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4921丛书名: 社会心态蓝皮书
Ⅰ总报告
1 推动社会心理建设,化解风险和不确定性【王俊秀】/001
Ⅱ 社会认同
2 中国超大城市认同感调查报告(2015)
【黄智宽 邓立邦 王列娜 杨宜音 张 蕾 何凌南】/017
3 对农民工自我评价的解读
——自我贬损还是自我夸大?【杨 青 唐 璐 张小娟】/041
Ⅲ 公平与公正
4 腐败知觉与腐败治理满意度分析
【任孝鹏 周 洁 郑 蕊 陈雪峰 董夏微 徐 江】/055
5 社会公平感的特点及社会心理效应
——基于2013“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高文珺】/072
6 中国人腐败与反腐败感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谭旭运】/091
7 权力距离取向与基于惩罚的公正判断
——基于北京大学生的调查和实验研究【齐涵博 董文兰 韦庆旺】/110
8 移民城市居民生活压力与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杨 青 唐 璐 张小娟】/124
Ⅳ 社会风险
9 中国民众对采矿业的态度调查——基于社会认可理论的实践
【王俊秀 Airong Zhang Kieren Moffat Naomi Boughen 崔丽娟 戴 艳】/137
10 北京市社区居民主观知觉的环境质量报告
【吴建平 许志敏 韩 涛 尹佳骏 李 娜 卓 敏 张亚京】/155
Ⅴ 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情绪
11 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子女赡养的孝道责任及孝道焦虑的关系研究【李 原】/175
12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工作价值观调查【王俊秀 谢 静 王 萍 张士化】/189
13 身体健康与情绪体验的关系——基于山东烟台数据的调查【陈满琪】/212
Ⅵ 网络与大数据
14 2014~2015年微博热点事件网民心态分析【何凌南 熊希灵 阿 梅】/223
15 2012~2014年网络“正能量”特点探究【何凌南 谭丽妮 李 钰 张志安】/243
16 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时间的调查报告
——来自经验取样的证据【许 丹 王 逸 钱露露 王梦怡 张江伟】/257
Abstract/274
Contents/276
杨宜音
风险社会与心理共享现实的建设
在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看来,尽管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古已有之,但是我们正处于与以往不同的一个现代风险社会。二者不同之处,也是*为吊诡之处,在于现代风险并非外在于人,人本身就是现代风险社会的构成来源。谈到现代风险社会,所谓“人”,不是仅限于他人,还包括每个人自己。原因很简单,在现代化过程中,个人越来越特立独行,这种特立独行又使人越来越紧密相依。社会塑造着个人,个人也塑造着社会。
正是由于风险社会具有 “奇异的循环”(杨熙龄,1986)这种悖论性质,我们不得不关注社会心态,也得以解释社会心态。只有在风险社会中,社会心态具有的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才被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首先,我们不断看到,社会心态不再是心态史学家界定的那种较为稳定的、长期积淀在国民性中的心理特质,而是显示出极为活跃、变动的形态(杨宜音,2006;王俊秀,2015)。并且,这种活跃或变动正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也是它本身建构性的体现。其次,社会心态是每个人参与构成的,而非仅为每个人社会心理与行为的背景。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心态无非是一种微观与宏观的关联。再次,这种参与,这种个体与宏观的互动关系,因一些特有的机制而形成众趋性质的关联。所以说,社会心态就是在风险社会下,经过某种机制的运作而建构的个人与社会的关联。
进一步来看,这里所说的个体、宏观这两个概念,也因为社会的全球化和现代化,已经具有了时代特征。一方面,我们知道,现代化的一个特征是个体化的自主自我(Agency)。个体的自由意志在现代化中得以前所未有地彰显,更为清晰地被个体所意识,成为个人心理现代性的一个*为典型的特质(阎云翔,2011)。另一方面,个体的这种自由意志所带来的能动性,在现代化社会中通过传媒、通过社会行动被会聚为社会力量,生产和再生产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个体所感受到的所谓宏观社会的方式也因为科技的发展,完全不同于以往。过去的宏观社会,具有庞大、遥远、外在于个人的特征。而媒体科学、数据科学(Data Sciences)的发展,使得人际距离不再遥远,个人与世界的联系极为密切,息息相关。这种距离感的消失,保障了个人与宏观社会的联系,将以往陌生的社会变得熟悉。外在于人的宏观社会,也因为距离的拉近和介入,变为与自己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也越来越依赖那些未曾谋面的想象的大多数,依赖那些生人社会中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这不仅是社会分工带来的相互依赖,而且是信息社会给消费信息和生产信息带来的相互依赖。从这一背景理解本报告集中的有关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报告,或许可以看到数据科技的发展对社会心态正在形成的那种潜在的影响。
社会心态研究“个体与群体”相互建构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成员共享心理现实性(Shared Psychological Reality)的奥秘提供了可能。共享的现实性是人们与他人体验关于世界的内在状态(Inner State)的共同性(Commonality)的动机而形成的(Echterhoff, Higgins, Levine,2009;陶塑、许燕,2014)。当社会变化剧烈,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发生着改变,人们感到不确定因素大幅度增加时,个体会通过与他人分享社会标准形成的过程,从而调整自身对社会的认识,创造和保持对意义或现实的体验,增加稳定感、现实感和意义感。本报告集中提供的三篇关于价值观的报告,可以为读者了解、对比他人的价值观提供帮助。一旦主观经验被他人真实地或想象地承认,经历一个连续的动力过程与他人共享,受到社会的证实,这经验就不再是主观的,而是获得了客观现实的性质,这就达成了心理共享现实性的建成。建成心理共享现实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心理建设”过程。读者可以阅读本报告集的总报告,来具体体会社会心态的这一属性和社会心理建设这一任务。
风险社会与不确定性规避
