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74989
序
小说
卖猪广告
瑶王
九月
栖息在树梢上的女娃
市长秘书马苦龙(节选)
野灵芝
洞的消失
报废
散文
铁城寻古韵
野蔷薇的思念(外一篇)
菜园长满青草
小楼的经典生活
瑶寨的月夜(外一篇)
行走西藏
永远的水车(外一篇)
理念坚定了我上大学的决心
南亚笔记
夜宿枫林坳
家在心底深处
诗歌
潇水
距离(外三首)
鸟在远走(外四首)
牛一直吃着我记忆中的草(外五首)
怀念父亲(组诗)
诗三首
风从田野来(组诗)
东皮的诗
夜和心情无关(外二首)
河水是一道村庄的眉毛(外一首)
你不在时
长篇小说存目
编后记
蓝怀昌
凡是关心现代中国瑶族文学的人,谁都知道历史学家取的是科学态度:忠实于客观;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等取的是艺术态度:忠实于主观。因此,对于中国瑶族文学的发展,主要是作家要用他的理想与意志去补天然之缺陷。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历史,或不懂得自己的历史,是一个可悲的民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政府副主席奉恒高先生主编的《瑶族通史》对瑶族文学的萌芽和发展做了比较客观的评价:“20世纪60年代,瑶族诗歌创作首先破土而出。李肇隆的短诗《喜到瑶家》《瑶寨新画》(1957),鲍夫的短诗《五月的田野》(1959)、《水的歌》(1963),辛古的《天安门有多宽》(1960),莫义明的短诗《剪禾把》(1960)……”诞生于瑶族文学创作的黎明时期。
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瑶族短篇创作也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卖猪广告》(1981)、《八角姻缘》(1982)、《钓锋人》(1982)等短篇小说是这个时期在全国都有影响的作品,拉近了瑶族与其他民族的距离。待到长篇小说问世,如李波的《白眉王传奇》,以大革命时代为背景,描述了一群武林豪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配合瑶山农民自卫队跟反动兵匪武林败类展开惊心动魄的斗争的故事;蓝怀昌的《波努河》反映了瑶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渴望和追求、奋斗与沉浮;唐克雪的《雄枭阴鸷》,真实地再现20世纪三十年代桂北瑶民暴动的历史事件。至此,我们认为,中国瑶族文学开始走向成熟。一个民族的文学成就,不在于作品的数量,而在于作家队伍的素质、作家群作品的质量、作家理论的觉醒。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广西瑶族作家红日、纪尘、蓝薇薇、唐玉文、唐剑明等人所显露的才华,说明中国瑶族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开始,到各种文学作品在国内出版社、刊物、杂志的抢滩,瑶族作家群迅速成长,他们的民族自觉意识不断成熟,都令人欢欣。他们的作品说了他们的心里话:“文学家……的作品也不是只为浮在面上供一般吃了饭没事干的人赞赏的奶油。”(黄鹏基,小说家。)他们积累起自己的创作经验,已自觉地担负起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责任,并对兄弟民族文化的借鉴和对外国优秀作品的吸纳作自觉理性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路,是艰难的,成绩也是辉煌的。
大家都知道,瑶族作家起步比较晚,走文学之路的人不多,加上先天不足,见识不广,书读不多,使瑶族文学创作在建国前度过许多黑沉沉的暗夜。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一个瑶族作家问我:“火车跑得那么快,一天吃多少斤草?”
