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031780丛书名: 典藏
在大众文学方面,郑振铎的文字平淡而有新意,章法于轻松之中严谨,既歌颂真善美,也不乏深广学识,深受大众读者喜爱,译著《纸船》,散文《海燕》《离别》《鹈鹕与鱼》《蝴蝶的文学》等作品,散见于自新中国以来的各版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
他的散文作品张力十足,展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作品题材广泛,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亦包括对历史事件的感想。无论是生活景致,还是爱国情绪,无不与时代背景相连。《“野有饿殍”》《从“轧”米到“踏”米》《鹈鹕与鱼》《我的邻居们》等文,仿佛为一幅抗战沦陷区的全景图。在莫干山避暑期间的散文体现出浓浓的故乡情,赴欧途中所创作的作品则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他翻译的《飞鸟集》,是泰诗的**版中文诗集。作为“*早卓有成效地给中国读者介绍泰戈尔的人”,他赋予了泰诗平易而微妙的中国风,或童真的喜悦、或明媚的盎然、或清婉的惆怅、或睿智的深沉,这不仅让泰戈尔家喻户晓,并且为泰诗翻译的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优秀范本。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其一,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文体分类并未完备,且郑振铎的很多作品有体裁杂糅的现象,例如,《的听众》和《猫》两篇,有人认为是小说,有人认为是散文,也有人认为是散文小说,《六月一日》和《迂缓与麻木》两篇,有人认为是散文,有人认为是杂文。本书参考《郑振铎全集》的分类方法,秉承大众阅读的原则,将前两篇归为散文类,后两篇归为杂文类。
其二,本书中由于作品的时间跨度较大—不同历史时期对文稿的核定标准不同,为了使读者在文字上感受时代气息,本书保留了原文的部分文法和字词用法,例如,“么”作为语气词出现在句尾。然而,对严重影响阅读理解的文法,本书一一做了订正或注释。
此外,对于文中提到的较冷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本书也进行了注释。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够收获一番时代感与愉悦感并存的阅读体验。
诗 歌
飞鸟集
新月集
散 文
海 燕
猫
鹈鹕与鱼
蝴 蝶
蝉与纺织娘
苦鸦子
街血洗去后
止水的下层
“野有饿殍”
“封锁线”内外
从“轧”米到“踏”米
我的邻居们
烧书记
记复社
暮影笼罩了一切
后一课
别了,我爱的中国
三 死
宴之趣
山 市
幻 境
月夜之话
山中的历日
塔山公园
大佛寺
黄昏的观前街
石 湖
北 平
云 冈
昭君墓
长安行
春风满洛城
欧行日记(节选)
阿剌伯人
同舟者
不速之客
秋夜吟
的听众
欢迎太戈尔
纪念几位今年逝去的友人
永在的温情 — 纪念鲁迅先生
悼许地山先生
韬奋的后
悼李公朴、闻一多二先生
哭佩弦
杂 文
中国人与人道
六月一日
迂缓与麻木
贡献给今日的青年
战争与和平
绅士和流氓
漫步书林
郑振铎在学术研究方面造诣匪浅,代表专著有《文学大纲》《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版画史图录》等,他治学严谨、博古通今,对中国文学、考古等方面具有开拓性贡献。
在大众文学方面,郑振铎的文字平淡而有新意,章法于轻松之中严谨,既歌颂真善美,也不乏深广学识,深受大众读者喜爱,译著《纸船》,散文《海燕》《离别》《鹈鹕与鱼》《蝴蝶的文学》等作品,散见于自新中国以来的各版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
他的散文作品张力十足,展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作品题材广泛,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亦包括对历史事件的感想。无论是生活景致,还是爱国情绪,无不与时代背景相连。《“野有饿殍”》《从“轧”米到“踏”米》《鹈鹕与鱼》《我的邻居们》等文,仿佛为一幅抗战沦陷区的全景图。在莫干山避暑期间的散文体现出浓浓的故乡情,赴欧途中所创作的作品则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郑振铎乘新文化运动的清风,在推进白话文和新诗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以优美的现代诗风格,陆续翻译、发表了泰戈尔的诗篇。他翻译的《飞鸟集》,是泰诗的版中文诗集。作为“早卓有成效地给中国读者介绍泰戈尔的人”,他赋予了泰诗平易而微妙的中国风,或童真的喜悦、或明媚的盎然、或清婉的惆怅、或睿智的深沉,这不仅让泰戈尔家喻户晓,并且为泰诗翻译的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优秀范本。
