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48631丛书名: 学术史丛书
内容简介
所谓学术史研究,说简单点,不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评判高下、辨别良莠、叙述师承、剖析潮流,让后学了解一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鼓励和引导其尽快进入某一学术传统,免去许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学术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压在纸背的“补偏救弊”、“推陈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强调。因为,当你努力体贴、描述和评判某一学术进程时,已有意无意地凸显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追求。
这是一场叙说历史的话语盛宴。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晚清的“晚明三大家”、历史的“写作”与“模拟”、晚明“艳迹”的黯然回眸、野史·小说·名物文章等知识作了介绍。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这是一场叙说历史的话语盛宴。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晚清的“晚明三大家”、历史的“写作”与“模拟”、晚明“艳迹”的黯然回眸、野史·小说·名物文章等知识作了介绍。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 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
自序 “站着读书”与“三十而立”
导言 寻找晚明,一场叙说历史的话语盛宴
历史记忆的交响
二 幻中出幻的镜像
三 本书的纲领结构
章 从江湖到庙堂:晚清的“晚明三大家”
一 本土还是西方:“晚明三大家”的晚清命运
二 经典与广告之间:晚明著述的晚清出版
三 从边缘到中心:三大家从祀两庑始末考
第二章 “国族”还是“文化”:论“遗”
一 著述·演讲·躬行:章太炎的“晚明记忆”
二 忠于文化还是忠于君国:晚清的遗老们
三 郑孝胥的自我与取舍
第三章 论“士”与结“社”:历史的“写作”与“模拟”
一 “精神国粹”与国民楷模:“民史”建构中的“明遗民录”
二 作为姿态的“几、复遗绪”:以南社为中心
三 清末民初社事中的“重”与“轻”
第四章 风流云散:晚明“艳迹”的黯然回眸
一 作为“经典”的“秦淮”记忆
二 “胜国沧桑艳迹多”:从《桃花扇》到《沧桑艳》
三 末造奇女:乱世的节烈与死亡
第五章 野史·小说·名物文章:文体决定下的内容
一 晚明“野史”:作为“民间记忆”的“乡邦文献”
二 “小说”晚明:寄托遥深与作意好奇
三 名物文章与家族记忆:以冒鹤亭为中心
第六章 寓教于乐的尴尬:走向“通俗”的晚明叙事
一 启蒙·改写·消费:当革命遭遇日常
二 《明末遗恨》演出前后:改良史剧及其他
三 1915年:新剧的“晚明”
尾声 回归书斋的“晚明想象”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国粹学派”主持出版的明末清初典籍简目
后记
自序 “站着读书”与“三十而立”
导言 寻找晚明,一场叙说历史的话语盛宴
历史记忆的交响
二 幻中出幻的镜像
三 本书的纲领结构
章 从江湖到庙堂:晚清的“晚明三大家”
一 本土还是西方:“晚明三大家”的晚清命运
二 经典与广告之间:晚明著述的晚清出版
三 从边缘到中心:三大家从祀两庑始末考
第二章 “国族”还是“文化”:论“遗”
一 著述·演讲·躬行:章太炎的“晚明记忆”
二 忠于文化还是忠于君国:晚清的遗老们
三 郑孝胥的自我与取舍
第三章 论“士”与结“社”:历史的“写作”与“模拟”
一 “精神国粹”与国民楷模:“民史”建构中的“明遗民录”
二 作为姿态的“几、复遗绪”:以南社为中心
三 清末民初社事中的“重”与“轻”
第四章 风流云散:晚明“艳迹”的黯然回眸
一 作为“经典”的“秦淮”记忆