这不是笑话,是酸楚的控诉。20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个作家叫台静农的说过:“人间的酸辛和凄楚,我耳边所听到的,目中所看见的,已经是不堪了;现在又将它用我的心血细细地写出,能说这不是不幸的事么?同时我又没有生花的笔,能够献给我同时代的少男少女以伟大的欢欣。”当然,文学创作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也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真正的文学家……应该先站起来……他应该充实自己的力量,让人们怎样充实他自己的力,知道他自己的力,表现他自己的力。”(《鲁迅全集》第252页。)瑶族作家作为瑶族的一员,在瑶族社会生活中历练出了自己所属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观念——一片树叶之飘动可以兆千山风暴之将来。
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瑶族文学作品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瑶族卷》虽只是瑶族文学江河之一滴,但它是党中央对瑶族人民的关怀与厚爱的体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瑶族卷》的出版,标志着瑶族文学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开始步入到成熟的阶段。时候到了,等待够了,让我们的汗水洗去疲劳,分享改革奋斗之喜悦。
2014年7月
蓝汉东
今日逢圩,盘龙叔起了个大早,走进灶厨里去生火做饭。火光从竹围墙的罅隙漏出来,洒进竹楼外的那片竹丛,星星点点。
做罢早饭,他立刻又喂他的“丹麦长汉”肥猪。他一面手在桶里不住地搅拌着猪潲,一面眼睛不转地望着它。“丹麦长汉”正在扑扑地吃潲,吃了几口,它又“咝吃、咝吃”地打一声鼻鼾,末了,它屁股索性着地,蹲着吃食。看着它那恋吃的样子,盘龙叔又往猪潲里撒了一把炒黄豆粉。喷香的豆粉哄得它又挣扎着支撑起两只后脚,扑吃得更欢了。望着望着,他笑出了声:“嘿!够肥的,肚皮快要裂开了,你还不知足!”
喂完猪,他又麻利回头,朝竹楼下的羊栏里丢了几把羊草;放完羊草,转身又把竹笼里两只正在下蛋的鸡婆放出来,给它们撒了几撮玉米。等这一切都做完以后,天已大亮,他才急急忙忙换了一件刚缝制的新衣服,又往背袋里放进一张折叠好的“广告”,提着一罐蜜,按了按内衣里的钱袋,然后反手销门,喜悠悠地赶圩去了。
他家除了锅碗、桌凳那些死物件外,就只有他一个会思想的人。他当鳏公整整十九个年头了。他又当男人又当女人,日子是多么艰难啊!要是屋里有个女人,就用不着这么起早贪黑,像今天,大可以安心睡个天光觉,等女人煮好了饭,亲热地把自己叫起来,热热乎乎地填饱了肚子,精精神神地上路,那该多好!可是命运偏不给他做这样的安排。自从那个短命的女人匆忙走了以后,接连的倒运都落到他的头上,不能有个温暖的家庭,眼下,虽已有了一点线索,但成不成全,还不能肯定。他今天进城,除了要贴一张“广告”以外,就是为了此事。他有一个远房表姐给他拉了一根红线,邀约他今天到镇上去跟一个名叫罗秋凤的寡妇会面。
翠屏山下的拉圩镇,是一条直筒筒的街道,从头到尾不过半里。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大的如猪羊牛马,小的像芝麻绿豆,三步一个地摊,五步一个食店,生的熟的应有尽有。慢慢地,街面上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断地往街中心挤压,当间只剩下一条窄窄的人行道。尽管管理市场的喊破喇叭,也无济于事。万头攒动的人群,摩肩接踵,各种叫卖声嗡嗡响成一片……
盘龙叔喜滋滋地,好不容易挤到班车上落点,那是约定会面的地方。他站着左顾右盼,东边等烦了,又换到西边,班车开过去一趟又一趟,抛下了一批又一批客人,可是仍不见来会面的人的影子。他有点失望了。是不是人家听了什么人的撺掇,又变卦了?人心隔肚皮,这种事,他已经历过了,并不奇怪。这时,他倒想起了那张“广告”,它才是件大事!只要那张“广告”张扬出去了,就会洗净人们在他身上泼下的污水,换回面子和荣誉。那时候,就不愁天下没有看不上他的女人。
