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75023
小说
红河水从这里流过艾扎
眷恋冯德胜
胯门黄雁
大独猪洛捷
血乳李启邪
小红老师何建安
芭和她的情人明追
玉赵赣
魔鬼湾存一榕
边境存文学
阿妈的土地朗确
古道徐培春
零度(外二题)邓荣
散文
散文六篇诺晗
麂子山林场的老汉们(外三篇)白茫茫
山村人物速写(三篇)李雄春
次舂糯米粑粑(外一篇)李勇
阿波的葬礼(外二篇)李少军
阿着培说三
村口有棵多依树钱颖
日子(外二篇)车明追
“蹦迪”的感觉(外一篇)丹洛
梯田,我的民族魂(二篇)冷莎
永远的蘑菇房曹绍清
滴水成溪(二篇)敏塔敏吉
哈尼山魂(外一篇)李松梅
我是一个兵段金华
母亲的柴垛白波纽
灵魂深处的怀乡情结(外一篇)王银桥
诗歌
哥布的诗(四首)哥布
明珠的诗(四首)明珠
生活在故乡(组诗)李克山
山里人(外一首)门图
消逝的足迹(外五首)井力
某某(外六首)王艳
梯田赋(四首)李志刚
乡村印记(外一首)张建权
散文诗(九章)莫独
黑夜,我们不能没有诗歌(组诗)泉溪
碧溪古镇抒怀(组诗)赵德文
钟(外三章)朱客伊
母亲·凤凰花·波罗蜜金美玲
河边田棚(外二首)陆建辉
我出生的村庄(外四首)艾吉
边地手记(组诗)哥舒白
大芦山(组诗)赵汉成
生命哲学(八首)毕登程
马鞍底天生桥(外一首)普红茹
冬天里的一块苔藓张礼
守夜人(外七首)陈强
在月光下跳舞(外二首)阿英 著车金明 译
不想离开(外四首)白者黑 著李默 译
孤独地飞(外二首)俺斗 著李默 译
诗二首白金山 著蒿篙 译
乡音(外二首)李哨芸
报告文学
哈尼弄潮女王家彬
长篇作品存目
编后记
哥布
我十二三岁时,我们家还栽种旱谷(也叫地谷)。顾名思义,它是栽种在旱地里的谷物。它的哈尼语名称是Dolceil(哈尼文,音“多车”),“车”为谷子,“多”有两层意思,一是与水田对应的“旱地”的意思,二是与低海拔河谷对应的“高山”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谷种既适应干旱,也适应高海拔,更不需要平整的土地。那年春天,我和父母在一片坡度较大的山坡上砍草、挖地、播撒谷种。秋天的时候,经过母亲收割、晒干、木碓舂米、簸筛去皮等系列工序后,香喷喷的旱谷饭终于摆上了篾桌。饭粒粗实,饭香纯正,软似糯米。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一生中吃过的好吃的米饭,没有之一!
实际上,对于哈尼族人来说,比栽种旱谷更拿手是耕作梯田。哈尼族是氐羌系统族群,从青甘川藏高原逐渐向南迁徙,如今生息于云南的“三江两山”,即红河、澜沧江、把边江流域,哀牢山、无量山山脉。在四川一带,他们参与了三星堆文明的创造,并开始了稻谷的栽种。他们带着谷种一路南迁,在云南南部创造了山地稻作农耕文明。在哀牢山,哈尼梯田从山脚开到山头,宛若天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蔚为壮观。哈尼族世世代代耕作梯田,梯田和劳动是这个民族的信仰,他们的宗教和文化总是跟随梯田发生和发展。“哈尼梯田文化”由此诞生。哈尼文化即为哈尼梯田文化。
2013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红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哈尼梯田文化的精髓是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努力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人伦关系。哈尼族文学是哈尼梯田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哈尼族那些古老而脍炙人口的长诗无不闪耀着梯田的亮光,如《胡培朗培》(有的译作《哈尼四季生产调》)、《罗护演斗》(“祈福歌”之意)等。总之,梯田以及梯田耕作为主的山地农耕气息紧紧萦绕在这个民族的灵魂深处。
20世纪五十年代,哈尼族作者阿朵和毛佑全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和诗歌,哈尼族作家文学自此发端。七十年代,西双版纳哈尼族作家朗确以发表于《云南日报》的散文《茶山新曲》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旅,该作品并摘得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新时期以来,哈尼族作家及作品如雨后春笋,频频在《民族文学》《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边疆文学》《滇池》等报刊亮相,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作品具有鲜明特色的充满活力的作家群。