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66087
内容简介
王章佩编*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平衡研究》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实现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回答研究主题,作者力图在历史脉络与发展现状、法规政策文本与实际运行状态、灵活安全政策与灵活安全机制等多维度、多层次中描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状况,探究彼此之间耦合关系和内外张力,在此基础上洞察其中的关键点,剥离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发展方向。具体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方法呈现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运行现状,在客观的日常运行状态中揭示法规政策文本与运行事实之间的差异。之后在呈现出的历史与现实、文本与实践、政策与机制之间进行历时性的、共时性地概括提炼、对比分析。
目 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章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劳动政策回应全球化的策略 (二)国外灵活安全研究 (三)国内灵活安全研究 (四)文献评析与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概念 (三)概念的操作化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四、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创新 (二)论文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主题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转型论: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分析框架 一、欧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模式 (一)威尔斯根的分类 (二)欧盟的分类 二、灵活安全模式的缘起与发展 (一)灵活安全模式在荷兰的缘起与发展 (二)灵活安全模式在丹麦的缘起与发展 (三)灵活安全模式在欧洲的推广 (四)灵活安全模式缘起与发展评析:安全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 三、灵活安全模式的主要内涵与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分析框架 (一)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之争:由各执一端到两者兼顾 (二)灵活安全机制: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应有内涵 (三)灵活安全模式的启示: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调查研究:以海口与苏州为例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彰显 (一)计划指令向劳动力市场转型:灵活性彰显 (二)“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型:安全性彰显 (三)集体协商的恢复:灵活安全机制彰显 二、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运行状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 (二)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分析 (三)劳动力市场安全性分析 (四)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机制分析 第四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平衡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分析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突出问题:灵活性有余而安全性不足 (一)灵活性方面 (二)安全性方面 (三)灵活安全机制方面 (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整体判断:灵活性有余而安全性不足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有余而安全性不足”产生的背景 (一)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演进 (二)灵活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安全性建构 三、中国“灵活性有余而安全性不足”产生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环境为灵活化带来了强劲动力 (二)社会环境和制度缺陷致使安全性的约束不足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平衡的典型国家:荷兰与丹麦 一、荷兰的灵活安全模式 (一)荷兰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改革:非典型雇佣 (二)荷兰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三)荷兰的社会保障改革 (四)荷兰灵活安全模式的整体评析 二、丹麦的灵活安全模式 (一)丹麦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改革 (二)丹麦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三)丹麦慷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丹麦灵活安全模式的整体评价 第六章 建立中国“安全基础上灵活”的劳动力市场 一、平衡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定位:安全基础上灵活 (一)两种平衡策略:安全基础上灵活与灵活基础上安全 (二)中国应以“安全基础上灵活”为目标 (三)“安全基础上灵活”的主要内容 二、“安全基础上灵活”的发展路径 (一)凝聚发展“安全基础上灵活”的共识 (二)探究“安全基础上灵活”的不同政策策略组合 (三)强化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四)完善合作导向的劳资协商博弈机制 三、“安全基础上灵活”的配套政策措施 (一)集体约定工资以控制工资灵活性 (二)发展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以提升就业安全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收入安全 (四)改进合作导向的集体协商博弈机制以实现综合平衡 (五)其他进一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