倔强的盘龙叔,一气之下,把烟斗从嘴里拔出来,吧吧地朝鞋底上敲,呼地转身,咚咚地走了。他径直走到公社旁边的食品站,也不问一声,走进去把一张高凳拉出门外来。他威风凛凛地站到高凳上,把他带来的那张“广告”铺展开来,掏出自家备来的一小包饭,往“广告”背面又涂又擦,再翻转过来牢牢实实地贴在门外的高墙上。
这张“广告”,是盘龙叔事先请了个人斟酌代笔的。开头就写着“卖猪广告”四个字,盘龙叔还未跳下凳子,围观的人就已经满了一地,人人抬头仰看稀奇:
我有一头“丹麦长汉”大肥猪。有人说,净肉不拉七百五,我估摸跑不了七百,膘肉少说也有八寸厚,板油不会低于七十斤,在全社不数老大也算老二。定于农历九月初九(下一个圩日)杀它上市场,以一斤低于市场价五分出售。望各位乡亲父老踊跃购买。
高山大队角落生产队社员盘龙
“广告”的左下角还整齐地写着两行小字:
卖了“丹麦长汉”,买进一架上海蝴蝶牌缝纫机、一座挂钟,还买棉被、蚊帐各两床。
这个“广告”真罕见,试问,谁见过卖猪肉还出个“广告”呢?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两个钟头,几乎人人都来看了一遍。光从那“嘿”“哟”的惊叹声里,就足见这新闻在人们心里引起的震动。
盘龙叔以胜利者和报复者的傲慢姿态,蹲在“广告”对面的一个矮屋檐下,嘴里噙着南竹短烟斗,慢条斯理地吐着烟雾,聆听着人们的惊呼和盛赞。他在心里狠狠地说:“世界上还有我盘龙这个响东东的汉子噢!我也会养猪,养大猪!我是懒汉?是败家子?去你的!……过去吃半斤八两也要在这个门口罚站排队,今天我偏要在这里威风威风……”
他正在尽心尽意地享受着他的胜利的时候,食品站站长却踱步出来发表了异议。他说:“卖猪你就卖猪嘛!还出什么广告呐,乱弹琴!”盘龙站起来笑嘻嘻地说:“过去标语、口号、语录,还有限制这、限制那的布告、通告、广告到处都是,我占一块巴掌大的墙壁,出一张卖猪肉的小街招,又有什么错咯!”逗得人们哄的一声大笑起来。
盘龙叔所以来这么一手,是思谋得蛮久的。先前,他也是一个勤快而积极的小伙子,也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竟慢慢地变得平庸而懒散起来,变的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楚。只记得,那时候,好心的人见他的猪舍变成了柴草房,规劝说:“盘叔,你家一根猪毛也没有,以后要吃亏的。一个种田人靠什么?还不是缸里有粮,圈里有猪,头顶有盖,身上有裹?”他却说:“我盘龙锁住门不怕饿死小板凳,天塌下来不光我一个死。你没听说‘堵不住路’,‘迈不开步’吗?如今是穷光荣,富可耻,你怎么连香臭也不分?反正吃肉有食品站,你怕什么!”人家又说:“吃食品站的猪肉是凭票、凭职位、凭面子,你凭哪样?”他说:“我也有三凭:凭磨、凭闹、凭骂。”对方又说:“个个像你,恐怕连猪屎都吃不上!”他也有他的理由:“少我一个和尚,天下不会拆庙。我们队不是已有了‘千头猪场’吗?以后还要实现‘万头猪场’呢。连怀在母猪肚里的猪娃都算上,凑数报上去了,前几天已扛回一面养猪红旗,过两天,县内外还有代表来参观呢,还愁没得猪肉吃?”他就这么一个打着嘴皮的人。
有一次,“千头猪场”场长叫他驾马车去外县拉猪崽。他趁着十五的月色连夜打马回府。猪崽挤在板车厢的下一层,他躺在上一层。一面赶路,一面开他那个减价收音机听音乐。优哉游哉,他觉得像睡摇篮一样舒服,一下子就打起呼噜来了。
天放亮时,他以为回到了队里的养猪场门口,谁知睁眼一看,却走到了原来人家卖猪崽的猪场门口。收音机也早耗完电断声了。原来在半路上,不知哪个该死的鬼仔趁他睡着的时候,悄悄掉转马头,来了一个向后转,给他闹下了这个南辕北辙的笑话。
他跑下车,猛地掉转马头,给这个哑巴牲口不轻不重地抽了一鞭,骂了一声:“饭桶!”又悠然自得地从原地重新回头赶路。
回到家,场长把头数点了点,一百五十只猪崽,只有一百四十五只到手,五只不知在路上丢到哪里去了。一定是哪个手脚不干净的又跟他开了玩笑。为此,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向社员检讨了三次。
一个先进养猪公社,竟也出现这等人和事,真是一只老鼠腥一锅汤。事情传到了公社一位书记耳中,他在做题为“要猪业必须有一个大发展”的广播报告里,点了盘龙的名,说他是典型的大懒汉,败家子。
俗话说:好话不出门,丑话传千里。几十里方圆,盘龙是懒汉、败家子的名声,简直是妇孺皆知。这对盘龙要重新成家,是个麻烦,想一想嘛,有哪个女人愿跟一个懒汉在一个屋檐底下过日子?