存文学是他们中引人瞩目的作家之一。存文学创作视野宽阔、精力旺盛、极具才情,他的作品曾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并有庄重文文学奖、云南省文学艺术奖励基金奖等多项荣誉,他近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碧罗雪山》广受文坛好评,由此改编的电影在国内外多次获奖。艾扎、诺晗、冯德胜、井力等作家也分别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方面各有骄人建树。更为可喜的是,大批60、70后作家作为哈尼族文学的中坚力量,正在迅速成长,他们踌躇满志、辛勤笔耕,为文学的百花园增辉添彩;更有80后作家显露锋芒、后来居上。
哈尼族作家文学与哈尼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他们的作品大多抒写故土情怀、梯田恋歌,把灵魂深处的梯田文化和与生俱来的善良与美丽自觉或不自觉地奉献给读者。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作家是用哈尼民族的母语创作的。这样的好处之一,是能更直接而准确地传达出农耕民族那心底秘而不宣却又闪闪发光的温情。作为梯田文化的一部分,哈尼族作家文学同样承载了尊崇并顺应自然、真诚友善和低碳环保的价值观。随着哈尼族农耕文化的外在形式——哈尼梯田的文化价值被联合国认可,哈尼族的文学也随之具有了世界性的价值高度——这在理论上是完全成立的。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使每一个民族的文学都具有了独特的生命和不可替代性。关于文化多样性重要意义,我在别的文章里有较为详尽的讨论(参见拙著长诗《神圣的村庄》后记《我为什么用哈尼文写诗——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多样性意义探求与文学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3月版),这里不再赘述。
30多年前,当我和父母在山坡上汗流浃背播撒旱谷,我们都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们将再也吃不到、甚至见不到这样的谷物。是的,30多年了,我再也没有见过谁栽种旱谷。也许这个稻种就此灭绝,就像许多不知不觉消失的事物。
所幸还有其他物种,所幸还有各具文化的各民族!
艾扎
一
“嘎嘎,嘎嘎嘎……”
一群被惊飞起的野鸭的叫声打破了这个仲春中午的寂静,七辆卡车拉着几队修路工来到红河谷。民工们在阿土渡口下了车,背着行李沿北岸步行三十公里,来到芭蕉寨对岸扎营。
电影放映员阿祥和他的机器第二天来到渡口,碰巧遇上了芭蕉寨的木船。木船上的几个男船工被槟榔寨的亲家拉去喝酒了,只剩下伊眉姑娘。她帮着他把装机器的箱子抬上船,坐在高翘的船尾撑着桨。船儿如同一张弓,沿蓝色的河流缓缓漂去。
深深的河谷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分外明媚,溢满了芒果和荔枝的芳香。一股股山泉像挂在大山胸前的银链,欢笑着扑入红河。攀枝花树在微风中摇曳着高大的身肢,把一朵朵火红的花儿抖搂在蓝色的水面。马帮在渡口卸下驮子,马儿在浅滩上追逐嬉闹。一只木船逆流驶来,几个穿着裤衩的汉子拉着长长的纤绳,头戴发黑的草帽,弓腰挪动在河边的乱石间。一群背着香蕉的傣族妇女从蕉林里钻出来,放下背箩,提起筒裙扑进水中……阿祥坐在船头,他被这古朴的边地景象深深吸引了。他从挎包里掏出口琴,抹抹嘴,吹了起来:
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岸边是家乡,
清早船儿去撒网,
晚上回来鱼满舱。
坐在船尾的伊眉跟着琴声唱起来:
四处野鸭和牛羊,
两岸香蕉芒果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红河鱼米乡。
阿祥从嘴里抽出口琴,惊异地回头望着伊眉。
伊眉唰地红了脸,双腿一拢夹紧黑筒裙,不客气地:“瞧哪样瞧!”
“你……怎么乱改人家的歌词。”
“咯咯咯咯……”伊眉笑了,“瞧你,眼睛睁得像老黄牛。你说,我们这里美不美吗?”
“嗯……美,美!”
“那你快吹呀!”
阿祥又吹起口琴。伊眉唱着歌。
唱完歌,阿祥转过身,把口琴向伊眉一亮:“你会吗?”
“有什么稀奇。”伊眉不屑一顾,把船径直驶向南岸。
船儿几乎擦着岸。她伸手从岸上摘了一片树叶,横放在嘴里吹起“红河水”来。
多奇妙,一片叶子也吹得这么好听,阿祥听呆了。
伊眉吹得高兴,放慢船速问道:“你猜猜,这河为什么叫红河?”
阿祥望着河水摇摇头。忽然又道:“是因为这水会变红吧。对吗?”
“这水为哪样会变红?”
“这还用问,雨季一到,泥沙多嘛。”
“不,是红河姑娘带血的眼泪染红的!”
