国发行。
出版方介绍,此次出版的《邓力群自述》由邓力群口述录音整理而成,记述了作者1915年至1974年六十年的经历。全书既有要人大事的描述,又有切要精到的评析,既是邓本人的回忆,又为党史、国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邓力群在本书后记中说,本书初稿完成于2008年,此时他的视力已经很差,但仍听读了各章文稿,提出修改意见,直至2010年基本成稿。
邓力群1915年出生于湖南,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2015年2月1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今年9月,《光明日报》曾刊登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为此书撰写的序言,宋平称邓力群“多年做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对歪曲党的理论和历史、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敏感,总是勇于挺身而出”,“力群的骨头是硬的,有一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感情、骨气和原则性”。
邓力群则在本书后记中说,他与宋平相识近80年,宋平不仅看过本书部分初稿,还撰写序言,“使我感受到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另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任和深厚情谊”。
纪念邓力群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5日在北京举行,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上在讲话中称,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邓力群同志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始终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完)
在线试读
(二)我的祖辈山口这一支是从流源分过来的,那是迁到流源后的第五代以后了。
我家是一个大户,在山口村有三座房子,一座砖房,还有两座差_些,半砖、半土。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祖母都去世了,还有一个继祖母在。我懂事的时候,她已经七八十岁了。她没生儿女,跟我们家一起生活。这个老太太不论春夏秋冬,每天坐在房檐底下,戴着老花镜,搓麻线,不是纳鞋底,就是纳袜底和鞋垫。我们全家的鞋底、袜底都是她纳的。在我的印象里,她老人家一辈子就干这件事。
祖父邓碧华,号树庵,有六七十亩地,算个中等地主。据大哥说,他有廪生的功名。当了一辈子私塾先生。祖父母生育的儿女,真正长大成人的是四儿一女。姑妈在我懂事以后就不在了。
(三)我的父亲母亲我父亲名邓肇垣,又名恪诚,是前清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秀才。算起来,我祖父的四个儿子中,境况好的就是我们老三家了。据我母亲讲,我们家一贯重视让小孩读书。父亲小时候就在祖父的私塾里念书。我母亲一姓唐,她父亲是地主,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我母亲是老三,人称三姑娘。
母亲比父亲大三四岁。当时桂东有这种习惯,男的岁数小,女的岁数大,普遍如此。大约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年,父亲考上了前清的秀才,是在郴州考的。母亲对我讲,那时赶考可难啦,交通不方便,地区也穷困。父亲赶考时挑着担子,一头是小锅、大米、冬菜,一头是几本书,笔墨纸砚。挑着担子,走三天的路程,到郴州赶考。进考场时,检查得非常严格,除了书、笔墨和吃的以外,什么都不准带进去。进了考区以后,各人做各自的饭,要关在里边好几天。这次父亲考上了秀才。
在流源这个地方,秀才很少,没听说过还有谁是秀才。举人倒是有一个,辈分比我们小,但岁数比我父亲大。邓姓家族出了这么两个真正的读书人吧。当时父亲19岁,戊戌维新之后,是个维新派。他与另外一个维新派搞了一个四年制的初等小学堂。兴办新式学校(那时叫洋学堂),在桂东,他是个。不但在桂东,邻县都没有这样的小学,所以,邻县的学生也有到流源来上学的。父亲有时任校长,有时任校董,同时也是教员,上课堂教书。每月六七元钱,一年七八十元。祖父很喜欢我的大哥,让他到这个学校去读书。乡下有句俗语,祖父爱长孙,父母爱幺儿。据大哥讲,他小时候身体不太好,在私塾里的学习成绩不算好,因而经常挨骂或挨打。到了初小以后,他的成绩才好起来。以后我们兄弟几个也都在父亲办的这个学校读书。
分家后,我父亲有二十多石田(一石田相当于七八分),耕作比较粗放,每石收二百多斤稻谷。有三四块油茶山,每年除家用外,还可以卖茶油三四百斤。有一头母牛,还经常有一头小牛。农具齐备。经常养一头母猪,几头肉猪。还养一群鸭,约三十来只,到秋天杀了做板鸭,自己家吃。当时家里有十口人。
二十多石田全部自己种,雇了一个长工,农忙时雇短工,有时一天二十多人吃饭。
(四)我的伯父、叔父和堂兄妹们我父亲排行第三,我有两个伯父,一个叔父。
P2-4
我家是一个大户,在山口村有三座房子,一座砖房,还有两座差_些,半砖、半土。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祖母都去世了,还有一个继祖母在。我懂事的时候,她已经七八十岁了。她没生儿女,跟我们家一起生活。这个老太太不论春夏秋冬,每天坐在房檐底下,戴着老花镜,搓麻线,不是纳鞋底,就是纳袜底和鞋垫。我们全家的鞋底、袜底都是她纳的。在我的印象里,她老人家一辈子就干这件事。
祖父邓碧华,号树庵,有六七十亩地,算个中等地主。据大哥说,他有廪生的功名。当了一辈子私塾先生。祖父母生育的儿女,真正长大成人的是四儿一女。姑妈在我懂事以后就不在了。
(三)我的父亲母亲我父亲名邓肇垣,又名恪诚,是前清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秀才。算起来,我祖父的四个儿子中,境况好的就是我们老三家了。据我母亲讲,我们家一贯重视让小孩读书。父亲小时候就在祖父的私塾里念书。我母亲一姓唐,她父亲是地主,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我母亲是老三,人称三姑娘。
母亲比父亲大三四岁。当时桂东有这种习惯,男的岁数小,女的岁数大,普遍如此。大约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年,父亲考上了前清的秀才,是在郴州考的。母亲对我讲,那时赶考可难啦,交通不方便,地区也穷困。父亲赶考时挑着担子,一头是小锅、大米、冬菜,一头是几本书,笔墨纸砚。挑着担子,走三天的路程,到郴州赶考。进考场时,检查得非常严格,除了书、笔墨和吃的以外,什么都不准带进去。进了考区以后,各人做各自的饭,要关在里边好几天。这次父亲考上了秀才。
在流源这个地方,秀才很少,没听说过还有谁是秀才。举人倒是有一个,辈分比我们小,但岁数比我父亲大。邓姓家族出了这么两个真正的读书人吧。当时父亲19岁,戊戌维新之后,是个维新派。他与另外一个维新派搞了一个四年制的初等小学堂。兴办新式学校(那时叫洋学堂),在桂东,他是个。不但在桂东,邻县都没有这样的小学,所以,邻县的学生也有到流源来上学的。父亲有时任校长,有时任校董,同时也是教员,上课堂教书。每月六七元钱,一年七八十元。祖父很喜欢我的大哥,让他到这个学校去读书。乡下有句俗语,祖父爱长孙,父母爱幺儿。据大哥讲,他小时候身体不太好,在私塾里的学习成绩不算好,因而经常挨骂或挨打。到了初小以后,他的成绩才好起来。以后我们兄弟几个也都在父亲办的这个学校读书。
分家后,我父亲有二十多石田(一石田相当于七八分),耕作比较粗放,每石收二百多斤稻谷。有三四块油茶山,每年除家用外,还可以卖茶油三四百斤。有一头母牛,还经常有一头小牛。农具齐备。经常养一头母猪,几头肉猪。还养一群鸭,约三十来只,到秋天杀了做板鸭,自己家吃。当时家里有十口人。
二十多石田全部自己种,雇了一个长工,农忙时雇短工,有时一天二十多人吃饭。
(四)我的伯父、叔父和堂兄妹们我父亲排行第三,我有两个伯父,一个叔父。
P2-4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