二 “胜国沧桑艳迹多”:从《桃花扇》到《沧桑艳》
三 末造奇女:乱世的节烈与死亡
第五章 野史·小说·名物文章:文体决定下的内容
一 晚明“野史”:作为“民间记忆”的“乡邦文献”
二 “小说”晚明:寄托遥深与作意好奇
三 名物文章与家族记忆:以冒鹤亭为中心
第六章 寓教于乐的尴尬:走向“通俗”的晚明叙事
一 启蒙·改写·消费:当革命遭遇日常
二 《明末遗恨》演出前后:改良史剧及其他
三 1915年:新剧的“晚明”
尾声 回归书斋的“晚明想象”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国粹学派”主持出版的明末清初典籍简目
后记
在线试读
章 从江湖到庙堂:晚清的“晚明三大家”
一 本土还是西方:“晚明三大家”的晚清命运
顾炎武与地方自治
从清初就已经开始得享遗民学者盛名的顾炎武,官方认定其治学强项与采用方法,本以经学考证、音韵训诂胜。但到了晚清这个热闹场中,居然顾炎武也无法在清冷的学术中继续把持下去,遂逐渐被褪去“经学大师”、清学开山的光环,而易之以其他面目。当然,这一转变的溯源,或许依然与“道、咸之学新”有关,例如在李兆洛(1769—1841)、黄汝成(1799—1837)锋人笔下,顾氏学问大旨所归,《日知录》中“负经世之志,著资治之书”的论时务诸卷,已经被视为精华部分。如此评价,业已偏离乾、嘉学者对顾炎武考据学的推赏,尤其是四库馆臣对顾炎武经世之务“迂而难行,愎而过锐”的警惕与紧张——晚清以来这一明显转变,正与清初尚带遗民气质的学人见解暗合。
固然,就言论主流而言,此时的顾炎武形象,主要还是停留在一个传统的笼统的解释:“先生之文,以明道,以救世,以维风俗,以正政教,以表彰节义,皆有用之文也。”但传统之中依然有了突破、笼统之中依然有了具体,“先生之学非同于名法者”,其中亮的亮点,更在能够“寓封建于郡县,去专制束隰之治,而一反之于斯民之自为,不欲使其权尽归于人主,可谓有民政之精神矣”。例如毕生倾情顾炎武的章太炎,尽管被胡适称为“古文学很光荣的结局”、“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也会暂置学术谨严于一旁,急欲在顾氏主张“封建”的政治观点与同(治)、光(绪)以还行省拥兵、会党横行终于导致清社以屋的现实功用之间,建立明确的因果联系。身处晚清“君学”、“群学”之争当中的顾炎武,被新进学人毫不犹豫纳入了“为群之学,其功在天下”的现代阵营。而这一顾版“民政精神”,被附会得为频繁的,就是清末民初风行一时的“地方自治”思潮。
……
一 本土还是西方:“晚明三大家”的晚清命运
顾炎武与地方自治
从清初就已经开始得享遗民学者盛名的顾炎武,官方认定其治学强项与采用方法,本以经学考证、音韵训诂胜。但到了晚清这个热闹场中,居然顾炎武也无法在清冷的学术中继续把持下去,遂逐渐被褪去“经学大师”、清学开山的光环,而易之以其他面目。当然,这一转变的溯源,或许依然与“道、咸之学新”有关,例如在李兆洛(1769—1841)、黄汝成(1799—1837)锋人笔下,顾氏学问大旨所归,《日知录》中“负经世之志,著资治之书”的论时务诸卷,已经被视为精华部分。如此评价,业已偏离乾、嘉学者对顾炎武考据学的推赏,尤其是四库馆臣对顾炎武经世之务“迂而难行,愎而过锐”的警惕与紧张——晚清以来这一明显转变,正与清初尚带遗民气质的学人见解暗合。
固然,就言论主流而言,此时的顾炎武形象,主要还是停留在一个传统的笼统的解释:“先生之文,以明道,以救世,以维风俗,以正政教,以表彰节义,皆有用之文也。”但传统之中依然有了突破、笼统之中依然有了具体,“先生之学非同于名法者”,其中亮的亮点,更在能够“寓封建于郡县,去专制束隰之治,而一反之于斯民之自为,不欲使其权尽归于人主,可谓有民政之精神矣”。例如毕生倾情顾炎武的章太炎,尽管被胡适称为“古文学很光荣的结局”、“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也会暂置学术谨严于一旁,急欲在顾氏主张“封建”的政治观点与同(治)、光(绪)以还行省拥兵、会党横行终于导致清社以屋的现实功用之间,建立明确的因果联系。身处晚清“君学”、“群学”之争当中的顾炎武,被新进学人毫不犹豫纳入了“为群之学,其功在天下”的现代阵营。而这一顾版“民政精神”,被附会得为频繁的,就是清末民初风行一时的“地方自治”思潮。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