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45393
编辑推荐:
※名士之作
《长物志》作者文震亨为“明四家”文徵明的重孙,家学深厚且自身才华出众,使《长物志》成为明清文人小品中的名作。
※顺应时风
传统文化的热度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物质文化。本书恰能顺应这一新兴风尚,为读者奉上一场古代物质生活的盛宴。
※原文完整
本书以现存早的明末刊本《长物志》为底本,将原文282个条目以及原序全数收入,逐条注释并点评。
※注评详尽
注释详细,难字注音、文言简译、名词解释、文献引用,可实现无障碍阅读;点评拓展,阐述文化内涵,丰富全书内容。
※古今对照
全书注重古今对照,不泥古,不薄今,引导读者发现传统文化从古至今的传承与流变,建立起古典美学与现代人之间的关联。
※图多且精
本书组配百余幅精美插图,既准确把握古物形貌,又注重场景意境的营造,既精准,又精美,更有回味。
※装帧精美
装帧设计配合全书气质,整体简洁古雅。封面使用文震亨画作《唐人诗意图册》中的一幅,全册十二幅缀入内文十二卷辑封,内外呼应,搭配得当。
《长物志》是明人文震亨的作品,书名取自“身无长物”而反用其意,所论对象是与日用必需相对的“多余无用”的闲情享受之物。全书分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十二卷,每卷包含多个条目,一条论一物,每卷首条为全卷总论。条目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是罗列品评,有的是作者自述喜好,有的则带有科普性质,涉及许多古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知识,建立了一个古雅高洁、幽旷自然的审美体系。
本书是《长物志》的全注评本,可充闲暇读物一种。注释对每个条目中的名物、术语、典故,都做了细致的说明,点评中围绕条目稍稍拓展,阐述条目所述事物的文化内涵。另附文震亨生平资料汇编与诗文作品选辑。虽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和《长物志》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通过本书,可以了解这种无一处不考究的闲雅生活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发现传统文化从古至今的传承与流变,在古今对照下,重新审视现代生活,获得很多感悟与启发。为便于理解,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插图。
目录
前言:眠云梦月,高人画中
序
卷一 室庐
卷二 花木
卷三 水石
卷四 禽鱼
卷五 书画
卷六 几榻
卷七 器具
卷八 衣饰
卷九 舟车
卷十 位置
卷十一 蔬果
卷十二 香茗
附录一 文震亨生平资料汇编
附录二 文震亨诗文作品选辑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水流花开,清风与归
(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书名便耐人寻味:虽取自晋人王恭“平生无长物”的典故,该书却要传达作者对“玩物”的执迷,使明末江南士人的复杂心态跃然纸上。这种有趣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明末清初以来读书人直至于当代文化消费者们所关心的话题。
——美国普吉湾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洪再新
精彩内容节选
《长物志》 分为十二卷,分别是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记载了文人园林生活的种种细节。其中室庐卷、花木卷、水石卷、禽鱼卷、位置卷,论述的是居住环境、点缀花木、水景石景、园林动物、经营布局,偏于造园的根本;至于书画卷、器具卷、几榻卷、舟车卷、衣饰卷、蔬果卷、香茗卷,记论述书法绘画、香道茶道、文房清供、起居用具、游玩工具、生活服饰、日常雅食,偏于生活日用和艺术赏鉴,可看作造园的附庸,或生活的物化。
而此十二卷的核心, 便在于“古、雅、韵、逸、隐”五字:古是古朴,雅是风雅,韵是意境,逸是闲情,隐是自适,体现在筑园、制具、生活、 造境等各种层面。
从筑园上来讲,文震亨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崇尚将天地山水搬到家中,呈现心中的桃源。以室庐为例, 他要求“门庭雅洁,室庐清靓”,在其间“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后还说“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 以水石为例, 他在拳石勺水中师法自然,遵循“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原则,希冀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以花木为例,他说:“或水边石际,横偃斜披,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营造的,是一种诗情画意之境。
从制具上讲,文震亨追求的是制具尚用,厚质无文,随方制象,各得所宜。如交床,他说:“嵌银、银铰钉圆木者,携以山游,或舟中用之,便。金漆折叠者,俗不堪用。”如花瓶,他说:“古铜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不特古色可玩而已。”如簟,他说:“茭蔁……叶性柔软,织为细簟,冬月用之,愈觉温暖,夏则蕲州之竹簟。”总之,结构上崇尚匀称,材质上崇尚古朴,装饰上崇尚适度,制度上崇尚古雅,使用上崇尚适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 宁俭无俗”这一思想,贯彻始终。
从生活上来讲,文震亨追求的古雅清洁,摒弃流俗。如书画,他说:“大者悬挂斋壁,小者则为卷册, 置几案间。”如此可使室庐增色。至于所藏,必古人名迹,如果心无真赏,口论贵贱,则为恶道。如衣饰,他说:“须夏葛冬裘,被服娴雅,居城市有儒者之风,入山林有隐逸之象。” 如舟车游具,他说:“要使轩窗阑槛,俨若精舍,室陈厦飨,靡不咸宜。” 如蔬果,他说:“顾山肴野蔌,须多预蓄,以供长日清谈,闲宵小饮;又如酒鎗皿盒,皆须古雅精洁,不可毫涉市贩屠沽气。” 每一处细节上,都透着考究。
从造境上来说,文震亨追求的是一种“旷士之怀”和“幽人之境”。如卧室,他说:“室中精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矣。” 如小船,他说:“或时鼓枻中流;或时系于柳阴曲岸,执竿把钓,弄月吟风。”还说要用之畅离情、宣幽思、写高韵。如园径,他说:“以碎瓦片斜砌者,雨久生苔, 自然古色,宁必金钱作埒,乃称胜地哉? ”他还在室庐卷开篇点明:“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可知,他希冀在这样一种理想国中,眠云梦月,和光同尘。
如此,山、水、楼、台、草、木、竹、石、花、鸟、鱼、鹤、琴、诗、书、画、茶、香等物,都成为他生活的日常。他造园林,于听琴临帖、浇灌竹木、蓄养禽鱼等风花雪月之中,标榜高逸的风骨,寄托清雅的意趣,宣泄郁结的情思,体悟天地的至理,开展悠闲的生活,感受与俗世的差异,静观生命的诗意和丰腴,是园中人,而本身也如同入了画图。故其所言虽为无用之物,但所述却有物外之趣。 嵇康云:“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恰是绘出了如斯情境。项鸿祚曾改张彦远句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也恰恰道尽了文氏意旨。
然而,和寻常文人不同的是,文震亨既有琴心,亦有剑胆。闲雅时可以啸傲烟霞,刚烈时却可以仗义行侠。天启年间,东林党人周顺昌与阉党交恶,被阉党通缉逮捕,苏州数万人感念周氏之德,聚集鸣冤,请愿释放。当时的为首名士中,有一人便是文震亨。后来事态不可控制,阉党死伤溃败,朝廷追究责任时,大学士顾秉谦力主不牵连名人, 文震亨才得以幸免。
此事只是文震亨生命中的一段插曲。在甲申之变后,他的气节更为坚贞。他曾南下追随弘光帝,后因被小人排斥,又退隐闲居。清军攻占苏州时,他避居阳澄湖畔,听闻“剃发易服”令下,便投河自尽,被家人救起后,绝食而亡。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 序中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故而,文震亨的自尽,绝不仅是殉君,更是为了殉文化。其壮烈,其孤绝,令人仰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