是什么动力促使人与宏观社会建立心理联系?或者说共享现实性形成的内在动力出自何处?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看,一种是建立、确认和维系社会关系的“关系动机”,另一种是理解自我及所处的环境,即“认知动机”。共享现实性的建构,就是透过社会关系来实现社会认知,也是通过表达社会认知来形成和强化社会关系的过程。
不确定性-认同理论(Uncertainty-Identity Theory)提出,个体与社会的心理联系的建立有三个基本前提,即:①人们需要减轻与他们自身有关的不确定感受。②由于一个群体的特性可以在认知上内化为一个描述和规定一个人如何行为以及如何被他人对待的原型(Prototype),而这个原型是被群体成员从共识上确认的,因此,认同一个群体可以减少不确定性。③被很清楚地确定群体身份,以某些特征明显地与他群体形成区分,群内一致性高的群体,在降低自我不确定性上是*有效的。换言之,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感知会促发内部的社会认同的需求(Hogg,2013)。
当人们意识到外部是高不确定性的环境,内部避免不确定性的动机也会提高。调动社会心理资源,应该是人们满足避免和降低不确定性需求的*可能使用的应对方法,即易取性(Accessibility)高的便捷方法。从分析水平的角度看,可以推测有个体自主性、人际沟通与相符性、群己归属和连带、群际秩序与群际超越几个方面。
**,个体自主性(Personal Agency)。英文Agency一词原本指代理商、机构,后指动力、力量。个体的自主性包含着个体的不可剥夺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行动者(Agent)能动性的程度。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Agency代表着一种个体的权力和资源,透过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受,通过表达与创造,个体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生存的意义。个体的自主性增大了个体与宏观社会联系的动机,形成个体化了的联系方式,以自主个体认同社会类别或整个社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方式。
第二,人际沟通。*简单的人际沟通模型是二人之间“一对一”的信息交流。而复杂的人际沟通有多种、多重交流,例如链式、轮式、多元等模型。借助新的媒体技术的沟通,不仅形成了“一传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沟通模型,还形成了沟通双方的宏观想象和宏观表达的需求及预期。
第三,群己归属。群己的连带,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有两个通道三种形式。一个通道是通过类别化的心理过程,另一个通道是关系化的心理过程。两个通道在某些情境下会出现交叉杂糅。三种形式是关系我、类别我和镶嵌我。群己归属和连带,*直接的效果是形成群体自主性(Group Agency)。
第四,群际秩序与群际超越。个体的自主性和新兴的“多对多”的人际沟通,对形成交叉杂糅的群己连带产生了影响,也构成了特有的群际秩序。我们在互联网出现后,可以看到网络营造的虚拟社区和虚拟关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网上行为规范(Norm)和秩序。与此同时,新媒体和其他新技术也给人带来群际接触的可能性,进而超越群际关系,形成多元文化混搭的社会交往带来的观念改变和人格特征。
本次报告集中收录的有关超大城市的认同调查、中国民众对采矿业的态度调查也从一两个侧面为人们在风险社会规避不确定性的途径提供了佐证。
风险社会与社会公正
社会风险意识特别是环境风险意识、食品风险意识等民生风险意识的提升,促使人们找到社会合作、共同应对命运挑战的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社会依靠何种规则达成共识,如何建构合理的法则,则反映在人们的公正理念上,它包括:对不公平的感受,例如剥夺感;对违反公平原则行为的感受和认知,例如腐败行为;对恢复公平的要求,例如惩罚。也就是说,越是身处风险社会,越需要社会规则,越需要社会公正。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感受和判断公正是一种主观体验和内部过程,公正的标准是一个被社会创造的现实,是通过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不同层面维持和建构的。社会制度或社会规范可以导致人们形成公正感或不公正感,同时,公正或不公正的体验会导致形成重要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后果。社会心理学家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来关注社会公正研究的,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它的一个独特领域——公正心理学。
本报告集第三部分收录的5篇报告都是公正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报告正是围绕这一重要主题来凸显我们所处的风险社会对社会公正的感知和要求的。读者可以把民众的公平感知、中国人腐败与反腐败感知及满意度、相对剥夺感等放入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理解建设一个公正社会的意义。
在前所未有的风险社会面前,社会心态的研究正在为学界、政界和大众所关注。尽管我们的探索依然显得幼稚、不足和迟缓,但是,我们已经在路上。我们的探索本身也将构成整个社会共享现实建设的一个部分,作为认识风险社会中,记录和理解社会心态的一种努力,因此是一件值得做好的事。
参考文献
Echterhoff, G.,Higgins,T.,Levine,J.M.,(2009).“Shared Reality:Experiencing Commonality With Others’ Inner States About the World.” Psychological Science, September , vol. 4 no. 5,496-521.
Hogg, M. A. & Adelman, J. (2013). Uncertainty-Identity Theory: Extreme Groups, Radical Behavior, and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69, 436-454.
陶塑、许燕:《共享现实理论:社会认知研究的新视角》,《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3期。
王俊秀:《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阎云翔:《导论:自相矛盾的个体形象,纷争不已的个体化进程》,载贺美德(Hansen, M. H.)、鲁纳(Svarverud, R.)《“自我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许烨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杨熙龄:《奇异的循环——逻辑悖论探析》,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