“红河姑娘?哈哈,又是你们民族的神话故事,讲来听听。”他坐到船尾。
“红河姑娘很早就住在这山谷里,六月的一天,她和藤条江伙子约好在河口沙坝会面,可藤条江伙子没来。红河姑娘以为他变心了,但她还是沿着山谷去找他,不分白天晚上,一路找一路流着泪,大声喊着藤条江伙子。妖魔掀起大风,把地上的沙土刮进红河姑娘的眼里,想把她的眼弄瞎,让她迷失在山谷。红河姑娘的双眼流出血,泪水变红了,染红了全身。从此以后,每年六月间,河水都是红的。”
“后来呢?”
“后来,她终于在远远的大海里找到了藤条江伙子。”
“哎呀,船偏了!”阿祥喊起来。
伊眉猛然一扳桨,船刚驶正,“哧”一声,桨桩上的拴桨绳断了,船失去方向,在河里横去直来乱闯。伊眉放下桨,从船尾迅速梭进河里,两手扳着船尾推向左边,船安全靠了南岸。伊眉走上岸,水淋淋的衣裙紧紧贴在身上,把她的身子显得那么美:肩膀圆圆的,腰身细细的,两腿长长的,胸脯高高的。简直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水芋树!她把湿了的发髻解开,朝山沟走去。她的上衣也是黑色的,用彩线绣在宽大的短袖口上的花边,在阳光下熠熠闪闪,像七彩的花环在摇晃……
没多会儿,她拿着一根藤子从山沟里走出来,回到船边就要拴桨。阿祥让她放下藤子,他从一个麻袋里提出几个铁皮盒子,从提手上解下一截铁丝,把桨绑稳在桨桩上。伊眉把船往河心一推,阿祥伸手去拉她,她没理睬。她把两肘往船尾一钩,双脚往河底一蹬,倏一下跃上船,坐在船尾撑起桨。她手上沾着一层细碎的水珠,使手背上那朵蓝色的刺花变得晶莹透亮。阿祥一眼盯住它。
“你手上的蓝花……怎么画上去的?”
“针刺。”
“是你们傣族人的规矩?”
“嗯。”
“男女都刺?”
“都刺。”
“都刺这花样?”
“喜欢什么刺什么。”
她全身直往下滴水,头发在阳光下冒着热气。当她看见露出麻袋口的围着黑边的电影布幕,一阵惊喜。
“你是放电影的师傅?!”
阿祥点点头。
“今晚放吗?”
“放啊。”
“放哪样片子?”
阿祥用下巴朝放在麻袋上的片子盒一点:“喏,《洪湖赤卫队》。”
她望着片盒上用红油漆写的片名,一字一字地:“洪、湖、赤、卫、队。”
“你没读过书?”
“读过三年。”
“晚上来看电影吗?”
“来。我们芭蕉寨就在你们工棚对面。”
“隔着河,晚上来往方便吗?”
“划竹排呀。我们不是修路工人,白看电影,不撵我们走?”
“谁要撵你,你来找我。”
“怎么叫你?”
“我叫粟祥。大家都叫我阿祥。你呢?”
“伊眉。”
“你……会唱你们的山歌吗?”
“有嘴还能不会。”
“晚上来瞧电影时,唱一首给大家听听。这样,谁也不会撵你走了。”
“那好!”
二
芭蕉寨,一个坐落在红河南岸河滨山包上的小寨子,五十多幢土楼掩映在墨绿色的果林里。修路队的工棚就搭在它对岸的一片芒果树下。这儿河床宽阔,河水靠北岸流淌。南岸是一片沙滩,长满了芦苇和攀枝花树。伊眉把船驶靠北岸,帮阿祥把机器搬进工棚。
当她从工棚里走出来,身上那件半袖土布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件水红的确凉衬衫。原来,修路队煮饭的汉族阿姐不让她穿着湿衣裳回寨,拿出自己的一套衣裳给她穿。伊眉穿上衬衣,说什么也不好意思穿那条长裤。汉族阿姐把她的湿衣裳晒在工棚外的竹竿上,叫她晚上过来瞧电影时再带走。
阿祥把伊眉送上船,说道:“晚上可别来晚了,约着小伴们一块来。”他举起手朝她挥了挥:“再见!”
伊眉脸红了。一个汉族小伙子向她招手说再见,这可是头一回!她想学着他举起手,可就是举不起来。
伊眉走进家门没多一会儿,一群姑娘叽叽喳喳地闯了进来。
“伊眉,你真有本事。汉族刚来,你就把人家的好衣裳穿来了。”
“哎哟,你好瞧死喽。快脱下来给我们试试。”
“嗬哟哟,这衣裳好凉快!伊眉,这是什么布?”
“叫的……的确凉。”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