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29444
编辑推荐
《青岛港考察》试图归纳我国成功企业的某些特质。本书是基于青岛港个案以管中窥豹的方式提炼成功企业的管理特质。笔者吴延兵认为,青岛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其领导者的胜任和负责。青岛港领头人常德传身体力行,给自己以“长子,工头,班长”的定位,赋予企业“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的发展使命,始终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心、用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用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青岛港作为国有企业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以市场化手段进行内部管理。其内部管理市场化,充分调动了青岛港员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力推进了青岛港跨越式发展进程。
内容简介
青岛港作为一个始建于1892年的百年老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了港口吞吐量从2000万吨到4亿吨的大跨越,实现了从默默无闻的支线小港到世界第七大港、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的大跨越。从管理角度看,青岛港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将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普适性与管理实践的特殊性有机融合。形成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的独特管理理念和体系。吴延兵著的《青岛港考察》目的即是将管理学基本原理与青岛港管理实践相结合,描绘探讨青岛港成功背后的管理要素,总结提炼具有青岛港特色的管理经验。重要的是。这些独特的管理理念和规则不仅仅属于青岛港自己的“私产”。对其他企业的成长发展也将有所裨益。
这正如每一次杰出战例虽不可能重复、但分析其战略战术一定对未来作战有所帮助一样。通过实地调研和访问座谈,《青岛港考察》梳理出能体现青岛港管理特色同时又可能惠及其他企业的九个管理特质:稳中求进的战略规划,重心下移的组织结构,高瞻远瞩的领导团队,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永不满足的创新驱动。客户至上的品牌理念,忠诚奉献的企业文化,和谐团结的思政工作,共建共享的社会责任。
这正如每一次杰出战例虽不可能重复、但分析其战略战术一定对未来作战有所帮助一样。通过实地调研和访问座谈,《青岛港考察》梳理出能体现青岛港管理特色同时又可能惠及其他企业的九个管理特质:稳中求进的战略规划,重心下移的组织结构,高瞻远瞩的领导团队,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永不满足的创新驱动。客户至上的品牌理念,忠诚奉献的企业文化,和谐团结的思政工作,共建共享的社会责任。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青岛港简介
第二节 港口建设改造
第三节 对内对外开放
第四节 经营业绩
第二章 战略规划
第一节 战略定位
第二节 战略演进
第三节 贯穿始终的发展战略
第四节 战略管理
第三章 组织结构
第一节 组织结构演变
第二节 五级管理模式
第三节 集团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第四节 公司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第五节 基层队的管理职能
第六节 组织运行特色
附 录 主要分公司和子公司简介
第四章 领导团队
第一节 常德传其人
第二节 常德传的领导特质
第三节 领导风格
第四节 领导绩效
第五节 领导经验
第五章 激励机制
第一节 以人为本
第二节 民主管理
第三节 岗位管理
第四节 绩效管理
第五节 安全管理
第六节 薪酬福利
第七节 学习型组织
第八节 农民工管理
第六章 创新精神
第一节 理念创新
第二节 管理创新
第三节 市场创新
第四节 技术创新
第五节 信息化建设
第六节 绿色发展
第七章 品牌理念
第一节 品牌理念
第二节 品牌架构
第三节 品牌培育
第四节 品牌传播
第八章 企业文化
第一节 使命与精神
第二节 核心层文化
第三节 形象识别
第四节 行为识别
第五节 环境识别
第六节 文化特色
第七节 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第九章 思政工作
第一节 党的领导
第二节 团的工作
第三节 工会工作
第四节 女工工作
第五节 宣教工作
第六节 武装工作
第七节 廉政建设
第十章 社会责任
第一节 责任理念
第二节 精忠报国
第三节 服务社会
第四节 造福职工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青岛港简介
第二节 港口建设改造
第三节 对内对外开放
第四节 经营业绩
第二章 战略规划
第一节 战略定位
第二节 战略演进
第三节 贯穿始终的发展战略
第四节 战略管理
第三章 组织结构
第一节 组织结构演变
第二节 五级管理模式
第三节 集团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第四节 公司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第五节 基层队的管理职能
第六节 组织运行特色
附 录 主要分公司和子公司简介
第四章 领导团队
第一节 常德传其人
第二节 常德传的领导特质
第三节 领导风格
第四节 领导绩效
第五节 领导经验
第五章 激励机制
第一节 以人为本
第二节 民主管理
第三节 岗位管理
第四节 绩效管理
第五节 安全管理
第六节 薪酬福利
第七节 学习型组织
第八节 农民工管理
第六章 创新精神
第一节 理念创新
第二节 管理创新
第三节 市场创新
第四节 技术创新
第五节 信息化建设
第六节 绿色发展
第七章 品牌理念
第一节 品牌理念
第二节 品牌架构
第三节 品牌培育
第四节 品牌传播
第八章 企业文化
第一节 使命与精神
第二节 核心层文化
第三节 形象识别
第四节 行为识别
第五节 环境识别
第六节 文化特色
第七节 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第九章 思政工作
第一节 党的领导
第二节 团的工作
第三节 工会工作
第四节 女工工作
第五节 宣教工作
第六节 武装工作
第七节 廉政建设
第十章 社会责任
第一节 责任理念
第二节 精忠报国
第三节 服务社会
第四节 造福职工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