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617113
在我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同步的状态一直存在。我国农业宏观管理部门必须从国家层面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区域问题,协调区域分工布局和利益联结关系,才能实现区域间分类定位、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
本书站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上,系统全面地梳理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问题。
在统计数据和相关政策研究基础上,本书对我国农业区域布局进行了全面梳理,探讨了我国农业整体、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区域布局及演进情况;梳理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现状、评估区域农业协调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回顾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结构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了北方地区的种养结构调整问题,“镰刀弯”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及政策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做法、经验等进行梳理等;系统回顾了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的演进情况,分析了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新发展阶段,从新发展战略的角度,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对未来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进行了前瞻思考。
本书是对区域农业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兼具科普性的学术性著作,适合对区域农业和农业区划布局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区域农业发展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目。
前 言
上 篇 农业区域布局及演进
章 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演进及问题
一、水土资源和农业区划
二、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与特点
三、我国农业区域布局政策的演进与特点
四、我国农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
五、促进我国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的建议
第二章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演进及原因
一、不同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布局的整体情况
二、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特征及演变趋势
三、粮食作物生产区域布局演进的驱动因素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关建议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及比较优势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生产的总体情况
二、我国玉米生产的区域变迁
三、我国玉米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我国畜牧业资源条件、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分析
一、我国饲草饲料资源概况
二、我国畜禽品种资源概况
三、不同畜产品区域布局的整体情况
第五章 我国不同畜产品区域布局演进、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不同畜产品的生产区域布局演进及趋势
二、我国畜产品区域布局演进的原因及未来发展定位
三、优化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我国草食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演进
一、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二、草食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政策演进
三、我国草食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的变迁
四、影响我国草食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的主要因素
五、对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渔业生产区域布局演进
一、我国渔业资源与分布
二、我国海水养殖结构与布局
三、我国淡水养殖结构与布局
四、我国渔业生产区域布局演进
下 篇: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与政策演进
第八章 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现状及增长协调度测定
一、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增速发展特点
三、四大区域农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转变
四、区域农业协调度测定及评价
五、结论
第九章 我国北方地区种养结构调整与协调度研究
一、北方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二、北方地区农业结构的现状
三、北方地区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四、北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第十章 内蒙古种植结构调整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研究
一、内蒙古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二、内蒙古农业资源概况和种植业基本情况
三、内蒙古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进展和做法
四、内蒙古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做法
五、内蒙古区域农业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六、提高内蒙古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建议
第十一章 我国“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
一、“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形成背景
二、“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变化情况
三、西北干旱地区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情况
四、“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政策执行情况和结果
五、西北干旱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六、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演进
一、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的特点
三、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促进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宏观调控和管理对我国至关重要。要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时时刻刻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考虑,又要不断提高农业部门的供给效能。我国地域辽阔,土壤、气候等资源类型多样,各地自然环境复杂,在地形、区位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丰富多样的区域农业类型。这种区域差异借由水资源时空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又形成不同的区域农业生产力布局。在我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同步的状态一直存在。我国农业宏观管理部门必须从国家层面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区域问题,协调区域分工布局和利益联结关系,才能实现区域间分类定位、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强调“以粮为纲”到鼓励发展多种经营、到提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再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不断明晰和完善,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适宜新品种和新技术模式等,粮食生产优势区域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为增强,粮食单产水平得到提高。自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生产获得“十七连丰”。2011年起,黑龙江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内蒙古、湖南等省份也成为粮食生产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在“菜篮子”工程带动下,我国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极大丰富,充分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的食物需求,为确保国民营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在发展多种经营的过程中,我国农民收入逐年攀升,已提前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促进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应按照国家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立足各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分类分区引导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充分发挥区域农业优势,推动全国范围内区域农业发展一体化,促进形成区域间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2015年5月27日,《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正式发布。该规划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协调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树立全面统筹的系统观,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加快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具体表现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农业统筹发展:重点要在资源条件良好、配套设施完善、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建设重要农产品优势区,加强耕地保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高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形成现代农业空间开发格局。更加注重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数量平衡、结构合理、品质优良的有效供给;推动经营主体协调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使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2020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指出,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基础,突出优质、特色、绿色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上述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均对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提出更高更新要求。
站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上,对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梳理显得十分迫切。本书是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陈洁研究员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多年研究的综合成果,是在6项研究课题的连续支持下完成的。这些课题是:①2011年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不同粮油作物种植模式、生产成本及效益评价分析研究”课题;②2013年农业部发展与计划司委托“我国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研究”课题;③2016年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镰刀弯地区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课题;④2016年农业部发展与计划司委托“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度研究”课题;⑤2016年农业部发展与计划司委托“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⑥2018年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促进供给体系质量提升”课题。在统计数据和相关政策研究基础上,本书对我国农业区域布局进行了全面梳理,探讨了我国农业整体、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区域布局及演进情况;梳理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现状、评估区域农业协调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回顾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结构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了北方地区的种养结构调整问题,“镰刀弯”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及政策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做法、经验等进行梳理等;系统回顾了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的演进情况,分析了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新发展阶段,从新发展战略的角度,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对未来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进行了前瞻思考。
全书由陈洁提出写作框架思路并拟定章节。全书共分十二章。章在概述我国水土资源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介绍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与特点,梳理我国农业区域布局政策的演进及存在的问题,为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提出政策建议。第二章主要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区域布局情况和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粮油作物区域布局的整体情况、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特征及演变趋势、农业区域布局调整政策及效果、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三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及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对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进行思考。第四章在概括总结我国畜牧业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畜产品区域布局的整体情况。第五章对不同畜产品的区域布局演进趋势、原因及未来发展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对我国草食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变迁问题研究。第七章概述了我国渔业区域布局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渔业区域布局整体情况、海水养殖业布局和淡水养殖业布局进行介绍。第八章以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个区域为切入点,分析了四大区域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增速、农业人口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影响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九章重点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种养结构的现状、种养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趋势和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第十章重点研究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政策及效果。第十一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分析其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效率、促进区域内农业协调发展、旨在形成与全国其他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共赢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的做法和经验。第十二章系统梳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政策演变情况和政策框架与特点,提出促进我国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思路。
全书各章节和执笔人情况如下:章执笔人为陈洁,袁惊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第二章执笔人为陈洁、曹慧、谭智心,黄雨负责数据更新;第三章执笔人为何安华;第四章执笔人为陈洁、刘锐;第五章执笔人为陈洁、何安华;第六章执笔人为袁惊柱、李竣;第七章执笔人为黄雨;第八章执笔人为李竣;第九章执笔人为陈洁、周洪霞、倪坤晓;第十章执笔人为乔光华(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第十一章执笔人为陈洁、周洪霞;第十二章执笔人为陈洁、倪坤晓。全书由陈洁统稿修改。
本书是对区域农业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的、兼具科普性的学术性著作,适合对区域农业和农业区划布局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区域农业发展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目。文中不当或错误之处,还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