本书秉承“典藏”系列的大众普及阅读编辑方针,力争在一本书中,尽展郑振铎一生中经典的大众文学作品。书中完整收录郑振铎诗歌译著《飞鸟集》《新月集》,并根据作品的重要程度、感情色彩,精选和归纳散文、杂文类作品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内容(包括所有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在脉络清晰的篇章中,带领读者深切走进郑振铎的感性世界,使读者在阅赏美文的同时,感受郑振铎在温柔与刚毅、痴迷与洒脱的变幻中展露出的无限才情和丰富人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其一,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文体分类并未完备,且郑振铎的很多作品有体裁杂糅的现象,例如,《的听众》和《猫》两篇,有人认为是小说,有人认为是散文,也有人认为是散文小说,《六月一日》和《迂缓与麻木》两篇,有人认为是散文,有人认为是杂文。本书参考《郑振铎全集》的分类方法,秉承大众阅读的原则,将前两篇归为散文类,后两篇归为杂文类。
其二,本书中由于作品的时间跨度较大 — 不同历史时期对文稿的核定标准不同,为了使读者在文字上感受时代气息,本书保留了原文的部分文法和字词用法,例如,“么”作为语气词出现在句尾。然而,对严重影响阅读理解的文法,本书一一做了订正或注释。
此外,对于文中提到的较冷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本书也进行了注释。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够收获一番时代感与愉悦感并存的阅读体验。
陈福康:率性见真、爱憎分明、明快坦荡、博学多识,有时也相当细腻。
胡愈之:在文学工作中,你是一个多面手,不论在诗歌、戏曲、散文、美术、考古、历史方面,不论在创作和翻译方面,不论是介绍世界文学名著或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你都做出了平常一个人所很少能做到的那么多的贡献。
郁达夫:郑振铎本来是个好的杂志编辑者,转入了考古,就成了中国古文学鉴定剔别的人。按理而论,学者是该不会写文章的,但他的散文,却也富有着细腻的风光。且取他的叙别离之苦的文字,来和冰心的一比,就可以见得一个是男性的,一个是女性的了。大约此后,他在这一方面总还有着惊人的长进,因为他的素养,他的经验,都已经积到了百分之百的缘故。
李一氓:郑振铎,我以为他是中国文化界值得尊敬的人。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 《纸船》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郑振铎不仅是新诗的开拓者,还将很多外国优秀作品引入国内。在诸多译著中,泰戈尔的诗篇被读者们津津乐道,至今都是读泰诗必选的经典译本。本章完整收录《飞鸟集》 《新月集》 ,读者可以通过品读这些著名诗篇,一窥郑振铎对中外文化交融的巧妙把控和对近代新诗斟词酌句的深厚功力。
20 世纪 20 年代初,郑振铎与泰戈尔的诗不期而遇。一刹那间,他被诗中展现的爱与和平之花园所深深吸引,忘我地流连在泰戈尔用异国语言编织的,却是人类心灵所共同向往的,那个充满生机与智慧的美妙国度。二战时期的中华大地,饱受战火凌虐,人心在生离死别中渐渐迷茫而枯竭。就在此时,大量的泰戈尔诗篇陆续经由《小说月报》 《文学旬刊》传递到读者身边,借由浅显易懂的白话文、自由灵动的新诗体,泰诗犹如一阵春风,让几近枯竭的人心萌生春芽,让希望的力量生如夏花。
“他是给我们以爱与光与安慰与幸福的,是提了灯指导我们在黑暗的旅路中向前走的,是我们一个友爱的兄弟,一个灵魂上的密切的同路的伴侣。”郑振铎在《欢迎太戈尔》中这样说道。然而,有些人却故意夸大泰诗的空灵、玄妙,针对所谓的“消极意义”诋毁它。抛开观点不论,鲁迅、瞿秋白、茅盾等人都发表过对于泰诗的较为客观的评论。其中,茅盾根据时代背景,认为当时的青年人思想过于脆弱, “鼓励爱国精神激起印度青年反抗英国帝国主义的诗人泰戈尔”是我们的朋友,应赞颂“那悲壮的‘跟随着光明’ ” , 而不能沉醉在“神幻的‘生之实现’ ” “空灵的‘迦椟吉利’ ” 。郑振铎也曾郑重表示,研究泰诗思想的着眼点,应该落在其与青年思想和中国新文学的关系上,他承认泰诗中的“迷梦”危险,但瑕不掩瑜。今天看来,他对泰戈尔的推崇是基于客观论断的。
在逃离战火的今天, 我们同样应以端正的视角来欣赏泰戈尔的诗。 《纸船》 《对岸》 《职业》三首诗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泰诗的真善美无疑是对童心好的启蒙。这种启蒙,不分长幼,它向所有向往美好的心灵提供一处审美启蒙课堂,向所有在人生中迷茫、无助、孤独的心灵提供一个疗伤的港湾。它不是避世的伊甸园,而是希望的加油站,读罢诗篇,你会笑看沧海桑田,人生的纸船将航行得更远,更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