生活常常会捉弄人,开初,他按照乡俗,对死去的女人坚守了三个月贞节以后,对重建家庭,曾做过狂热的追求。那时他还年轻,膝下又未有儿女,眼角有点高,往往不容易把对方看上;他看上了的,女方又不愿意。一拖就过去了五六年。这期间,倒有一个合适的,女方也心甘情愿,可是临到去公社割红书那天,她的兄弟却高低不肯,却把她许配给刚死去老婆的食品站站长。因为站长是卖肉的。
后来,尽管好心的婶嫂、伯母们自荐给他当红娘,到处张罗为他拉红线、搭鹊桥,可是每次给他带来的都是失望。有的还对红娘毫不客气地说:“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你回去告诉他,除非他换了副骨头,我才嫁他!”这话一传出去,盘龙的名声更不好了。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盘龙追求女性的心冰冷下来,再也不敢存什么非分之想了。
他有时甚至在心里自我解嘲:“眼下强调大集体和大搞粮食,个人副业顾不上,日子过得并不宽裕,怎么能找老婆?一个人过日子,不是也顶好吗?左手进一块,右手花一块,无牵无挂的,多清闲!……”
茅草过火根还在。也许是日子过得顺溜了吧,他这个似乎已经没有了七情六欲的人,这两年,那冰冷的他从魔术箱里幻化成另外一个人出来一样。是的,人非木石,除了衰老,正常人是会有生机的。他今年才四十五哩。他已隐约感觉到了,现在女人们开始跟他打招呼了,正眼把他当作人看了,甚至冲着他笑了。雨露淋花,花还能不开?光凭这点,就是一个好兆头。
比如,拿今年春的一件事来说吧。那天,他到市场去割十斤猪肉,拿回来请帮忙扩大猪圈的人吃饭。回家路上,竟能同一个中年女人同路走了一程。这个女人有四十上下,脸色苍白,眼角隐约留下抹干的泪痕。她默默地走着,好像有什么伤心事。
“你赶圩回来?”盘龙望了她一眼问。
女人点了点头。
“家在哪里?”
“六角寨。”
“买什么东西?”
女人支吾了两声,眼角涌出了泪珠,没有回答。
看她那样子,盘龙不由得产生了怜悯之心,经过再三盘问,她才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原委。
这个中年女人是个寡妇,已嫁了两个丈夫,也都死了。她的精神支柱,就是厮守着一个男孩。上个月孩子病倒进了医院,动了手术,开销很大,现在手头非常吃紧。今天她卖芭蕉得了三块钱,准备买两斤猪肉回去给孩子补营养,谁知,她走到肉案旁,叫人家割了肉,过了秤,一摸,身上的钱不知什么时候已丢,只好空着两手回家。
听了女人的诉苦,盘龙的心实在难忍。天底下的人,谁能肯定都没灾、没难,落了灾难的人,是需要人的同情和扶助啊!看着眼前的中年女人,他的心痉挛了一下,想掏几块钱送给她,助她一臂之力,可是手在上衣口袋里摸了几摸,又不敢拿出手:“你跟她没亲没故,她不知你的姓,你不晓她的名,你慷慨什么哟!”后,他还是鼓足勇气做出了决定:给。他不但给了十块钱,还把那挂肉的一半送给了中年寡妇。
盘龙就是这样的人:谁对了他的心,为你舍下身家性命他也干;哪个侮辱了他,也会以牙还牙。
中年女人为难了。半路上得到别人这样大方的解囊相助,在她长了这么大还是次。寡妇过于敏感的心正在矛盾:要吗,他是你什么人?不要吗,自己又实在毫无办法,而且他又是那样的诚心诚意。
“拿去!”盘龙催促道。
当她以女性过细的心观察,证明了对方毫无其他邪念时,才抖着手接过钱和那串肉。
“你是一个好心人!”她对着他微微一笑。
