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983793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约公元1451至公元1506)意大利著名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
1451年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纺织匠,但哥伦布并没有受父亲的影响,从小时候起便对航海和来往于海上的商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热爱航海冒险的哥伦布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活。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1482年开始,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但都遭到了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的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生活起居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和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
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10年之间四处游说,直到1492年才获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开始远航探险。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120名水手,分乘“圣•玛丽亚”号、“平达”号和“尼纳”号3艘帆船,从西班牙巴洛斯港扬帆驶出大西洋,向正西航行。经过几个月的远航,哥伦布于1493年3月凯旋。
哥伦布首航成功后,又先后进行了三次航行。他先后到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小安的列斯群岛、波多黎各、牙买加、特立尼达及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
直到1506年逝世,哥伦布一直以为他所到之处就是印度,因此后人把那些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那里的土著居民也称为“印第安人”。
哥伦布的远航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了海上霸业。从此,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