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55048
笔墨所泄,皆为心迹,展现书法与传统融入自然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自序
**辑 重大碑书
炎帝之碑 一二
法门寺碑 二四
采石矶碑 三〇
大圣塔碑 四二
金钟楼碑记 五二
何凤山墓志 六六
谢晋墓碑 七六
第二辑 遗迹题额
仰韶文化遗址 八六
秦长城博物馆 八九
都江堰 九一
萧何曹参墓园 九三
魏晋名士 行迹所在 九六
中华大秘 藏于太极 九九
中华首刹 一〇一
云冈石窟 一〇四
千佛崖 一〇六
大道巍峨 一〇八
峨眉讲堂 一一〇
南川金佛山 一一二
五磊寺山门对联 一一四
玉龙雪山 一一六
乌江大桥 一一八
昆仑**城 一二〇
无锡钱氏宗谱 一二二
第三辑自吟诗词
七律(母校)一二六
七律(吾父)一二八
七律(吾妻)一三〇
七律(中国哲学)一三二
五律(读史)一三四
采桑子(童年)一三六
浪淘沙(浩劫)一三八
踏沙行(苦旅)一四〇
满江红(处世)一四二
永遇乐(信仰)一四四
水龙吟(自况)一四六
沁园春(输赢)一四八
远行主题歌 一五〇
第四辑 移墨赠友 一五五
附文 书法史述 一**
下册《译写经典》
**辑 《心经》
书法 二三八
今译 二四八
论述 二五二
第二辑《离骚》
书法 二八四
今译 三五四
论述 三六六
第三辑《赤壁赋》
前《赤壁赋》书法 三八四
前《赤壁赋》今译 四〇四
后《赤壁赋》书法 四〇七
后《赤壁赋》今译 四二〇
附《念奴娇 赤壁怀古》书法 四二三
苏东坡 论述 四三〇
第四辑《逍遥游》
书法 四五二
今译 五〇二
庄子 论述 五一二
墨迹跋语 五一九
余秋雨简介 五三二
炎帝之碑
华夏远祖,采猎荒沙,幸有王者,首教耕稼。此王者谁?神农炎帝也。
长夜漫漫,如海无涯,幸有王者,燧得光华。此王者谁?神农炎帝也。
泥昧岁月,邪疫如麻,幸有王者,尝草治煞。此王者谁?神农炎帝也。
天下初成,随处杀伐,幸有王者,安民以罚。此王者谁?
神农炎帝也。
伟哉至尊炎帝,山岳难比其大。首举文明之炬,始植民生之花。千古开拓之斧,凿定创建之法。并肩轩辕黄帝,共奠东方巨厦。历尽万劫未灭,永远蓄势待发。后世亿兆子孙,
无论海陬天涯,只须语涉炎黄,皆能视若一家。
家园门庭已扫,慈颜如诗如画。炎帝安寝之地,崇陵又起紫霞。呼集六合同胞,再祭炎帝文化。兼有雕像新立,株洲神农城下。自此万方心泉,齐向是处倾洒。拜谢鸿蒙先人,佑我煌煌中华。
(余秋雨文并书)
法门寺碑
佛指在此,指点苍茫。遥想当初,隐然潜藏,中土雄魂,如蒙寒霜。渺渺千年,再见天光,众生惊悦,世运已畅。觉者顿悟,兴衰巨掌。
法门于斯,吐纳无量。矫矫魏晋,赫赫盛唐。袈裟飘忽,驼影浩荡。梵呗如云,诗韵如浪。祈愿此门,不再凋敝,启迪人间,引渡万方。
(余秋雨文并书)
采石矶碑
此为采石矶,李白辞世地;追溯三千里,屈原诞生地;追溯两千里,屈原行吟地;追溯一千里,东坡流放地。
如许绝顶诗人,或依江而生,或凭江而哭,或临江而唱,或寻江而逝,可见此江等级,早已登极。余曾问:在世界名山大川间,诗格**是何处?所得答案应无疑:万里长江数**。
细究中华诗情,多半大河之赐。黄河呼唤庄严,长江翻卷奇丽;黄河推出百家,长江托举孤楫;黄河滋养王道,长江孕育遐思;黄河浓绘雄浑,长江淡守神秘。两河喧腾相融,合成文明一体。
李白来自天外,兼得两河之力,一路寻觅故乡,归于此江此矶。
于是立地成台,呼集千古情思,告示大漠烟水,天下不可无诗。
诗为浮生之韵,诗乃普世之寄。既然有过盛唐,中国与诗不离;既然有过李白,九州别具经纬。
(余秋雨文并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