这微微一笑,对盘龙来说,是多么的难得。他又偷偷打量了女人两眼:脸盘方正,五官搭配得很得体,看得出,年轻时蛮美丽的。
到分手路口的时候,盘龙突然觉得相处的时间太短了。中年女人千谢万谢,又重复先头那句话:“你的心太好了!”她好像也在依依不舍。这时,盘龙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胆子,唐突地冒出来一句:“我叫盘龙,家住高山大队角落生产队,也是单……单身。”
秉性内向的中年女人又冲他微微一笑,走了。遗憾的是,盘龙忘了问她的名字。
办完贴“广告”这件大事,盘龙又匆匆地回到班车上落点,仍然不见表姐和那个要见面的人。她为什么还不来呢?是哄骗人还是搭不上车?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脾气和心地好吗?可像那个冲他微微一笑的中年寡妇?如果这时候她真的来了,见面句话该说什么呢?……
一直等到太阳偏西,街上的人渐渐少了,他又来了气:“难道你是金太太,银娘娘,叫我来候你?你来也好,不来也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如今不同从前,找个女人铁定不会那么难……”他又呼地站起来,吧吧地往鞋底敲着烟锅,咚咚地走出街头,头也不回地朝着回家的路上走了。
走了里把路,突然有人在背后喊他。
“盘龙,你等一等。”
那不是表姐吗?对了。表姐带她来了。她穿得还蛮显眼的。他不好意思地往路旁的一棵大树底坐下来。刚才的气,这时已消了一半。
近了。咦!这不是今年春天那个微微一笑的中年寡妇吗?没错,就是她。真是无巧不成书。
中年女人也看出他来了。
“是你……”盘龙站了起来,搓了搓手。
“那个该死的车偏在路上破了胎,那个开车的脾气又暴躁……”表姐响起了她那粗大的嗓门儿。
“叫你久等了。”中年寡妇抿着嘴,文静地说。
“那天,你回到家天黑了不?”盘龙觉得舌头有点笨。
“还早,不黑。”寡妇耳根微微一红。
“孩子病好了?”
“好了。”寡妇说,仍不显得怎么激动。
“什么,原来你们已经相互认识?”表姐叫了起来。
盘龙点了点头。中年女人笑了笑。
“叫我搭桥个鬼嘛,原来你们早瞒着我。”表姐的嗓门儿像个广播喇叭,又粗又大。但她还是尽到红娘的职责,介绍道:“她叫罗秋凤,凤凰的凤;他叫盘龙,蛟龙的龙。龙配凤,好老婆配好老公。”她自觉话说得过于粗鲁,叽叽笑了起来,羞得秋凤脸红地低下了头。
“羞什么咯,都是过来人了,又不是不懂事的姑娘。”表姐真是表姐,她的嗓门儿提得更高了,“好吧,你们已认识,我完成任务啦,剩下的就是你们的事了,我走啦。”
不管秋凤和盘龙如何喊她,她连头也不回地走了。只听见她边走边笑着回话道:“我丢下你们,去商店扯几尺布,一下子人家就关门了。你们谈说谈说吧,回头我拿你们的准话。”
到这时候,盘龙的气不但完全消了,而且心完全软了。他漫无目的地问对方责任田承包了多少,收了多少,种多少红薯,收多少桐果,养几头猪,喂几只鸡,种的竹子长得好不好,种不种甘蔗。后没有问的了,他又没话找话:“这棵榕树真大。”
罗秋凤觉得好笑,说:“那张广告是你贴的?”
“是啊,”盘龙自豪地回答了,“你也看到了?”
他们并排坐着,中间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秋凤弯腰扯了一根茅草说:“刚才进街时听到有人笑话你了。”
“笑什么?”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